2022年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pdf
1 / 41 gz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gz 市环境卫生研究所gz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二七年九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1 页1 / 41 目 录1 概述 11.1 工程名称11.2 工程建设内容11.3 工程建设单位11.4 工程性质11.5 编制依据11.5.1设计依据11.5.2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2工程简况 42.1 工程地理位置42.2 与本工程有关的设施情况42.3 本工程工程现状72.4 工程建设条件82.4.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82.4.2气候条件92.4.3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92.4.4供配电条件103工程建设必要性114 工程应用方案分析124.1 调节池防渗技术124.2 调节池加盖技术135 工程建设内容 165.1 调节池防渗改造165.1.1土方工程175.1.2防渗工程175.2 调节池加盖工程185.2.1覆盖材料选择185.2.2覆盖膜系统设置185.2.3重力压管系统195.2.4调节池排水系统205.2.5周边锚固205.2.6气体收集排放系统215.2.7渗滤液导排工程225.3 外电工程235.4 各分部工程材料及工程量汇总2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1 页2 / 41 6 节能与环保 256.1 节能方案256.2 环保评价与措施256.2.1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56.2.2污染源与防治措施257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277.1 有毒有害物质及生产危害的识别277.2 劳动安全保障277.3 消防安全288 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管理298.1 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298.2 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299 工程建设与实施进度309.1 工期安排309.2 实施进度保证3010 工程招标与投标要求3111投资估算 3211.1 投资估算范围与内容321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3211.3 投资估算3312资金筹措与计划3613财务评价与分析3614 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3714.1 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分析3714.2 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3715结论与建议 3815.1 结论 3815.2 建议 38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1 页1 / 41 1概 述1.1工程名称gz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1.2工程建设内容对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现有调节池进行防渗处理,增加HDPE 膜浮动盖,以及污水处理站外电工程建设等内容。1.3工程建设单位gz市市容环境卫生局1.4工程性质市政环保公益性工程1.5编制依据1.5.1 设计依据(1) 原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场工程设计图纸与部分扩容工程资料,gz 市环境卫生研究所;(2) lk 垃圾场工程地质报告 (坝内部分 ),gz 市水电勘测设计室, 1991 年4 月;(3) lk 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地形测量图(比例:1:500),gz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006年 5 月;(4) 关于 gz 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sui 环管影 2005456 号);(5) gz 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d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06年 4月;(6) 关于 gz 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1 页2 / 41 函(sui 发改城 200665 号);(7) lk 垃圾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图纸,gd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gz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2007年 02 月;(8) 关于 lk 垃圾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的报告(sui 建科办200790 号);(9) gz 市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配套工程工程建议书, gd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7年 8 月;(10)关于 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的复函,sui 发改城200772 号;(11)可研报告委托编制合同。