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系统部分习题解答.pdf
输入输出系统部分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某中断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 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取样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到主存缓冲区内。该中断处理需要X 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 N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要Y 秒,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秒_次中断请求。 (A)AN / (NX + Y)B. N / (X + Y)NC .min1 / X ,1 / YD. max1 / X ,1 / Y2、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 (D)A 输入/输出设备B 外存储器C 远程通信设备D 除了 CPU 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3、中断向量地址是:_。 (C)A 子程序入口地址B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C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的指示器D 中断返回地址4、 CRT的分辨率为 10241024 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为_。 (B)A512KBB1MBC256KBD2MB5、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_。 (B)A通用寄存器B堆栈C存储器D外存6、发生中断请求的条件是_。 (C)A.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B. 一次 I/O 操作结束C. 机器内部发生故障D. 一次 DMA 操作结束7、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 A适配器 B设备控制器 C计数器 D寄存器8、CPU 响应中断时,进入“中断周期” ,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 PC 内容,而不是由软件完成,主要是为了_。 (A)A能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并能正确返回源程序 ;B节省主存空间 ;C提高处理机速度 ;D易于编制中断处理程序 ;9、在单级中断系统中,CPU 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_标志,以防本次中断服务结束前同级的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进行干扰。 (C)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 中断保护10、 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 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移到设备中, 主机与设备间采用_接口。 (A)A.SCSI B.专用 C.ESDI D.RISC11、I/O 标准接口 SCSI 中,一块主适配器可以连接_台具有 SCSI 接口的设备。 (B)A.6 B.7 C.8 D.1012、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_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 (A)ADMAB 中断C 程序传送D 通道13、一台计算机对 n 个数据源进行分时采集,送入主存,然后分时处理。采集数据时,最好的方案是使用_。 (D)A.堆栈缓冲区 B.一个指针的缓冲区C.两个指针的单缓冲区 D.几个指针的几个缓冲区14、通道对 CPU 的请求形式是_。 (B)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跳转指令15、下述 I/O 控制方式中,_主要由程序实现。 (B)A.PPU 方式B.中断方式C.DMA 方式D.通道方式二、填空题1、显示适配器作为 CRT和 CPU 的接口,由 A. _存储器,B. _控制器,C. _三部分组成。 (A.刷新B.显示C.ROMBIOS)2、DMA 技术的出现使得 A. _可通过 B. _直接访问 C. _。 (A.外围设备B.DMA 控制器C.内存)3、 DMA 控制器按其A. _结构, 分为B. _型和C. _型两种。(A.组成结构B.选择C.多路。 )4、中断处理过程可以A. _进行。B. _的设备可以中断 C. _的中断服务程序。 (A.嵌套B.优先级高C.优先级地)5、每一种外设都是在它自己的A。_控制下进行工作,而A 则通过 B. _和 C. _相连并受 C 控制。 (A.设备控制器B. 适配器C. 主机)6、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 对外围设备的管理处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外,还有A. _方式,B. _方式,和 C. _方式。 (A. DMAB. 通道C. 外围处理机)7、选择型 DMA 控制器在 A. _可以连接多个设备,而在B. _只能允许连接一个设备,适合于连接 C. _设备。 (A.物理B.逻辑C.高速)8、 不同的CRT显示标准所支持的最大A._和B._数目是C._的。(A.分辨率 B.颜色 C.不同)、中断处理需要有中断A._,中断 B._产生,中断 C._等硬件支持。 (A.优先级仲裁 B.向量 C.控制逻辑)10、 DMA 方式采用下面三种方法: A._访内; B._; C._交替访内。 (A.停止 CPUB.周期挪用C. DMA 和 CPU)11、多路行 DMA 控制器不仅在 A._上而且在 B._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适合于连接 C._设备。 (A.物理B.逻辑上C.慢速)12、通道与CPU 分时使用 A._,实现了B._内部数据处理和 C._并行工作。 (A.内存B.CPUC.I / O)13、 在计算机系统中, CPU 对外围设备的管理处程序查询方式、 程序中断方式外, 还有 A_方式,B_方式,和 C_方式。 (ADMAB通道C外围处理机)14、DMA 和 CPU 分时使用内存的三种方式是:A_,B_,C_。 (A停止 CPU 访问内存B 周期挪用CDMA 和 CPU 交替访内)15、远程终端和计算机间的通讯可以通过 A_和 B_传输。远程通讯时,在计算机和远程终端需分别装有 C_。 (A长距离线路B 电话网C调制解调器)三、应用题1、 (11 分)某机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数据采集,每个采集器含有8 位数据缓冲寄存器一个,比较器一个,能与给定范围比较,可发出“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的信号,如图B1.1 所示。主机采用外设单独编址,四个采集器公用一个设备码,共用一个接口,允许采用两种方式访问:(1)定期巡回检测方式,主机可编程指定访问该设备中的某一采集器。(2)中断方式,当采集温度比给定范围过底或过高时能提出随机中断请求,主机应能判别是哪一个采集器请求,是温度过低或过高。请拟定该接口中有哪些主要部件(不要求画出完整的连线图) ,并概略说明在两种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图 B1.1解:数据采集接口方案设计如图B1.4 所示。现结合两种工作方式说明上述部件的工作。(1)定期检寻方式主机定期以输出指令DOA、设备码; (或传送指令)送出控制字到A 寄存器,其中用四位分别指定选中的缓冲寄存器(四个 B 寄存器分别与四个采集器相应) 。然后,主机以输入指令DIA、设备码; (或传送指令)取走数据。(2)中断方式比较结果形成状态字 A , 共 8 位, 每二位表示一个采集器状态: 00 正常 , 01 过低 , 10 过高。有任一处不正常(A 中有一位以上为“1” )都将通过中断请求逻辑(内含请求触发器、屏蔽触发器)发出中断请求。中断响应后,服务程序以 DIA、设备码;或传送指令)取走状态字。可判明有几处采集数据越限、是过高或过低,从而转入相应处理。