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计划(调整).doc

    • 资源ID:2555752       资源大小:433.12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计划(调整).doc

    .*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深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调整深度后)工程名称:*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工程地点:*区镇维毓村施工单位: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一、工程基本情况1二、主要工作内容及工程量2三、工程地质概况3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概况5五、工程特点12第二章施工部署21第三章施工目标22一、工期目标22二、质量目标22三、安全目标22四、文明施工目标22五、环境保护目标22第四章施工准备22一、技术准备22二、机械设备准备22三、材料准备23四、现场准备及施工平面布置要求23第五章施工计划23一、施工组织计划23二、施工进度计划25三、施工机械设备计划28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29一、测量定位29二、第一级采用放坡支护29三、第二级复合土钉墙支护32四、第三级采用复合土钉墙结合格构梁支护38五、腰梁、格构梁43六、基坑土方开挖44七、基坑降水、排水措施47八、工程安全监控措施47九、应急处理措施及对策49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0一、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及质量管理体系50二、加强技术质量管理,贯彻各项管理工作51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2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55第一章编制依据一、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2014年01月提供的长沙雨花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07月设计的长沙市雨花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粗格栅边坡基坑支护施工图;三、现有国家、省、市现行规程、标准和规范及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GB50330-2013);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330-200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桩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22:2005);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BG50010-2010);10、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7.0版;11、理正岩土计算软件6.0版;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情况长沙雨花污水处理厂项目位长沙市雨花经济开发区东南部,北到规划的比亚迪支路,南到已通车的振华路,西至建成的武广高铁线,东至在建的沪昆铁线。本方案针对本工程中的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深基坑支护进行编制。拟建的粗格栅为直径18.0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位于拟建场地西北角,周边为空地,池体壁厚0.8m,本次基坑支护的长度约为62.8m(底)、186.3 m(顶底),基坑底标高54.90m,基坑顶标高81.00m,基坑深度为26.1m。根据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长沙雨花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地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Qh)素填土、杂填土、种植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和第四系更新统(Qp)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戴家坪(K2d)泥质粉砂岩、砾岩。现按由新至老的顺序分述如下:1.1第四系全新统(Q4)1) 杂填土(Qhml),地层编号: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黏性土、卵石及砖块、水泥碎块组成,主要分布在场地内原居民房屋地基附近,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81.5m。2)素填土(Qhml),地层编号:褐红色、褐黄色,松散稍密,湿,主要由黏性土、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块组成,局部含有卵石及砂砾,分布不均,未固结。主要分布在场地西北角冲沟地段,该处填土系附近工程建设堆、弃而成,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56.6m。3)种植土(Qhpl),地层编号:灰褐色、灰黄色,松散,湿稍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有较多植物根系及有机质,夹有砂砾,分不均。主要分布在场地内冲沟水田及山坡荒地部位,冲沟水田部位层厚约一般为0.60.8m,山坡荒地部位层厚约为0.30.4m。4)淤泥质土(Qhal),地层编号:灰褐色、深灰色,流软塑,饱和,含有较多有机质及腐殖质,有腥臭味。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具中等韧性及中等干强度。主要分布于场地冲沟地段水塘、水沟及积水水田部位及其附近,简易勘探孔多有揭露,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51.7m,钻孔XZK94有揭露。5)粉质黏土(Qhal),地层编号:灰黄色、暗黄色,可塑,湿,含有砂砾,分布不均,局部段含有少量有机质,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系冲积成因。主要分布于场地冲沟地段,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1.33.0m。6)粉质黏土(Qhal),地层编号:灰黄色、褐黄色,硬塑,稍湿,见铁锰质结核,含有砂砾,夹圆砾及卵石,分布不均,切面较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摇震无反应,系冲积成因。主要分布于场地冲沟地段及丘岗坡脚部位,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1.04.5m。