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pdf
-
资源ID:25537343
资源大小:150.2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pdf
认 识 三 角 形 说 课 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下面我从 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说教材 :学生已经接触过三角形,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今天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并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它是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三角形分类以及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会辨认出三角形的底和相应的高。(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三)情感目标 :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并在学习新知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指出三角形的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和相应的高。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三角形纸片,教师用钉子板。学具准备 :铅笔,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学生用钉子板。教法和学法, 教育家说:“你怎样教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针对平面图行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法上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实验法、比较法等方法,把观察,演示,实际操作,自学讨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练一练,在观察中抽象,概括。同时借助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学流程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的知识。新课标更是要求老师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初步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我用课件呈现51 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并让学生列举在生活见到的其它三角形。接着用课件展示例1 的实物图形并抽象出三角形。同时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实物所呈现的三角形开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又要明白这不是数学的追求,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点是从这些实物平面中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这样会很快的激发学生想研究三角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大步骤。第一步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分为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练一练4 个层次。1、摸一摸 ,用手触摸三角板的边,角,顶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2、看一看 ,课件演示三角形,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自己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3、议一议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在学生得出概念后让学生讨论“围成 ”可以替换成“ 组成”这个词语吗?教师板书:由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4、练一练 ,在此我设计三个练习题,其目的是对三角形的特征和概念进行巩固。A、首先画一个三角形,标上它各部分的名称。B、 其次用课件演示54 页第 1 题,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增加认知面。C、最后按要求在钉子板上围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分小组完成,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设计意图 :教育家布鲁纳在“发现法”中指出,学生自主参与及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第二步:探究三角形的特性。课件演示:首先我抛出问题:刚才我们观察的这些桥梁支架,自行车架以及我们身边的很多建筑,设计师为什么要利用到三角形呢?接下来我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拿出准备好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让学生用力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操作很容易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四边形容易变形。此时立刻向学生抛出:这就是三角形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稳定性。而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接着用课件呈现54 页第 4 题让学生解决, 及时应用刚才所学的三角形的特性。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比较活动,去感受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稳定性方面的差别,从而理解生活中很多建筑利用三角形的理由,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三步:探究三角形的高。我首先用课件演示例二折高的过程。1、折一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按课件演示的方法折一折,折完后互相观摩。看折痕的一端是否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是否与顶点的对边相交,折后是否重合,猜一猜折痕与三角形的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条边是什么关系。2、然后让学生展开被折的三角形,并让学生指着这条折痕,立刻告知学生这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同样的方式教学三角形的底。3、拓展: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之后,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另两条边是否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是否能折出另外两条高。以此来巩固和升华学生对三角形底和高的全面认识。4、继续探究: 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学生可能回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甚至回答不上,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一量,使学生得出清晰的认知:三角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5、 接下来教师演示用三角板画三角形的高。教师示范,学生观察。6、练一练:在此我设计两组练习题,(用课件演示)一组是让学生判断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否画正确(即54 页第 2 题) 。另一组是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标出底和高(即53 页第 3 题) 。设计意图:,新课标在此阶段对“三角形高 ”的要求有所降低,必须避开“ 高”的概念,但是必须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三角形的高,同时又必须让学生掌握“高” 的本质属性,这样才符合新课标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三)练习巩固我让学生完成教材54 页 3、5 题因为数学是讲练结合的学科,需要这样的及时巩固练习。(四) 、课堂总结1、问学生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2、再问学生是怎么获得的。3、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怎样的应用。设计意图 :我让学生谈收获,谈方法,谈体会,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 、板书设计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四、说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单明了,以帮助学生对本课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的罗列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五、本课理念本课教学我遵循新课改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