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2.docx
-
资源ID:25534452
资源大小:24.3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2.docx
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2 学问是一切力气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盛发达,科学发展的力气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因为学问就是力气。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202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1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人类社会初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挡灾难、疾病的实力很差,世界人口缓慢增长。 (2)工业革命后(近代): 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创建的财宝大大增加 2、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 3、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 ,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3)“二战”后(现代):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缘由,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第一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诞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人口增特长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缘由:1、农业丰收与和平年头,人口数量就增加。2、灾荒、斗争、瘟疫流行的年头,人口数量就下降。 分布:极少数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部落 (2)其次阶段为高增长阶段。(传统型)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诞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快速扩大 缘由: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分布: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 (3)第三阶段为增长减缓阶段。(过渡型)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诞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渐渐下降,人口规模增长趋缓,人口平均寿命接着上升。 缘由:1、社会和家庭生育观念转变 2、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政策实施 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4)第四阶段为增长减缓阶段。(现代型)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诞生率进一步下降,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已起先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缘由;经济、社会、文化、教化等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 中 国(现代型):缘由:我国多年来始终严格实行安排生育政策,人口诞生率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其宗教、医疗文生条件、自然条件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定 1、生产力水平:发达国家多为现代性;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三率:原始型为“高、高、低”;传统型为“高、低、高”;现代型为“低、低、低”。 3、自然增长率:高于1%为传统型;低于1%为现代型。 4、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2 1. 世界的人口问题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峻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问题最为突出。 2.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与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3. 中国的人口问题 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外,突出表现在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老龄化加快等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地区之间不平衡,社会负担重 2.读教材第7页表1-1-4,分析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及清朝乾隆年间人口数量快速上升的缘由。 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缘由:魏、蜀、吴三国之间斗争不断;各国土地兼并加剧,赋税繁重;自然灾难频繁等。乾隆年间人口数量快速上升的缘由:赋税制度改革,按田亩数收税,替代了按人丁数收税;社会相对稳定,百姓安家立业,农业生产的需求;无重大天灾人祸,死亡率降低,人口寿命增加等。 (2)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头和80年头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缘由。 20世纪60年头:人口经验了短暂的负增长后,快速增加。 1959年1961年:人口出现负增长。缘由:“大跃进”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难影响。 1961年1971年:人口高速增长。缘由:社会相对安定;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传统的生育观念。 其次节 人口迁移 第1课时 人口的迁移与流淌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 能归纳不同时期(四个阶段)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3.了解人口流淌的概念、作用、中国民工流。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淌 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淌: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缘由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迁移的推断方法: 1、空间位移:是否跨域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 2、居住地变更:户籍发生变更 3、时间限制: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至少在1年以上) 下列人口移动中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 1. 15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人口迁移 2.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的“民工潮”人口流淌 3.小湾电站的移民人口迁移 4.大批农夫赴科威特等国务工_ 人口流淌 5.来盐津一中就读的学生_人口流淌 分类 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城市化) ;城市农村(逆城市化也叫郊区化) ; 城市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按就业人口迁移方向划分:第一产业其次产业第三产业 人口迁移的四个阶段 1.人类社会早期:引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 2.古代农业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开垦的吸引或躲避灾荒、 战乱、宗教迫害等。 3、1519世纪:影响因素是地理大发觉和新航路的开拓及殖民主义扩张 迁移方向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欧洲人移民美洲和澳大利亚(自愿迁移);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奴到美洲(强制性) 4、二战以后(重点) 缘由: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 1.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永久性移民削减;3.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 详细表现有哪些? 1.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2.流向发生很大改变;3.新兴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吸引也造成了人口迁移。 