图 B1.42、 (11 分)图 B3.2 是从实时角度观察到的中断嵌套。试问,这个中断系统可以实行几重中断?并分析图 B3.2 的中断过程。图 B3.2解:该中断系统可以实行 5 重中断,中断优先级的顺序是,优先权 1 最高,主程序运行于最低优先权(优先权为6) 。图B3.2 中出现了 4 重中断。图B3.2 中中断过程如下:主程序运行到T1时刻,响应优先权 4 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并进行中断服务;到T3时刻,优先权4 的中断服务还未结束,但又出现了优先权 3 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暂停优先权4 的中断服务,而响应优先权3 的中断。到T4时刻,又被优先权 2 的中断源所中断,直到 T6时刻,返回优先权 3 的服务程序,到 T7时刻,又被优先权 1 的中断源所中断,到 T8时刻,优先权 1 的中断服务完毕,返回优先权 3 的服务程序,直到T10优先权 3 的中断服务结束,返回优先权 4 的服务程序,优先权 4 的服务程序到 T11结束,最后返回主程序。图 B3.2 中,优先权 3 的服务程序被中断2 次,而优先权 5 的中断又产生。3、 (11 分) 磁盘、磁带、打印机三个设备同时工作。磁盘以20s 的间隔发 DMA 请求,磁带以30s 的间隔发 DMA 请求, 打印机以 120s 的间隔发 DMA 请求, 假设 DMA 控制器每完成一次 DMA传输所需时间为 2s,画出多路 DMA 控制器工作时空图。解:答案如图 B4.1图图 B4.1B4.14、 (11 分)单级中断中,采用串行排队链法来实现具有公共请求线的中断优先级识别,请画出中断向量为 001010,001011,001000 三个设备的判优识别逻辑图。解:逻辑图如图 B5.5:图图 B5.5B5.55、 (11 分)刷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假定总带宽的 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 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1) 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 1024768,颜色深度为 3B,帧频(刷新速率)为 72HZ,计算总带宽。(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解: (1)因为刷新所需带宽 = 分辨率 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 刷新速度所以 1024 768 3B 72 / S = 165888KB / S = 162MB / S(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1使用高速的 DRAM 芯片组成刷存。2刷存采用多体交错结构。3刷存内显示控制器的内部总线宽度由32 位提高到 64 位,甚至到 128 位。4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结构,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6、 (11 分)画出程序中断方式基本接口示意图,简要说明Im, IR ,EI , RD, BS五个触发器的作用。解:五个触发器的作用:中断屏蔽触发器(Im) :CPU 是否受理中断或批准中断的标志。Im 标志为“0”时,CPU 可受理外界中断请求。中断请求触发器(IR) :暂存中断请求线上由设备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IR 标志为“1”时,表示设备发出了中断请求。允许中断触发器(EI) :用程序指令来置位,控制是否允许某设备发出中断请求。IE 为“1”时,某设备可以向 CPU 发出请求。准备就绪的标志(RD) :一旦设备做好一次数据的接收或发送,便发出一个设备动作完毕信号,使 RS 标志为“1” 。工作触发器(BS) :设备“忙”的标志。BS=1,表示启动设备工作。7、 (11 分)如图 B9.2 所示的系统中断机构是采用多级优先中断结构,设备A 连接于最高优先级,设备 B 次之,设备 C 又次之。要求 CPU 在执行完当前指令时转而对中断请求进行服务,现假设:TDC为查询链中每个设备的延迟时间, TA、TB、TC分别为设备 A、B、C 的服务程序所需的执行时间,TS、TR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所需时间。试问:在此环境下,此系统在什么情况下达到中断饱和?即在确保请求服务的三个设备都不会丢失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出现中断的极限频率有多高?注意,“中断允许”机构在确认一个新中断之前,先要让即将被中断的程序的一条指令指令执行完毕。图 B9.2解:假设主存工作周期为 TM,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也设为TM。则中断处理过程和各时间段如图 B9.4 所示。当三个设备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依次处理设备A、B、C 的时间如下:tA = 2TM + TDC + TS + TA + TRtB = 2TM + TDC + TS + TA + TRtC = 2TM + TDC + TS + TA + TB达到中断饱和的时间为: T = tA+ tB+ tC中断极限频率为:f = 1 / T8、 (11 分)某 I / O 系统有四个设备:磁盘(传输速率为500000 位/ 秒) ,磁带(200000 位/秒) ,打印机(2000 位/秒) , CRT(1000 位/秒) ,试用中断方式,DMA 方式组织此 I / O 系统。 (画出包括 CPU 部分总线控制在内的 I / O 方式示意图,并略作文字说明) 。解:I / O 系统组成如图 B10.6 所示:图 B 10.6B 10.6根据设备传输速率不同,磁盘、磁带采用DMA 方式,打印机、CRT 采用中断方式;因而使用了独立请求与链式询问相结合的二维总线控制方式。DMA 请求的优先权高于中断请求线。每一对请求线与响应线又是一对链式查询电路。9、 (11 分)若设备的优先级依次为CD-ROM、扫描仪、硬盘、磁带机、打印机,请用标准接口 SCSI 进行配置,画出配置图。解:图图 B11B11。4 410、(11 分)有一台磁盘机,平均寻道时间为 30ms,平均旋转等待时间为 120ms,数据传输速率为500B/ms,磁盘机上存放着 1000 件每件 3000B 的数据。现欲把一件数据取走,更新后在放回原地,假设一次取出或写入所需时间为: 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数据传送时间。另外,使用 CPU 更新信息所需时间为 4ms,并且更新时间同输入输出操作不相重叠。试问:(1)磁盘上全部数据需要多少时间?(2)若磁盘及旋转速度和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更新全部数据需要多少间?解: (1)磁盘上总数据量 = 10003000B = 3000000B读出全部数据所需时间为 3000000B 500B / ms = 6000ms重新写入全部数据所需时间 = 6000ms所以,更新磁盘上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为 :2(平均找道时间 + 平均等待时间 + 数据传送时间 )+ CPU 更新时间=2(30 + 120 + 6000)ms + 4ms = 12304ms (2)磁盘机旋转速度提高一倍后,平均等待时间为60ms,数据传输率提高一倍后,数据传送时间变为:3000000B 1000B / ms = 3000ms更新全部数据所需时间为:2 (30 + 60 + 3000)ms + 4ms = 6184ms11、 (11 分)CPU 响应中断应具备哪些条件?画出中断处理过程流程图。解:条件:(1)在 CPU 内部设备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必须是开放的。(2)外设有中断请求时,中断请求触发器必须处于“1”状态,保持中断请求信号。(3)外设(接口)中断允许触发器必须为“1” ,这样才能把外设中断请求送至CPU。(4)当上述三个条件具备时,CPU 在现行指令结束的最后一个状态周期响应中断。流程图如下:图图 B13B13.3.312、 (11 分)某机器的中断系统采用一级链路排队,优先级别由设备距 CPU 的物理位置决定(远低近高) ,如图 B14.2 所示,DVC0是扫描仪,DVC1是打印机如在某一时刻,扫描仪和打印机均产生一个事件,试问 IRQ 上的请求是谁发的?为什么?这一结论总是成立吗?图图 1414.2.2解:当扫描仪和打印机同时产生一个事件时,IRQ 上的请求是扫描仪发的。