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docx
-
资源ID:25350674
资源大小:21.6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docx
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 松花江上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歌曲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凄惨遭受,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昂扬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特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苦痛,教化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斗争的美妙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务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昂扬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播放“九一八”事务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仔细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松花江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状况:认读生字 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 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的家乡。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和善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建了漂亮的东北。 再读这几行,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家乡的酷爱,对亲人的思念)。抓住“同胞”体会;“同胞”本义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千千万万流亡在外的人民对自己家乡父老、对全部中国人民命运的担忧。)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当是华蜜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安家立业,因为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读7-14行。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起先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 训练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 一位中年男子携着妻儿,- 小结: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军在他们的土地上横行无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家变成一片废墟 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读最终几行。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喊,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英勇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四、观赏歌曲,加深体会 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1931年漂亮富裕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起先。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昂扬的斗志。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4、学会并驾驭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务的时代背景。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阅历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晰。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遇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妙,在说苦难的来临。最终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 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小学四年级语文松花江上优秀教案三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昂扬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特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苦痛,教化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斗争的美妙愿望。 德育目标:教化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务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昂扬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1931年,在我中华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九一八事变) 2.师生共同观看记录片了解九一八事务始末 日本侵略的铁蹄随意践踏我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提出不反抗政策。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下,东三省很快沦陷。中国东北三省的劳苦大众携老带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亡关内。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可此刻,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爱国志士英勇的站出来,号召、组织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坚毅的战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张寒晖也拿起了特别的武器笔,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这首歌并快速传遍全国,引起剧烈的轰动。 3.放歌曲松花江上 4.听完这首歌曲,你心情怎样?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歌词,看看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1、读了这首诗,你生气不生气?痛心不痛心?怜悯不怜悯?牵挂不牵挂?生气的是什么?痛心的是什么?怜悯的又是什么?牵挂的是什么? 2、好,同学们,就请你们带着你所感受到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歌词 三、深化体会: 1、出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苍老的爹娘。 这里的“我”指谁?读了这一部分歌词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读一读? 在这一部分里,有两处重复的内容(课件画线),它的作用就是强调了作者怀恋家乡的情感。 那么,作者歌词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其实精确的说,应当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2、出示: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凄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为何要脱离家乡?为何要抛弃宝藏?上一部分中用到了反复,这一部分有吗?在哪里?“九一八”为什么反复出现两次呢?还有吗?(“流浪”反复三次)表现出了流浪的时间长、无休止,又说出了人民的无奈和内心的苦痛。 好,下面请同桌间接读,要把你心中的体会读出来。 3、出示: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够团聚一堂。 这部分中,“哪年哪月”的反复有什么作用?两次反复“爹娘啊” 充分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流离在外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青年,你会怎样做?是啊,好多英雄志士都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通过八年的抗战,咱们中国最终最终成功啦! 好,同学们,我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对这首歌词,你肯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就请你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吧。(有时间的话,先自由读,再齐读) 4、在引导学生放着配音读全诗。 5、在咱们这个和平年头里,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爱国呢?(机动) 四、结束,掀起。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头,我们要勿忘国耻,从现在起先努力学习,学好本事,将来才能是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首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歌声中时刻提示自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