1、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德国的分裂和统一;印巴分治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改变:欧洲从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缘由:美洲劳动力需求削减,欧洲人从原殖民地返回家乡;西欧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减轻,迁出人口削减 2、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很大改变:美国仍是世界上外来人口主要迁入国,但是欧洲移民削减,拉丁美洲和亚洲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始终为迁出区的大洲:亚洲、非洲;始终为迁出入的大洲:北美洲、大洋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大洲:拉丁美洲;由迁出区变为迁出入区的大洲:欧洲 3、迁移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 1、新兴城市引发人口不断涌入:深圳 ;2、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就业导致人口涌入:丽江 国际难民:国际国内斗争、政治形势改变、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 ; 环境移民:四川地震 (二)人口流淌 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缘由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淌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国际人口流淌外籍劳工 ; 国内人口流淌“民工流” 中国民工流 1、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区到沿海城市 民工流的影响 2、主要迁出地:河南、四川、广西、江西、安徽 3、主要迁入地:广东、上海、北京、新疆 4、主要方式:以自发流淌为主 5、主要目标:务工和经商 主要缘由: 1、农村出现大量廉价劳动力 2、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3、国家政策允许农夫进城 国际人口流淌:外籍劳工 外籍劳工最大的聚集地:美国、加拿大 中东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自己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 能自己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能运用上面学问分析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2、土壤;3、淡水;4、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文化教化;3、婚姻家庭;4、交通和通信 政治因素:1、国家政策;2、政治变革;3、斗争 1、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北大荒到北大仓 、水源:分布及其改变,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攀枝花 、自然灾难:大型洪灾 2、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和生活、工作条件 文化教化:求学 、婚姻家庭:1、婚姻是影响年轻人迁移的重要因素;2、家庭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交通和通信: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 3、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我国历史上的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戍边50年头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变更、朝代更迭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逐迁往英国 斗争叙利亚斗争,伊斯兰国斗争,乌克兰斗争迁移 宗教分歧: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原居住地:环境恶劣、人口压力大、生活水平低等 拉力:迁入地:环境优越、经济和生活条件好、教化水平高等 阻力: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 迁出区:推力拉力 迁入区:拉力推力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利、弊两个方面归纳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 主动影响1、有利于缓减人地冲突,爱护环境;2、加强与外地联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1、造成人才流失,劳动力削减 对迁入地: 主动影响:1、供应丰富的劳动力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1、增加公共设施、卫生、教化、环境、社会治安管理的压力。 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 (2)促进了经济发展:美洲、西欧 (3)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一)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2. 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3.能自己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亚洲东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 亚洲南部; 3. 西欧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常见的重要工业地带。 4. 北美洲美国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 人口稀有的地区 1.高寒地带:北美、亚洲、南极洲(无人定居) 2.沙漠地区: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中西部 3.湿热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河流域 .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特点一东西差异:东多西少;特点二自然差异:沿江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特点三经济交通差异: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特点四民族差异: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P19 活动:请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缘由? 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 2、气候 3、水资源和土壤资源 4、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 2、交通条件 3、文化教化 1、国家政策 1.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50 以上的人口 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土地贫瘠,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气候:气温北温带:气温相宜,全球约80 的人口居住于此。降水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少,降水多的地方人口多 水资源: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 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分布多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工业革命时,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确定性因素 活动:阅读教材第20页“学问窗”,回答问题 1.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哪里?举例说明。缘由又是什么? 2.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分布集中的地方也是在高原山地,缘由是什么?举例说明。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战后,人口不断向城市聚 3、 政治因素 此外,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可在较短时间内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值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极限人口) 2.人口合理容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最佳人口) 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环境人口容量是探讨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探讨一个地区应相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多能养活16亿人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8亿9亿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丰富度: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经济发达程度:经济更加达,环境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正相关;人口受教化水平受教化水平越高,环境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正相关;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反之越大负相关; 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不同时期,制约因素不确定。 、总是相对于肯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水平环境容量不同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科技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改变趋势等有关 相对确定性:详细时期,制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在肯定历史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是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不变 我国现在人口已突破13亿,为了谋求我国人 口合理容量,我们该如何去做? 坚决不移的实施“安排生育政策”的基本国策。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的基本国策。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2022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