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教案反思 .pdf
-
资源ID:25451089
资源大小:32.4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教案反思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吴梦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本节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 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操作活动,学习一些测量计算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应当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是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 让学生观察图形填表,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 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本节课的教学中, 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注意体现校本小课题“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有效策略研究”,体现计算与应用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课前准备:立方厘米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举例说明什么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二、探究新知:、导入: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新课:(! ) 、请同学们任意取出12 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 边摆边想: 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12 6 2 12 4 3 12 12 1 1 12 () 、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 三、练习:、一个长方体,长 7 分米,宽 4 分米,高 3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读作的立方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 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多?)长宽高体积12m 5m 4m ?.5dm 0.8dm 0.5dm ?cm 4.m 3cm ?正方体棱长体积 0.9m ? 2.4dm ? 1.6cm ?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5、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四、作业:自主选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反思一、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理解计算公式。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 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 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 在教学时 , 我给了学生 12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 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用字母表示。 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我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本节课的教学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 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重要途径”。我在本节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 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三、巩固练习能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学生在“比一比,谁算得多,谁算得准确”的激励下能较好的结合校本小课题进行练习。本节课的不足与改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