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课件:第2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ppt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自然地理,第一部分,栏,目,导,航,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信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为相间分布,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_(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_。,亚洲,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_低压,其切断了_。,亚洲,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环流,西北,东北,东南,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D丁、丙、甲、乙2图示()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答案1B2A,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34题。,3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信风C西风D季风4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3B4C,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上(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56题。,图甲图乙,5甲地该月()A冬小麦长势喜人B树木枯黄落叶C沙尘暴盛行D盛行东南季风6乙、丙两地气压中心()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都是当地冬季为最强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答案5B6D,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78题。,7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8图示季节()A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答案7D8A,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一、四步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第1步,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温度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第3步,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第4步,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中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3根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除了结合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记忆外,还可借助气温与降水规律加以分析。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2017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右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区域认知素养确定惠灵顿所处的风带位置,运用综合思维素养分析西风带的风向及地形、海陆位置对风力大小的影响。,解题流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主尝试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西,西风,西风,西风,西风,(经典题)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右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解析: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C,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3(海南卷)甲地(位置如图)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解析: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B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纬度C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D纬度台风活动频繁,解析: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纬度和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项错误。,C,5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A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C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D终年受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解析: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表述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表述正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表述正确。,A,(四川卷)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6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解析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与N地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安徽卷)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区域认知素养确定该区域位于中南半岛,属于南亚季风区,运用综合思维素养分析西南季风带来的影响。,解题流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主尝试D,中南,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解析:题干中提到“露气寒冷,将凝结”说明气温较低,寒露节气在我国的秋季,所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为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A,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越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读图回答23题。,2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东北干旱B黄河流域洪涝严重C江南梅雨期很短D珠江流域干旱,解析:读图可知,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指数比多年平均值低,说明夏季风势力弱,会导致雨带长期在南方地区徘徊,北方地区降水少,我国会出现南涝北旱现象,故选A。,A,3进入2015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2015年冬的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A1923B1900C1968D1991,解析:2015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可能是冬季风比较弱,不利于雾霾的消散,冬季风指数应当较低,与图中1991年情况相似,故选D。,D,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45题。,4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A甲图5月份B甲图3月份C乙图7月份D乙图10月份,解析:甲图青藏高原的隆起,气压中心发生变化,隆起后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应为1月份最典型;乙图青藏高原隆起后气压中心位置偏南,位于南亚附近,应为夏季,典型月份为7月份。,C,5青藏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解析:青藏高原隆起后,M地在图示季节为1月份,为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冷空气,寒冷干燥,使M地气温降低,降水减少。,A,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图表专攻(六)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经典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B地C地D地,解题指导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主尝试(1)C(2)A,背风,迎风,密集,读我国某城市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等温线空间分布示意图(单位:),回答(1)(2)题。,(1)关于图中该城市市区与郊区的说法正确的是()温差最大不超过4温差最大不超过5只考虑气温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只考虑气温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北风市区降水量小于郊区市区降水量大于郊区ABCD,解析第(1)题,该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温差为35;气温较高处形成低压,气温较低处形成高压,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风向,N点近地面为东南风;市区气流上升强烈且凝结核较多,降水量大于郊区。,C,(2)造成该城市近地面等温线由市区向郊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解析:市区工业、交通、生活等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物密集,热容量小,白天增温快,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跟纬度无关。,D,课时作业(六),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