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

    • 资源ID:25327301       资源大小:739.0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一、考试大纲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二、20XX年江苏卷实验内容及20XX年内容比例1、20XX 年江苏卷实验内容知识要点题号赋分及比例显微镜的使用26 17(11.3%)微生物培养技术22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40(3)酶的高效性实验及有关酶的实验设计42 2、20XX 年内容比例:生物学基本理论约 80% 实验约 20% 三、课本实验(一)课本显性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表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7、观察 SO2对植物的影响(二)课本隐性实验1、细胞成分的离心提取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5、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6、验证 DNA 半保留复制的等速离心实验7、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8、肺炎球菌转化实验9、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0、孟德尔杂交实验11、低倍镜的使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2、向光性实验13、DNA 杂交实验14、叶片脱色淀粉鉴定实验15、动物激素实验16、种子活性鉴定实验17、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三)课本实验复习要求1、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例 1:2、学会移花接木,灵活套用例 2: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例 3:制作酒酿四、探究性实验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设计并完分析数据提出问题假说成实验得出结论例 4:腐肉生蛆2、实验原则:(1)科学性原则例 5: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实验(2)对照性原则例 6:补全对照组例 7:比较两组分析结论下表数据是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树苗在不同溶液中的生长结果,其中受N、P 元素影响最大的树苗是()植物最初干重( g)2 个月后的干重(g)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只含水含 N、P 不含 K 含 N、K 不含 P 含 K、P 不含 N 含 N、P、K 甲0.038 0.077 0.47 0.75 0.079 0.48 乙0.056 0.082 0.084 0.65 0.091 0.68 丙0.044 0.063 0.065 0.71 0.68 0.72 丁0.083 0.12 0.81 0.13 0.14 0.83 A、甲B、乙C、丙D、丁(3)单一变量原则例 8:运用单一变量原则看懂图线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往往是解答实验题的难点,但只要理清思路, 找准方法和突破口, 也能化难为易。实验的设计可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进行。(1)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3)根据实验原理, 对照实验目的, 通过初步分析, 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4)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开始草拟具体步骤方案,设计具体步骤后, 要顺藤摸瓜, 通过实验结果 (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回归检验。看看自己设的实验是否存在科学性原则,紧扣实验原理来进行分析;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问题。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例 9 (2000年生物高考上海卷) 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 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并分析结果。一瓶 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 250ml 烧杯 1 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1 只、刻度玻璃管1 支、细线 1 根、支架 1 个。(1)实验步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结果分析:解析 (1)了解题目要求。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明确,少走弯路。本题的要求有二个:一是设计实验步骤,二是分析实验结果。(2)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实验的目的题目中已告知,即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只要求定性区别两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要求作具体的浓度测定。(3)分析实验原理。鉴别蔗糖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如用化学方法直接测定蔗糖溶液的浓度,用物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蔗糖溶液的比重,用生物方法通过不同蔗糖溶液的渗透性差异来确定等。原理不同设计方法显然不同。在分析实验原理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所给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本题实验条件中给出的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告诉我们,所运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溶液的蔗糖溶液其渗透性不同,即:通过半透膜,水分总是从溶液浓度较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较高的一侧渗透。(4)确定实验思路。这一步尤如做作文的构思,是建立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运用半透膜来测定两组蔗糖溶液的浓度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可以设计两组或三组实验进行对照操作,但本题提供的器材只有一组,显然不可能设计成两组或三组实验,只能设计一组实验。这样,将两种蔗糖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两侧,就成了最佳选择。基本思路就是,将蔗糖溶液之一置于透析袋中,另一蔗糖溶液置于透析袋的外侧,通过观察渗透作用的进行情况来判断溶液的浓度。(5)设计实验步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有了思路,具体怎样操作?这就需要在确定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设计。这一设计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条件,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是起什么作用的?怎样运用?要注意:一是题目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都必须充分运用;二是除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能自己随意增加实验试剂和材料。本题的具体设计应为:(有下划线的为题中所给的实验试验和材料)4、实验步骤的书写(1)准备步骤(2)实验步骤(3)培养、检查、观察、统计步骤5、实验结论的表述(1)现象分析结论(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提炼归纳过程)例 10:(2)两种表述句式:A验证性实验:因为(现象)说明(分析原因)证明(结论)B探究性实验:如果(现象)那么说明(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三生物实验试题精选1、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 (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取 1 支试管,注入2ml 浆糊。