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 说明:本计算为地下室楼板、梁、外墙、人防墙模板验算计算;层高最高为,顶板最厚450mm,主梁截面尺寸最大的为500×900mm。根据市场材料供应情况:10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85×85mm,5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45×85mm,本计算均取最小截面尺寸85× 85mm、45×85mm的木方为计算参数。 (一)、顶板模板的设计 对于人防区板厚为300mm的楼板,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支护: 1、板面设计:顶板铺12mm 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间距900mm,与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同;次龙骨采用 100×100mm 木方,间距300mm。 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步 距1200mm。 对于人防区板厚为180mm的楼板,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支护: 1、板面设计:顶板铺12mm 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间距1000mm,与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同;次龙骨采用 50×100mm 木方,间距250mm。 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间距1000×1000mm;水平杆 步距1200mm。 (二)、梁模板的设计 梁截面尺寸形式较多,按照450×800mm与550×1000mm计算。 人防区按照以下方式支设模板: 1、面板设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梁侧模沿梁向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主龙骨采用两根 48钢管,间距900mm,与扣件式脚手架连接加固;梁底模主龙骨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900mm,次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300mm,梁下加顶撑间距900mm 。 3、支撑设计: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U型可调式支托,立杆间距纵向900mm横向间 距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200mm。 4、加14穿梁螺栓固定,穿梁螺栓距梁底200mm,沿梁长间距900mm,沿梁高间距600 mm, 内套内径16PVC套管。 非人防区按照以下方式支设模板: 1、面板设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梁侧模沿梁向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主龙骨采用两根 48钢管,间距1000mm,与扣件式脚手架连接加固;梁底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为两根48钢管,间距1000mm,梁下加顶撑间距1000mm 。 3、支撑设计: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U型可调式支托,立杆间距纵向1000mm横向间 距10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200mm。 4、加14穿梁螺栓固定,穿梁螺栓距梁底200mm,沿梁长间距1000mm,沿梁高间距600 mm, 内套内径16PVC套管。 (三)、墙体模板的设计 对于地下二层高度墙体模板支护采用以下方案: 1、面板设计: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600mm,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 距300mm。 3、穿墙螺栓:采用M14穿墙螺栓,间距沿墙面方向为600mm,垂直墙面方向为600mm。 4、支撑:墙体两侧加三道斜撑,根部一道,中间2m左右一道,顶部一道,沿墙方向间距1800mm。 对于地下一层高度墙体模板支护采用以下方案: 1、面板设计: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500mm,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 距300mm。 3、穿墙螺栓:采用M14穿墙螺栓,间距沿墙面方向为500mm,垂直墙面方向为500mm。 4、支撑:墙体两侧加三道斜撑,根部一道,中间2m左右一道,顶部一道,沿墙方向间距1500mm。 (四)、柱体模板的设计 地下二层: 1、面板设计: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600mm,与扣件式脚手架连接加固;次龙骨 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300mm。 3、支撑设计:柱四面分别加三道斜撑,根部一道,中间2m 左右一道,顶部一道。 4、加14穿梁螺栓固定,穿梁螺栓水平方向间距400mm,竖直方向间距600mm。 地下一层: 1、面板设计:采用12mm厚竹胶板。 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500mm,与扣件式脚手架连接加固;次龙骨 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300mm。 3、支撑设计:柱四面分别加三道斜撑,根部一道,中间2m 左右一道,顶部一道。 4、加14穿梁螺栓固定,穿梁螺栓水平方向间距400mm,竖直方向间距500mm。 在地下二层非人防区180mm厚顶板处需考虑900mm厚度回填土自重对模板系统影响。900mm厚回填土单位密度取值m3,单位重量为m3,按照均布荷载m2进行验算。 