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谈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pdf
谈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青岛北京路小学王海燕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北京路小学的老师,从事音乐教学工作16 年了。曾参加省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16年来先后获得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市南区“三八”红旗手、市南区“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去年又刚刚被评为山东省音乐教学能手。多次出各级公开课、研究课、录象课。04年参加省音乐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回首辛苦与快乐并存的16 年,感触颇多。一、因人而宜, 笨燕先飞。每个人的资质不同, 我走过的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就我而言,我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勤奋,多刻苦些,才能飞得和别人一样快!研究教学要耐得住寂寞,无数个周六、周日,在学校备课、做教具,无数个日子挑灯夜战。新华书店、大小音像店留下了我买音乐书籍、搜集CD的身影。外出学习、出差、旅游总要买上几件和音乐教学有关的物品。心中时时处处想着教学,这几乎成为日常的一种习惯。二、领导支持,朋友帮助。很庆幸 16 年来,区领导、区教研员、学校领导对我的教学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付出了大量心血来培养我, 打造我。尤其是教研员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每每耐心地逐字逐句指导,让我受益终身。很幸运,有那么多好朋友关心我,帮助我。有的帮我搜集资料,有的帮我做课件;有的给我出主意,有的为我改教案,有的指导我做律动,有的当学生帮我试教案。这么多幕后英雄,这么多好朋友让我感动一辈子,让我幸福一辈子。三、学有所思, 思有所悟。 领导的大力支持, 朋友的热忱帮助, 让我迅速成长起来。然而一个有智慧的教师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每日坚持不断地学习,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收获与困惑并存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每次都有新的困惑出现。因此,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一、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想上好音乐课,课堂设计很关键。一节课形式再好,花样再多,但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准确就不能算是一堂好课。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象字典一样,遇到不明白,想不清的地方就拿来再查再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音乐学习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此,学生的情感体验应放在重要位置。审美功能、情感目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知识目标。对于知识目标的把握,青年教师存在一定困难。以歌曲教学为例:比如:低年级老师经常把学生能按节奏朗读歌词作为一个目标,以下哪些歌曲适合按节奏朗读歌词火车开了、 小小的船、 闪烁的小星、7 年级的渴望春天。显然小小的船、渴望春天两课如果按节奏读歌词会破坏了歌曲的意境,不适合按节奏朗读。尽管7年级的教参中提出 渴望春天两种读歌词的方法都可以。 但教师应有甄别的进行取舍。通常拿到歌曲后教师要先听,先唱,先感受。反复听,反复唱。其实,按节奏朗读歌词只是一种对学生对应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教学最终的目标,培养学生一种准确体验、感知、表现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要素的素养。我们继续以小小的船的为例。这首歌曲闭上眼睛听,感觉很美,很安逸,有轻轻摇荡的感觉。再来唱唱歌曲的旋律:5 3 5 3-2 1 6 3 2- 5 3 5 3-2 1 6 3 1- 3 2 3 1 1 6 1 5 3 2- 3 2 3 5 6 5 3-2 1 6 3 1共四个乐句,每句第一小节的三个音中,第一、三个音相同,第二个音比这两个音低,感觉像弯弯的月亮。正如歌词中所唱的: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从旋律上也有荡漾之感。因此由情感体验分析出音乐基本要素,分析出歌曲应如何演唱,即:轻声(弱的力度) ,稍慢的速度,柔美的声音(音色)演唱歌曲。由此渗透了四个音乐要素(旋律、力度、速度、音色),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演唱方面还要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如演唱的坐姿、站姿。只要站起来就是要加表演的意识是错误的。老师要明确加动作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加?又唱又跳的效果好吗?正确的唱歌姿势, 是学生良好的心态的表现, 能使学生气息通畅,呼吸自如,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是十分有必要的。再以欣赏教学为例。一首乐曲有的教师虽然听过20、30遍,但仍把握不准目标。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住欣赏乐曲究竟要听什么?赏什么?听音乐本身的美,听音乐里的声音,听音乐最具表现力的地方。例如: 狮王进行曲最具表现力的部分就是狮吼,听狮吼的旋律方向,听强弱变化,要学生认真听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再如:欣赏火车波尔卡时,有的老师将目标定位于感受快速的二拍子波尔卡。显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目标太宽泛,没有可测量性。具体到本课。教师可将基础性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听辨出乐器模拟汽笛的声音。另外乐曲的速度和力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都可以设定为目标。再如:欣赏曲阿细跳月 ,典型特点是舞蹈多与歌唱相伴的歌舞曲形式;4/5 拍的特殊节拍;民族乐器的变化(强弱的对比);旋律 sol do mi三个骨干音的交替出现。