因为这种链路排队的设备只有当其 IEI 高时,才能发出中断请求,并且该设备有中断请求时其 IEO 为低,因此其后的设备就不可能发出中断请求信号。但是若扫描仪接口中的屏蔽触发器被置位即被屏蔽,则IEO 上的请求信号将是打印机发出的。13、 (11 分)参见图 B16.2,这是一个二维中断系统,请问:(1) 在中断情况下,CPU 和设备的优先级如何考虑?请按降序排列各设备的中断优先级。(2) 若 CPU 现执行设备 B 的中断服务程序,IM0,IM1,IM2的状态是什么?如果 CPU 的执行设备 D 的中断服务程序,IM0,IM1,IM2的状态又是什么?(3) 每一级的 IM 能否对某个优先级的个别设备单独进行屏蔽?如果不能, 采取什么方法可达到目的?(4)若设备 C 一提出中断请求,CPU 立即进行响应,如何调整才能满足此要求?图图 B16.2B16.2解:(1) 在中断情况下,CPU 的优先级最低。各设备优先级次序是:A-B-C-D-E-F-G-H-I-CPU(2) 执行设备 B 的中断服务程序时 IM0IM1IM2=111;执行设备 D 的中断服务程序时IM0IM1IM2=011。(3) 每一级的 IM 标志不能对某优先级的个别设备进行单独屏蔽。可将接口中的 BI(中断允许)标志清“0” ,它禁止设备发出中断请求。(4)要使C 的中断请求及时得到响应,可将 C 从第二级取出,单独放在第三级上,使第三级的优先级最高,即令 IM3=0 即可 。1输变电工程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 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生活污水、植被破坏、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拆迁安置。主要环境影响是: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土地占用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农业生产的影响。拆迁安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2)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 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场、主变噪声、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生活污水、油污水。主要环境影响是:变电所和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线路和变电所运行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线路和变电所运行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对环境的影响;变电所运行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线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2如何确定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评价等级?(1)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的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 其它文件:如环评大纲的批复试文件。(2)输变电工程的评价等级:电磁环境影响评按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深度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案例为二级, 因为本工程沿线距边线1.510km 范围内有7 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的规定应定为二级。3输变电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1)工艺流程(2)主要设备(3)总平面布置(4)技术经济指标(5)路径方案(6)施工工艺(7)杆塔和基础(8)输电线交叉跨越(9)工程占地(10)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分析如是扩改建工程应说明原有工程的情况 (概况、环评及竣工验收情况、 达标排放情况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4输变电工程现状监测内容、监测布点原则是什么?(1)现状监测内容:地面 1.5m 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0.5MHz 频段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等效 A 声级。(2)监测布点原则是:每个变电所围墙外1m 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四个点,关心点设1 个;输电线路沿线的主要居民点及学校设监测点。5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问题;(2)工程运行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问题;(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6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设置哪些专题?(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调查及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对工程涉及的地区的声环境、电磁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现状监测和评价。(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主要预测工程建设对声环境和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4)拆迁安置。(5)方案比较。(6)环保措施。(7)公众参与。(8)环保管理。7如何对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进行合理性分析?(1)总体要求:与规划相容性分析;与法规相容性分析;符合产业政策;推荐方案合理性分析。(2)具体要求选址:变电报、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村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选线: 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 城镇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机场、军事目标及无线电收台等重点保护目标。8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1)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域有: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机场、军事目标及无线电收台等。(2)输变电工程的保护目标主要有居民和学校。9如何开展输电工程公众参与工作?(1)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 2006 年 2 月 14 日,环发2006【28 号】 )要求进行。(2)公众调查时应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主要是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和团体进行调查,并对公众和团体提出的意见和和建议归纳、整理、分析,说明对意见采纳与否。附: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对公众参与的几次公示和要求应注意:(1)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 日内,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2)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向公众公告如有关内容。