1.2第四系更新统(Qp)1)粉质黏土(Qpal),地层编号:褐红色夹灰白色、灰黄色,硬塑半坚硬状,稍湿,见有黑色铁锰质结核及斑团,含有灰白色、灰黄色条带及团块,具有网纹状结构,含有砂砾,夹圆砾及卵石,分布不均,局部段圆砾,卵石含量较高,切面较为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摇震无反应,系冲积成因。场地内多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1.05.2m。2)粉质黏土(Qpel+dl),地层编号:褐红色夹灰黄色、灰白色,硬塑,稍湿,见黑色铁锰质结核及斑团,含有灰黄色团块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块,分布不均,切面较为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摇震无反应,系泥质粉砂岩残坡积而成。场地内多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66.9m。1.3白垩系上统戴家坪(K2d)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其层厚大,仅初勘钻孔ZK28揭露有砾岩。由于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泥质粉砂岩,以泥质胶结为主,局部段含有钙质,故岩石局部段发育有孔径为520mm的溶蚀小孔,且由于其属于软质岩石,存在风化不均匀的现象,在中风化岩石层中发育有软弱夹层。1)泥质粉砂岩: (1)全风化泥质砂砾岩,地层编号:褐红色、暗红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矿物成分基本已风化,岩质极软,含有强风化块,岩芯呈硬塑的土柱状。场地内多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56.3m。(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地层编号: 褐红色、暗红色,泥质粉砂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质极软,锤击易碎,手折可断,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多被灰白色泥质、钙质浸染、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部分块状,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场地内多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0.55.5m。(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层编号:褐红色、暗红色,泥质粉砂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质软,节理裂隙稍发育,多见灰白色泥质、钙质浸染、充填,局部为黑褐色铁质浸染,岩石浸水易软化,风干易开裂,局部段发育有孔径为520mm的溶蚀小孔,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长柱状,夹少量块状,岩芯完整性好,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场地内多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约为13.034.7m。(4)场地下伏白垩系上统戴家坪(K2d)泥质粉砂岩泥质胶结为主,属于软岩,存在风化不均匀现象,在中风化层中发育有软弱夹层,以全风化状态为主,局部为强风化状态。钻孔ZK9有揭露,对应高程为79.6280.62m,呈全风化状;钻孔ZK25有揭露,对应高程为82.182.6m,呈全风化状;钻孔XZK04有揭露,对应高程为72.0274.02m,呈强风化状;钻孔XZK33有揭露,对应高程为82.8583.45m,呈全风化状;钻孔XZK76有揭露,呈全风化状。2)砾岩:中风化砾岩,地层编号深褐色,暗紫色,砂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质软,砾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砾岩、变质砾岩及石英质,含量约为5070%,粒径多在25cm,大者可达1012cm,多呈亚圆形,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多见黑褐色铁质浸染,经机械扰动后岩芯多呈砂砾状、碎块状,岩芯完整性差,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仅钻孔初勘钻孔ZK28有揭露,揭露厚度约为4.0m。2.地下水场地内分布的地表水主要为场地冲沟地段水塘、沟渠中的水体。场地内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第四系填土及黏性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只要分布在第四系填土及黏性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向四周地势低洼地段排泄。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丘岗挖方区水位较深,水量一般不大,勘察期间量测该层地下水水位标高78.60-103.61m;冲沟填方地段水位一般较浅,水量一般较大,勘察期间场地北侧冲沟填土区量测该层地下水水位标高77.00-84.98m,场地东南侧冲沟地段量测该层地下水水位标高76.81-84.39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伏泥质粉砂岩风化节理裂隙、层面裂隙及构造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上部覆盖层中的地下水的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由于节理、裂隙多被泥质、钙质充填,其赋水条件有限,连通性不佳,水量一般不大。但由于下伏基岩局部地段裂隙发育较为密集,且风化较为强烈,存在软弱夹层现象,在软弱夹层发育地段基岩裂隙水较为富集,但水量有限。3.设计所需参数系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相关指标值如下表:地层 指标天然重度(kN/m)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锚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kPa)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kPa)杂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素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种植土/淤泥质土/53/粉质黏土18.020104020粉质黏土18.430125025粉质黏土18.540155528粉质黏土18.645166030全风化泥质粉砂岩18.74014603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2.085(38#)20(18#)16080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4.0180(100#)28(25#)320160中风化砾岩/注:表中带“#”者为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4.边坡基坑支护方案选择边坡支护的方案较多,如放坡、护壁桩、锚杆、喷锚、桩锚、锚杆格构梁等等。