这都可以设定为教学目标。当然一节课如同写文章一样,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可根据自己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又如:七年级的欣赏课鳟鱼是一首钢琴五重奏,教参的单元目标是: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教参肯定没错吧,有的老师直接就照搬过来。但老师们想想,单元目标和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能完全一致吗?单元目标更宽泛些。具体到一课的目标,其实教参在教学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学生认真听辨音乐各段在乐器、 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 着重于对乐曲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乐曲情绪的体验。根据这样的要求,那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设定:聆听乐器变化,感受音色变化,体会乐曲情绪的变化,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旧教材六年级也有鳟鱼一课。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还是以欣赏教学为例。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第一、体验性教学方法1、 演示法在欣赏教学中由教师(或擅长歌唱、演奏的学生)范唱、或现场演奏来让全班学生欣赏。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这种表演使学生感到愉快、自然、学有榜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欣赏教师的范唱、范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欣赏方式。2、直观法直观法有直观实物、直观图片、直观影视资料三种情况。直观实物常常用乐器或相关道具作为教具。例如:市实验小学纪云龙老师在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就用二胡作为演示道具,让学生认识二胡的形状、结构、知道它的演奏方式、音色特点。从而在欣赏乐曲时感受、体验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在欣赏古曲楚词时,教师就用小型编钟做教具。通过学生亲自演示,发现敲击不同的位置编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体验编钟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图片直观主要是利用演出的剧照、音乐家的画像、京剧脸谱等。观摩影视资料比如在欣赏多来咪 孤独的牧羊人两首歌曲时,观摩影片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乐之声的片断。欣赏歌曲黄河船夫曲 时,观看黄河壶口瀑布的录象。 欣赏乐曲波基上校进行曲时,观摩影片桂河大桥片断。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时,观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录象。 欣赏戏曲黄梅戏 喜中状元 时观摩戏曲影片 女驸马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所观看的影视资料目的要明确;内容要提前删减;观看时的任务要清晰。三者均基于目标。3、对比法对比欣赏:把相同或不同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逐步明确要素不同产生不同风格,不同的音乐形象。比如瑶族舞曲音色的变化等。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曲二泉映月由于乐器音色的不同,刻画的音乐形象也有所不同。速度的对比、力度的对比,不同的曲子有不同要素的对比方法。4、联想、想象法一般用于欣赏描绘性或情节性的音乐作品。如欣赏彼得与狼,根据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想象,感受乐器音色,体验音乐情绪。再如调皮的小闹钟、 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字机等等,都适用于联想、想象法。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将产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绘画、诗歌的形式再现出来。例如欣赏渔舟唱晚时,可不告之学生曲名,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感受、想象用图画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创造力。但不要将绘画等形式当成主要任务完成,这样就喧宾夺主了。这只是一种辅助欣赏音乐的形式罢了。第二、实践性教学方法1、熟悉主题法主题是乐曲的核心,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 熟悉主体就成为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条件。熟悉主题的方法有:通过教师演唱、演奏;学生模唱;学生演唱,等形式。另外,将乐曲创编歌词,也是很好的记忆主题的方式。如:波基上校进行曲的主题,我创编了这样的歌词。稍息,战士们准备好。立正,快乐地出发了。51 中薛岚老师在上卡门序曲一课时,为主题不、创编了这样的歌词:斗牛勇士们准备起来,斗牛勇士,斗牛勇士。当然,不是所有的主题都适合创编歌词,也要因曲而宜。2、律动表演法律动法是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用身体动作或节奏律动来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如低年级闪烁的小星适合做音乐律动。中年级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做音乐律动。 而到了高年级, 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他们就可以选用节奏律动、 声势(捻指、弹舌等)的方式来感受、体验、参与音乐。还是以薛岚老师的卡门序曲为例,因为是 8 年级学生,因此,在随主题做律动时,薛老师选择了节奏律动。主体A随着音乐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小节拍 2 次手。主题 B随着音乐一小节拍一次桌子。律动是方法,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用这样方式来体验音乐,培养学生节奏感。