(3)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公开便于公众理解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4)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 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 10 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决定后,应当在政府网站公告审批或者审核结果。其中(1)(4)是建设单位或环评价机构要做的工作。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变电所(开关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占用土地对植被的破坏;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土地占用引发的水土流失分析;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土地占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林业资源影响。对影响林业资源的量、种类、面积分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从影响野生动物的种类、时间、程度、生活习性等分析。对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对评价区的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 影响范围、影响因素分析。输电线路大跨越对自然景观的影响。(3)生态制图2 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11输变电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变电所(开关站)噪声环境评价从噪声的产生与传播、接受过程分析噪声衰减规律, 预测变电气(开关站)运行时厂界噪声是否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的类标准要求; 以及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满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类标准要求。(2)输电线路声环境的影响评价通过类比分析和计算, 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各居民点和学校噪声本底值叠加后居民点和学校的声环境是否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类标准要求。12输变电工程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及主要内容有哪些?(1)变电所(开关站)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是类比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类比分析内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水平。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 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应注意类比条件的相似性。 具体如下:电压等级相同; 建设规模、 设备类型、 运行负荷相同或相似; 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相同或相似;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相似。类比对象的监测。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结果。变电气(开关站)电磁场环境影响。变电气(开关站)围墙外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变电气(开关站)对所(战)区外居民点和学校的影响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2)输电线路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类比分析和理论计算。主要内容如下:类比分析内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水平。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 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应注意类比条件的相似性。 具体如下:电压等级相同;架设方式一致词;相序均为逆相序;导线排列为4 至 6 分裂导线;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相似。类比对象的监测。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类比监测结果。理论计算。按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输电线路电磁场环境影响。 理论计算和类比监测结果的比较, 输电线路工频电磁的分布规律,无线电干扰水平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 输电线路工频电磁、 无线电干扰水平对所(战)区外居民点和学校的影响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13输变电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1)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土地占用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农业生产的影响。(3)拆迁安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14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有哪些?(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野外调查;定位或半定位观测;从地图、航片、卫片上提取信息;从有关部门收集、统计和咨询。(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生态区域规划;植被;动物;土壤;土地利用现状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情况15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监测、调查的重点是什么?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监测、调查的重点与环评的重点相同,具体来说如下:(1)电磁环境是否满足评价要求。变电气(开关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是否达标,对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2)声环境是否满足评价要求。变电气(开关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是否达标,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3)生态环境生态调查建设项目在施工、 运行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工程设计文件以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提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措施实施效果;针对建设项目已产生的环境破坏或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4)公众意见调查开展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公众对项目在各期环境保护工作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其中(1) (2)是监测, (3)和(4)是调查。 (1) (2)可展开论述。问题及思考:问题及思考:1 1、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评价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评价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评价重点为:(1)根据该市固体废物产生数量、种类及特征,分析评价处理危险废物工艺可行性,是否达到废物利用、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的要求;(2)工程运行后其对选址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的影响;(3)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综合分析和判断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以及填埋场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地表径流) ,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2. 2.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建设项目选址优化分析,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分析要点包括:(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是否水源地、选址区植被情况;(2)地形条件:地势地形是否有利,工程量,覆土来源;(3)地质水文条件:是否有不良地质现象,影响地表水的程度;(4)水电设施条件:距离饮用水和供电设施的距离;(5)交通状况;(6)周围敏感点(包括居民区和风景区)情况:距离敏感点的距离,选址区是否在居民区下风向、项目建设是否影响附近居民区的景观。(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7)垃圾运输沿线对居民的影响;最后,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主要的环境影响,综合优化选择场址。3. 3.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气污染物和填埋渗滤液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气污染物和填埋渗滤液主要污染物有哪些?答: 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氢、硫化氢、氨、氮和氧等,还可能还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 有些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填埋气还包括又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填埋渗滤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雨水进入填埋库形成渗滤液, 另一部分为填埋废物自身含有的水分经压实流失产生渗滤液。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5-2001)中规定:入场填埋的废物含水率需低于 85。主要污染物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氨氮,还有无机盐等。4. 4.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技术要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应包括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与鉴别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控制系统、填埋气体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应急系统及其他公用工程等。【本题答案】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土方工程、边坡工程、截污坝、填埋场各单元的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集排气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排放系统、 填埋场防雨措施及排水系统、场区道路、最终覆盖层系统和生态恢复工程。5. 5.若设置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则焚烧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若设置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则焚烧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答: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1) 焚烧炉的设计应保证其使用寿命不低于10 年;(2) 焚烧炉所采用耐火材料的技术性能应满足焚烧炉燃烧气氛的要求 ,质量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能够承受焚烧炉工作状态的交变热应力;(3) 应有适当的冗余处理能力,废物进料量应可调节;(4) 焚烧炉应设置防爆门或其它防爆设施;燃烧室后应设置紧急排放烟囱,并设置联动装置使其只能在事故或紧急状态时才可启动;(5) 必须配备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参数,并能够自动反馈,对有关主要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6) 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达到6%-10%(干烟气);(7) 应设置二次燃烧室,并保证烟气在二次燃烧室1100以上停留时间大于2s;(8) 炉渣热灼减率应5%;(9) 正常运行条件下,焚烧炉内应处于负压燃烧状态;(10) 焚烧控制条件应满足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的有关规定。案例案例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某市拟建一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安全填埋场、物化处理车间、稳定/固化处理车间、公用工程及生活办公设施等。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降雨充沛。拟选场址一:位于低山丘陵山坡及沟谷区,某村东北侧(直线距离 1.8km),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园、水稻蔬菜等,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1000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 3 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选址区场地外东北侧为地势最高点,场地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沟谷,在沟谷西部有一个人工土石坝,沟谷汇水在此形成一个人工鱼塘。场地外南侧池塘为最低点, 场地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人南部沟谷向南流出。选址区南侧5km 处有一处森林公园,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 处。选址区西边界(200m)外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穿过。拟选场址二:位于某村庄北面山谷(距离该村 1.5km),地表植被主要为马尾松一芒萁群落和人工种植林,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 800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 2 个村庄,人口居住比较密集。