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冲刺册 题型六 措施类非选择题 .docx
www.ks5u.com题型六措施类非选择题题型概述此类题型具体设问形式有:结合材料分析主体应该如何做好某件事情;结合材料分析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材料分析主体是如何做好的;就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建议;等。题型分类类型常见形式解题步骤类型1是怎么做到的材料中一般告诉了某个主体做了哪些事,并且取得了成功;要求考生回答该主体是如何做到的此类题由于材料中有具体的做法,因此只要将材料中的做法转换为教材语句即可,答题格式是“材料中的做法+做到了+对应的做法转换的教材语句”,实在找不到对应点的,可以直接抄写材料中的语句。此类型题不同于“应该怎么做”的地方就是只需要在材料中找到做法对应,材料中没有的可以不管。答题时注意层次类型2启示类试题一般以“启示”一词为题眼,以“(指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指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为设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有关信息分析出有关借鉴意义一是分析材料,挖掘材料的信息点。对材料要全面分析,既要分析材料所呈现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获得启示,也要分析现状中的可贵或成功之处,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对措施展示式试题,既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又要看到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二是回归课本,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格式:该主体的做法启示(抽象概括)此做法能达到的效果。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即可,不必展开分析类型3“应该如何做”一般以“措施”“要求做”“如何”等为关键词,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么实现”等形式出现,要求考生为解决有关问题提出措施(1)针对主体找措施解答时,如果设问已经明确点出了主体,就应该对主体可实施的主要行为详细列举,并尽量结合书本、材料、时政等进行分析。当设问中没有明确点出主体是谁时,应该尽量搜索相关的主体,再结合材料提出解决方案(2)针对原理找措施有些材料只是引出了一个话题,要求就此话题回答如何做。此时要注意教材是否已经有现成的答案,课本上已经有了的内容直接结合材料按课本知识回答(3)针对问题找措施就是根据相关问题或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中。此类题一般来说分两个设问,第一个设问是要求概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个设问则要写解决措施。作答时,必须先找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再一一对应写措施。即使不分两个设问,作答时也应该提取信息,找出材料中的问题再进行分析类型4政策建议类请就提出建议(不包括方法论建议)(1)根据原因得到对策。一些材料会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原因,得出对策(2)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给定材料中一般会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考生可以从中总结对策(3)根据问题写对策。材料中如果给定了存在的问题,就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建议典型例题1.(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最后一卷,39)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精准扶贫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了定点帮扶的工作方法,要求全国各地人大成立调研小组,走进村户了解贫困情况,精准施策。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各代表团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并就如何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提出了针对性意见。2019年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要将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体系不断完善,对于扶贫攻坚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要求人大代表要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是如何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14分)1.答案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审议并通过代表团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就如何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落实精准扶贫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精准扶贫,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具有监督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监督相关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对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建议和监督落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知识范围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问是“说明我国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是如何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根据材料中“要求全国各地人大成立调研小组,走进村户了解贫困情况,精准施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就如何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提出了针对性意见”“要求人大代表要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等关键信息,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作答。2.(2019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山水相依,守望相助。上海合作组织走过17年不平凡历程,从打击“三股势力”到维护网络安全,上合组织始终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在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地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构建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深入分析国际及地区安全形势,明确应对风险挑战的努力方向,制定共筑安全的新举措,上合组织将推动地区安全合作迈上新台阶,继续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哪些借鉴。(12分)2.答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打击“三股势力”,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建立国际新秩序。彼此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履行作为主权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网络安全,在安全合作领域加强合作。世界各国应深入分析国际及地区安全形势,制定共筑安全的新举措,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维护世界稳定。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启示类题型,即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由于材料中有具体的做法,因此应先找出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包括的内容,再根据此模式的成功做法找启示。具体来说,分析如下: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模式教材原理打击“三股势力”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推动构建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主权国家的义务在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推动地区安全合作迈上新台阶,继续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2018安徽江南十校冲刺联考,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规模与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人工智能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制造业正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加速迈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增加到一万六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受研发成果转化率低(我国不足20%,创新强国为60%70%)的制约,2017年我国创新能力指数仅排名世界第17位,这与我国研发人员数量与专利申请量的位次极不匹配。一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下用不上;二是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意去研究;三是许多对企业具有实用性的成果,企业缺乏资金、人才等成果转化支持条件。根据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并就如何实现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建议。(14分)3.答案(1)作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2)建议: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或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企业发展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率;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创新企业的税费、融资等成本;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促进人才培养。解析本题第一小问要求说明科技创新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考生结合材料,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可以根据材料中指出的问题,从健全自主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率,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等角度进行针对性解答。对应训练1.(2019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有一位专家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乡村治理滞后于乡村发展,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新形势下乡村治理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事务仍主要依赖上级党委政府,村级组织事务处理能力弱化;村民参与自治事务少,对村自治组织缺乏信任感;留守乡村的“老弱”人群,文化素养与法治意识欠缺,“能人”与“贤人”缺位,少数干部独断专行、假公济私、滥用职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12分)1.答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作用。(3分)培育村民的公民意识,增强村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激发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分)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法治意识,培养清廉有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法律在保护农民权益、维护乡村秩序、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权威。(3分)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促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解析本题要求分析如何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材料中已经指出了制约“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写措施即可。2.(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第二次月考,39)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各地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展开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广东某区把自治重心由村里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有效激发和调动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浙江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促进了乡村有效治理;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为充分发挥乡贤在促进家乡发展中的作用,许多村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 “村支两委+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12分)2.答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乡村治理的正确方向;创新村民自治具体形式,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人翁积极性;发展农村协商民主,提高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增强村民法治观念,提高村民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法律、道德对村民自治的规范和促进作用。解析本题材料中指出了各地乡村治理的具体做法,因此可以从这些做法入手,将这些做法转换为教材语句。这些做法体现的知识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创新村民自治具体形式;发展农村协商民主,提高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等。3.(2018湖北沙市中学高考冲刺,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黄山市为推进乡村振兴,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300多元。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坚持“利用是最好的传承”的理念,在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的同时,依托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打造了徽州民宿、修学研学、摄影写生、古道穿越等一批具有徽州特色的新型业态;依托闲置的古祠堂、古民居,建设村史馆、乡贤馆、好人馆,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真正让民众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黄山市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鼓励农民群众踊跃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产等领域,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农民群众有了“双创”激情,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新文化,为乡村发展汇聚了正能量。结合材料,说明黄山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的。(10分)3.答案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培育文明乡风,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将积极进取的新文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力量,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黄山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的,属于“是如何做到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应找出材料中的做法,将这些做法与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结合起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