: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向试管内加入2ml 唾液。:往试管中滴加2 滴碘液。: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取出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答案;有三处错误:(1)未设立对照实验,步骤还应取1 支试管,往这支试管中加入2ml 清水;(2)步骤顺序颠倒,步骤应与步骤对调;(3)实验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淀粉被水解,而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什么2、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和雌花容易分辨。现在生物园里有几株黄瓜正在开花,为你提供必要的器具和药品,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证明:黄瓜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供的生长素。器具药品: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步骤一: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将纸袋固定好,然后,将这些雌花分为3 组,分别挂上1、2、3 的小纸牌。步骤二:答案;待纸袋中的雌花开放后,打开纸袋,将各组花作如下处理:1 组授以黄瓜的花粉,2 组在子房壁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3 组不作任何处理,之后,都套上纸袋。结果预测:第一组雌花_结出有籽黄瓜_;第二组雌花_结出无籽黄瓜_;第三组雌花 _不结黄瓜 _。3、小明在做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后,突发奇想: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是否也有交换吸附的现象呢?请你利用上述实验的器材用品,以白色多细胞动物蝇蛆为实验对象,帮小明验证: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是否有交换吸附的现象。(1)实验步骤:参考答案】(1)染色取 8 只大小相近的蝇蛆放入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2 分钟。(2)冲洗取出蝇蛆,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掉蝇蛆身上的浮色为止。(3)对照将 8 只蝇蛆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盛有蒸馏水及等量CaCl2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3 分钟。(2)预测实验结果:若 CaCl2溶液变蓝色,蒸馏水不变色,则证明了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有交换吸附的现象;若 CaCl2溶液及蒸馏水都不变色,则表明动物细胞对离子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吸收没有交换吸附的现象。4、给你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新鲜的 )、10%的盐酸、蔗糖、蒸馏水、显微镜、玻片、小刀、烧杯、吸水纸等材料用具。请从中选用部分器材,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1)你准备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是_1)萝卜、蒸馏水、蔗糖、小刀、烧杯(2)操作过程是 (写出要点即可)。(2)配制浓蔗糖溶液,在两只萝卜上用小刀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小洞,在两个洞中分别倒入蒸馏水和浓蔗糖溶液,观察。(3)过一段时间后,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注入浓蔗糖溶液的萝卜,小洞液面降低,萝卜变硬;注入蒸馏水的萝卜,液面升高,萝卜变软。(4)实验结论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5、为检测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 )对衣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如下的材料:红、绿、白 3 种颜色的40 W 灯泡数个,试管数只、足量衣藻、pH 试纸、石蜡油、NaHCO3溶液。请你完成下图的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开始步骤为:按图27 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放在20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1)写出后面的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是:(2)请预测并简要分析上述实验结果:(3)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和材料的情况下要提高实验效果就应_ 。6、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假设: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结论:说明: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图 29A) 。某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图 29B)。请回答:(1)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 _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则充分证明青霉素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7、取 4 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嫩枝,依图210 所示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 其后每隔 4 ,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图 211(1)曲线代表A、B、C、D 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_。为什么 ? (2) 曲 线 、 分 别 代 表 哪 两 组 装 置 的 实 验 结果 ?_。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气孔数量多 ?为什么 ? (3)若将装置A 放入玻璃钟罩内;暗室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8、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 (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净水冲洗1 分钟后浸入纯水 30 分钟后1000g 蔬菜农药残留量0.196mg 0.086mg 0.123mg 实验 (二 ),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 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对实验 (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 分钟后, 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半以上,这是因为而浸入纯水30 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 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2)从对实验 (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 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而从 BC 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为什么?