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docx

    • 资源ID:25346174       资源大小:30.1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docx

    2022年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建性。信任许多挚友都对写作文感到特别苦恼吧,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精选,希望大家喜爱。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 北方喜面,南方喜米。又到了春节,从懵懂稚嫩的小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孩子,提起春节,第一个想起的便是饺子。想起饺子,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鲜美的、令人馋涎欲滴的感觉呢!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适不过倒着。”北方人民对于饺子的宠爱可见一斑了。包饺子最能体现一家人的温馨与和谐。剁肉的,切菜的,和面的,个个分工明确。把冷水与面粉倒入瓷盆中搅拌匀称,然后放到炕上发酵。这期间大人们通常会去和馅,孩子们会在一旁打下手。将韭黄切成丝放入碗中备用,然后把已经剁好的肉糜倒进去,加入适当的酱油,花生油,还要加入少许生粉,提高馅料的口感,最终搅拌匀称即可。 馅料和面都打算好了,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擀皮儿了。 将面团分成几部分,然后将其中一部分取出,放在面板上,撒上一些面粉,听奶奶说,这是为了防止面粘在手上。把它们搓成长条,再揪成一个个小的,然后揉圆,就可以起先擀了。我对擀皮一点也不在行,怎么也擀不出那种薄薄的感觉,但奶奶就不一样。她把面团用手按成扁平状,一手拿着压好的面团,另一手拿擀面杖擀,手还要变换饺子皮的方向,中间要厚,两边要薄,这样,一个个白色的像在湖面上泛起的“涟漪”似的饺子皮便擀好了。 我和家人坐在桌旁,面前是已经擀好的饺子皮和调好的肉馅。挑些馅儿放在饺子皮中间,用劲一捏皮的中间,把两边的皮向中间捏褶,元宝似的小饺子便完成了。 夜幕驾临,奶奶在厨房里煮起了饺子。饺子一个一个滑进水里,不一会儿,厨台上便溢出了饺子的香气。水已经烧开,我的口水已经不知道流了多少了,肚子里的馋虫一阵一阵地往外拱着。这时候奶奶出来了,她说道:“再过三道水就差不多了,不要急啊!”我过去看了看,锅中的饺子上下翻滚着,被一道道的雾气包袱着,香飘四溢。很快,饺子煮好了,被整齐地排列在了盘子里,晶莹剔透,让人一看就口水直流。 端上几碟陈醋和一小碗酱油蒜泥,摆上几盘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桌子,酱油蒜泥香、饺子香混在一起,令人食欲大振。原本就秀色可餐的饺子再蘸上一点醋,一进嘴里,一股酸味散开,紧接着就迎来一股甜味,接着便是咸,回味起来又有一丝丝苦味。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饺子在牙齿的碰撞之下,很快化为一堆碎末,浓郁的鲜香在嘴巴里散开,吞进肚子,整个胃都是暖洋洋的。 北方的饺子,暖的不止是胃,还有心。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2 我的家乡在漂亮的嘉兴西塘,虽然我们现在常驻在上海,也融入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但我还是忘不了家乡的美妙,还有家乡那美味的“八珍糕”。 我依稀记得孩提之时家乡在我脑海中的画面:漂亮的小镇,有桥,有河,有香糯的粽子、甜脆的水菱,有邻家慈爱的奶奶、隔壁淘气的哥哥,但最让我难忘的却是外婆做的八珍糕,那是我儿时最爱吃的美食! 我在外婆腿边踮着脚伸着颈项,望着灶台,只见她把八种药食兼用的药材放在石碾里打磨,那一下下缓慢又有力,慢慢地,药材磨成了粉。接着外婆又把几块冰糖和水一起放进锅中煮。加水,放糖几个动作一挥而就。最终将大米面、糯米粉放进盆中,加上热糖水,和成面团,静置二非常钟后切成糕,就完成了。每当这时,我就会催:“外婆好了没呀,我饿了。”外婆总是慈祥地说:“急不得啊!等它干了才能吃。”二非常钟一到,外婆将面团切了几刀变成糕,我一手抓过一个咬下好吃!草药味和冰糖交融在一起,一股中草药特有的芳香沁人心脾,而白糖又甜得恰如其分,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几年过去,物是人非,此时的我已是少年了。在去年春节我们回了老家,外婆说:“成成,你过来学学做八珍糕吧!”“我才不要呢!”我颇有些不耐烦。“再不学就没人会了。”外婆皱了皱眉。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来到外婆身边说道:“好,我学!” 说干就干。外婆拿出那个表面龟裂了的石碾,把药材放进去:“来,把这些药磨成粉吧。”这可不是轻松活,很累,但想到吃着自己亲自做的八珍糕,我不禁加快了手脚。接着是煮糖水,和面,静置,成型,切糕,在外婆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也像模像样地完成了八珍糕的制作。整个过程中,外婆始终都是微笑着看着我的,是不是因为外婆感觉八珍糕的制作后继有人了?我也忍不住微笑起来。家人们吃着我的八珍糕赞叹不已,而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份浓浓的情感。 这八珍糕不仅是一种极佳的养生补品,据传闻还治好了慈禧老佛爷的病,但这对我来说更是家乡的味道。虽然现在我离开了家乡,而家乡也因为电影“碟中谍”变成了网红小镇,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平和,但石碾上的裂纹、八珍糕的美味,无不印刻着时间的年轮,凝合着传统的坚守,我们家和家乡那份淳朴的气息恒久不会变。 我爱八珍糕,我爱外婆,我爱我那漂亮的江南水乡:西塘。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3 我的家乡在铅山,这里是一个环境美丽,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下面我就给你讲讲我的家乡春节的习俗吧! 快要春节的时候,人们会把里里外外都打扫得一尘不染。打扫完后,人们就去超市里买各种各样的年货,而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人们还会在春节的时候贴对联和放鞭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先听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山洞里住着一只怪兽,它就叫“年”。在这个山谷下有一个村庄,这个年到每年最终一天就会下山来损害人畜。所以每到春节的时候,这个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旧可以进村民的家中。然而,这个村庄的村民却毫无方法。年每次来都会吃农夫的东西,还会杀家畜。为了避开年吃了他们的东西,村民们每到春节就不得不到城里春节。有一年春节的时候,人们刚要赶下山,这时有一位仙人对他们说:“年最怕的.