律动表演法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结合音乐情绪、音乐要素来做,要指导学生进行表演。不要做无效表演。什么是无效表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做后没有任何音乐技能的提高,情感的升华。都是无效表演。举个例子:在欣赏火车波尔卡时,老师问学生在火车上都干什么?学生说:看书、听音乐、睡觉、喝水、吃东西等等。老师就说:好,那我们听着音乐来模仿在火车上的动作。学生有睡觉的,有喝水的等。这就属于无效表演。3、乐器配合法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在合适位置用乐器参与音乐之中,以养学生用心倾听、协调等能力。如打击乐器,自制乐器等。乐器配合避免千篇一律的重复,可在句首、句中、句尾等位置参与,而不是一种乐器从第一小节同样或不同的节奏重复到最后一小节。这种机械参与,不认真倾听音乐,没有参与的价值。乐器参与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聆听、然后配合、 要做到准确、合理、赋予变化。另外,学生应学会正确的持打姿势。例如:响板、三角铁等。三角铁,老师们会打吗?都会。好,那我问几个问题。第一:三角铁为什么有一个开口?这不是我问的,这是我听课时听孩子问的。课上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我现在向老师们请教。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要用挂绳?第三个问题:没有挂绳,能演奏三角铁吗?第四,用什么材料的小棒敲击?第五,三角铁的拿法和敲击位置?第一:三角铁一定有一个开口,这样三角铁才能得到好的振动与共鸣。第二:由于三角铁的发声原理是由于敲击,使得三角形的金属边发声震动而产生声音,因此三角铁通常是用线绳吊着的,以免影响了它的震动,影响了它美妙的声音。第三:当然,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在要求特殊音响效果时可以不用挂绳。那我们上音乐课时,要教给学生最最普及的东西,而不是个例。目前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用左手拉小提琴,我们非要给学生展示左手拉小提琴的个例让学生产生误会吗?个例可以讲,但放在什么位置讲非常重要,个例也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但别忘了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通常是聆听、感受乐器音色,加入乐器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音响效果。因此上课时没有挂绳一般不能用三角铁。第四:一般用实心铁棒。也有用橡胶包着铁棒的。二者的音效不同。第五:三角铁的拿法及敲击位置 : 以左手捏拿挂绳 ,开口朝左 ,右手持敲击棒 ,通常敲於没有开口那一段的上方 ,音色较亮。快速短音敲击的方法: 在上角内侧, 上下来回快速的敲击就可以了。三角铁的消音是将左手触碰三角铁即可。有时为了配合乐曲,需要制造不同音色 ,也会将左手按住三角铁敲打产生特殊音效。教师应对每个打击乐器的原理,音色,敲击方法,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被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生牵着走,学生说可以这样敲老师也跟着说这样可以。要和学生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尽量不要那样。发展孩子个性不是表面现象。发展个性怎么99.99 的%都用右手拉琴。用左手拉琴的指挥是因为右手拉琴时伤了,改用左手了。现在的孩子不需要个性,他们已经个性十足,他们更需要规矩。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不要影响年轻教师的观点。大家要批判地听。第三、语言描述性教学方法。在欣赏教学中,师生间需要有大量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因此语言描述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常用于讲述欣赏知识,作曲家、作品的艺术价值等。教师讲话的语言要明确、生动、简练、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并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及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教师作简明的介绍。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因此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极其重要。学生通过描述与老师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例如在欣赏旧音乐教材五年级童年一课时,听完音乐后,我让学生说出童年这首曲子的音乐色彩,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这首曲子是灰色调的。正确答案似乎已经出来了。我没有因为一个学生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就就此停住,进行下一个环节。而是继续问另外一个学生,你感受到的是什么颜色?学生说:我觉得是“红色”。为什么?因为我听到这首曲子就想起了小海霞的父母被渔霸害死了,一听音乐,我就想起小海霞父母的鲜血,所以我觉得音乐是红色。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是白色,因为小海霞的童年没有欢乐,父母被逼死了,她还要做工,她的童年是苍白的,所以我认为是白色每个同学的感受都不同,我庆幸问了第二个孩子,并且问了“为什么”这三个字。让我有机会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总之,教学方法不胜枚举。教师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漫长的储备积淀过程。我现在积累了近80 本音乐教学方面的书籍。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交流,多听课,听课和评课是一个非常快捷的教师成长方式。多看教学目标,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始终应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把音乐作为自己终生的生活需要, 成为高素质的音乐爱好者。 以上,是我对音乐教学的粗浅认识, 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提出,我们再共同研究、探讨。最后再次感谢我的朋友和各位老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