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总复习函数概念及表示方法 .pdf
数学高考总复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编稿:林景飞审稿:张扬责编:严春梅知识网络目标认知考试大纲要求:1. 了解映射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 在实际情境中, 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 列表法、 解析法 )表示函数3.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4.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 (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重点: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难点: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1. 映射设 A、B 是两个集合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A、B 及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 ,记作f:AB 。理解:(1)映射是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 一对一 ” 或“ 多对一 ” 两种特殊的对应. (2)映射中的两个集合可以是数集,点集或其它集合.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3)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f:AB是一个整体 ,具有方向性;f:AB 与 f:BA 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映射 . (4)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 B 的映射f:AB, 且 aA,bB,如果在此映射之下元素a 和元素 b 对应 ,则将元素 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 a叫做元素b 的原象 .即如果在给定映射下有f: ab,则 b 叫做 a的象,a 叫做 b 的原象 . (5)映射允许集合B 中的元素在集合A 中没有原象 . 2. 函数的定义(1)传统定义 :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 y,如果对于某一范围内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 x 的函数 ,x 叫做自变量 ,y 叫做因变量 (函数 ). (2)现代定义 :设 A、B 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 和它对应 ,那么就称f: AB为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记作 y=f(x),x A.其中 ,x 叫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与 x 的值相对应的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C=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理解:集合 A、B 是两个非空数集;f 表示对应法则;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值域 CB。3. 函数的表示函数关系可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来表示. 解析法 :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 . 当对应法则可以用解析式表达时,一般用符号y=f(x) 表示,此时解析式本身就是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 . 列表法 :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的方法.运用列表法表示的,多是理论或实际生活中偏于实用的函数 . 图象法 :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图象法直现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只是它不能精确表示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4. 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只有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完全相同,它们才是同一函数. 知识点二: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1)定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设函 数f(x) 的定义域为I, 区 间DI.如 果对任意,D, 当时 ,都 有(或),则称 f(x)是区间 D 上的增 (减)函数 .区间 D 称为 f(x) 的单调区间 . 如果函数f(x)在区间 (a,b)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称f(x)在区间 (a,b)上具有单调性,称为单调函数。理解: 单调性立足于函数定义域的某一子区间.相对于整个定义域而言,单调性往往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而对于这一区间而言,单调性又是函数在这一区间上的“ 整体 ” 性质 .因此定义中的,具有任意性 ,不能以特殊值代替. 函数 f(x) 在区间 D 上递增 (或递减 ),与 f(x) 图像在区间D 上部分 (从左向右 )的上升 (或下降 )是一样的 . 注意到定义均为充要性命题,因此 ,在函数的单调性之下,自变量的不等关系与相应函数值间的不等关系相互贯通 : f(x) 在 D 上为增函数且f()f(),且,D; f(x) 在 D 上为减函数且f()f(),D. (2) 定义的应用单调性的定义,是判断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寻求函数单调区间的基本依据.应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的解题三部曲为: 设值定大小 :设,为给定区间上任意两个自变量值,且; 作差并变形 :作差 f()-f(),并将差式向着有利于判断差式符号的方向变形; 定号作结论 :确定差值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考虑分类讨论,而后根据定义作出结论. 在这里 ,差式的变形到位与否是解题成功的关键环节,差式变形的主要手段有通分,分解因式 ,配方以及有理化分母(或分子 )等,其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分解因式. (3) 延伸单调性相同的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必为增函数; 单调性相反的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必为减函数. 2、奇偶性(1) 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 f(-x)=-f(x), 则称 f(x) 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奇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x)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 f(-x)=f(x), 则称 f(x) 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 . 