就是红的东西和响声”。人们听后,于是便在家里贴对联和放鞭炮。年一来就望见了红红的对联,听见了“砰、砰、砰”的声响,吓得年直往山里逃,以后这个村庄的人每到春节就回贴对联和放鞭炮。春节要贴对联和放鞭炮的习俗始终持续到现在。 春节的时候,人们还会剪窗花。瞧,那个老奶奶剪了一个小孩正在骑着一条鱼,还剪了两只老虎。春节的时候,人们还会把“福”字倒贴,这代表着福运到来。每家每户还会做上最丰富的一顿饭年夜饭。家家户户都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鲤鱼,鸡肉,牛肉,羊肉,还有菠菜美不胜收,让人看了直流口水。除夕之夜还会包水饺,别提有多好吃了呢,让大家吃了还想吃。 春节的时候,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套很帅气的衣裳。当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就会给压岁包,我可是攒了不少压岁钱呢! 到了春节的晚上,我会和小伙伴到后院里去放烟花,“砰、砰、砰”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发发子弹,直冲云霄;还有的再上升时还是花骨朵,升到最高处还会绽开花瓣。 放完烟花后,我就去给长辈们拜年,对亲人们说:祝您新年欢乐,万事如意!拜完年后,我便如打出去的子弹一样,飞奔进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视机,看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会始终坚持看到很晚,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然后才去美美地一觉。 假如你还想知道我们家乡的春节的习俗习惯,就来找我吧!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4 金黄的外皮,包袱着喷香的馅,这就是家乡的馅饼。一口咬下去,酥脆、咸香味儿霎时扩散至我的每一个味蕾,好吃极了。 我的老家在上海南汇,塌饼是家乡人的必备品,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它。做塌饼的阿婆经常站在店门口,咧着嘴,憨憨地笑着,叫卖着:“塌饼,刚出锅的塌饼”下班的年轻人总会停在街头的塌饼店前,买个塌饼压饿。但他们往往只买一个,因为一个塌饼就已足够。老人们也经常会在买来后分一半给老伴吃,另一半则自己渐渐品尝,那神情仿佛在享受世间最宝贵的美味。孩子们则是一放学就吵着闹着要大人给自己买来吃,手捧着一个热乎乎的塌饼,咬一口,那带着素菜味儿的芳香,便弥散在了孩子的欢乐声与妈妈慈祥的笑容里 我一回到乡下,便会缠着外婆,让她亲自给我做塌饼吃。每次起先做,她总要先去洗手,再将须要用的工具仔细致细地清洗干净。她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而省略每一个细微环节。至今依旧清楚地记得外婆将反复揉捏成的又光滑又松软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儿,放置在木板中心,然后再利落地将拌好的馅放在上面,用勺子压实,每一步都是那么细致。每每此时,我都欢呼雀跃着围在灶台前,围在外婆的身边,围在氤氲的蒸气里,围在充满的香味中。至今那垂涎欲滴的感觉仍回味在我的记忆中 当然,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我自然也是宁静不下来的。我总是会拽着她的衣角,望着她,央求道:“外婆,外婆,你让我试试好不好?我保证不捣乱。”外婆对于做塌饼可是格外仔细,从不让他人帮忙,因为不放心但她仍旧会答应我的要求,在一旁慈祥地笑着指导我。 外婆做塌饼的手艺可是一绝,乡里人都夸赞她做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塌饼,都会做许多,一部分留给我,还有一部分给邻里。我总能把塌饼都吃完,从来不会奢侈。听外婆说,小时候每当我哭,外婆便给我塌饼啃,我便不再哭闹,家里人都说我是塌饼的忠实粉丝。 当然,我们也常常送给邻里自家做的美食。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道谢,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我问外婆为什么大家如此惊奇,她却只是一笑,回了句“正常,正常。”细细想来,道理实在很浅显:这就是家乡人啊,热忱,爽朗,却也忠厚,朴实;这种礼尚往来,不是客套,而是一种习惯。 我爱家乡的塌饼,我爱家乡的生活,我爱家乡的风土人情。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5 我的老家在广东肇庆,那里的过年是特别隆重和有气氛的,只是现在不行以放鞭炮了,现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这些东西满街都有得卖,这个真是完全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首先,快过年了,还离春节一个月呢,家家就起先了办年货,全家人都买新衣服,买糖果、桔仔、水仙头等,还有买好面粉、花生、绿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袱蒸粽(这个是肇庆特产),提前预约人手,一般都有十几个人一起包。就讲我吧,一个月都排满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约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乐意去,因为有得吃嘛,自己亲自包的,做个记号,一会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会一边在油窝里炸,哈。试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砖头在路边搞起一个大灶,用一个或二个大窝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个小时才行,不能断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会发莓。 街上的行人多起来了,喧闹起来了,特殊是阴历二、五、八是墟日,那种景象真是让人快乐,街上的彩灯、彩花、灯笼、红旗全都挂出来,小孩子起先叫爸妈买好鞭炮烟花等着过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来放鞭炮烟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团年饭,吃完饭后就把长鞭炮挂起来,一到零点,家家户户都准时放长鞭炮,代表起先过年,那时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样,”辟辟啪啪”声,感觉整个城市都响彻云霄。过年日子是不准扫地和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大人也不准骂小孩子,这个要到开了年才行,开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长鞭炮家家户户都出去走大运,就是围着城里走一圈子,不准走回头路,呵呵。