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易错题集锦专题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pdf
-
资源ID:25444922
资源大小:271.6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考易错题集锦专题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pdf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生命活动的调节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 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 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 C的原因是误把胃液等消化液当作内环境成分,错选B 是把输卵管当作内环境成分了。【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它体液成分除了我们补充的脑脊液外,消化液分泌物等都不是。肌肉内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错选成A的原因是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错选成C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把重吸收的位置搞错了。【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通过血浆的运输与缓冲,因此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 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Na+、K+等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 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 B 【解析】【错解分析】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变化,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正解】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 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 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4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 BC的原因是把没有准确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定义。【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稳态的定义,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 降低、 CO2、 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 升高、 CO2、 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答案】 B【解析】【错解分析】 选错的同学可能是对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的记忆不深刻,或者以为缺氧时体内CO2不能排出体外。【正解】 本题考查了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在长时间运动或进入高原等缺氧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pH的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 。6 (08 山东卷 3)20XX年 1 月 12 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体温下降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B C D 【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选错的同学可能是对体温调节的记忆不深刻,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机体向外热传递加速,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保持体温。【正解】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变化,但主要考查了人体的产热、散热与体温调节等基础知识。当人进入高寒地区后,人体向外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选项中的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 A细胞和 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答案】 A【解析】【错解分析】错选B的学生没有正真理解糖尿病的原因好机理,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糖代谢紊乱引起,比如缺少胰岛素。 错选 D的原因是不知道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答案】 A【解析】【错解分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实验的方法原理,缺失补充看结果,有同学会误认为让设计对照试验而选择C,也可能错选D。【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及相关实验设计,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对照实验则可以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9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 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有没有弄明白在免疫作用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抗体。【正解】本题主要考察了抗体特异性免疫的关系,SARS病毒感染甲后,会引起甲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甲的血清中就会有相应的抗体存在,它能特异性的与SARS病毒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甲的血清中抗体就会在到乙体内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0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疫苗的作用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首次免疫无记忆细胞;B效应 B细胞产生抗体;C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正解】 本题考查疫苗的作用,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A首次免疫无记忆细胞;B效应 B细胞产生抗体;C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11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调节,其中包括产生渴觉主动饮水没有渴的感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B. C. D.【答案】 A【解析】【错解分析】 本题做错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水分调节的过程,体内缺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正解】本题考查水分调节机制,机体水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下丘脑分泌一种激素,称为抗利尿激素,有提高肾脏集合小管壁透性的作用。身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多,集合小管透性高,重吸收的水多,尿量就少。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少,集合小管透性低,重吸收的水量少,尿量就多。1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答案】 A【解析】【错解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是没记住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正解】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T 细胞在胸腺处成熟,胸腺缺失T 细胞没有,细胞免疫缺失,体液免疫过程中一部分需要用到T 细胞起呈递作用,所以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3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 可能出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答案】 C【解析】【错解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没有准确记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题目考查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正解】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正常授粉不会结出无子果实,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对于生长素来说,能够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果实的发育。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答案】 B 【解析】【错解分析】 本题做错的原因有没有弄明白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记错了细胞分裂素分布的部位,主要是存在与生长比较旺盛的部位。【正解】 本题考察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以及植物激素的特性,植物激素中乙烯是气体激素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主要是存在与生长比较旺盛的部位,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脱落,但是脱落酸还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15 (2007 山东理综)下列选项中一般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答案】 C【解析】【错解分析】 错选的原因可能是对演替的概念认识不深刻,不能正确区分初生演替和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生演替。【正解】本题考查演替的定义。解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B、D都是次生演替,而初生演替一般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并且需要很漫长的时间。16 (08 重庆)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 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 D 【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的原因忘记了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中有好多种树;C生物群落是所有生物的集合,显然只有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是不对的。【正解】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构成种群;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所有生物)的总和构成群落;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物进化和生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17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 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 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 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答案】 B【解析】【错解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没有准确记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错选 c 的原因是有同学忽视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错选 A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忽视了嫩枝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正解】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嫩枝条的芽较多可以合成生长素,促进生根。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无关,与浓度有关。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由于生长素对植物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根据教材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图可知有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18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A 【解析】【错解分析】 错选的原因可能是对生态入侵的认识不深刻,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竞争。【正解】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入侵等知识,难度较小。由材料可知该植物喜光,入侵后当地植物是缺少阳光而死亡,二者之间是因为阳光发生了竞争。引入外来生物不一定对当地生物有害,也可能外来生物不可以在这个地方繁殖下去,也可能是对当地有利的。盲目引种是不对的,再引入喜阴植物不一定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态入侵的原因一般常见的是由于缺乏天敌造成的,而不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误认为只有食物才可以引起竞争,阳光不会引起竞争而错选。