理解:()上述定义要求一对实数x,-x 必须同时都在f(x) 的定义域内 ,注意到实数x,-x 在 x 轴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或与原点重合),故知 f(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f(x)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考察函数定义域; 考察 f(-x) 与 f(x) 的关系 ; 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定义中条件的等价转化f(-x)=-f(x)f(x)+f(-x)=0; 或 f(-x)=-f(x) =-1 (f(x)0)f(-x)= f(x) f(x)-f(-x)=0; 或 f(-x)=f(x) =1 (f(x)0)(2) 延伸() 设函数 f(x) 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一个函数,则有f(x)=+ =g(x)+p(x) 其中 ,g(x)= 为偶函数 ,p(x)= 为奇函数 . 即对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任何一个函数f(x), f(x)总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 . ()若 f(x) 为奇函数且零属于f(x) 的定义域 ,则 f(0)=0. (3) 奇( 偶) 函数图像的特征()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 (4) 奇偶性与单调性的联系当函数f(x) 既具奇偶性 ,又在某区间上单调时,我们可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导出以下命题: 设 G,G为函数()的定义域的子区间,并且区间与关于原点对称,则有()当()为奇函数时,()在区间和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当()为偶函数时,()在区间和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这一命题又可凝练为八个字:区间对称,奇同偶反3. 周期性定义:对于函数y=f(x) ,如果存在常数T0 ,使得当 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 成立,称y=f(x) 为周期函数, T 为周期函数f(x) 的周期。由定义可以得到: 作为周期函数的定义域应是“ 无界 ” 的,如 (-,+ ),或至少有一端是“ 无界 ” 的,如: 0, + ),或 (-,0。这是因为定义中的等式f(x+T)=f(x) ,其中 x 是对于定义域D中的每一个x 都有 x+T D,则区间 D 一定是 “ 无界 ” 的才能得保证在T0时 x+T D。例如 y=sinx, 当 x R 或 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0,+ )或 x (-,0时都是周期函数,而当 x 0,10p 或 x 0,100p 等都不能构成周期函数。 若函数 y=f(x) 是周期函数且有一个周期为T(T0) , 则 T 的非零整数倍即nT(n Z, n 0)都是 f(x) 的周期。规律方法指导1、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3)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4)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 1。(5)中,;中,。(6)零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7)若是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8)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解出。(9)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10) 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2求函数值域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1)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直接制约着函数的值域,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可通过观察法求得值域。(2)二次函数可用配方法求值域。(3)分子、分母是一次函数的有理函数,可用反函数法求得值域,或用分离常数法。(4)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值域。(5)函数图象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图象求得函数值域。(6)有的函数可拆配成重要不等式的形式,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值域。(7)解析法:将某些式子根据其几何意义,运用解析几何知识求值域(或最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8)运用导数求值域。(9)无理函数可用换元法,尤其是三角代换求得值域。(10)分子、分母中含有二次项的有现函数,可用判别式法。在此必须注意,在利用配方法、 重要不等式、 判别式法求值域时,一定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必要时需注明等号成立的条件。经典例题精析类型一:映射的概念1以下对应中,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映射有 _;其中 _是函数。( 1)(2)(3)(4)思路点拨 :依据映射的定义及函数的定义判断. 解析: (1) 、 ( 2) 、 (4)是映射,(1) 、 (2)是函数。总结升华:1. 判断是否映射的方法:先看集合A 中的每个元素是否在集合B 中都有象;再看集合A 中的每个元素的象是否唯一;2.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特殊映射,函数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数. 举一反三:【变式 1】下列集合到集合的对应是映射的是()A、:中的数平方;B、:中的数开方;C、:中的数取倒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D、:中的数取绝对值;【答案】 A;解析: B 选项中 1 开平方的结果是,在 B 中有两个象, B 不是映射; C 选项中的倒数不存在, C 不是映射; D 选项中的绝对值还是,不是正数,D 也不是映射。【变式 2】设集合A=R ,集合 B=R,则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映射只可能是()A 、B、C、D 、【答案】 C;解析: A、B、D 中元素没有象。【变式 3】设集合,则下述对应法则中,不能构成 A 到 B 的映射的是()A、B、C、D、【答案】 D;解析: 在 D 中在 B 中没有象。【变式 4】如下图可作为函数的图像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解析: 作为函数的图像,就看每一个自变量是否对应唯一一个函数值。2. 已知在映射的作用下的像是, 求在作用下的像和在作用下的原像。思路点拨 :求在作用下的像, 即已知, 求; 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在作用下的原像,即为已知,求. 解析:,所以在作用下的像是;或所以在作用下的原像是. 总结升华: 弄清题意,明白已知是什么,求的又是什么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 式1 】 给 定 映 射, 点的 原 象 是_。【答案】;解析:【变式2 】 在映射,且,则与 A 中的元素对应的 B 中的元素为()A、B、C、D、【答案】 A;解析:类型二:函数的概念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_。