附件一:计算书 一、地下室人防区顶板模板验算 (一)计算参数: 1.顶板支撑承重体系:荷载竹胶板木方次龙骨木方主龙骨脚手架支撑系统 2.楼板: 楼板厚h300mm,楼板混凝土标准值24KN/m3 ,楼板钢筋单位重量取值m3,施工 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 3. 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采用12mm 厚竹胶板。竹胶板容重取8KN/m 3。单位面积荷载×1×1×8=m 2, 毛截面惯性矩312 1I bh = ;截面抵抗矩261 w bh =;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5N/mm 2 ;弹性模 量E=×103N/ mm 2。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400 wl =。 4. 次龙骨: 采用100×100mm 木方作为次龙骨,间距300mm 布置,木方单位重量标准值 KN/ mm 2 , 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400 wl = ;取最小截面计算毛截面惯性矩 631035.4121I ?=bh , 截面抵抗矩5 21002.16 1w ?=bh ,弹性模量E=9000N/ mm 2 ; 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 2 。 5. 主龙骨: 采用100×100mm 木方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布置,木方单位重量标准值 KN/ mm 2 , 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400 wl =;取最小截面计算毛截面惯性矩63 1035.4121I ?=bh , 截面抵抗矩52 1002.16 1w ?= bh ,弹性模量E=9000N/ mm 2 ; 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 2 。 6. 支撑系统: 采用碗扣脚手架作为下部支撑,立杆间距为900mm ×900mm;横杆间距为l 1 =1200mm;碗扣脚手架单位重量标准值:m. 顶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二)楼板模板验算: 1.受力分析: 竹胶板为单向板受力,采用100×100木方作为次龙骨间隔300mm 布置,跨间距 b=300mm=,取c=1m 作为计算单元,按三跨连续梁为计算模型进行验算.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2.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G 1K = KN/m 2 楼板钢筋自重G 2K =×=m 2 楼板混凝土自重G 3K =24×=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Q 1K =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Q 1K = KN/m 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2.1=i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4.1=Qi 。由于模板及其支撑系统中不确 定因素较多,荷载取值难以准确确定,故不考虑荷载设计值的折减。则设计均布荷载分别为: 均布线荷载: ()()m KN c Q G G G q k Qi K k k i /155.1315.24.12.775.0096.02.113211=?+?=?+?= 恒载: ()()m KN c G G G q K k k i /655.912.775.0096.02.13212=?+?=?+?= 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KN P Qi 5.35.24.1Q 1k'=?=?= 3.强度计算: (1)当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作用时: 当荷载均布作用时,模板强度计算简图 m KN b q K M M ?=?=12.03.0155.13101.02 2 11 (2)当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作用时: q P N N 1 2 1 1 当荷载集中作用跨中时,模板强度计算简图 中间最大跨中弯矩 m KN Pb K b q K M M M ?=?+?=+=293.03.05.3213.03.0655.908.02 2221 中间跨最大跨中弯矩 两者中最大的弯矩m KN M ?=293.021为强度计算值。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 32 2240006 1210006mm bh W =?= 则226 max /15/2.1224000 10293.0mm N f mm N W M m =?=?=故截面抗弯强度小于m KN Pb K b q K M M M ?=?+?=+=205.03.05.3175.03.0655.9025.022222 设计值,该模板强度指标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433 3 31014412 12100012mm ch I ?=?= E=9000N/mm 2 408 .0101449000100300655.9677.0100344 2=?= EI b q K W 取75.0400 300 400408.0= <=b ,故满足要求。 (三)次龙骨强度、挠度验算 1.取宽300mm 为计算单元;采用100×100木方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布置,跨间距 l=900mm 。木方作为主次龙骨布置时距混凝土墙体均有一段距离,主龙骨布置时距混凝土墙体距离l 1 =300mm,按照受力分析最不利原则,按照单跨两端悬臂力学模型及三等跨连续梁分别进行验算,跨度l=900mm 。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次龙骨支撑荷载计算单元图 2.