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3比例的应用 第2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1)|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
资源ID:25264146
资源大小:86.2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3比例的应用 第2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1)|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第2课时比例尺的应用(1)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第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计算,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比例尺数量间的关系,能够掌握并灵活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来源:Zxxk.Com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求法,有同学能简单说一说吗?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今天我们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板书:比例尺的应用)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来源:Z&xx&k.Com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1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思考:要求实际距离,应该知道什么?(比例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哪里?(引导学生理清问题,寻找有效信息)3知道了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如何求实际距离呢?4学生试做。5集体反馈:反馈时重点围绕下面问题思考:(1)比例是怎样列的?列出比例的依据是什么?(2)算出的x的值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厘米而不用千米?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3)师:求出x的值后应注意什么问题?(将求出的实际距离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4)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可展示直接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或乘400000计算的方法)小结:知道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可以通过列比例解决问题。6随意选取图上两点,测量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再求出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三、当堂检测,巩固运用基础练习1. 教材第54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千米。2教材57页练习十第5题。来源:学#科#网Z#X#X#K拓展练习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到一定的倍数之后,再画在图纸上。右图是用61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源:学_科_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教材上例2呈现的内容是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没有其他的方法提示。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采用教材上解比例的方法,而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学生在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单位不统一的错误,而且在过程上比较麻烦,所以学生不喜欢采用。但是利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更能体现比例的应用价值,因此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有机地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方法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来解决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去说思考过程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