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pdf
-
资源ID:25064347
资源大小:287.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pdf
5 大自然的语言看图片听大雁声音激趣导入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 生动形象的语言, 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 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培养注重观察、 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重点) 作者名片竺可桢 18901974 ,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背景链接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 年第 1 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字词学习翩然孕育风雪载途炎热簌簌物候农谚连翘悬殊纬度经度销声匿迹词语解释次第:依次。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悬殊:相差很远。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整体感知认真读课文,完成任务: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结构1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4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610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课文解读默读第一部分,答复以下问题: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朗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 “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出示四季图片第 2 段作者举杏花、 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拟人。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默读第二部分,答复以下问题: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 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作比较。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特征是使用活生生的生物进行观测,并且这种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朗读句子,说一说:快速浏览第三部分,指出第610 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其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说明顺序: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 东西差异高低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低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南京桃花盛开时图片北京桃花含苞待放图片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三四月间经度对物候的影响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图片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高低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山顶和山下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 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阅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概括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防止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不好。大自然的语言 将大自然拟人化, 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科普说明文通常是深奥难懂的, 本文却简单轻松地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首先,作者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 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其次,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防止使用专业术语,而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然后,作者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 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 使本来枯燥的物候科学变得生动形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深入探究既然自然界中的“语言”可以预测许多物候现象,那么就不需要花许多人力物力去研究测量物候现象的仪器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结构梳理主旨概括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 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艺术特色1. 说明条理性强。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 课文从具表达象入手, 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 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用了“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使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表达了说明的条理性,又表达了说明的科学性。2. 语言生动而准确。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 使用拟人、 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 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 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说明时还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加以比较,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拓展迁移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十五岁那年从故乡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 在澄衷学堂, 他的才学没有哪个能比得上, 可是他的个头和体重, 却要比同龄人矮一截, 轻十来斤。他的这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目标。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 迎面走来几个同学。 他们中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挖苦: “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 ”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几句,但他又一想,谁叫我的身子骨长得这么瘦小呢!再说,一个男子汉也犯不着为一两句恶语,就跟人撕破脸皮争吵起来。晚上,竺可桢辗转反侧,心潮翻涌:我们祖国灾难深重,人民贫穷病弱,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 被骂作短命的人。 既然立志要为振兴祖国出力, 那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 想到这里, 竺可桢霍地从床上爬起来, 连夜制订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宿舍里,作为警钟,随时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鸡一啼就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明显增强了, 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这时候,全班同学,包括过去讥讽过他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 ,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参考答案:自然环境中, 周期性发生的各种宏观自然现象称之为物候。如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等。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答复以下问题。“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第 7-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参考答案: 1.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 调节各项活动的重要工具。 它本来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等,也能向人们传递某种消息, 预报各种农事。 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应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割麦插禾。这就好似是大自然也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一样,这些自然现象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就是“物候”了。 2.四个因素,按影响由大到小: 纬度影响最大, 经度次之,高低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参考答案: 1.到了近代,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更具体、更科学、更概括的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 年迟五六天。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主次关系如何。,但是在大连, 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举列子。更具体、更真切了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四比较以下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杏花开了, 就好似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又好似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 到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参考答案: 1.语言生动、 优美。这样写既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好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此外”一词说程度, 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是除了经度、纬度、高低差异以外居于次要地位的又一因素。“平均”一词说范围,说明文中所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一年。 “七种” “十年” “九天”所指明晰,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五这篇文章总结了武侯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 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点拨:所列例证能说明纬度、经度、高低、古今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即可。其他决定因素,能够说出自己的依据即可。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郭沫假设1. 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慨: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龟背潮,下雨兆2. 搜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