各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选择合理的方案是保证边坡支护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次设计在深入掌握和研究已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周边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参照成功的设计及施工经验,进行多种方案的分析、论证与优化,本边坡基坑采用放坡、复合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结合格构梁及重力式挡土墙等支护型式。5.边坡基坑支护设计5.1设计原则5.1.1本次基坑为临时性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基坑支护竣工后一年;边坡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被保护的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1.2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5.1.3设计方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相关图纸,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结合周边环境条件及边坡基坑支护高(深)度确定。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根据拟建道路建筑及结构图实地放线,复核基坑顶、底边线位置;边坡支护施工前应根据拟建道路建筑及结构图实地放线,复核其坡顶、底边线位置。锚索超越红线部位需经相邻单位书面认同后方可施工锚索。5.1.4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0取值1.1;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0取值1.1。5.1.5距离坑(坡)顶边线2m范围内严禁堆载,2m以外道路一般附加荷载按q=20kPa考虑,建筑物每层按20kPa考虑,施工场地附加荷载按30kPa考虑。5.2边坡支护方案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及边坡基坑支护高(深)度,将本粗格栅基坑分三级边坡,第一级采用边坡支护;第二级采用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第三级采用复合土钉墙结合格构梁进行支护。边坡分为AB、BC、CD、DE、EF、HI、IJ、JK及KL共十段,其中西侧EF段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东侧HI及KL段小于1m部分采用十字形砼小梁支护;其余均采用预应力锚杆结合格构梁进行支护。具体支护详见设计图。5.3排水系统在边坡顶修筑截水沟,尺寸500*500mm,底修筑排水沟,尺寸300*300mm,按25坡度流向坡底,截、排水沟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0mm;在基坑顶底修筑排水沟,尺寸300*300mm,按3坡度流向集水井中,排水沟Mu10灰砂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0mm。根据地形和规划统一汇入沉淀池,并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6、边坡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6.1施工工序6.1.1 粗格栅基坑支护基坑开挖放线、复核变形观测点(含基准点)的设置变形初始观测坑顶截水沟修筑土方分段开挖至第一排短钉标高以下0.5m短钉施工土方分段开挖至顶梁底标高顶梁施工土方分段开挖至第一排土钉标高以下0.5m坡面清理、挂网、喷砼土钉施工土方分段开挖至下一排土钉和锚索标高以下0.5m坡面清理、开槽,支模、挂网、喷砼土钉和锚索施工格构梁施工(格构梁养护至强度70%)土方分段开挖至下一排土钉和锚杆标高以下0.5m依次循环至基坑底标高坑底排水沟修筑。6.1.2锚杆格构梁:边坡临时开挖线及支护桩位放线、复核变形观测点(含基准点)的设置变形初始观测坡顶截水沟修筑土方分段开挖至第一排锚杆标高以下0.5m锚杆施工坡面清理、开槽,支模格构梁施工桩间土处理(十字砼小梁、植草绿化)施工(格构梁养护至强度70%)土方分段开挖至下一排锚杆标高以下0.5m依次循环至边坡底标高坡底排水沟修筑。6.3 格构梁施工技术要求6.3.1 当上层格构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6.3.2 格构梁施工的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6.3.3格构梁材料采用C30商品砼,钢筋数量、规格长度及主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主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同一截面接头面积不大于50%,且相邻接头错开35d(d为主筋直径),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长度允许偏差50mm。6.3.4模板制作、购置须选用合格材料,其刚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施工要求。撑合理、牢固,模板与支撑密贴,模板间无错台、拼缝采用胶带粘贴,保证浇注混凝土时,不漏灰浆,模板平整、位置正确。6.4锚杆(索)施工技术要求6.4.1锚杆钻孔应超出钢绞线末端500mm,成孔前应对孔位标识。6.4.2锚杆施工前应编制好分项组织设计,挖土方作业必须与锚杆施工配合,每层挖土方作业面应在锚杆孔标高500mm处,严禁超挖,并平整好锚杆安装范围内场地,以方便锚杆施工。6.4.3成孔过程中取出的土体特征应按孔号逐一加以记录,并及时与设计所认定的土层加以比较,发现偏差较大时,根据5.1.3条表中锚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值及时修改锚杆设计施工参数。6.4.4钻孔位于松散土层及砂层中时应采用跟管钻进成孔施工,防止成孔垮土或湿法施工水浸泡软化坑壁土,孔深超过锚杆长度500mm,孔深允许偏差30mm,孔位允许偏差50mm,孔距允许偏差100mm,当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需调整孔位时,不得损害支护原定的安全程度。6.4.5钢铰线置入孔中前,应先装上对中用定位托架,保证钢铰线形成一体,处于钻孔的中心部位,托架沿拉筋长的间距为2.00m,托架的构造应不妨碍浆体自由流动,托架可为金属或塑料件。6.4.6成孔后套管留在孔内,伸入一次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200mm)注满浆液;二次注浆管(灌浆管的边壁带孔且长度为2/3锚固段长)与锚杆绑扎在一起,待套管内注满浆液后插入孔内,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应进行可灌密封处理,再拔出套管(每拔10m套管在孔口补一次浆),在套管全部拔出一次注浆体达到初凝后进行二次注浆。6.4.7锚杆均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采用重力或低压(0.40.6MPa)灌浆,采用底部灌浆方式,导管底端插入孔底,在灌浆同时,将导管缓慢的以匀速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浆液、水等能全部逸出,第二次注浆采用高压注浆(23MPa),孔口设止浆塞,在首次灌浆初凝后24h内向孔中二次灌注水泥净浆,注满后保持压力58min。