1.5.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 号(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3)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4)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07-2005 (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6)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 (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9)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5003-2001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d省标准) DBJ15-31-2003 (17)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1 页3 / 41 (18)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范(gd省标准) DBJ15-38-2005 (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DB50108-2001 (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21)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2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配套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表 1-1 配套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主要指标单位数值备注1 工程规模m3800 污水处理量3 主要工程3.1 调节池m2 m36000 12000 占地面积调节容积3.2 高压外电工程kv 10 双回路 ,一用一备4 工程总投资万元2196.59 4.1 建设投资万元1578.37 4.2 建设期利息万元0 未计4.3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0 5 单位工程建设投资成本万元2.75 按污水处理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1 页4 / 41 2工程简况2.1工程地理位置2.2与本工程有关的设施情况根据 lk 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简称污水扩容可研和污水扩容初步设计 )有关资料,与本工程有关的环卫处理设施基本情况如下:1.lk 生活垃圾填埋场1992 年 2 月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 3 月底正式封场。目前该场已完成封场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只有少部分堆体因边坡稳定问题,尚未做复绿工程。但垃圾堆体内仍有较多的渗滤液产生,预计渗滤液产生量约为100m3/d。垃圾经过长时间的厌氧分解,使得封场后的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可生化性越来越差,BOD/COD 值降至 0.1 以下;氨氮浓度较高,封场后较长时间内基本保持在15002500mg/l 左右; SO42-/Cl-的比值越来越低,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预计封场后5 年内,渗滤液各指标的浓度将逐渐下降,见表2-1。封场后510 年后,无论水质和水量,垃圾场的渗滤液还将会大幅度下降。表 2-1 lk 填埋场封场 5 年内渗滤液各指标浓度预计表指标pH 值CODcr (mg/L)BOD5 (mg/L)氨氮(mg/L)SS (mg/L)渗滤液8.49.0 10002000 300600 11002500 100300 2.lk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 2005 年 10 月投入运营,采用机械滚动式炉排焚烧炉和凝气式气轮发电机系统处理gz 市城区生活垃圾并供电上网。设计处理规模900 吨/日(热值7500kJ/kg),最大处理规模为1035 吨/日(热值 6500kJ/kg),全年平均处理量28.08万吨。污水产量约为100m3/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1 页5 / 41 经过现场实际排水和水质检测,高浓度的污水主要有垃圾贮存坑渗出水、炉渣贮存坑排出的炉渣水和卸料平台冲洗水,此外化验室废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可能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因此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污水成分复杂且浓度高。焚烧厂现场实测高浓度污水水质检测数据见表2-2:表 2-2 lk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水水质情况指标pH 值CODcr(mg/L)BOD5(mg/L)氨氮(mg/L)SS (mg/L)电导率(ms/cm)高浓度渗滤液5.125.63 3800060600 858032200 7881436 1200 8.3328.5 3.lk 生活垃圾焚烧二厂预计于 2008 年投产,将采用逆推式炉排焚烧炉和中温中压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处理gz 市城区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 吨/日,年处理量73.00万吨。