细胞液浓度A B 浸入纯水时间C 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9、为了研究种于萌发时所需的条件,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A 、B 和 C),放在阳光下,如右图所示:(1)以下两种情况,能否得出结论?如有的话,是什么结论?试作解释。只将装置A 和装置 B 的实验结果比较。只将装置B 和装置 C 的实验结果比较。(2)举出两项理由解释所研究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3)装置 B 中种子的干重一星期后减少,试作解释。10、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 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免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d后, 向 A 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 B 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 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开始的4d 内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升降的原因是(2)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免子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不同,原因是11、 右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试管, 然后将 2 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 (温度用T表示 )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右表:(1)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 min, 实验结果更准确?(2)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比较并解释装置B 和 D 的结果。(4)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将 装 置A内 混 合 物 加 温 至40 _。 将 装 置F内 混 合 物 冷 却 至40 _。(5)除了温度,再指出一种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_。12、 右图表示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所有接头处均密封:(1)实验结束时, U 形管内有色水溶液的水平面怎样改变?解释你装置水浴温度 () 凝乳时间 (min) A 10 不凝固B 20 7.0 C 30 4.0 D 40 1.5 E 50 4.0 F 60 不凝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回答。(2)B 瓶的作用是什么?_。(3)若给你提供一烧杯KOH 溶液, 描述并解释你将怎样在不用其他仪器的情况下,调整此实验装置,以证明小型哺乳动物吸收氧。13、下面为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试验记录表。请回答:项目水源水量水温水深孵化天数孵出蝌蚪数A 池水500mL 255cm 4 245 B 自来水500mL 135cm 8 165 (1)分析 B 组孵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2)如果 B 组的孵化温度改为25,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孵化率?(3)从 A 组取出 30 只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再提供相同容积的玻璃缸几只、池水、蝌蚪、饲料和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以及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放在50的温水中处理10 分钟。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14、取分别编号的锥形瓶4 个,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向3、4 号雏形瓶加入等量的河泥,再向2、3、4 号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在各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 条金鱼,并加清水至各瓶液面位于同一高度,然后并用橡皮塞塞紧,把4号锥形瓶放在不透光的纸箱中。结果发现,瓶中金鱼的生存时间不同,详见下表。瓶号1 2 3 4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5 11 40 3 请分析回答:(1)为什么 1 号锥形瓶比4号锥形瓶中的金鱼生存的时间长?(2)说明 3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最长的原因。15、将盛有等量衣藻的8 只密闭试管编号后,在暗室中放置12 天,然后用太阳光通过棱镜色散后的色光,分别照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各试管l2h(见如下表 ):试管号1 2 3 4 5 6 7 8 光线种类紫外紫蓝青绿黄橙红在衣藻试管中加入酒精,并在水浴中加热0.5h,随后使之冷却。问:(1)若用酸碱指示剂对8 只试管的溶液进行检测,酸性最强的是_号试管,原因是(2)取出衣藻并滴加碘酒,则变蓝最显著的三份是_号衣藻。(3)根据不同光对生物的影响推测,_号衣藻最易发生基因突变。16、请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现象。推荐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紫色洋葱、吸水纸、滴管、清水、质量分量为30%的蔗糖溶液、质量分量为10%的 KCl溶液、质量分量为5%的酒精溶液等。设计原理: _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一小块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贴在细胞壁上。第二步: _ 。第三步: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17、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是光周期(日照长短 )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 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 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1)对照实验A、D 可说明该植物属于_(长日植物、短日植物)。(2)根据 B、C 实验,在实验报告表中的结果分析栏中填写叶或顶端。测试项目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3)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_ 。(4)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 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 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 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第二步: _ 。预期结果: _ 。对照实验: _ 。预期结果: _ 。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 装 置B内 的 绿 色 植 物 , 在 光 照 下 , 可 进 行 _ 作 用 , 写 出 发 生 此 作 用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_ 。(2)把 D 处扎紧, E 处打开,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如何检验绿色植物产生何种气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_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 装置中加入 _盐和稀HCl( 此时把D 处打开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 。(4)若用黑纸把B 装置罩上一昼夜(D 处扎紧 ),绿色植物主要进行_作用,初步分析,从异化作用来看,它的代谢类型是 _型,写出其反应式_ 。