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 .pdf

    • 资源ID:25231363       资源大小:85.6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 .pdf

    1 / 20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案内容:课本78 页例题 1(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练习13 教案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案过程:(一)情境引入、教案新知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根据图中的对话,完整地编一道应用题。生自由发言: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准备买一些气球分给各个班级。如果用80 个气球,要给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让学生口算,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0 20=()个3、做一做练习90 30= 6030= 8040= 4、想一想: 83 20()80 19(),这两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区别?联系?能否用曾经学过的估算和今天刚学习的除法来解决?83 20 80 20=4 80 19 80 20=45、让学生自学79 页( 2)如果有120 面彩旗,每班分给30 面,可以分给几个班级?120 30=()面,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6、想一想: 122 30()120 28()(二)反馈练习1、做一做180 30= 24040= 42060= 184 30 240 37 420 58(三)深化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1 题:小组间开展“ 夺红旗 “ 竞赛。并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2、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4 题:估算与口算结合,老师把题目写在口算卡片上,采取抢答的形式。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2、3、5 题。口算除法练习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2 / 20 教案内容:课本第80 页练习十三第15 题。教案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案过程:1、口算。(你是怎样口算的?说出口算过程)30 10= 6030= 8040= 24060= 21070 30050= 27090= 63070= 2、口算。(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评。注意: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第二除法口算的思考过程。3、出示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2 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还要记住写答案)4、出示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3 题。提问: “ 限载 40 人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编题,独立完成。5、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4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表示什么?第一行的口算和第二行的口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6、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5 题提问: “ 大约 ” 表示什么?为什么这道题要用“ 大约 ” ?(因为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还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为了计算方便,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 大约 ” )学生独立列式,老师讲评。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3 / 20 教案内容:教科书第84 页例 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 题。教案目标: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 四舍 ”“五入 ” 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案重点:掌握用“ 四舍 ” “五入 ” 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案难点: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 题),口算卡。教案过程:一、回顾复习1、 30) 600 40)95 80) 382 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2、口算下面各题。20 4 306 505 804 406 905 703 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31 46 52 63 87 21 74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 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 21。2、教案用 “ 四舍 ” 法试商。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 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2)组织交流。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 除以 21 商 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 看做 20 来想商。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接着,有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 里面有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看个位。这道题中84、 21 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 21)84 尝试一下。(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请学生说应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 试除得到的商4 称为 “ 初商 ” 。“ 初商 ” 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4)完成例3 下面 “ 做一做 ” 的第 1 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3 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的个位数为1、2、3、4 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 “ 四舍 ”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3、教案用 “ 五入 ” 法试商。(1)接着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2)个实际问题。由学生说出算式:196 39 (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4 / 20 让学生想一想把39 看作多少来试商?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学过的方法,把39 看作 30 来试商,商6 大了,再改商 5;另一种把39 看作 40 来试商,商4 小了,改商5。之后,教师将196 改为 194让学生用上述的两种方法试商,看看试商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6 39 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3)做例 3 下面的 “ 做一做 ” 的第 2 题。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教师概括说明:除数的个位数为5、6、7、8、9 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 五入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4、引导概括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 四舍五入 ” 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三、练习1、完成练习十五第1 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 ( ) 85,()里可以填14 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教师要特别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 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2、完成练习十五第2 题。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3、完成练习十五第3、4 题。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2、教师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 3、4 时,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除数的个位数为5、 6、7、8、9 的两位数时,试商时,用“ 五入 ”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教案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5 / 20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教案内容:第85页例 4、做一做及练习十五58 题教案目标: 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案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教案过程:一、复习沟通。1让学生口算。14 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 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 “ ” 或“ ” 。25 6 160 159 120 3笔算下面各题。33) 2 8 0 38)1 8 0 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 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4。(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 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 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 26=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 做一做 ” 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 16、24、25、 26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三、练习练习十五第512 题第 5 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第 6 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 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 711 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第 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四、总结。(略)教案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6 / 2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案目标: 使学生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巩固学生的口算及估算;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共同探索知识的精神;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教案过程:一、复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1:用课件出示如下几题,学生抢答(开始上课,抢答题目,用于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绪 )。180 30= 42060= 24080= 183 30 420 59 240 772( )里最大能填几?40 ( )316 90( )643 20( )165 30 ( )282 50( )408 80( )505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出示如下几题: 22 40 51 74 师:选一题,说产笔算的方法师强调以下几项注意点: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呈现问题 (课件出示例5 情景图 ) 出示例 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描述例5 第(1)题。2.请学生思考,根据条件,用什么方法解决“ 可以组成多少组?” 的问题,从而列出算式:576 18=_(组 ) 师板书 18 3.组织学生讨论小精灵的问题:“ 先算18 除什么数 ?”“商怎样写?” 学生可以独立尝试计算,也可以讨论交流。4.请学生汇报尝试及讨论的结果,注重学生“ 说 ” ,即说一说笔算过程。5.出示例5 第(2)题,如何解决“ 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尝试完成。930 31=_(节 ) 6.讨论这题中新出现的问题,除到十位余下数是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弄明白高个位应该写的道理(师引导 )。7.讨论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笔算方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8.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的除法笔算方法。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六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2.练习十六第 2 题,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自已试商及完成本题的方法,在班级里交流。四、作业:练习十六第 4 题和第 8 题五、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7 / 20 1.小组讨论怎样笔算?2.师强调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中的几个要点:试商商的书写位置余数比除数小第二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教案内容:练习十六的有关练习教案目标:1.巩固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有关综合练习;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教案过程:一、练习十六第 5 题,不用坚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讨论“ 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2.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3.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概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1;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位数减 2。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做除法题先确定商的位数的良好习惯。二、练习十六第 3 题,开放题1.先让学生根据表中信息,独立计算并把表填完整。