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秋天 鲁教版 (2).docx
-
资源ID:25262413
资源大小:23.4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秋天 鲁教版 (2).docx
秋天导学案主备人:温玉静 授课人 时间【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学习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学习难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自主预习案】1、填空。秋天这首诗的作者是 _,他是我国现代_ 、_ 。2、给加线字注音。丁丁( ) 肥硕( ) 枯涸( ) 寥阔( )梦寐( ) 清洌( ) 乌桕( ) 鳊鱼( )3、解释词语。梦寐: 枯涸:_ 清洌:_ 寥阔:_ 栖息: 肥硕: 4、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秋天栖息在农家里B.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D.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的顺序写景5、请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 )6、本诗共有三小节,请各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三节的大意。(1)_ (2)_ (3)_ 7、秋天结构整齐精美,作者以三个画面平行展开,将乡村多种景物收诸笔下,每节诗都按_ 的顺序写景,全诗抒发了_ 的感情 。【课内探究案】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诗情导入引秋)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情如火,秋天轻柔雅致,冬天稳重深沉。本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朱自清领着我们走过了_ 的“春天”,梁衡让我们体验到了_ 的“夏感”,老舍也带着我们领略到了并非_ 的“济南的冬天”的那一份温晴。(学生自由畅谈)教师问: 1、 一年四季缺少了哪个季节的拼图?2、 用“秋是_ 笔下的_ _”的句式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古之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多媒体出示)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读秋1、体验美情初读秋(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2)规范生字词。(多媒体出示预习2、3题)(3)教师范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4)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2、感知诗意细读秋(1) 本文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学生把相关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然后交流)(2) (多媒体出示图片)这首诗通过一个个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的每一节都是一幅画,老师用文中之景拼凑成三幅图,谁来说说你对这三幅图的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节的内容,为这三幅画面恰当命名。(3)本文中诗人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4) 画笔所能勾画的相当有限,而诗的意境却是广阔的。简单的几笔又怎么能描绘出一个意蕴无穷的“秋”呢?你发现诗中写到的秋的哪些方面是图画中没有也无法表现出来的。(二)赏秋1、品味词句赏读秋 :你觉得诗中哪儿写的最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提示:可从感官角度展示秋天的立体美;可从修辞角度体现秋天的意境美;可扣住语句中的重点词体会韵律美等)学生在诗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情朗读,加以品味,然后再小组交流。2、体味情感诵读秋(1)何其芳笔下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畅所欲言。)(2)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注意板书)(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3、 哪些句子不理解?谁能帮助解决?(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例:“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一句的比喻妙在何处?(三)唱秋直抒胸臆唱秋:1、诗是抽象的画面,诗是凝固的音乐,诗是浪漫的文章。诗歌诗歌,好的诗就是一首歌,下面就请同学把这首诗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词改写成一首歌。例: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2、学生改写,然后交流吟唱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四)绘秋1、独抒性灵 绘秋师:同学们,何其芳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抒发了热爱秋天的情怀。我们每一个同学同样也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你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景象吗?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打开你思维的闸门,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放飞在“秋”的世界里。采用优美的语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一首诗、一首歌、一幅画等)描绘你自己的秋天。(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2、学生交流【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1、给诗中黑体字注音。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2、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_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_ 的心情。3、本节诗以写景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_ 。4、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_ (二)课外语段阅读。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_ 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_ 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_ 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_ 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 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5、“严峻,丰盛,勤勉,忠实,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B、C、D、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A、_ B、 C、 D 、 E、 6、同为写秋,本语段与课文秋天所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课文秋天是_ ;本语段是_ 。7、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_ ,其作用是_ 。8、试为本语段拟一个小标题:_ 9、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把文中加点的“更”字去掉,会使文章更顺畅,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10、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