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概括.docx

    • 资源ID:25477058       资源大小:27.2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概括.docx

    2022年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概括 目前,高三考生正在进行惊慌的复习。有哪些学问点四高考学生须要复习的。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学问点概括,希望大家喜爱! 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学问点概括一 寡 人 之 于 国学问点总结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 无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路矣 颁斑,花白 3.涂不饿莩而不知发 涂途,道路 莩殍,饿死的人 (二)词类活用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动,跑五十步,一百步。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动,穿。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动,称王。 (三)一词多义 1.于寡人之于国 对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 至 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 赵氏求救于齐 向 2.以 请以战喻 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3.之 填然鼓之 衬字,不译 树之以桑 衬字,不译 顷之,烟炎张天 音节助词,不译 4.胜 谷不行胜食 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 美妙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 超过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成功 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5.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将兵万人 士兵 穷兵黩武 斗争 (四)古今异义 1.河内凶: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五十者可以衣帛:古,可以以之;今,一个连词。 (五)重点词语 1.尽心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运用,加强语气。 2.无如寡人之专心者:没有像。 3.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4.请以战喻:请允许我,表谦;请回答,请你,表敬。 5.数罟不入洿池:密;网;池塘,凹地积水。 6.鸡、豚、狗、彘之畜:鸡、小猪、狗、猪。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仔细从事;庠、序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陈述;义,道理。 8.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9.王无罪岁:归咎,归罪;年成。 1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吃。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食物;约束。 12. 黎民不饥不寒:黎民、庶人、布衣、黔首、百姓均指平民百姓。 (六)特别句式 1.直不百步耳 直耳 只是罢了,不过罢了 固定句式 2.未之有也 劝学学问点归纳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悟。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才智。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别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记。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方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专心一也/专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留意力;多专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古义:藏身。?今义:把志向、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 (从,介词) 而青于蓝 (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连词) 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学问点概括二 以 1、因为,由于:例: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臣是以无请也。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有好事者船认入。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卷石底以出。而托于柑以讽耶?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假如的意思)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属予作文以记之。杀之以应陈涉。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11)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18)忽魂悸以魄动。(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20)各各竦立以听。(21)以致天下之士。(22)然而隐忍以行。(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25)遂拔以击荆河。(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以钱覆其口。屠惧,投以骨。具以情告。以缚即炉火,烧绝之。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何以为计?将以攻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15)具告以事。16)士大夫终不愿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19)国胡以相恤。(20)将以衅钟。(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皆以美于徐公。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以志气闻于诸侯。以攻则取。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根据,依照。例:策之不以其道。今以实校之。余船以次俱进。何必更以多寡为差?盖以律非故杀。以次进。则又法从事。 7、依据。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指从今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 12、为。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14、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例:虎视之,硕大无朋也,以为神。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相传以为雁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撰长书以为贽。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以为且噬己为,甚恐。以为妙绝。人人自以为必死。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铸以为金人十二。 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学问点概括三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旧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化,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先生究竟是赞扬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志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赞扬?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劝慰? “这原委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肃穆地说。 解析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终一个问号改为句号。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志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其次、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终一个问号正确。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纳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一般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状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干脆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别含义的词语或须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一般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楚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终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别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干脆引用不用引号: 例: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日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明显是间接引用(转述)。假如是干脆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其次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假如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殊留意:引语末的标点假如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例: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说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其次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状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化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协作等等,都要包括在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他的精确,清爽,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竞赛。 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夫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加本事、参加竞争、尽快致富。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迷人的香味。 解析去掉顿号(规律2)。“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第一、其次、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3)。除最终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四个逗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夫”的谓语)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说明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忽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说明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其次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倘必照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晰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晰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团总支书记最终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当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当留意改进。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楚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最终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 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请求掌柜,不要再提。 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解析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去掉省略号(规律2)。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 1.冒号一管究竟,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究竟,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终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说明作用。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起先,王校长大声宣布:今日有两个好消息告知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冒号一管究竟,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例:(23)地质灾难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难,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难,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仔细二字。”张老师说:“看法确定一切,的确很有道理。”(04天津)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假如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 (25)19岁的女高校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新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26)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心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扬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7)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8)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29)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25)、(26)、(27)、(28)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9)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六、句式变换(长句变短句、重组、下定义等),广告词、串词、颁奖辞、手机短信、答记者问、图文转换题、修改题、仿写题、排序题。 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学问点概括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概括.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