6.4.8灌浆材料用42.5MPa水泥,注浆体强度M25,浆体应按配合比配制,一次灌浆宜选用灰浆比1:11:2,水灰比0.40.45的水泥砂浆,灰砂比宜取0.51.0,或水灰比0.50.55的水泥净浆;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0.50.55的水泥净浆,适量加入外加剂以促进早凝剂和控制泌水,施工时当浆体和易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外加化学减水剂来解决,不能任意加大用水量,浆体应搅拌均匀,防止混入杂物堵管。6.4.9锚杆自由段采用涂刷防腐黄油加外套波纹管防腐,波纹管两端扎紧,防止浆液进入。6.4.10预应力锚杆的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3)锚杆锁定前,应按1.05倍轴向设计拉力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k/min;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能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量宜通过对锚定前、后锚杆拉力的测试确定;缺少测试数据时,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1.1倍1.15倍;(5)锚杆锁定应考虑相邻锚杆张拉锁定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当锚杆预应力损失严重时,应进行再次锁定;锚杆出现锚头松弛、脱落、锚具失效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并对其进行再次锁定;(6)当锚杆需要再次张拉锁定时,锚具外杆体长度和完好程度应满足张拉要求。6.5钢管桩施工技术要求6.5.1十字砼小梁施工:保证小梁线性顺适,底部平整,小梁砌筑前先清除边坡松动岩石或浮土,清出新鲜面。在边坡上的超挖凹陷部分应设置台阶后,以墙体相同的材料填补,小梁与坡面要密贴结合,十字交接紧密,保证小梁牢固美观,若边坡有地下水露,施工时应将地下水引入排水系统。十字砼小梁的具体施工要求与格构梁的一致。6.5.2喷播植草:播种用的植物种子在使用前应进行发芽率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播种量,播前需对草籽、灌木籽、粘合剂、保水剂、肥料及水等材料进行均匀混合,并通过喷播机均匀喷射于坡面,草种选择搞性强、根系发达、防护性能良好的植物种类。并掺入种子量的30%灌木种子,喷播时草子与肥料应充分拌和均匀,喷播后及时加盖无纺布,为草籽免受表水冲失,并实现保湿,喷播草籽后要加盖无纺布,促进草籽的发芽生长期,待植物生长整齐后及时揭去无纺布。前期养护时做好洒水、病虫害防治及补播等养护工作。洒水时要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45天。6.6土钉墙和放坡喷砼施工技术要求6.6.1土钉墙支护施工按照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的原则进行,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超过本层土钉(或短钉)孔位标高下0.5m。6.6.2钻孔位于土层中时宜采用跟管钻进或干钻成孔施工,防止成孔垮土或湿法施工水浸泡软化坑壁土,孔深超过土钉长度500mm,土钉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短钉采用气垫捶打入。6.6.3第一级坡面喷射砼采用C20细石砼,挂网采用6.5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度60mm,先喷射30mm砼,挂6.5200*200钢筋网,再喷射30mm砼;第二级坡面喷射砼采用C20细石砼,挂网采用双层8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度120mm,先喷射40mm砼,挂8200*200钢筋网,再喷射40mm砼,再挂8200*200钢筋网,最后再喷射40mm砼;第三级坡面喷射砼采用C20细石砼,挂网采用双层8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度150mm,先喷射50mm砼,挂8200*200钢筋网,再喷射50mm砼,再挂8200*200钢筋网,最后再喷射50mm砼。6.6.4喷射砼原材料采用强度42.5MPa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小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5,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6.8.5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7、边坡基坑支护变形观测边坡基坑支护变形观监测应委托第三方监测,监测应按现行规范进行,监理方应进行旁站,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7.1监测目的边坡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的目的:7.1.1为施工及时提供监测结果和信息,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位的关键性指标和所处的状态;7.1.2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本体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边坡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7.1.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做好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7.2监测内容7.2.1监测方法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7.2.2监测内容1)仪器监测根据基坑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水文质条件、基坑安全等级、周边环境条件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规程规范,本边坡基坑按一级基坑进行监测,应监测至基坑回填或边坡竣工后两年,监测内容主要为;(1) 锚杆(锚索或土钉)轴向应力监测;(2) 支护结构侧壁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4) 坡(坑)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5) 坡(坑)顶建、构筑物变形(竖向、水平、倾斜和裂缝)监测;(6) 周边地下管线管变形监测2) 巡视检查内容(视情况确定)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格构梁有无裂缝出现;格构梁有无较大变形;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石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监测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7.3监测点的布设7.3.1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坡(坑)顶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可共用:沿坡(坑)顶每隔20m布置一个监测点,监测点距坑顶边线约0.3m(可置于顶梁上,用铆钉枪射入铝钉以便观测),另应在周边建(构)筑物上布设监测点,可埋设116L=150mm的HRB335普通螺纹钢,埋设完钢筋后须灌入M15强度的水泥浆加固短筋根部,(监测点平面位置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工作基点埋深深度不小于20cm,且应布于边坑基坑侧壁的延长线上。