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pdf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口算题做一道马上在心里演算一道。5、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 、 “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假设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 补充。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 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 位数,在写数的时候,假设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 0”补充。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 时,都只读一个零。例:用 4 个 8 和 4 个 0 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字: 一个零都不读: 8888,0000 ,8880,8000 等只读一个零: 8808,8000 ,8088,8000 等读两个零: 8808,0800 ,8808,0080 等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首先,先分级,假设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假设改写成以“万”字作单位,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为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例:将以下数改写成以“亿” “万”作单位的数。46,0000=46万573,8000574万495,8460,0000 496亿7853,0000,0000=7853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2 第二单元年 月 日 一年 月 日1、一年有 12个月;一年有 4个季度。1、2、3 月 第一季度 90 天平年 91 天闰年4、5、6 月 第二季度 91 天7、8、9 月 第三季度 92 天10、11、12 月 第四季度 92 天2、记大小月的方法: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 30天,只有 2月有变化。3、 平年: 2月 28天,全年 365天;上半年有 181天。 闰年: 2月29天,全年 366天,上半年有 182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 184天。4、公历年份是 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 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一般的公历年份 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 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5、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 小时 = 60 分 1 分 = 60 秒 1 日=24小时 1 周 = 7 天二计时法:1、 1 日=24时 24 时也叫 0 时。2、 普通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 12 去掉时间前面的词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12 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词区分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 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 时到 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 时计时法。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3 第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分母是 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 0.1 ,分母是 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分母是 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01 , 2、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2实际应用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3、小数加减法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够用“ 0”补齐。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4、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 5.1 5 ;1.3 1 等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 位数,也可能是四 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 15200= ? 方法: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 0。4 、估算: 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但凡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7、积的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第七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试商时,一般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对于几十四或者几十六的数,可以将除数看做几十五来试商3、5356,假设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 ,最大是 5 ;假设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 ,最小是 6 。4394,假设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 ,最小是 4 ;假设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 ,最大填 3 。4、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则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 2:一个数是 786,除以 24 得到余数是 18,求商是多少?解: 7861824 =78624 =32 二 、商的变化规律: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零除外 ) ,商不变。例 1: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得数。18 6=3 18 2 6 2=3 18 3 6 3=3 练习: 480 10=48 480 2 10 2= 480 5 10 5= 在括号或者里填适当的数。124 824 2 8 2360 60=36 396 6960 = 600 = 2 三 、估算和混合运算:估算: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答:一般情况下, 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除数看作整十数,在相除。注意,估的数一般能整除才行。例:估算 593 18?答:可以这样估600 20 ,而不是 590 20,因为 590 除以 20 不能整除,口算不方便,这样估就没有意义了。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5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例 1:40603 40603 =1003 错误! =40180 =300 =220 例 2:148482 148482 =1002 错误! =14896 =200 =52 四因数和倍数1、例3 6 = 18 3 是 18 的因数, 6 也是 18 的因数, 18是 3 的倍数, 18 也是 6 的倍数。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不是独立存在的。2、找因数的方法例 :36的因数有?答:从 1 开始计算,成对成对找,从小往大写,并用逗号隔开,遇到重复的就不再写了 ,最后写上句号。36 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 小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3、 找倍数的方法例:3 的倍数有?答:从 1 开始计算, 3 的 1 倍是几, 2 的两倍是几, 3 的 3 倍是几,可以背 3的口诀,从小往大写,写5 个,用逗号隔开,最后写上省略号。所以, 3 的倍数有: 3,6,9,12,15小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4、 例题在 1, 3, 6,9,12, 18,27, 36,45 这些数中,是 36 的因数,是 9 的倍数。答:判断 1, 3, 6,9,12, 18,27, 36,45 这些数,谁是 36 的因数,可以用 36分别除以这些说,哪些能整除哪些就是36 的因数。判断 1, 3, 6,9,12, 18,27, 36,45 这些数,谁是 9 的倍数,可以用这些数分别除以 9,哪些能整除哪些就是9 的倍数。因数因数136=36 218=36 312=36 49=36 66=36361 =36 362=18 363=12 364=9 366=6用乘法用除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6 第八单元平行与相交1、线段有 2 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 1 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2、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3、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4、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5 、 同 一平 面 内 两条 直线 的 位 置关 系: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8、两点之间线段最短。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10、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相交一般相交垂直不相交也就是平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7 画图的题型及方法:一、画垂线的方法:1、找找到三角板的两个直角边2、靠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3、 移平移, 将三角板沿着已知直线的方向向已知点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该点;4、画沿着另一条直角边过点画直线;最后别忘了标直角符号。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注意: 因为是画垂线, 直线没有端点所以A点要露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8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题型:做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测量长度画图方法:先画出垂直线段,再测量长度注意:因为是画的垂直线段,线段有端点,所以A 点不露头4、根据生活实际画点到点的最短的路及点到直线的最近的路画图方法:点对点最短的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最近的路点到直线的距离二、画平行线的方法:怎样画平行线?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9 1、放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较长的放在已知直线2、靠将直尺靠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较短的上;3、移平移,将三角板沿着直尺的方向向已知点平移,使直角边较长经过已知点;4、画沿着三角板较长直角边画直线,所画的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解决问题一、做应用题时 : 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2、从图中找条件;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5、画出关键词;6、列综合算式时: 先算那一步, 必须加上小括号 “”。二、用到的数量关系1、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 =路程2、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