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规范标准.doc

    • 资源ID:2541106       资源大小:98.0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规范标准.doc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学 分:2.0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1.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2.1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1.2.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项目编排的思路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1.2.3活动设计及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教学中遵循 “注重传承、充实底蕴”的原则,精讲多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根据传统文化不同的类别,将教学内容由12个教学单元组成,采用“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总计32学时。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为总体目标。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3)熟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成果。(4)熟知中国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婚丧嫁娶、节庆等文化特点及习俗。2.2.2能力目标(1)能诵读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句。(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2.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2.3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 文学、 艺术、科技、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具体安排见下表:序号学习章节课程内容学习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学时1课程说课课程说课使学生对本课程有整体的认识。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2.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及学习本课程的方法。2第一章绪论1.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2.能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3.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1.举例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类型;3.举例说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4.学生分组讨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2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 能领会遵循天道,追求天人和谐的传统哲学思想;3.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1.举例说明如何作到“人道”与“天道”相统一;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天人和谐”。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能领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传统哲学思想;3.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1.举例说明和而不同的含义;2.学生分组讨论以和为贵的“和”的哲学思想。23第三章中华传统美德1.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2.能做到勤劳节俭、明礼诚信孝为人本、义在利先;3.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1.以节俭皇帝刘裕引入课程;2.结合案例讲授“一诺千金”的由来;3.学生分组讨论浩然之气的含义;4.举例说明“忠、孝、仁、义”四类人际关系;5.结合“孝”字的古今演变,学习“孝为人本”的含义。2中华传统美德1.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2.能做到隐忍、知耻、无私;3.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1.以孔子集语.杂事为例,讲授知耻的含义;2.学生分组讨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体现的精神。24第四章中华传统宗教思想1. 熟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能领会佛教文化思想;3. 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1.从白马寺的由来引入课程;2.案例分析,讲授佛教发展史。2中华传统宗教思想1. 熟知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能领会道教文化思想;3. 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1.举例说明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发展史;2.学生分组讨论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学生分组讨论“三教九流”的含义。2 5第五章语言文字1.熟知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知识;2.能对古今语言的差别、姓名称谓等具体知识进行分析;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1.举例说明汉字六书的含义;2.学生分组讨论汉字如何引发想象和联想;3.举例说明姓氏、名字、别号、谥号;4.学生自创对联。 26第六章文学典籍1.熟知古典诗歌发展历程;2.能背诵古诗名篇;3.提升古诗词欣赏水平。1.举例说明诗歌的发展历程;2.学生背诵著名诗篇。2文学典籍1.熟知小说发展历程;2.能阅读、赏析小说名篇;3.提升小说欣赏水平。1.举例说明小说的发展历程;2.学生欣赏著名小说片段。27第七章书法绘画1.熟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知识;2.能欣赏传统书画作品;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1.以毛笔的结构引入课程;2.结合实例和师生互动讲授书法的产生与发展;3.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书法的特点;4.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画的造型法则。2 8第八章乐舞戏曲1.熟知中国传统乐舞戏曲知识;2.能欣赏传统戏曲作品;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1.以论语.述而“三月不知肉味”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古代乐器和传统乐理;3.展示中国戏曲的脸谱;4.举例说明中国典型剧种;5.学生分组讨论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29第九章中医养生1.熟知中医养生知识;2.能实践中医养生知识;3.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养生兼养心。1.以明朝医学家张景岳的十问歌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3.学生分组讨论望闻问切的各自特点;4.举例说明养心的具体做法。210第十章传统科技1.熟知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熟知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科技名著;2.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传统科技文化知识;3.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1.以四大发明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传统科技方面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传统科技知识。211第十三章节日民俗1.熟知传统节日民俗;2.能遵循传统节日民俗习惯;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1.引“重阳节”的传说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汉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3.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与贵和尚美的关系;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所体现的凝聚力;5.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12第十四章美食名饮1.熟知中国悠久的美食名饮知识;2.能实践美食名饮知识;3.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1.以五谷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地方风味流派;3.学生分组讨论“钟鸣鼎食”的含义;4.举例说明茶的种类;5.学生分组讨论饮茶仪式中的“五境之美”。213合计324.实施建议4.1 教材选用建议4.1.1教材的选择本课程拟选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周臻黎莉华雪春编著)作为教材。该教材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需求,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帮助的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阐述,深入分析和揭示其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魅力。教材内容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4.1.2教材编写建议4.1.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选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修订本)作为教参,该书基础知识介绍详细,与所选教材互为补充。教材选取教学内容与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使用的相适应,与学生实际传统文化水平相衔接。多选用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将教材做了一些处理,删掉中华武术、建筑园林、衣冠服饰等内容,这些内容将在实用美学课上讲授。4.2 教学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与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活动:(1)思想引领。从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中国祖先、古圣先贤聪明智慧,感悟古人对宇宙规律的认识,感悟古人对人类心灵与道德的体悟,领略古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欣赏古人在文化、艺术上的高妙神韵,感悟古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悟中国祖先创造的伟大文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链接,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2)专题讲解。专题讲解是本课程采用的主要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一一涉猎,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哲学与宗教信仰、传统文学艺术、传统生活习俗养生礼仪等文化,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总体梗概,便于今后对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和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文化巨匠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4)答疑讨论。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5)体验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经典导读。有计划的对儒释道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养成读诵经典的习惯,从中感悟古圣先贤的真实智慧。4.3 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为考查课。为了检测教与学的效果,给学生以督促和激励,教学考核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课堂表现 + 课后作业 + 出勤。过程性评价: 课堂表现、作业、出勤构成过程性评价(共100%)课堂表现: 平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及课上项目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 (30%)作 业: 作业完成情况 (50%)出 勤: 有无旷课现象 (20%)通过教学考核,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形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格素养。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实用美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包括(1)图书(包括教材)、报刊、图片等文本资源。(2)录像、录音、影视节目、网络等音像资源。(3)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4)各地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人力资源。(5)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生活资源等等.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4.5 教学队伍建设建议本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规范标准.doc)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