选址区临近森林公园(约 1km),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 北侧有一水塘(非饮用水)。 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 20km 处,距最近变电站 lkm。问题:问题:1.两个场址哪个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为什么?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5.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个主要的建设内容?6.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两个场址哪个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为什么两个场址哪个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为什么? ?答:两个场址对比分析见下表: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地形条件地质水文条件水电设施条件交通状况场址一蔬菜等,离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 处地形有利,能尽量减少工程量,有足够覆土来源场地北部有沟谷,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入南部沟谷向南流出200m 外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1000m公园垃圾运输沿线影响场址二工种植林,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0km 处地形有利,能尽量减少工程量,有足够覆土来源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一水塘1km 外有变电站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800m1.5km 外有村庄,1km 外有森林公园居住比较密集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吲、水稻地表植被为马尾松芒萁群落和人周围敏感点情况1.8km 外有村庄,5km 处有一森林沿途经过 3 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垃圾运输沿途经过 2 个村庄,人口由上表可知,与场址二相比,场址一优点:破坏人工种植的果园、蔬菜,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离最近水厂取水点相对较远,对水环境影响相对小;电力设施距离比较近,距离村庄和森林公园等敏感点比较远,对周围敏感点噪声和景观等影响小。缺点:其建进场公路要长 200m;村庄数目多,人口居住比较稀疏。 综合上述两个场址的优缺点, 选择场址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2.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答: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垃圾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垃圾场选址的合理性以及垃圾填埋场运行期间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3.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地理位置图;(2)地质环境:根据现有资料详细叙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构造。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评价要求作一定的现场调查;(3)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对高差的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4)气象与气候;(5)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水系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主要取水口分布;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来源等;(6)地下水环境;(7)大气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来源、大气环境容量等;(8)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等;(9)生态调查:植被情况(如类型、主要组成、覆盖度和生长情况等),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野生动物、植物;(10)声环境: 确定声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 监测布点与现有污染源调查工作;(11)社会经济: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1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主要是与项目临近的森林公园情况,并调查选址区是否有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景观。4.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 ?答: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因子包括:pH、COD、BOD、SS、石油类、氨氮、总磷、挥发酚、总汞、总氰化物,还有其他重金属如 Cu、Cd、Zn、As 等;地下水:pH、总汞、总氰化物、Cr6+、Cu、Zn、Cd、As。5.5.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些主要的建设内容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些主要的建设内容? ?答: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对污水处理设施。6.6.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 ?答: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预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区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垃圾渗滤液的环境影响时,还应考虑非正常情况下如防渗层破裂对地下水污染的分析。(2)大气环境:施工扬尘、填埋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填埋场废气对填埋场周围环境和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3)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建设期对植被破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5)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建设填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弃土堆放等给选址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封场后)三个时段。7.7.简述除厂址比选论证外,该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简述除厂址比选论证外,该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除厂址比选论证外, 本项目工程分析应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