那时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烟花满街都是,还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烟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快乐。走完大运就回家或者跟挚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烟花始终到天亮,大多数人都不会睡觉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丝和汤圆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园玩,初二以后都是到亲戚挚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边收到利是那边就跑去买鞭炮烟花玩。 在过年一个月里,每天都有鞭炮声,快乐的景象到处可见,每天都还在过年一样,让我想起都回味无穷,那时的好玩和快乐,现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起先限期开放放鞭炮烟花了,不知什么时候全中国都可以放呢?我想为了挽回往日的中国过年气氛,可以放鞭炮烟花的日子不长啦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6 我的家乡在河北蠡(li)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这里没有什么好的景致,只有挺立的白杨怀抱着小小的村庄。但是,这里的地是亲的,因为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这里的人是亲的,因为这里有我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表哥、表姐们虽然我的家乡并不美,但是我爱我的家乡。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家乡的人们也富起来了。家家户户有了彩电、冰箱、摩托车,有的还盖起了二层楼,生活简直是芝麻花开节节高。 然而,伴随着这大好形势,出现了很多让人惊异、不解的事。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回老家过年,刚到家住下,就赶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病逝了。她的儿女们为她操办丧事,可真够忙乎的。出殡那天好不气派,光送葬队伍就拉了500多米长。队伍前面的吹鼓手们,个个摇头晃脑吹奏着哀乐,“入情入景”,可起劲了!接着是八个壮汉抬着一个刻着花纹的木棺材。棺后面是头戴白帽、身穿白衣、腰系麻绳披麻戴孝的孝子们,他们举着灵牌。撒着纸钱,还一步三磕头,那哭声、哀乐声、炮声汇合在一起,几里外都听得到。 着,又一群人过来,又一件“簇新”映入眼帘。只见几个着用彩纸糊起来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肥猪肥牛肥羊”,还有现代化的“彩电”、“冰箱”。听妈妈说。这些是供死者在阴间用的,都要在坟头烧掉。我感到纳闷:死人还用得着这个? 送葬的队伍走过去了。这仪式还没有完。晚上,又摆了二十桌酒席,请来吊孝的人享用。这样一连闹了三天三夜。 那天我问妈妈:“那老人活着的时候怎佯呢?”妈妈告知我,老人家在世上时可受了很多罪,她辛辛苦苦把儿女养大,她的儿女却都不孝顺她,她一个人独住一处无人照看。我听了更不理解:这么一次葬礼,少说也得花几千元怎么这么挥霍?与其这样,不如在老人生前好好侍候。 更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农村红白喜事家家都这样办,有时还相互攀比,看谁家最阔气。莫非大家富了,钱就可以大肆挥霍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回到了家。不久就听说县里已成立了“风俗改革委员会”。是啊,家乡这个风俗是应当改一改了。我多么望家乡人民都能够富有不忘“勤俭节约”呀!这样,我将更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人们。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7 记忆中,端午节是最令人愉悦的节日。它没有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喧嚣,没有清明“路上行人断魂”的悲凉;也没有中秋“月有阴晴圆缺”的怅然。 端午未至,但街角的粽子铺早已开张,粽香萦绕,我不禁忆起了曾经的端阳 外婆家,一个木盆,盆中盛清水,水中是碧绿的粽叶,粽叶簇新,颜色嫩绿迷人,嫩得能掐出水来。每当我看到木盆中碧绿的粽叶,心中便是一阵凉爽和满意。 外婆麻利地取两片粽叶又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放入糯米、蜜枣、卷好,用绳子系好。很快,一个个青翠可爱的粽子便从外婆手中完成,行云流水,一挥而就,外婆包粽子时,我便坐在一旁,偷偷拿一颗蜜枣丢进嘴里,甜蜜在舌间绽开。外婆总会嗔怪我:“看你个馋虫,蜜枣都要给你吃光咯!”我照旧往嘴中送蜜枣,我挡不住这甜蜜的味道。 我最爱的是煮粽子,虽然很慢,但煮好后就可以听吃粽子了,我看着粽子静静躺在水中,水在翻滚,氤氲的热气从灶台向上爬,粽香溢出,钻进我的鼻子中,和着糯米芳香。粽叶静静变黄,粽香起来越浓。 好一会儿,粽子才煮熟,从水中捞出一颗粽子,刚刚剥开,粽香四溢,尝一口糯米,软而糯,还夹杂粽香。煮熟后蜜枣融糯米中,粽子芳香甜蜜。浓浓的枣汁与芳香的糯米再和着粽叶的香气,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总是忘不掉的。 我大块朵颐,外婆刚坐在一旁一脸满意地看着我。满屋粽香四溢,热气萦绕。我看着锅中热气腾腾的粽子,恨不得一口气全部吃进肚中。锅中的水已微微泛绿,充斥着端午的味道。向窗外望去,家家的艾叶迎风起舞。家家的烟囱热气氤氲,是否都已品尝到了可口的粽子? 多年已过,外婆身体欠佳,端午也不再包粽子了。我吃着买回来的粽子,细致品尝,却怎么也不如外婆亲自包的粽子好听懂。好像粽叶没有那簇新,蜜枣没有那么簇新,蜜枣没有那么甜,糯米没有那么软,粽香也没有那么浓了。 端午将至,我望见粽子铺前排满了长队,他们看锅中的粽子,却没有了那种期盼的目光。 粽香萦绕,热气氤氲,却少了家和亲情的味道。曾几何时,我还能在端阳吃上外婆亲自包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阳至,真正的粽香只静静地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8 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根据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庆祝做打算,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须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早晨,便是村里人回来的高峰期。