(1),; (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3);(4)。思路点拨 : 判定两个函数相同的方法:当两个函数的三要素相同或者两个函数的对应法则与定义域相同时,两个函数是相同的。解析: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1) 、 (3) 。其中第( 2)组的定义域不同,第(4)组的对应法则不同。总结升华: 对应法则相同与函数的解析式相同是不一样的。对应法则是函数的核心,如(1) 、 (3)的对应法则是相同的。举一反三:【变式 1】下面各组函数中为相同函数的是()A 、,B 、,C、,D、,【答案】 C;解析: A 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的定义域不含;B 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也不同,的定义域为,而的定义域为R;D 中的对应法则不同。【变式 2】下列各组函数的图象相同的是()A、B、C、D、【答案】 D;解析: 实质为函数相同。A、C 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B 中的对应法则不同。4设,求,;思路点拨 :将看作一个整体,换元,求出,再求出. 解析: 设() ,则()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 总结升华: 换元法是常用的求解析式法,注意新元的范围,最后要给出函数的定义域;也可以用配凑的方法; 除以之外, 若已知函数类型,还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举一反三:【变式 1】 设, 则_【答案】;解析:. 【变式 2】 ( 1)若,求;(2)已知,求;(3)已知,求的值。【答案】(1)解法一 :,。解法二:令 x+3=y ,则 x=y3。(2)在中用代换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代入中解得;(3),于是有。【变式 3】 已知函数分别由下表给出:则满足的的值是 _. 【答案】 2;解析: ;. 中. 类型三:函数的定义域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思路点拨 :求给定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的依据是使式子有意义,如分式的分母不为0,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零指数幂的底数不为0,对数的真数大于0 且底数为不等于 1 的正数等等。建议写成不等式组的形式,以免遗漏。解析: (1)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2)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总结升华: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往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此时要细心,首先要找齐约束条件,借助数轴时要注意端点值或边界值。举一反三:【变式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2)() 【答案】(1)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2)由得, , , , 当,即时,;当,即时,;当,即时,. 综 上 ,时 ,;时 ,;时 ,. 【变式 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R,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ABCD【答案】 由的定义域是R,则恒成立,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当时,综上,选C。【变式 3】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答案】;解析: 本题的实质是求在时的值域。令,当时,。故的定义域为。6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 . 解析: 中, 中, 即, 解 得或所求定义域是.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9 页总结升华: 有关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要明确:( 1)定义域是指单一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本题中的定义域为即;而的定义域,同样只指中的单一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2)在同一法则之下,括号内的整体范围是一致的。如本题中,应是函数的自变量的范围,同时也是括号内的整体范围;而要求解的的定义域是中的取值范围,此处的取值范围已不是中的的取值范围;但中的与中的的整体范围是相同的,可以此为桥梁求解。举一反三:【变式 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函数的定义域。【答案】 由【 变 式2 】 设 函 数, 则 函 数的 定 义 域 是_。【答案】 由函数知,所以类型四:分段函数7已知函数,求:(1)的值; (2)的定义域、值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9 页思路点拨 :求解分段函数的问题,应该按、分别求,然后再得到答案。解析:(1), (2)的定义域为,即当时,;当时,;当时,;综上可得的值域为。总结升华: 分段函数分段讨论,先局部后整体;结果应当要并。举一反三:【变 式】 设, 则_ ,_. 【答案】:。解析:,;,. 8若, , ,设为、中的较大者,求的解析式。解析: 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三个函数、的图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9 页由图可知,的图象就是图中用红色标注的折线。令,解出,即 A 点横坐标为,令,解出, 即 B 点横坐标为【变式 1】当在实数集R 上任取值时,函数相应的值等于、2 、三个之中最大的那个值(1)求与;(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的图象,并写出的解析式;【答案】(1),(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9 页【变式 2】对定义域是、的函数、,规定:函数。(1)若函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问题( 1)中函数的值域 . 【答案】(1);(2) 当时,, 时,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 时,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 函数的值域是. 类型五:函数的性质9设是偶函数(1)求的值 ; (2)证明:在上为增函数思路点拨 : 依据偶函数的定义求出a的值,然后可以用导数或单调性的定义证明。解析:(1)方法一: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9 页,解得或, 方法二: 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为,当时即,解得或(2)方法一: 定义法由( 1)知:设,则,即故在上为增函数。方法二: 导数法由( 1)知:,时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9 页故在上为增函数。总结升华: 偶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恒成立,因此可以应用恒等式的相关方法进行处理。