污水产量预计约为210m3/d。其污水来源和水质情况与lk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一致。4.lk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预计于 2009 年投产,主要采用先进的垃圾分拣设备与堆肥技术,日可分拣城市生活垃圾1000 吨。利用生物工程的专利技术将分拣后的筛下可降解有机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发电,厌氧硝化残留物进行熟化堆肥;回收lk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以沼气为原料,通过内燃发电机来发电,预计产生高浓度污水量为320m3/d。由于垃圾综合处理厂目前尚未建设,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只能参考同类工程,同时结合gz 市生活垃圾特性,预测渗滤液及厌氧发酵残留物脱水后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见表2-3:表 2-3 综合处理厂高浓度废水水质情况指标pH值CODcr(mg/L)BOD5(mg/L)氨氮(mg/L)SS (mg/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1 页6 / 41 高浓度渗滤液5.07.0 1000023000 500010000 8001500 1000 5.lk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现有的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来自 lk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渗滤液和lk 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高浓度渗滤液,污水处理量约为200 m3/d,经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基本能达到国家渗滤液二级标准。由于污水站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原系统各构筑物容积偏低,处理能力有限,仍有部分渗滤液需要外运其他污水厂处理。新建扩容后的 lk 污水处理站:(1)根据污水扩容可研和初步设计,目前使用中的lk 焚烧发电厂、新计划建设的lk 焚烧发电二厂、 lk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均不单独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其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水送入lk 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处理,加上已封场的lk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合计水量约800m3/d。其各期废水产生量见表2-4。表 2-4 lk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各期废水产生量一览表时间不同水质分类统计水量( m3/d)高浓度有机废水填埋场焚烧厂焚烧二厂综合处理厂合计2005年300 100 400 2006年200 100 300 2007年200 100 300 2008年200 100 210 550 2009年100 100 210 320 730 2010年100 100 210 320 730 2011年100 100 210 320 730 2012年50 100 210 320 680 2013年50 100 210 320 680 (2)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800m3/d,处理工艺采用UASB+MBR+DTRO工艺,处理站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在各处理厂及封场区回用。其进水设计指标最大值如下表2-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1 页7 / 41 表 2-5 lk 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设计进水水质最大值工程处理规模(m3/d) pH 值CODcr (mg/L)BOD5 (mg/L)氨氮(mg/L)SS (mg/L)电导率(ms/cm)数值800 69 38000 20000 2000 1000 16 (3)由于本设计来水水源不同,其水质相差比较大,目前没有可靠的来水调蓄设施,因此,必须设置一个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水量为15d,调节池库容为12000m3,而目前坝外现有调节库未做防渗处理,只能作为事故状态时储存,需增加并尽快实施调节池的防渗及加盖工程。(4)污水处理站设备安装容量为1353KW,计算容量为1277KW,采用两台变压器供电,一台1250KVA ,负荷率67.2,另一台630KVA,负荷率74.1。2.3本工程工程现状现有的调节池是在lk 垃圾场填埋作业期间,填埋区北侧垃圾挡坝内侧特意不填垃圾,自然形成一个调节池。用于调节渗滤液全年水量,最大容积达5 万m3。经过长时间积累,调节池南侧逐步形成一个较大的垃圾堆体陡坡,局部坡度超过 1:1 以上,目前暂时用HDPE 膜进行覆盖,垃圾堆体自然沉降已经相对稳定。其现状见图2-2和图 2-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1 页8 / 41 图 2-2 调节池及周边环境现状图1 图 2-3 调节池及周边环境现状图2 2.4工程建设条件2.4.