7.3.2深层位移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边坑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为2050m,且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小于1个。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支护结构体内,测斜管长度不小于支护结构的深度;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0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7.3.3支护结构应力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水平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级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4m。7.3.4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为2050m。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线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承压水水位观测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得承压含水层中。7.3.5锚杆(锚索或土钉)拉力及预应力损失值监测锚杆(索)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的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是的1%3%,且不小于3根。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的测试点宜设置在锚头附近和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 土钉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宜布置监测点。监测点的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土钉杆体上的测试点宜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受力位置。7.3.6边坡顶建、构筑物变形监测通过设置变形监测点,布置于边坡顶部建筑物角点,边坡周边现有围墙根部。7.3.7变形允许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精度等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规程规范及本基坑的具体情况,将基坑位移变形的允许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精度等级等建议于下表;监测项目边坡等级累计值变化速率(mm)精度等级精度要求(mm)监测周期绝对值(mm)相对边坡高度(h)控制值深层水平位移一级边坑基坑2532一级0.1基坑开挖起至基坑回填后或边坡竣工后两年锚杆轴向应力一级边坑基坑65%f/一级0.5%F.S土钉内力一级80%f水平位移一级边坑基坑3035一级<1.0基坑开挖起至基坑回填后或边坡竣工后两年三级70815一级<1.0垂直位移一级边坑基坑2033一级<1.0三级7088一级<1.0建筑物位移水平102垂直102倾斜度2<0.1裂缝观测地表10持续发展建筑2持续发展注;1、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边坡高度(h)控制值量者的小值;2、表中f为设计极限值;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7.3.8监测频率本次边坡监测频率采用定时与跟踪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监测频率见下表:基坑监测频率表基坑类别施工进程基坑设计深度5m510m1015m15m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边坡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露;6)边坡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0)边坡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7.3.9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建立观测网点,取得各监测数据的初始值;对周边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记录。2)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应对坡顶的侧向位移进行监测,当位移与当时的坡高之比超过5数值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支护采取加固措施;3)发生异常情况或在24小时内其位移值超过8mm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开挖。 4)大面积开挖或上部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加大深层水平位移及锚杆轴向应力监测频率。 5)各工序施工均严格按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 8、边坡基坑支护试验与检测 所有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检验应满足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和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规范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检测点的数量和频率应满足上述规范要求。 8.1锚索和土钉施工前应进行基本试验,专门用于基本试验的非工作锚索和非工作土钉应各不少于3根。 