在利用定义法证明单调性的时候,必须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举一反三:【变式 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 对任意实数x、y,恒有 f(x)+f(y)=f(x+y),且当 x0 时, f(x)0,又. (1)求证: f(x) 为奇函数;(2)求证: f(x) 在 R 上是减函数;(3)求 f(x) 在-3,6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 证明: 令 x=y0,可得 f(0)+f(0)=f(0+0) ,从而 f(0) 0令 y-x,可得 f(x)+f(-x)=f(x-x)0,即 f(-x) -f(x) ,故 f(x)为奇函数。(2) 证明: 设 x1、x2R,且 xlx2,则 x1x20,于是 f(xl-x2)0从而 f(x1)-f(x2)=f(xl-x2)+x2-f(x2)f(xl-x2)+f(x2)-f(x2) f(xl-x2)0所以 f(x) 在 R 上是减函数。(3) 解析: 由(2)知,所求函数的最大值为f(-3) ,最小值为f(6) f(-3) -f(3)=-f(2)+f(1)-2f(1)-f(1)=-3f(1) 2,f(6)-f(-6) -f(-3)+f(-3)=-4 于是, f(x) 在-3,6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4点评 :对于抽象函数问题的求解,一般方法是取特例进行归纳与验证,也可联想满足该性质的函数,如f(x)kx(k 0),即满足上述条件【变式 2】已知函数f(x) 在(1,1)上有定义, f()=1,当且仅当0 x1 时 f(x) 0,且对任意x、y (1,1)都有 f(x)+f(y)=f(),试证明 :(1)f(x) 为奇函数;(2)f(x) 在(1,1)上单调递减【答案】(1) 证明: 由 f(x)+f(y)=f(), 令 x=y=0,得 f(0)=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9 页令 y=x,得 f(x)+f( x)=f()=f(0)=0 f(x)= f(x), f(x) 为奇函数(2) 证明: 先证 f(x) 在(0,1)上单调递减令 0 x1 x2 1,则 f(x2)f(x1)=f(x2)+f( x1)=f() 0 x1x21,x2x10,1x1x20,0, 又 (x2x1)(1x2x1)=(x2 1)(x1+1) 0 x2x1 1x2x1,01, 由题意知f()0,即 f(x2)f(x1) f(x)在(0,1)上为减函数,又f(x) 为奇函数且f(0)=0 f(x)在(1, 1)上为减函数。高考题萃1 (2008全国 I )函数的定义域为()A BCD答案: C. 解析: 由且得或. 2 ( 2008 安 徽 ) ) 函 数的 定 义 域 为_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9 页解析: 由且且得3 ( 2008江西)若函数的值域是,则函数的值域是()AB CD答案:解析: 令,则,4 ( 2008山 东 文 ) 设 函 数则的值为()A BC D答案: A 解析:,. 5 (2008天津)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9 页(A) (B) (C) (D) 答案: C 解析:等价于或,解得或,. 6 (2008全国I )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 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看作时间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ABCD答案: A解析: 根据汽车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结合函数图像可知。7 (2008全国 II )函数的图像关于()A 轴对称B 直线对称C 坐标原点对称D 直线对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9 页答案: C 解析: 函数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 8 (2008山东)函数的图象是( )AB C D 答案: A 解析: 函数是偶函数,图像关于轴对称,又时, 选 A,不能选C. 9 (2008山东)设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A) 3 (B)2 (C)1 (D)答案: A 解析: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9 页对称即,把选项 ABCD 的值逐一代入,可以确定选A. 10 ( 2008福建)函数() ,若,则的值为()A.3 B.0 C.-1 D.-2 答案: B 解 析 : 是 奇 函 数 ,即. 11 ( 2008安徽)若函数、分别是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则有()A BC D答案: D 解析: 即, 又 单 调 递 增 ,且. 12. ( 2008上海)设函数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若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9 页时,则满足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解析: 当时,;当时,则,有;,或或,解得或. 13 (2008全国 I )设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C D答案: D解析: 由奇函数可知,而,则,方法一 : 当时,;当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9 页又在上为增函数,则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方法二 : 作出函数的示意图,有当时,即;当时 , 即. 14 ( 2008 北 京 ) 已 知 函 数, 对 于上 的 任 意, 有 如 下 条 件 : ; 其中能使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 _ 答案: 解析: 函数是偶函数,且,又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作出函数的示意图,有能 使恒 成 立 的 条 件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9 页. 15 ( 2008 陕 西 ) 定 义 在上 的 函 数满 足() , 则等于()A 2 B3 C6 D9 答案: C 解析: ()时 , 即,时,即,时,即,时,即. 16 ( 2008 四 川 ) 设 定 义 在上 的 函 数满 足,若,则( ) ()()()()答案: C 解析: 且,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9 页,17 ( 2007 山 东 卷 ) 给 出 下 列 三 个 等 式 :, 下列函数中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等式的是()A BCD答案: B 解析:满足,满足,满足,只有不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等式。点评:本题考查了抽象函数的定义式下特殊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判断,反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切函数的运算法则的判断与应用。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建立是新课标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高考与竞赛中的常见题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29 页18 ( 2008湖南)已知函数(1)若 a0, 则的定义域是 _; (2)若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 解析: (1)当a0时,由得, 所以的定义域是; (2) 当 a 1时,由题意知; 当0a1时,为增函数 , 不合 ; 当 a0时,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故填.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