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人教版语文教案合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pdf

    • 资源ID:25115249       资源大小:154.65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人教版语文教案合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pdf

    28 醉翁亭记欧阳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引时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讲解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计划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由岳阳楼记导入。二、文学常识:问: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问: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 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讲述: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庆历 5 年 1045 年)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 ,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庆历六年) ,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 39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 苍颜白发” ,都是夸张的写法。欧阳修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翁亭记 。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三、初步感知文章:(一)朗读指导1.朗读本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到“也”字应有较大的停顿,并注意不同的语气。文中用了21 个“也”字结句,大致表达了三种语气,(1)陈述语气(描述景物); (2)肯定语气(介绍人名); (3)感叹语气(直抒胸臆)。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子吗?2.朗读时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特点,注意节奏的缓急,语调的高低。(二)朗读训练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2.生试读课文。3.生互读课文。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4.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四、疏通全文大意通读全文: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自疏通全文大意。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再读课文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五、把握内容: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明确:乐。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以上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争取背过。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一)第一段:1.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朗读前提出要求:在懂得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2.理解词语、句子:3.理解内容:(1)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明确: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3)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图画角度: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视觉角度: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 (由俯到仰) 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4)这一段里的名句是什么?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二)第 2 段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2.理解词语、句子:3.把握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1)第二段包含几层意思?明确:这段包含两层意思:“若夫日出四时也。 ”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朝而往无穷也。 ”写太守来此, 无论春夏秋冬, 都能赏获“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2)本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明确: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总收,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总收, “山间之四时也”。(三)第 3 段1.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三段。朗读前提出要求:在明白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2.理解词语、句子:3.把握内容:(1)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明确: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 ,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 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 写乐) 找出带乐的句子,(四)第 4 段1.全班同学齐读第四段:齐读前提出要求:在明白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2.理解词语:3.分析内容:(1)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2)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3)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明确: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五)总结提问: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明确: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二、学习写法: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 “ 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第三课时一、质疑问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一)个人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请提出来,先小组内交流、解决。(二)老师把握文章深度,及时补充、纠正、最后作出肯定。1.写作特点:(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 个“也”字和 24 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4)结构严谨巧妙。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2.本文的构思如下: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亭的环境: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命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山水之乐再观赏醉翁亭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乐趣。景:朝暮;变化无穷;春冬,景色各异。赏景:朝往暮归,其乐无穷。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绘“与民同乐图”滁人游:兴高采烈,生活富足太守宴:众人动手,就地取材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太守醉:与民同乐,心满意足最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归时景象:太守归禽鸟乐(山间夕照全景)点明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醉”“ 乐”统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3.注意古今成语的意义不同。原文中一共出现了4 个现在一直还在沿有的成语,但古今意义已大相径庭。这4 个成语分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和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达以文者,太守也。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_ ,作者, _(朝代)著名文学家。2上文第(一)段“山间之四时”的“四时”指_。3上文第(一)段“乐亦无穷”的“乐”指( )A山林之乐B山水之乐C宴酣之乐D从太守游而乐三、课文小结:回顾全文,欧阳修的这篇醉翁亭记可谓是一篇千古名文,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面对艰难的国运,欧阳修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且还以精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文笔,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宝贵的文化遗产,真可令人赞叹。板书设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醉翁亭记欧阳修引入:滁州城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写景:朝暮四时之景乐亦无穷醉翁亭记 写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归来: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26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资料。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 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感受语言,背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心境。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1 页教学重点、难点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难点突破: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课时安排 : 两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畅谈读后感受(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重点字音、词语的掌握。抽查背诵。二、互动探究讨论美景,体会写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景物进行赏析,分析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并归纳出其特点。(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引导、点拨)共同明确:1.水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写出了清脆的流水声。作者此时也一定是惊喜万分。(重音字落在“闻”上,忽然听见水声,读出惊喜之情) 。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水尤清冽”点落在“尤”字,也正面写出了水清(板书)2.石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为”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石的千奇百怪(语调应注意抑扬顿挫,读出一种欣喜之感)。3.树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蒙络摇缀”这四个字,精确的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画了树的美(语调应平缓,语速要慢) 。4.鱼乐 。 “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怡然”的“俶尔”“ 翕忽”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鱼的情态“乐”,也侧面写出了水之清。(读时要注意“乐”是写鱼, 也是写人的心境,语调应是“鱼与人嬉戏”的趣味感)。作者综合运用了先声夺人、 比喻、排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等手法,为我们勾勒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体会感情面对小石潭这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作者为什么又感到“悄怆幽邃”这是为什么呢?(板书:乐凄)因为这个小石潭四周都是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所以作者感觉到神色凄凉,寒气透骨。前面小石潭的美景让作者感到欢悦,现在却又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欢悦凄楚这种感情变化?(请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来理解)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贬到永洲,一贬就是十年,政治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山水,但眼前的景色即使再美,也不能真正解除他心中的忧愁,因为他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文人,他时刻牵挂着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他怎能有心情来尽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呢?(板书:寄情山水)三、学习小结内容小结: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写小石潭的石、 水、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痛苦的情感。方法归纳:游记里各种描写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作,精炼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四、指导背诵欣赏这么优美的景色,难道你不想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印入你的脑海吗?下面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1 页请你挑选出你最欣赏的文段来背诵,看谁背得快,背得多,计时(检查两三人)五、教师总结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图画,也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更是一篇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优美篇章。六、作业布置观察你上学路上的景色,用移步换景或定点特写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石奇乐水清寄情山水凄鱼欢岳阳楼记范仲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朗读、背诵全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1 页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三、教学难点: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 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以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令人神往之至;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让人回味无穷; 引出文人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岳阳楼简介 :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其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 建筑雄伟,气势磅礴 .