之后,交流检查(在小组内完成)。2.请学生根据表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三、练习十六填空练习1.第 6题先指名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本上,小组内交流并检查。2.第 7题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并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学生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3.第 1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并讨论对比第一组数与第二组数的异同点。4.第 13 题 估算让学生口答出估算结果,并在书上给出估算方法,在全班交流,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准确商。四、问题解决1.练习十六第 10 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检查。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在选择的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2.练习十六第 12 题让学生借助画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渗透 “ 拥军 ” 、“ 热心助人 ” 等教育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组织交流,请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给同学听,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五、课堂练习练习十六第 8、 9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8 / 20 六、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第六单元: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2课时)教案内容:教科书第99100 页例 1。教案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教案课件。教案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知道我们夷陵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 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2自主探究。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合作交流。(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 3)题,第( 4)题全班交流。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101 页的 “ 做一做 ” 。2完成练习十九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补充练习。(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规格1 匹1.2 匹1.5 匹2 匹七月20 台45 台38 台24 台八月14 台35 台29 台12 台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经理,明年进货时有何打算?(2)实践活动。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9 / 20 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四、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 课时)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案过程: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2 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三、巩固新知1、 完成 106 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 2 题和第 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 页 3、4、5 你寄过贺卡吗?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10 / 20 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贺卡教案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发现问题;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对废品要有效回收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2、分析问题: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2、 解决问题实施解决方案 行动起来吧!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三、课堂小结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统计(一)教案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99 页例 1 及相应练习教案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11 / 20 3、培养学生数感。教案过程:一、回顾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二、新授1、 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 年至 2000 年每隔5 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分别画出2 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画出复式统计图。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 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四、课堂小结。教案反思:统计(二)教案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102 页练习十九教案过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一、练习十九第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评价。二、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从统计图中得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最后在些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理决策。三、第三题安排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对男女学生喜欢玩具的人数进行统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四、第四题,设计了某市男女人均寿命变化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五、本题的开发性、实践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统计的内容,也可以评价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12 / 20 人的统计内容。使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对于统计的步骤、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1(2 课时)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案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二、探究新知1、教案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 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 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 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 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问:如果要烙的是4 张饼, 5 张饼 10 张饼呢?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案例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0 页13 / 20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三、巩固新知1、书后做一做第1 题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2、书后做一做第2 题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 题数学广角2(2 课时)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案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探究新知教案例 3 1)出示情境图片: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 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学生讨论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思考汇报4)找出最优方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0 页14 / 20 三、巩固新知:1、书后做一做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2、有210 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 人,不能弃权。前 190 张票中甲得75 张,乙得65 张,丙得 50 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补充练习数学广角3(2 课时)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案过程:一、情境导入:1、你们听过“ 田忌赛马 “ 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探究新知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齐王田忌本场胜者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王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 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三、巩固新知1、数学游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15 / 20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 或 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 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第八元:总复习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 课时 ) 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 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具:题卡教案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 多位数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 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5、6、 7、 8、 9、 10、11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16 / 20 有,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三、练习内容1 、 读 出 下 面 各 数 。 4231579 、 30050082 、 3960400000 、 7000700070 、 700300009 、26740020000、315400000、50708000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9000000、47000000、 20032000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1)16483520、9528641、799000、 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6、比较大小1650010 16500100 ;350020 530020 ;2509200 2509000 ;6309607 670630。7、用 6、3、8、 9和 5 个 0 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 0 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 的数; 5)要读出2个 0 的数; 6)约等于 3 亿的数; 7)约等于10 亿的数。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 2、 3 复习乘法和除法(3课时)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具:题卡教案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 “ 乘法和除法 ” 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17 / 20 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2700 30= 、 180 60= 、 360 40= 、 240 60= 、 800 40= 、 420 60= 、 54 3= 、 60 30= 、250 50=、130 5=、2 380=、150 6=、18 3=、23 4=、7 13=、460 2=、7 5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估算522 70、 710 92、543 90、350 68、455 70、678 80。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59 103、720 12、315 72、408 18、209 29。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 39=585 79224=33 150 39= 39612= 15 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4、复习笔算1)948 38=、2496 47=、4325 48=、 3276 84=。2)245 27=、530 48=、509 50=、802 37=。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5、解决问题1)甲火车14 小时行驶1750 千 M ,乙火车10 小时行驶1350 千 M,哪列火车快,快多少?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路程 时间 =速度2)有26 条船,每天收入780 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 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3)总复习9、10 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二十一4 8 复习空间和图形(2课时)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18 / 20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具:题卡教案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角的度量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75 度、 105 度、 120 度、 135 度、 150 度、 180度。)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65 度、 100 度、 155 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三、练习内容:1、出示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 .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