若把 F 插入 C 瓶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将发生何变化?_。(5)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的_结构上: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结构上。19、某校高二学生为验证玉米幼苗胚牙鞘对光敏感的部位是在胚芽鞘的尖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右图。几天后,出现了明显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把实验结果图画在右图内。有同学提出A 苗的生长情况是由帽的重量引起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 C 苗的实验来说明A 苗生长情况并非由帽重量引起, 并把处理方法和结果分别画在上图的相应位置上,处理方法的文字说明填在C 项空格内。20、请写出探究 “大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组合” 的实验方案,预测最佳的温度组合,并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解释原因。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幼苗若干、大小相同的装有等量完全营养液的玻璃瓶若干、温箱(可满足幼苗生长 )若干、量尺等提示温度组合范围:日温20 30、夜温17 22,幼苗生长其它件相同(一)实验方案:123(二)预测的温度组合及解释:21、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 浆糊。然 后 在 甲 试 管 中 注 入2mL 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 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并将甲、乙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里,保温5min,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分别滴入一滴碘液,乙试管内的现象是_ ,由此证明酶具有_作用。(2)甲、乙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_ 。(3)实验过程为什么要保持恒温35? _ 。(4)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热水浴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丙与加入斐林试剂的甲对照,则丙试管内应先后加入_。滴碘液2mL 斐林试剂2mLl HCl 2mLl NaOH 3mL 浆糊3mL 蔗糖溶液2mL 小麦淀粉酶滤液(5)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 浆糊和 2mL 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振荡后,将A、B、C 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 35、 100下约 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 斐林试剂 (边加边振荡 )。A:将黑色的小纸帽套在幼苗上B:将环状黑色的纸套在幼苗上,露出幼苗顶端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以上设计是否合理,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请改正。_ _ 。22、 “水往低处流” ,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 上 一 个 弯 曲 的 玻 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实验一说明_ 。实验二说明_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的认识?_ 。2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 c、d、e 和 f 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 )的量请回答:(1)图 a 和 b 说明什么 ? _ 。(2)图 c 和 d 说明什么 ? _ (3)图 e 和 f 说明什么 ? 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 。24、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 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_ 。_ 。_ 。25、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A 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 持续观察二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 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 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 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 ,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 持 续 观 察 二 个 月 后 的A瓶 可 看 作 是 一 个 处 于系 统 , 其 中 的 各 种 生 物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联系。(2)据图分析,B 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 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3)滴入DDT 后,体内DDT 浓度最高的生物是,这是由于。26、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 的重量比浸泡24 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1)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有无影响?(只要一种指标)(2)做该实验时必备的实验器材是:(3)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27、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前人数十年实验研究结果。请你沿着前人的足迹,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有关生长素的问题一、 实验材料和用具(1)燕麦幼苗若干(2)纸盒若干( 3)光源(4)刀片(5)直尺( 6)记号笔(7)琼脂块(8)镊子二、实验步骤和结果:实验一、给出A 图如右:请设计一个装置B,来验证胚芽鞘的生长和向光性与尖端有关实验二、请继续完成实验来证明胚芽鞘尖端可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第一步:取甲、乙两株燕麦幼苗,分别把它们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28、下面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试验记录表项目组别水源水量水温水深蛙卵数孵化天数蝌蚪数A 池塘水500mL 22255cm 250 4 245 B 自来水500mL 1310cm 250 8 165 (1)B 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有_ 。如 果B组 的 孵 化 温 度 改 为2225度 , 再 采 取 哪 些 适 当 的 措 施 可 以 提 高B组 的 孵 化 率 ?_ 。(2)将 A 组中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15 条(体长均为15 毫米 ),随机分为3 组(每组 5 条),在相同的水质、饲料、温度条件下饲养实验。 C 组加入甲状腺激素,D 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E 组不加任何药物。在饲养和实验的1020 天中,按时用坐标纸测量并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状况。此实验要研究的假设可能是_ 。此实验中使用同种、同长的蝌蚪和相同的实验条件,其中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 _。本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 。