可鸟瞰洞庭湖, 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背景介绍本文写于庆历六年( 1046 )九月十五日。宋仁宗天圣(1023-1031 )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邗沟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 ,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1 页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便依此画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苏州吴县 (今江苏吴县 )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文体简介:“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检查预习给加点字词注音谪() 属(同“嘱”) 霪()霏() 樯()楫()冥冥 (m ng) 谗()偕忘(xi ) 浩浩汤汤 (sh ng) 怒号(h o) 汀兰(tng)把酒(b ) 断句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 /斯楼也。三、分组合作学习。要求:划出疑难语句,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1 页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3.衔远上,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它)包含着远处的山峰,容纳下长江,浩浩荡荡,广阔无边。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乌云蔽天,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被降职远调的人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四、布置作业 : 熟读课文 ,在读中整体感知文章语言魅力. 第二课时一、用上节课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五六段重点语句翻译: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连月不晴(的时候) ,阴惨惨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涛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行走,桅杆倾倒,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长啸,猿啼叫。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他人的诽谤和讽刺的心情。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而十分悲痛。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打渔人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尽头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1 页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一切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迎着风举杯痛饮,大概是高兴到极点了。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少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个人之失,外物之劣而悲。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就为他的国君担忧。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哎,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二 、分类积累一词多义1.属:属( zh)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属( zh)引凄异(连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sh ,类2.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3.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物、景象)予观夫巴陵胜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走马观花 /坐井观天(观看、观赏)4.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德才兼备(具备、具有)攻其不备(防备)关怀备至(表示完全)5.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一鼓作气(第一次)6.微:微斯人(没有)谨小慎微 /微乎其微 /微不足道(细小)7.乃: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乃悟前狼假寐(才)8.异:或异二者之为(不同)属引凄异(怪异)渔人甚异之(对感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1 页诧异)9.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10.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极端)初极狭(很,非常) 11、景: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四时之景不同(风景)积累词语:1.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2.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第三课时一、读文回答:1.问:哪句话交代了本文写作缘由?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之”指代什么?答: “属予作文以记之”表明了作者写此文的缘由。ZYB 燃烧器泵2.问:哪几句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原因和政绩?答: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问:哪些语句概括了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答: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于其上”概括了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4.问:第 2 段中哪句是总领句?答: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是这段的总领句。5.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描写洞庭湖面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7.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1 页9.表现“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涵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0.表明作者要与古仁人保持一样的思想情操的句子是:微斯人,吾谁与归?11.表明迁客骚人的“悲”的具体内涵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2.表明迁客骚人的“喜”的具体内涵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3.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二、归纳总结本文热情的赞颂了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答动地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 “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贬抑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悲”、 “喜”观,从而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29 满井游记袁宏道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本课文言词语。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1 页借助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且通过学习这篇小品文认识到只有冲破种种限制扩大视野,才能发现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美。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一、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了岳阳西北的范仲淹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小石潭,岳阳楼,醉翁亭,这些地方都处在我国的南方,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 ,随着袁宏道的足迹去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多媒体显示课题: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袁宏道( 15681610) ,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教师介绍背景。多媒体显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1 页万历二十七年( 1599) ,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 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 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三、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音频播放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停顿、语气节奏,并标记疑难字词,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轻读,根据注释掌握生字读音。多媒体显示:廿 ni n 偕(xi) 燕(y n)砾(l)鹄(h)靧(hu)髻(j)鬟(hu n) 鬣(li)茗(m ng) 罍(l i)蹇(ji n)浃(ji) 曝(p) 呷(xi) 恶 (w ) 学生放声自读,体会语气节奏,读出感情。疏通文中的疑难词句,有疑即问。教师释疑,多媒体显示课下没有的重点词的注释:飞沙走砾:黄沙横飞,碎石滚动。驰行:疾走,快走。冰皮始解:水面上的冰开始融化。鲜妍:鲜明而美丽。自得:自己感到得或舒适。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理清文章思路。小组内简短交流后,学生推选代表起来回答交流结果,教师点评:第一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 、 “冻风时作”的景象。第二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第三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1 页四、品读文章,体味情境(一)品读第一段,体会作者出游的心情。1.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出行游玩的?这时地的气候特征如何?作者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2.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二)品读第二段,赏析满井美景,学习写景方法1.学生齐读第二段思考:这篇游记写满井的初春景象,描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先写全景,然后依次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2.根据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写景的句子直观感受景物之美。3.结合阅读体验,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提示:学生可以从语言特色、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去赏析。4.在赏景的基础上,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写景的?抓隹景物特征写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在景物描写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情融于景。五、小结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在写景过程中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 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 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 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六、布置作业模仿本文的写景方法,描写本地附近的一处景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1 页30 诗五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 丰富文化积淀。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重点难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三课时饮酒陶渊明一、引入新课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 对现实不满, 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1 页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二、检查预习喧(xu n) 金樽(z n) 珍馐(xi ) 刈(y )麦箪(d n)食饷(xi n ) 田秉(b n ) 穗嶂(zh n ) 人不寐(m i) 燕(y n)然三、赏析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 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怎么理解?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 ,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1 页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 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 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 “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 ,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其实诗人的真正意思是说: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在结构上的作用。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 “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四、表达特色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五、小结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行路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1 页李白一、导入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诗句)中,读出 _的李白”(例如: “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 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行路难 (共三首,其一 )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是天宝三载 (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二、赏析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境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人教版语文教案合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pdf)为本站会员(C****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