8.2锚杆(索)抗拔承载力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索)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基坑部分)和5根(边坡部分); 2)检测试验应在锚固段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 3)检测锚杆(索)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4)基坑部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应大于1.4倍轴向拉力标准值;边坡部分验收试验荷载为1.5倍轴向拉力标准值Nak; 5)检测试验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附录A的验收试验方法进行; 6)当检测或张拉锁定的锚索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设计单位根据检测结果复核确定是否在同排还是下排锚索高度相邻位置增加锚索或锚索长度。 8.3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 8.4基坑部分墙面喷射砼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点数宜每500m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边坡部分可采用凿孔法或钻孔法检测面板护壁厚度,每100m抽检一组,芯样直径为100mm时,每组不应少于3个点;厚度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的有关规定。 8.5其余相关原材料送检及试块留置试验要求按现行相关国家及地方标准执行。 9、信息化施工 9.1后效监测 施工期间,按要求进行变形观测,并及时将观测结果反馈给建设和设计单位,观测期间先合理建立监测点和观测点系统,观测细则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雨天加密观测。 9.2信息化施工 本次边坡基坑支护工程一是项风险较高、较大范围支护的施工工程,为了确保边坡基坑支护安全,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施工。 9.2.1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把获得的信息通过修改设计反馈到施工中去,提高基坑支护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基坑经过支护后安全、可靠、稳定。为此,要求按第7章监测的技术规定在基坑场地或附近地段设置位移观测点,监测基坑以及邻近建筑物、道路的水平位移情况;对设计方案通过信息施工法加以补充完善。通过信息化施工,及时了解和掌握整个场地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反应,研究相应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及基坑的稳定。 9.2.2当实际开挖地质资料与设计参考地质资料不同,或施工过程中发现周边环境与设计收集资料不同时,应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按实际情况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校核修改、完善。 9.2.3锚杆(索)施工前进行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索)一致;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当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与设计采用值偏差较大时,应及时反馈给我公司,调整锚杆(索)设计施工参数;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测,若支护结构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应及时反馈给我公司,对支护结构进行补强。 9.2.4锚杆张拉完成后,锚具外杆体应预留并采取保护措施,当锚杆应力损失较大时应进行再次张拉,锚具外预留杆体长度和完好程度应满足张拉要求。 9.2.5由于各种原因,若基坑出现险情,应及时向设计汇报,采取抢险措施,同时调整设计方案与施工参数。 10、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各参与方须通力合作进行,采取有效的维护及应急措施,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0.1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使用与维护过程的危险源分析结果编制边坡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方案,各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护施工; 10.2支护施工前应通过组织演练检验和评价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0.3本边坡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或出现边坡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失稳破坏征兆时,须立即停止施工作业撤离人员,等险情排除或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后方能恢复施工; 10.4当边坡基坑工程发生险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边坡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等施工方案,并采取坑内回填反压,待稳定后再进行加固处理; 2)周围地表或建筑物变形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时,可采取卸载、局部或全部回填反压,待稳定后再进行加固处理; 3)坡(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采取坑内加载反压、调整分区、分步开挖、及时浇筑快硬混凝土垫层等措施; 4)坡(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引起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沉降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应调整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或采用回灌措施; 5)当支护结构出现渗水、流土时,可采用坑内引流、封堵或坡(坑)外快速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漏;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回填,再进行处理; 6)开挖底面出现流砂、管涌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施工,根据情况采取回填、降水法降低水头差、设置反滤封堵流土点等方式进行处理; 10.5基坑工程施工引起邻近建筑物开裂及倾斜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边坡基坑开挖,回填反压; 2)增设锚杆或支撑; 3)采取回灌、降水等措施调整降深; 4)在建筑物基础周围采用注浆加固土体; 5)制订建筑物的纠偏方案并组织实施; 6)情况紧急时应及时疏散人员。 10.6当边坡基坑工程引起邻近地下管线破裂时,应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计划(调整).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