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调节池的工程用地原为lk 山塘水库坝脚处库内地带,地面标高为4850M,底部较为平坦,地形基本呈缓坡状。lk 填埋场原建设期间场地勘察资料表明,该处地层由第四纪堆积物和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组成。主要地层由坝体老填土、第四纪破残积层、燕山期酸性岩浆组成。按风化状态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和中风化岩。调节池位于坝体内坡附近为50 年代人工填筑的亚粘土,属微透水层,但土层的分布面积和厚度有限,防渗效果不大。库内连续分布的残坡积层是原水库的天然铺盖,由亚粘土、淤泥质土、砂石砾石等层状互层状交错沉积形成,属典型的山区洪坡积物的特征。本层的砂石层属易透水层,是向坝下渗漏的主要含水层。库区全风化土层属微透水层,可视为库区相对隔水层,但它发育“ 天窗 ” ,使库水垂直向下渗透,补给透水性较好的强风化石英斑岩,再以水平渗漏的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1 页9 / 41 式排出坝下游。为此,建场时在坝内库区做了帷幕灌浆处理,以减少库水向坝外的渗漏量,基本上达到防渗要求。2.4.2 气候条件根据 gz 市气象站提供的观测统计资料,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体气象条件如下:气温:全年平均气温: 21.8极端最高气温: 39.1极端最低气温: -0.37 月份平均气温: 28.11 月份平均气温: 13.3降雨量:该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689.31876.5毫 M,雨季( 4 月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年降雨量: 1784mm 月最大降雨量: 548mm 多年平均 24小时最大降雨量: 151mm 多年平均 72小时最大降雨量: 338.8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461mm 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7相对湿度变化范围: 5595年平均日照时间: 18751959小时风向:全年主导风以北风为主,春季以东南风、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北风为主,全年北风和东南偏南风的频率很高,分别为9.4和9.5,但静风频率最高,为29。2.4.3 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调节池东北面为原填埋场进场道路,西面可从焚烧发电厂道路经现污水处理站到达调节池位置,交通条件良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1 页10 / 41 沿调节池北面和东北面的池边设置有lk 沼气收集管,沼气燃烧火炬正位于调节池北面池边靠道路位置。调节池南面为垃圾堆体,因堆体坡度较大,尚未进行泥土覆盖和生态恢复,在堆体坡脚设置有排水渠,顺坝边外排。只有调节池西面,即现垃圾挡坝位置无其他建筑物,可开展施工,但坝面面积有限,且坝顶有排水渠通过,难于展开大面积机械施工。2.4.4 供配电条件本工程外电工程采用10 千伏中压配电。现场具有良好的供配电条件,但污水处理站现安装有400KVA 专用变压器,只能满足装机容量在400KW 以下的用电设备的需求。对lk 污水处理站现有线路进行改造可满足工程用电需求,但由于用电设备的增加,需要考虑负荷增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1 页11 / 41 3工程建设必要性从表 2-1 至表 2-5 的可以发现,进入lk 污水处理站的各垃圾处理设施产生的水质差异较大,其中CODcr 最大变化幅度可达到34 倍,BOD 最大变化范围可达 72 倍。如此大范围变化的水质已超出lk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工艺可承受范围,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及出水水质,因此必须设置一个调节池,对不同来源的渗滤液进行水质调节,减小待处理渗滤液水质的变化范围。同时,由于lk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达到800 m3/d,处理站内用地面积有限,难于考虑设置满足要求的水量调节构筑物,现场利用原有污水池改造的调节池最大容积也仅1200 m3,根本无法满足设备检修以及停电停产时的水量调节,此外雨季时现有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远远超出污水处理设施的调节及处理能力,会造成渗滤液外泄污染下游水体。现有的渗滤液调节池建设标准低,池体未做有效的防渗系统,且调节池内多年来淤积严重,有效容积仅有几千立方M,无论是防止污染措施还是容量都难以满足本工程的环保要求和水量调节要求。渗滤液调节池是渗滤液收集后的暂存设施,对渗滤液的处理起到水量调节和水质均化作用。由于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污水、其污染物含量较高,极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产造成影响;同时,由于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储存时间一般较长,一些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经厌氧后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因此需对调节池进行防渗及加盖措施。根据以上原因,必须对现有的调节池进行改造,按环保要求建设一个满足水质、水量调节要求的大型调节库,以维持lk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出水达标排放。