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课件 华东师大版(共26张PPT课件).pptx
-
资源ID:25098233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课件 华东师大版(共26张PPT课件).pptx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教学(jio xu)目标1. 1.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2. 2.知道知道(zh do)(zh do)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交融的概况。施和民族大交融的概况。第二页,共二十六页。找一找,鲜卑(Xinbi)、匈奴,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公元公元263年魏灭蜀年魏灭蜀 公元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公元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年西晋灭吴,完成(wn chng)统一统一西晋(X Jn)统一一、北方(bifng)政权的演变第四页,共二十六页。西晋(X Jn)灭亡到十六国n316年,匈奴灭亡西晋,在此前后的100多年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15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陆续出现(chxin),加上西南地区的一个政权,总称十六国。第五页,共二十六页。第六页,共二十六页。北魏(BiWi)宋、齐、梁西魏(X Wi)东魏(Dng Wi)梁北周北齐梁、陈隋陈(鲜卑族拓跋部)政权分立、分裂混战、民族交融第七页,共二十六页。(打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第八页,共二十六页。1.北方的统一4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的一支的一支(y zh)(y zh)强大起来,建立了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北魏年,北魏(BiWi)(BiWi)统一了黄河流域。统一了黄河流域。影响: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影响: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fnli)(fnli)混乱混乱的政治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的政治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交融。交融。鲜卑族鲜卑族北魏北魏439二、孝文帝改革第九页,共二十六页。冯太后改革(gig)政治(zhngzh)上:经济(jngj)上:(仿照汉制)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均田制2.冯太后改革第十页,共二十六页。3.3.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gig)(gig)(1 1)实行)实行(shxng)(shxng)官吏俸禄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制,严惩贪污(2 2)颁布)颁布(bnb)(bnb)均田令均田令(3 3)迁都洛阳)迁都洛阳(4 4)革除鲜卑旧俗)革除鲜卑旧俗,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一)内容(一)内容(二)意义(二)意义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北魏孝文帝迁都北魏孝文帝迁都(qin d)(qin d)洛阳洛阳平城平城洛阳洛阳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要迁都(qin d)呢?呢?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rngh)(rngh)的进的进程。程。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官员官员(gunyun)及家属必须及家属必须穿穿戴戴汉汉族族服服饰。饰。北魏北魏(BiWi)文官俑文官俑汉族汉族(Hnz)服饰俑服饰俑鲜卑服饰俑鲜卑服饰俑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孝文帝改革(gig)进程冯太后改革(gig)仿照汉治完善行政(xngzhng)管理颁布均田制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促进了胡汉交融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三、北方民族(mnz)的交融1.特点(tdin):(1)生产(shngchn)、生活方式变化;(2)南北互使、南北互市;说一说:民族的大交融,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 你能否举例说明? (3)北方交融、南方开发。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biny)骑马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的互相影响。南北流行南北流行(lixng)服饰裤褶服服饰裤褶服穿裤褶服的南朝穿裤褶服的南朝(NnCho)乐队乐队北魏骑兵俑北魏骑兵俑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时在中原(zhngyun)却很风行。却很风行。汉族汉族(Hnz)(Hnz)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2.意义(yy):(1)为重新(chngxn)统一创造条件;(2)为大唐盛世(shngsh)奠定基础。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yunli)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胡床(交椅、交椅、绳床绳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方凳胡床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请你谈谈对请你谈谈对“民族交融民族交融(jiorng)”的理解?的理解?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影响(yngxing),趋向一致。,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各族人民长期各族人民长期(chngq)接接触触民族交融民族交融(jiorng)的趋的趋势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gig)迁都洛阳迁都洛阳进一步改革进一步改革民族交融民族交融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1.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A.羯羯 B.B.鲜卑鲜卑 C.C.氐氐 D.D.匈奴匈奴2.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B.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C.C.巩固巩固(gngg)(gngg)鲜卑贵族的统治鲜卑贵族的统治 D.D.学习汉族文化学习汉族文化BC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再再 见见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内容(nirng)总结北方民族的交融。2.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交融的概况。找一找,鲜卑、匈奴,。影响: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ji kui)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2)南北互使、南北互市。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再 见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