29、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 NaOH 溶液,清水、碘液。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_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 1mL 新鲜唾液。(2)第二步:_ 。(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 淀粉溶液,振荡手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_ 。(4)第四步: 10min 后_ 。(5)实验结果分析:_ 。在右图用曲线示意实验结果。30、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深度瓶中 O2的变化 /g(m2)1 白瓶黑瓶1 m +3 -1 2 m +2 -1 3 m 0 -1 4 m -1 -1 水底-3 -3 PH 值催化效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_g(m2)1,消耗氧量 _g(m2)1。表明这个生态系统平衡状态良好,因为整个池塘群落 _大于 _,从而使水体保持一定的_浓度。(2) 据 表 分 析 该 池 塘 垂 直 结 构 : 自 养 生 物 分 布 在 _ ; 完 全 由 异 养 生 物 组 成 的 群 落 分 布 在_。(3)假如池塘受无机磷污染,首先对以下哪一项生理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交换吸附D. 主动运输31、为了验证植物的根总是向着重力方向生长,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第一步:取已萌发的玉米4 粒, 分别放在培养皿的四个位置上(如图所示) ,并且幼苗的根尖都朝向培养皿的中心。第二步: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粒,再盖上湿棉花,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使玉米粒不能移动位置。用胶布将培养皿和盖粘牢。第三步:把培养皿竖立放在恒温箱内(无光照),不让其滚动,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 在正下方,那么,四粒玉米中,处于_位置的玉米粒可作实验对照。(2)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结果。(3)萌发的玉米粒在恒温箱内培养期间,其总重量和所含有机物重量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4)现提供栽有玉米幼苗的花盆和纸箱若干,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植物茎具有背地生长特性的实验。32、为了研究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 个水仙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 个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10 个水仙头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并用 0.1mg/mL 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 个水仙头除2 个死亡外,其他8 个分别在69 天时间内开花,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一个月。(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开花的结论,实验还有哪些不够严密的问题?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干扰?(2)若要完成本实验,请你重新进行设计合理方案。33、以下为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几个实验: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和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 细菌,分析回答:(1)实验说明_对小鼠无毒害作用;实验说明_ _ 。(2)该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型中,很可能含有促成这一转化的遗传物质,但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还不能被证明。请你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写出主要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主要步骤和预期结果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离,分别得到蛋白质和DNA 。A B C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结论: _ 。34、下面是有关物质扩散的图解,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图解是成立的。(要求:直接在下图的装置和装置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溶液或试剂的代号,以表明你的设计。)可供选择的溶液及试剂: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蒸馏水I2KI 溶液少量班氏试剂(班氏试剂能跨膜扩散,葡萄糖遇班氏试剂形成砖红色沉淀)(2)根据你的设计方案,预测一段时间后,两个透析袋内的颜色变化:装置 _ ;装置 _ 。(3)若想明显观测到水分子扩散的结果,装置应如何改进(4)透析袋价格昂贵,请提供两种能代替透析袋的生物材料35、在学校的生物活动课中,有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以进行无土栽培。(1)若要栽培成功,首选此装置应放置在_的地方,以满足生物 对_的需要。(2)培养液中至少应提供_种元素,并且应及时补充,特别是 N、P、K 等大量元素。(3)为了使其更好地生长,还应补充什么?请画在图上,并说明原因。36、铁离子和肝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H2O2分解,请根据上述原理和下列所提供的条件,设计一组实验:比较铁离子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实验用品:试管、烧杯、水槽、锈铁钉、温度计、5ml 量杯、酒精灯、H2O2溶液、蒸馏水、捣碎的新鲜猪肝。(1)写出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实验结果:37、设计一个实验,证明ATP 是直接的能源物质。要求: (1)自选器材试剂(2)写出实验步骤(3)预测实验结果(4)设置对照实验。38、提供如下材料:40W 不同颜色灯泡3 只(红、绿、白各1 只)、试管数只、足量衣藻、pH 试纸、石蜡油、NaHCO3溶液,定测不同波长的光对衣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画出实验装置(2)写出主要步骤(3)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4)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和材料的前提下,要提高实验效果可采取_。39、提供一盆栽植物幼苗,你如何把它培养成特定形状的植物?(原理、方法、器材、过程不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参考答案与提示:1、 【参考答案】有三处错误:(1)未设立对照实验,步骤还应取1 支试管,往这支试管中加入2ml 清水;(2)步骤顺序颠倒,步骤应与步骤对调;(3)实验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淀粉被水解,而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什么。2、 【参考答案】步骤二:待纸袋中的雌花开放后,打开纸袋,将各组花作如下处理:1 组授以黄瓜的花粉,2 组在子房壁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3 组不作任何处理,之后,都套上纸袋。结果预测: 1 组结出有籽黄瓜,2 组结出无籽黄瓜,3 组不结黄瓜。3、 【参考答案】实验步骤:(1)染色取 8 只大小相近的蝇蛆放入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2 分钟。(2)冲洗取出蝇蛆,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掉蝇蛆身上的浮色为止。(3)对照将 8 只蝇蛆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盛有蒸馏水及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