新建的 lk 污水处理站采用新的工艺和设备,处理能力达到800 m3/d,设备安装容量达到1353KW,需要 1000KVA 以上的专用变压器才能满足配电需求。原有的400KVA 专用变压器已无法满足新的要求,应进行变压器增容安装。同时,原有电缆也不能满足新的配电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敷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1 页12 / 41 4工程应用方案分析4.1调节池防渗技术根据上述对该工程的分析可知,调节池的使用容积要有12000 m3,在调节池的应用设计中,可采用刚性和柔性的。从技术来看:刚性的调节池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这一方面技术在国内的水池应用中是较为广泛的,技术非常成熟;而柔性的调节池多数采用人工防渗结构,这一技术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也是国内多数垃圾填埋场内所采用的一种方式,该技术也较为成熟。图4-1和 4-2是典型的采用柔性防渗调节池。从经济造价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造价要比人工防渗结构高。从施工角度来看:钢混结构施工工期长,施工难度比人工防渗要大。从外形角度来看:钢混结构的调节池可完全隐蔽,池顶可作为绿化等其他使用场地,这样与北向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形成一个园林绿化景观,而柔性的调节池则表露在外面,柔性可移动的调节池盖顶不可承重,表露在外面的调节池影响 lk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整体景观。结合 lk 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业主的要求,在本次工程中渗滤液调节池的结构采用柔性防渗技术。表 4-1 刚性与柔性防渗方案对比表防渗方式技术应用经济造价施工难度外形景观备注刚性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多为规则水池。较高地基处理等施工要求高,工期长占地面积较小,外形规则,与外界景观易保持一致,可完全隐蔽多用于污水厂处理水池柔性应用广,技术较为成熟,水池形状无限制高地基处理要求高,但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占地面积较大,外形多为不规则,与外界景观不易协调,隐蔽难多用于填埋场调节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1 页13 / 41 图 4-1 gz大田山填埋场调节池图 4-2 gz兴丰填埋场调节池4.2调节池加盖技术现有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基本上是敞开式的,高浓度渗滤液散发出来的恶臭气味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调节池也就成为周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同时,雨季时调节池敞露的池面汇集的雨水全部成为渗滤液,违背了清污分流的原则,而国内绝大部分填埋场调节池设计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在运营过程中苦不堪言。因此,采取工程措施有效阻止恶臭气味向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1 页14 / 41 周扩散和减少渗滤液量,并对池内产生的气体收集、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污水池加盖现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4-2。表 4-2 污水池加盖方法对比表序号加盖方式技术应用经济造价施工难度外形景观备注1 普通碳钢骨架阳光板应用早,技术简单成熟,但跨度小,钢结构易腐蚀,寿命短,一般在 35 年成本较低简单,适合跨度小水池外形规则,面积小多用于污水厂处理水池2 不锈钢骨架玻璃钢板技术成熟,防腐性能好,跨度越大成本提高越大成本高简单,适合跨度小水池,一般不超过8M 外形规则,面积小多用于污水厂处理水池3 普通碳钢(反吊)膜(氟碳纤膜)欧美应用广,国内推广中,防腐和密封性能较好,跨度有所提高,可有效臭气收集和控制成本较高,施工要求高,膜需进口外形可多样化,造型美观多用于污水厂处理水池4 HDPE 膜+漂浮覆盖近几年应用多,技术成熟,防腐性和密封能好,跨度应用广,可有效对臭气收集和控制成本较高焊接等施工要求高,适合不规则、跨度大水池占地面积较大,外形多为不规则,与外界景观不易协调,隐蔽难多用于填埋场调节池本调节池占地面积大,跨度大,池顶加盖要求可对臭气有效收集控制,并有较好的防腐能力。综合比较以上4 种方案,结合调节池的防渗方案,本工程调节池将采用 HDPE 膜+漂浮覆盖的加盖方案,两者比较能够有机结合。采用 HDPE 膜在调节池上加盖,即“ 浮盖膜 ” 技术,是国内外近年来对填埋场调节池污水产生的臭气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所谓“ 浮盖膜 ”即在调节池顶面覆盖一个闭合的腔壳体,四周锚固,封闭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池周边的集气管集中排放、处理,浮盖膜可以在安全水位内随着污水水位的涨跌自由起落。调节池浮盖系统主要包括:液面浮盖系统、气体收集排放系统、重力压管以及周边锚固等。杭州市第二垃圾场调节池的浮盖工程已竣工将近一年,能有效地控制臭气向大气环境的自由挥发 ,该场最大的臭气散发源已经被控制住。图4-3 和 4-4 是杭州市第二垃圾场调节池加盖工程图。