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下学期生物每日一练05-17-高三下学期生物.docx
-
资源ID:25566887
资源大小:14.5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下学期生物每日一练05-17-高三下学期生物.docx
2022年高三下学期生物每日一练05-17-高三下学期生物1、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它属于 (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鹰分别占有第 营养级(3)若食虫昆虫全部死亡,则短时间内食虫鸟的数量 ,理由是 2、(6.00分)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草履虫细胞的核质比例会影响其体积的大小B. 青蛙的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 人体通过细胞凋亡完成对被感染细胞的清除D. 动物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能阻止细胞无限增殖3、(14.00分)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突触小泡来源于 (结构),其中的物质通过 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3)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4)当b物质与AMPA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此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4、紫硫细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用H2S代替了H2O,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H2S为暗反应提供能量B. H2S被分解为硫分子电子和氧C. H2S在光合作用中接受电子D. H2S被分解为H+电子和硫5、如图1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图2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请据图回答:(1)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将 ,在B点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 (2)乙、丙曲线中 点(填字母)代表最适温度若该种酶需要短期保存,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是 (用乙、丙曲线中的字母表示)(3)某同学在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存在以下疑惑: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加入底物后,能否加入酶之后再控制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无关变量温度能否忽略不计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用H2O2作为实验材料,根据科学性原则你认为上述疑惑中可回答“能”的是 (填序号)(4)图2中a结构是 的单体,酶1催化的反应将使高能磷酸键 (填字母)断裂放能,酶2催化的反应往往与细胞内的 (吸能/放能)反应相联系6、为了探究同一枝条中是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具有生长优势还是离地面最远处的芽具有生长优势,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方法步骤:初春,选择4根长势相似的葡萄一年生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每一枝条上留取3个茁壮的芽,从离根最远处依次标记为A、B、C弯曲并绑扎固定甲、乙、丙、丁4根枝条,分别使A、B、C三个芽留取在枝条上,显示出某种“顶端”的含义;其中甲、乙、丁的姿态如图所示,试在方框内画出丙枝条的姿态并标出A、B、C三个芽的位置(2)结果预测及结论:预测l:甲、乙、丙、丁中均为芽发育成的新枝 最长;结论: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预测2:甲中的A芽、乙中的C芽、丙中的芽在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 最长,丁中各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结论:离地面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预测3:甲中的A芽、乙中的 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都比较长,丁中的A、B、C芽发育成的新枝都一样长结论:离地面最远处和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具有同样的生长优势7、将植物放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分别在光照下和黑暗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初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能量的最终存在形式是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是 (3)该实验的目的是 ,在光下测定数据时烧杯内的液体是 (填“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溶液(4)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设置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对照组应该如何设置? 8、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为了探究体温调节,将8只年龄、生长状况等都相同的某恒温动物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全部手术破坏其下上脑,将两组动物放到相同且适宜的常温环境养殖一段时间,测定体温,然后将两组动物转移到5的房间养殖,观察行为表现并定时测定体温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发现,在5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 (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 (填“Na+、“Cl”或“K+”)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 (填“甲”、“乙”或“丙”)(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 ;理由之二最可能是 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9、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 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 水解产物中都有糖类C. 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D. 都具有CHONP化学元素10、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B. 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C.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D.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