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pdf
-
资源ID:25219080
资源大小:141.0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一、研修背景及相关信息1、背景:在新课改澎湃春潮的激荡下,我校教师也刷新了教学理念,并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展开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过几年的努力,课堂教学气氛、兴趣都比前活跃与好转,学习能力相对比以前提高。 然而,我们付出的努力和所期望的结果却还相距甚远,近年历史中考平均成绩皆很不理想,这就不能不引起我校同行们高度重视,因此,我校政史地组又进行了“有效教学”的探讨,力图提高教学质量。2、研究学科与课题: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0 课秦王扫六合3、研究主要问题:从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例研修中探讨“有效教学”。二、研究过程:1、主要研究过程:第一、准备阶段。查阅课改资料,系统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确定研讨对象,准备好相关实施材料,形成研讨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法。第二、实施阶段。按方案实施, 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收集“有效教学” 材料。第三、总结阶段。认真进行分析、 综合和总结研讨经验, 撰写课题研修报告。2、主要研究方法:(1例研修”的理论为指导。?以网上访问“有效教学”前沿理论做补充参考。(2)搞好效果检测。选三个平行班,遂班实施试教,并及时进行效果检测,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保效果检测的可信度。(3)科学调整教学设计。 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使之更加有利于开展 “有效教学”,把检测效果和课堂观察当作改进“教学设计”的第一手参考材料。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教案一、教材分析(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该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掌握“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等问题;通过启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图表,把抽象化形象、具体,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忆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二) 、学情分析1、知识状态(1)、对秦朝的各类制度、政策了解不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对长城非常熟悉,但是对其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2、认知能力(1)、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秦朝制度、政策的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2)、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3、学习情绪(1)、对扫六合、焚书坑儒等故事性较强的事件非常感兴趣,有求知欲。(2)、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2、难点:如何看待“焚书坑儒” ,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二、教学设计(一) 、教法学法:1、 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 讨论法、图解法:引导学生看图,组织学生自行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3、 角色置换法: 请学生重现历史的精彩场面,启发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二) 、教学资源:1、素材: 秦始皇像、 战国形势图、 、 秦统一六国形势图 、各国化货币、文字图片、长城和灵渠景观、 秦朝疆域图等。2、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音像图片资料等。(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展示视频荆轲刺秦王,创设历史情境。师:视频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师: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有人认为荆轲很伟大,为挽救燕国献出了自己生命,但也有人认为荆轲不应该刺杀秦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秦王,看看他是否该杀。那现在就请同学们随我走进秦朝,认识一下我们这位千古一帝 秦始皇。生: “ 荆轲刺秦王 ” 。生:讲 “ 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 ” 是重师: (画面展示 战国形势图 ) ,“ 战国七雄 ” 究竟是哪七个国家?分别找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其中最强大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引导学生看地图回答问题) 。师: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料P56-57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师: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主要为三点:首先,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其次,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公元前 356年,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西边是秦国, 齐国在东边, 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 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最强大的是秦国, 因为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秦统一的原因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2、秦统一的过程3、秦中央点。预期效果:通过引导学生阅读、 思考、从“ 人心所向;实力雄厚;善于用人” 三方面分析、讨论、回答“ 秦统一的原因” 等课堂活动,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家。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第三、善于用人。嬴政秦王嬴政任用了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有才干的人。师:秦王灭六国从何年开始?哪年结束,能说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吗?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像、秦统一六国形势图等,引导学生看图,加深理解和记忆。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什么国家?定都在哪里?师:师提问:新型国家的统治者秦始皇是如何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教师: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7-59,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既要采用多媒遂幅展出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措施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交流,并进行点拨、启发。最后教师归纳秦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最后中央的权力又集中到了最高统治学生看形势图、 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从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 221年,十年间先后灭掉了六国, 先后顺序是韩、 赵、魏、楚、燕、齐。学生: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定都:咸阳。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看图、 理解、 思考 、分析、讨论、并从政治、 经济、 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回答“ 秦为了巩固统一的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焚书坑儒 ” 是难点。可通过展出图解与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预期效果: 启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想象力。者皇帝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教师结合图表进行讲解中央集权制度,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突破难点。 2、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意义:巩固了秦的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3、文化上、把小篆做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隶书。(意义:巩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4、思想上,焚书坑儒。 (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的损失。) 