现今,国内有许多大型的垃圾填埋场都运用浮盖技术来为调节池进行加盖,包括深圳下坪垃圾场、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场等,这些填埋场均表明采用HDPE膜对调节池加盖后对臭气控制的效果较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1 页15 / 41 图 4-3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工程调节池加盖工程-全图图 4-4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工程调节池加盖工程-膜上重力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1 页16 / 41 5工程建设内容5.1调节池防渗改造调节池改造应与污水处理站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以保证污水处理站功能的完善。新建的调节池池底占地面积为4200m2,池顶占地面积为6000 m2,设计深度为3m,设计容积为15000 m3,有效容积为12000 m3。调节池平面示意图见图 5-1。图 5-1 调节池平面示意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41 页17 / 41 5.1.1 土方工程调节库原有渗滤液预计有5000m3,采用槽罐车运送至大田山污水处理厂或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调节库底部淤泥可清运到兴丰垃圾填埋场,厚度约3M,体积约 1.5 万立方 M。然后采用粘性土回填,500 毫 M 一层,分层压实,压实度0.9,回填到绝对标高57M 后,新建污水调节库位置不用继续整体回填,以外范围应回填到绝对标高60M,但新建调节库边界位置回填宽度需富余1M,以保证修坡后的边坡压实质量。5.1.2 防渗工程调节池形状按照现有的地形进行土方构建,尽量规则,以减少施工难度。土方构建后,采用1.5 毫 MHDPE 双光面膜 +400g 长丝无纺土工布形成防水库体。防渗膜性能参数见表5-4,其防渗系统构造大样图见图5-2。图 5-2 调解库防渗系统构造大样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41 页18 / 41 5.2调节池加盖工程5.2.1 覆盖材料选择考虑到本调节池面积大,浮盖膜长期处于受拉应力状态,且长时间与外界腐蚀性空气接触,受强阳光紫外线辐射以及不同季节温差的循环考验,对浮盖膜的抗拉应力和抗老化性能要求特别高。故本工程建议采用进口平板挤出工艺生产的高性能2.0mm厚双光面 HDPE 膜,通过焊接成为浮盖膜整体。其性能参数见表 5-1。表 5-1 HDPE 光面防渗膜性能参数序号工程单位指标测试方法1 厚度mm 2.00 ASTM D5199 2 密度g/cm3 0.94ASTM D1505 3 拉伸屈服强度N/mm 30 ASTM D638 4 抗拉断裂强度N/mm 57 ASTM D638 5 断裂伸长率% 700ASTM D638 6 屈服伸长率% 13ASTM D638 7 抗撕裂强度N/mm 145ASTM D1004 8 抗穿刺力N 800 ASTM D4833 9 碳黑含量% 23 ASTM D1603 10 碳黑分散度级A1 ASTM D5596 11 200氧化诱导时间min 100ASTM D3895 12 熔融指数g/10min 1.0ASTM D1238 13 低温脆化性能-70 ASTM D746 14 耐环境应力开裂Hr 1500 ASTM D1693 15 幅宽m 75.2.2 覆盖膜系统设置浮盖膜覆盖在调节池渗滤液面上,渗滤液产生的气体无法穿透浮盖膜, 只能通过膜下的气体通道向调节池四周边缘囤积,由气体收集管排向燃烧器,燃烧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41 页19 / 41 空。浮盖膜可以在安全水位内随着污水水位的涨跌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起落。另外,浮盖膜还可以有效阻止雨水流进调节池内,减少污水处理量。膜表面积水可采用小型潜水泵抽至现有排水沟排出场外。浮动盖平面布置图见图5-3。图 5-3 调节池浮动盖平面布置示意图5.2.3 重力压管系统为防止风力吸附对浮盖膜形成负压,对浮盖膜造成损害 ,并且有利于气体向调节池四周聚集,在浮盖膜膜面上安装重力压管,以增加膜表面重量,平衡浮盖膜所受浮力。重力管由装有粗砂的、 DN200HDPE组成,管帽封闭两端并设吊环,每段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41 页20 / 41 长12M,管与管之间的采用长为 1.5M的不锈钢链连接。设置于浮盖上的压重管采用HDPE膜使其固定于浮盖上,每间隔5m采用300 1000mm HDPE膜带对压重管进行包裹固定,并设置有60cm宽的HDPE膜加强带(长度与重力压管一致)以防止压重管对浮动膜的拉扯破坏。压重管两端采用不锈钢链与设于调节库周边的锚固环相连。在低水位时,可对中间下坠的浮盖膜起到拉撑作用,可减轻浮盖膜自重对锚固膜边的拉力。当雨季时 ,由于压重管下压膜形成凹形,便于收集雨水 ,当雨水不多时有利于避免阳光直射浮盖。当雨水较多时 ,可采用小型清水泵抽水。同时,重力压管可以使浮盖膜形成立体状 , 有效地减少膜表面产生的凹凸不平, 又有利于浮盖膜表面雨水集中排放和膜下气体通过四周集气管向导气出口汇集。5.2.4 调节池排水系统调节池加盖后,调节池周边的雨水通过排水渠排出,而膜上集雨面积内的雨水将全部积于浮动盖膜面上。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显示,gz市多年平均 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151mm,调节池膜上最大集雨面积为6000 m2,则可计算得出现 24小时最大降雨量的情况下调节池盖上聚集的雨水量为906 m3。暴雨雨水将由重力压管系统引排至最低集水位,该处配备有潜水泵以便将雨水抽到调节池外场区截洪系统中。泵的排水量应能满足在100小时内排放 24小时最大降雨量的要求,并应考虑一定的富余排水量选用水泵。5.2.5 周边锚固浮盖系统周边锚固包括浮盖膜、集气管、重力压管等的锚固,一般与调节池防渗结构层的周边锚固沟相结合设置,使得HDPE浮动盖与原有的调节库防渗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在完成浮动盖 HDPE膜与调节库 HDPE膜在锚固沟内的衔接后 , 锚固沟可采用C20素混凝土现浇,见图 5-4。