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根据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布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态,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刺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犹如世上最大的鞭炮绽放出最漂亮的光线。 而我们村最大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浩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接连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视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妙的愿望。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它吐出刺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值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飘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最大的鞭炮。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妙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溢了喜庆快乐与笑声。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9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华蜜美满的快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起先,也就是说起先打算过年的年货了。特殊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记着春节的渐渐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夫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行少的,而孩子们最喜爱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加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喧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挚友们走街串巷。特殊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起先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愿,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后面就起先先给?爷爷们?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起先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每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家乡。上海的春节,也更让人难忘。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甜甜的汤团。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齐包汤团,看春晚。糯米粉是现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汤团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圆滚滚的汤团,在沸水里翻滚着,洁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闪闪发亮。而那洁白中,又隐隐隐约透出一丝丝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颜色,甜甜腻腻的感觉,似已在嘴里化开,给人无限的华蜜感,这是让几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头,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欢乐。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用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殊的重。但孩子们却照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仔细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性。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想来着肯定是特别好玩的事,只惋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 打算好了汤团皮和馅料,便要起先包汤团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状,用筷子夹起一个搓好的“小煤球”,轻轻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球,一个汤团就完成了。孩子们前两步都做得很顺当,但到了封口搓圆时,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细不一的长条,有人捏成了椭圆,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处裂开,馅全部漏了出来,便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来过。但谁也没有哭闹,反而笑声连连。最终,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满足的汤团。那小小的,滑滑的一个,放在手上舒适极了。 尽管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已难找到当年全家包汤团的情景了。但我信任,在每个上海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幅祥和的画面,因为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汤团,背后不仅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意,还有那最真挚的愿望团团聚圆,华蜜安康!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10篇.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