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G 1K =+=m 2 楼板钢筋自重G 2K =×=m 2 楼板混凝土自重G 3K =24×=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Q 1K =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Q 1K = KN 均布线荷载: ()()m KN b Q G G G q k Qi K k k i /004.43.05.24.12.775.0256.02.113211=?+?=?+?= 恒载: ()()m KN b G G G q K k k i /954.23.02.775.0256.02.13212=?+?=?+?= 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KN P Qi 5.35.24.1Q 1k'=?=?= 3.强度计算: (1)按照两端悬臂梁计算 当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作用时: 当荷载均布作用时,强度计算简图 3 19003001= l l n 支座弯矩 m KN l q M ?-=?-=-=18.03.0004.42 1 2 122 1 11 跨中弯矩 m KN n l q M ?=?-?=-=225.0)3 1 (419.0004.481) 41(8 1 '222211 当施工荷载集中于跨中时: 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强度计算简图 3 19003001= l l n 支座弯矩 m KN l q M ?-=?-=-=133.03.0954.22 1 2 122 1 22 跨中弯矩 m KN Pl n l q M ?=?+?-?=+-=954.09.05.341 )31(419.0954.28141)41(81'222222 取、中最大弯距值m KN M ?=954.0max 为强度计算值 32 22.1023546 85856mm bh W =?= 则226 max /13/32.92 .10235410954.0mm N f mm N W M m =<=?=,故验算满足要求。 (2)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分析计算 当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作用时: 当荷载均布作用时,强度计算简图 m KN l q K M M ? = ? ? = = 328 .0 9.0 004 .4 101 .02 2 1 1 当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强度计算简图 中间最大跨中弯矩 m KN Pl K l q K M M M ? = ? ? + ? ? = + = 862 .0 9.0 5.3 213 .0 9.0 954 .2 08 .02 2 2 21 中间跨最大跨中弯矩 m KN Pl K l q K M M M ? = ? ? + ? ? = + = 61 .0 9.0 5.3 175 .0 9.0 954 .2 025 .02 2 2 22 取两者中最大的弯矩m KN M? =862 .0 1 为强度计算值 3 2 2 102354 6 85 85 6 mm bh W= ? = = 则2 2 6 max/ 13 / 42 .8 102354 10 862 .0 mm N f mm N W M m = < = ? = = ,故满足要求。 4. 挠度验算: 4 6 3 3 310 35 .4 12 85 85 12 mm ch I? = ? = = E=9000N/mm2 (1)按两端悬臂计算 764 .0 ) 3 1 ( 3 ) 3 1 ( 6 1 10 35 .4 9000 24 900 300 954 .2 ) 3 6 1 ( 24 3 6 3 3 3 1 2 = ? + ? + - ? ? ? ? ? = + + - =n n EI l l q 取25.2400 900 400764.0= <=l ,故满足要求。 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最大跨中挠度: 798 .01035.49000100900954.2615.1100644 2=?= EI l q K W 取25.2400 900 400798.0= <=l ,故满足要求。 (四)主龙骨强度、挠度验算 1.受力分析; 取受荷面900mm 为计算单元;100×100木方作为次龙骨,100×100木方作为主龙骨, 布置时距混凝土墙体距离l 1 300mm ;采用碗扣脚手架作为下部支撑,间距为900mm ×900mm ,横杆间距为1200mm 布置;按照受力分析最不利原则,按照单跨两端悬臂力学模型及三等跨连续梁分别进行验算。跨度l 900mm 。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2.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G 1K =+=m 2 楼板钢筋自重G 2K =×=m 2 楼板混凝土自重G 3K =24×=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Q 1K =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Q 1K = KN 均布线荷载: ()()m KN l Q G G G q k Qi K k k i /16.129.05.24.12.775.03927.02.113211=?+?=?+?= 恒载: ()()m KN l G G G q K k k i /01.99.02.775.03927.02.13212=?+?=?+?= 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KN P Qi 5.35.24.1Q 1k '=?=?= 3.强度计算: (1)按照两端悬臂梁计算 当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作用时: 当荷载均布作用时,强度计算简图 3 19003001= l l n 支座弯矩 m KN l q M ?-=?-=-=547.03.016.122 1 2 122 1 11 跨中弯矩 m KN n l q M ?=?-?=-=684.0)3 1 (419.016.1281) 41(8 1 '222211 当施工荷载集中于跨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