须对沟内覆土回填压实,并在沟顶填土面加设一定重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以增强浮动盖系统在周边的锚固作用,保证浮动盖的安全使用。为加强锚固的稳定性,沟的深度不宜小于 1000mm,宽度不宜小于500mm。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1 页21 / 41 图 5-4 调节池周边锚固示意图5.2.6 气体收集排放系统5.2.6.1气体产生量估算调节池加盖后将形成一个封闭的厌氧环境,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酸化和厌氧硝化反应,并将产生大量的生物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甲基硫醇等,其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占了产生气体的绝大部分,约各占气体总量的50%和50%。本方案根据 COD减少量与 CH4的关系估算气体产量。一般情况下渗滤液减少的COD值与CH4产量的关系为 0.35 L(CH4)/g(COD减少值 )。进入调节池的渗滤液产量为800m3/d,进水浓度为 38000mg/l,根据下式可计算得生物气体产量 L0约为2128m3/d。L0Q COD 0.35 1000 0.5 800 3800 0.35 1000 0.5 2128 m3/d88.67 m3/h 其中:L0:生物气体产量, m3/d;Q:渗滤液量, m3,取800m3;COD: 渗 滤 液 调 节 前 后 减 少 的 COD 值 ,mg/l , 取 去 除 率 10, 则 为3800mg/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41 页22 / 41 0.35:COD值与CH4产量的关系 0.35 L(CH4)/g(COD减少值 );0.5:甲烷在生物气体的含量,0.5(50%);1000:单位转化系数, L/m3。5.2.6.2气体收集系统调节池内随着渗滤液的汇集和污泥沉淀,处于厌氧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和其他气体,如果不加以有效排出会导致浮盖膜在局部区域形成气包,造成安全隐患。由于整个污水面被土工膜覆盖,为了把膜下的气体导出,本工程在沿调节池边坡四周布置一圈闭合集气花管,用于收集产生的气体。收集管采用DN200HDPE半穿孔花管,管道穿孔部分向下朝向渗滤液面以有效收集气体。收集后的气体送入原 lk填埋场沼气火炬进行焚烧处理。气体收集管与库顶之间采用300 1000mm的HDPE膜带反包,膜的另一端固定在调节库周边锚固沟底,HDPE膜带的安装间距为 5m。同时,为了便于气体在膜下的流动 ,在膜下与重力压管平行方向,每隔10m距离用 300 2000mm的HDPE膜带将规格为 1000 1000 300mm的聚氯乙烯泡沫板捆绑并焊接至浮盖膜上,利用浮盖膜与浮子周围形成的气体通道,加快气体向池周边流动。5.2.6.3调节池除臭工程被封闭恶臭气体通过浮盖膜下集气管(DN200花管)收集后统一导出至沼气燃烧火炬燃烧处理。在调节池周边,利用植物屏障阻隔和吸收臭气,绿化面积约6000m2。5.2.7 渗滤液导排工程对原垃圾堆体渗滤液须作适当的导排处理。首先,在52M标高处预先铺设渗滤液收集系统,采用穿孔HDPE管外包碎石的收集盲沟将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导排至渗滤液收集井,最后由泵提升至新建的渗滤液调节池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1 页23 / 41 5.3外电工程供电要求: 根据 lk 污水处理站可研与初步设计,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10KV 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一备一用,两路电源设电气机械联锁,防止并列运行。当一路电源线路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及时供电,保证所有二级负荷的正常运行。两路电源故障保证率要求为100。供电方案: 对 lk 污水处理站周边高压供电线路情况的现场调研以及gz 市供电局提供的供电方式,确定了两路电源的出线:(1)另一路电源线路由龙归F20 供电,由市环卫局开关房新敷设电缆至污水处理站高压房,再由高压室分别敷设至各专变房。包括拆除原由太和F10垃圾场支 #06杆至原专变房电源,高压计量装置,改造原专变房等。该电缆从环卫局开关房新增高压开关柜引出,沿兴龙西路向东,穿过旧广从路,再沿兴 龙东 路 、成 太路 ,最终 引入 污水处理 站,整 个输 电距离 约4.0km。该路线有一段为永兴村村路,其余为县级以上公路,应考虑支付占用或利用村路和市政公路等路产占用赔偿费用。(2)一路电源线路从lk 垃圾焚烧厂的新增高压开关柜引出,为备用电源。该电缆从lk 垃圾焚烧厂开关房新增高压开关柜引出,直接引入污水处理站,整个输电距离约为1km。在 lk 垃圾焚烧厂区内借用其原有电缆沟埋地敷设,在 lk 污水处理站内新修建电缆沟埋地敷设。敷设方式: 两路线路均采用YJV-8.7/15KV-3 120MM2电缆,尽量采用电缆沟用穿 PVC-110 管埋地方式进行敷设。在埋地敷设的过程中,横过道路电缆要穿金属保护管。外电工程主要材料表见表5-6。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1 页24 / 41 5.4各分部工程材料及工程量汇总表 5-2 各分部工程材料及工程量汇总表编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 调节池改造工程1.1 土方工程1.1.1 挖方量淤泥15000 m31.1.2 填方量粘性土54788 m31.2 防渗工程1.2.1 HDPE 防渗膜1.5mm 双光面 HDPE 膜7500 m2含锚固部分1.2.2 土工布400g 长丝无纺土工布11800 m2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