19 (08 广东)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 D 【解析】【错解分析】 错选的原因可能是对演替的概念认识不深刻,不能正确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正解】本题主要考查演替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次生演替。 所以 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光照是影响植物演替的条件之一。20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有()A在 a 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 中内容物释放至2 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成了结构1D1 中内容物可以使b 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 错选 A的原因是把信号的形式搞反了,错选 B是没有区分好胞吐和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都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以电信号转变化学信号再转变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神经递质释放的形式是胞吐。2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B的原因是把信号的传导方向搞反了,错选D是没有区分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静息电位电荷分布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电荷分布是ab1 2 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内正外负。22 (08理综 )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 C 【解析】【错解分析】错选成A、B、D的原因可能是对捕食曲线图像认识不深刻,误认为甲和乙的关系是竞争。【正解】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图像的识别。是一道曲线题,主要以图像的形式考查种间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丙是某种鱼,鱼和浮游动物竞争藻类,同时鱼又捕食浮游动物,该生态系统中最后只能剩下生产者23 “人与自然”节目中报道,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鹿散放到保护区中,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追踪和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了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B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C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D该种群数量将会按“J”型曲线一直发展下去【答案】 D【解析】【错解分析】 错选的原因可能是对种群的定义和特征的认识不深刻,错选 A的同学可能是认为种群个体数量比较少,不能形成种群,或者数目会受到天敌影响而不会增加,所以也有选错B的。【正解】本题考查种群的定义和特征等知识,难度较小。由材料可知该麋鹿种群比较小放入野生环境中,由于天敌很少,竞争者也不多所以该种群数量会增加,变成一个自然种群。但是无论如何都会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不会呈“J”型曲线。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 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题型注释)24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 1)、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 ;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 。(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答案】(1)(2)局部刺激(3)左肌肉和右肌肉【解析】【错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神经冲动的传导。有些学生对于传导和传递的理解不准确,传导发生在神经纤维上,传递发生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感受器、效应器之间。首先要看明白神经冲动传到方向。【正解】 兴奋传递是指兴奋在神经肌肉之间或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依靠释放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来进行的(由电信号- 化学信号 - 电信号),是单向传递的;而兴奋传导是在同一细胞(或神经纤维)内依靠局部电流的作用进行的(电信号- 电信号),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神经纤维,兴奋会分别传导到左、右肌肉使之收缩。25(08 广东生物 ) 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刺激的_细胞内 _转录为mRNA ,mRNA 通过 _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此过程中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有_。( 2 ) 在 合 成 抗 体 时 有 哪 些 细 胞 器 参 与其 化 学 本 质是。( 3) 该 细 胞 核 内 何 种 结 构 被 破 坏 , 上 述 抗 体 合 成 将 不 能 正 确 进 行 ? 原 因 是_。【答案】(1)浆DNA 核孔转录翻译(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蛋白质( 3)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解析】【错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体的产生,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属于分泌蛋白,有同学会误认为抗体有效应T 细胞产生,与分泌蛋白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提供能量。有同学可能会疏漏线粒体。【正解】本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原理和过程(1)在受剌激的浆细胞(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应 B细胞)内DNA转录为 mRNA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3 ) 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26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 人的体液是指图中标号_, 而内环境不包括其中的标号_部分。(2)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 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_ 。(3) 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 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 ; 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 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答案】(1)ABDE E (2)EAD ( 3)消化循环 ( 4)循环呼吸泌尿【解析】【错解分析】许多同学可能判断不出内环境各部分的名称,突破点在C为红细胞,也可能会把 E误认为是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的排除需要经过细胞内液组织液到达血管血浆,有的同学可能误认为要从呼吸系统进入毛细血管。【正解】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图像识别,A组织液, B淋巴, C红细胞, D血浆, E细胞内液。二氧化碳的排除需要经过细胞内液组织液到达血管血浆。消化系统吸收相关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分工明确,各个系统密切合作维持内环境稳态。27 (08山东 ) 每年的7 月 11 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 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该曲线与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3)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 原因是【答案】(1) 环境污染 ( 环境破坏、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 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b 环境阻力 ( 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3) 延长世代长度( 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 ,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解析】【错解分析】某些同学可能会认为达到环境容纳量,所以错选曲线B。但是环境恶化会使环境容纳量降低,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不是K值。许多同学只注意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没有注意到晚婚晚育。所以没有回答全。【正解】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种群密度曲线,(1)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就会导致过度利用环境资源,造成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 由于资源的限制,将会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下降,即c 曲线所示情况。 (2)正常情况下的人口数量应和自然种群一样,呈现S型增长,即b 曲线,之所以不能出现指数式增长,主要是由于资源有限的。最适人口应当是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 亿; (3)计划生育控制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晚婚晚育则可以有效延长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28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当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 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 天后因反应而脱落,这是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 8 天,同时注射抗原Y 和 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 示 对 抗 原X 的 抗 体 产 生 量 是 曲 线, 其 特 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若第8 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 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答案】( 1)蛋白质或糖蛋白 B淋巴浆(效应B)(2)排异(排斥) T淋巴(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 B D【解析】【错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免疫,抗原的本质,细胞免疫,部分同学不能准确区分二次免疫的和一次免疫反应。对应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部分同学可能选择曲线 D,误认为是患病程度。【正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内容及根据图表获得相应信息的能力。(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由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 2)进行器官移植后,由于不同机体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会发生排异反应,属于细胞免疫,是由T 细胞引起的作用。( 3)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产生抗体多,因此同时注射抗原Y和 X,对抗原 X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 ,对抗原Y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若不注射抗原X,则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体水平会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所降低。29 (08 海南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取2 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两组幼苗上。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该实验原理是:。【答案】(1)蒸馏水赤霉素溶液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征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解析】【错解分析】在取材分组时,可能会违背单一变量原则,首先要确定自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植株高度。这样在设计实验时对照组试验组就能准确分开了。实验结果预测要和实验目的一致,不需要讨论。【正解】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第一步取材分组中已经确认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因此第二步对照实验设计中喷洒赤霉素和蒸馏水时要注意分清,对照组是是空白对照,实验组就是给予实验条件的组。第三步结果预测,该实验是一个验证实验,所以预测结果是一定的,不需要讨论,要与实验目的一致。注意自变量的确定,“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的实验中自变量就是“赤霉素量的变化”。由于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所以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