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9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doc
-
资源ID:2556246
资源大小:2.17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9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doc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355页)一、选择题(2019福建质检)半边房(见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13题。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阴纳凉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避雨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A东南B西北 C东北D西南1A2.B3.A第1题,陕西关中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这使得雨水格外珍贵,半边房使雨水流入居民自家院子,即“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题,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为了降温,门前多种植树冠较大的阔叶树,能够起到遮阴纳凉的作用。第3题,关中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而干燥,为了获得更多的热量,房屋宜朝南采光,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西北风的影响,房屋大门最好朝向东南方向。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46题。4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光照C降水 D地形5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底部支柱长短取决于气温A BC D6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4D5.A6.A第4题,由图中的测量点海拔可知,河谷东北侧地形坡度较小,吊脚楼数量多,而河谷西南侧地形坡度较大,吊脚楼数量少,因此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选D。第5题,黔东南山区植被丰富,取材方便,吊脚楼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正确;吊脚楼逐级抬升,有利于获得较多太阳光照和节约用地,正确;吊脚楼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透气、防潮,但不是为了防涝,错误;根据地形坡度的大小,可对底部支柱的长短进行选择,错误。选A。第6题,中秋节一般在910月。西江千户苗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水稻,在此期间当地可能出现霜后晴天打稻的景观,A正确;荔枝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在夏季成熟,B错误;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C错误;梨树为温带树种,在该地不适宜种植,且梨树花期在春季,D错误。(2019长沙模拟)在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垛上耕作,形成一块块状如小岛的精致农田。读图,回答79题。7根据其耕作方式判断,垛田种植的作物最不可能的是()A水稻B棉花 C冬小麦 D玉米8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 BC D9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泥沙淤积加剧B地壳不断下沉C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D人口密度增加7A8.B9.C第7题,垛田适宜旱地种植,而水稻必须在水田中耕种。第8题,垛田地势起伏小,水土流失不严重,说法错误;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可以加深河道,利于排水通航,但不能拓宽河道和沟渠,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大部分来自土壤表层,加之淤泥中的生物残体分解又会释放出有机质,因而可以改善垛田土壤肥力,说法正确;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第9题,上游兴修水库可拦截泥沙,使得水库下游河段河水的含沙量减小,该地区河道的泥沙淤积减轻;水库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功能,兴修水库会使下游河段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减少,垛田不需要太高即可减轻渍涝灾害的威胁,故选项C正确。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喀斯特地貌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拥有独特的长寿地理环境,其中甲篆镇盘阳河流域是县内长寿人群最集中的地带。沿河的长寿村屯为季节性移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10月到次年3月是季节性移民的旺季。下图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0与广西其他地区相比,巴马瑶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长寿地理环境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纬度较低 B喀斯特地貌广布C空气质量好 D远离大都市1110月到次年3月大量季节性移民到盘阳河流域的主要目的是()A寻求长寿 B疏解心情C避寒越冬 D旅游观光10C11.C第10题,由图可知,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比巴马瑶族自治县纬度低的地区有很多,A错误;喀斯特地貌对长寿没有太大帮助,B错误;巴马瑶族自治县成为“长寿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该地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空气质量好,C正确;广西经济落后,远离大都市的地区较多,D错误。第11题,10月到次年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比,盘阳河流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适宜,大部分人到此是为了避寒越冬,C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9淮阳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2)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观,拦海大坝使荷兰拥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3)荷兰和中国的江苏省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地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解析第(1)题,从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上;从相对位置看,两地位于不同大洲,临不同海洋。第(2)题,分析荷兰风车景观的形成原因,应该从该国风力资源丰富入手,主要考虑大气环流(西风带)、地理位置(沿海)。修建拦海大坝有利于保护陆地免遭海浪侵蚀,有利于填海造陆。第(3)题,围海造田的原因主要从扩大耕地面积角度考虑;而退耕还海的原因主要从生态保护角度考虑。答案(1)相同点: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不同点: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2)风车:荷兰地处大陆西岸或大西洋(北海)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拦海大坝: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有利于填海造陆(围海造田)。(3)共同原因: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退耕还海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减轻土地盐碱化等。13(2019南昌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特迪瓦气候高温湿润,河网密集。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夏季降水明显偏多。(1)指出科特迪瓦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的共同原因。(3)分析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多的原因。(4)科特迪瓦北部和南部的河流地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一差异的具体表现及成因。解析第(1)题,河流一般由陆地流向海洋,则可依据河流分布与流向判断地势高低。第(2)(3)题,可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注意该地位于几内亚湾北部,纬度较低,图示还有洋流信息。第(4)题,河流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种;可从地势落差角度分析河水流速差异,从而分析地貌差异。注意图示河流发源于北部、在南部注入海洋,则北部为山地而地势落差大,沿海地势较低平。答案(1)地势特点:北高南低。判断理由:河流向南流动。(2)共同原因:临近海洋;受洋流影响。(3)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来自海洋,(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4)北部(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地貌为主(多峡谷,多V型谷),南部(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以堆积地貌为主(多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