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屈原的历史成就与结局_纪念屈原.docx
-
资源ID:25468739
资源大小:18.9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屈原的历史成就与结局_纪念屈原.docx
2022年屈原的历史成就与结局_纪念屈原 在历史上屈原的所生存的朝代是我们所认知的战国,而在这个时期是属于楚国的政治家和诗人,对国家也是始终是想要有着改革,对自己的政治思想而有着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但是却遭到贵族排挤毁谤而被流放,而最终秦国而攻破楚国之后,自己却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一起来看看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究竟如何吧。 屈原所在的朝代是哪里 战国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诞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化,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见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宏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拓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记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颂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历史上屈原的政治成就有什么 政治志向 一、举贤授能的美政思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志向,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志向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白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勉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害,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很多多的危急,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愿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二、造为宪令的改革精神 屈原主见改革,推行法制的立场更为自己的作品所证明。“明于治乱”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需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离骚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清人屈复说:诗中的“壮”指“美政”,“秽”指“秽政”,“度”,指旧的法度。马茂元亦说:“弃秽,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他要楚王实行美政,扬弃秽政,改革现状,废除旧制,并坚决地表示自己要作这次改革的马前卒、开路人。屈原改革家的立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露,在另一首惜往日中屈原叙述了他实行改革的详细实践:“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立法兮,属贞臣而日侯。”他说,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怀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四是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 三、大一统的最终目的 “尚法”、“尚贤”并不是屈原的目的,而仅是实现其政治志向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屈原的政治志向是什么?对此离骚也有简要的叙述。离骚说:“忽奔跑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又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因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说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抵敬兮,同论道而莫差”“岂余身之弹殃兮,悲皇舆之败绩。”这些诗句表明屈原的志向是使楚国在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斗争中,不致失力,并通过努力获得全胜,最终统一中国;使楚国国君功追三皇,步武尧舜,取法禹汤,赛过文武,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一般评论家所说的“大一统”思想。这种“大一统”的志向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屈原最终的结局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意。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其次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无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年也许是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 屈原的历史成就与结局_纪念屈原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