5、军事上,派蒙恬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6、开发南疆,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施” 。学生通过看展示的图表,阅读课文, 听老师讲解,把握政治上的措施。学生经自己的阅读思考后, 结合教材 P58相关图片和老师的讲解,理解、把握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方面的措施。三、秦朝的疆域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秦朝疆域四至,从中体会秦统一的意义,认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师:展示秦疆域图与四至简图表,指导学生看图掌握秦的疆域。看图完成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教师小结:秦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上合并,国家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板书设计: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秦统一的原因。四、小结和课外检测通过小结,强化秦朝统一的意义,促使学生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化。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凝聚力 , 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岁月中,哪怕再多的政权,再乱的形势,再强的外敌,都休相把中华民族分割开来。我们秦王扫六合这一课后,对秦始皇也有较全面的认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课后,大家可展开讨论。利用下一节课时间进行小检测 : 1、简述秦朝统一的原因。 2 、写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_ 。 4 、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5 、简述秦朝疆域的四至。 6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7 、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8 、你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独立完成, 并上交老师阅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民心所向。(2) 、实力雄厚。(3) 、善于用人。2、统一过程。(1) 、时间: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2) 、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1) 、时间:公元前 221 年;(2) 、建立者:嬴政(秦始皇) ;(3) 、都城:咸阳。二、秦巩固统治的措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把小篆做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隶书。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修长城。6、开发南疆,兴修灵渠。三、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小结与检测三、问题讨论:1、首先提供三次检测结果一览表为参考:学生学习情况检测内容第 一 轮 课42人第 二 轮 课41人第 三 轮 课46人合格数合格率合格数合格率合格数合格率1、 简述秦朝统一的原因。30 72% 33 80% 38 82% 2、 写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31 75% 33 81% 40 86%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_ 30 71% 34 84% 41 90% 4、 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31 73% 33 80% 39 85% 5、 简述秦朝疆域的四至。32 76% 33 81% 42 9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第一轮课问题,经课研组讨论归纳,主要有两个:(1) 、课堂教学在落实三维目标上, 这节课总体效果不令人满意 (从以上检测结果一览表可见)。 主要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2) 、学生参与度不够, 课堂教学气氛不佳。主要原因分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关系处理不够合理,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执教老师(杨霞),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策略上,有尖对性地重新修改教学设计。3、第二轮课问题,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比前节课有了明显的改进,效果也显著提高(见以上检测结果一览表) ;但是,在学生的与参与教学活动方面,课堂整体状态有点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的提高,这方面,需要执教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4、第三轮课,三维目标落实得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第二轮课时出现6、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作用?28 66% 30 73% 38 82% 7、 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6 62% 29 70% 36 79% 8、 你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6 61% 28 69% 37 8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那种状况也得到解决, 教学效果在原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见以上检测结果一览表) 。四、研修结果。1、结论与收获:(1) 、明确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获得进步或发展的程度高,为高效;程度低,为低效;没进步,为无效。教学的有效与否,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学生没收获,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即使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 、课例研修是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例研修这一程序: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评价、反思改进教学设计,螺旋循环,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教学朝着健康有效高效行进。本课例秦王扫六合教学经过这一程序后, 学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从以上检测结果一览表之数据便可得到证明。(3) 、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 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实施。 准确领悟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备课时,结合学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使之细化、小化,使之可操作、能测量,确保目标的达成,这是“有效教学”的标志。本课例秦王扫六合在第一轮课中,因目标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度, 经过调整,第二轮课,大大提高了目标达成度。?、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参与为形式。有效教学不仅关注教师得怎么样,是否有效;更重要的还要看学习的主体学生学得怎么样,有无进步。因此,在设计课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的时候,既要备教学策略又要备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尊重学生认知基础,写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为成有效教学。第二、要调控好课堂状态,避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形式化。在实施秦王扫六合 第二轮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的积极性, 一时忽略对课堂的调控, 使课堂曾一度出现了混乱状态,若不及时进行调控,讨论交流就会偏离课题,成为低效或无效教学,因此,调控好课堂状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第三、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有效教学”为目的,主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策略,并大胆实践,认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高效。2、体会和感悟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课例研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只要参与课例研修, 就会自然卷入到研修那种螺旋往复的过程之中, 在这一过程, 能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潜力得开发,能量得到最大的释放, 功力得到最好的磨砺, 智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践得到不断地完善,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在业务上自我超越,不断提高的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