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3).doc
-
资源ID:25570493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3).doc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各种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2.通过学习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为行动。 【教学重点】 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教学难点】 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教学准备】 相关视频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改变生态瓶这一课中,我们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和添加动物、植物都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哪些变化? 预设:(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那如果是大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预设:会!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海洋中生活着大鱼,小鱼当然还有虾米,大家都很熟悉,那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三种动物的食物链是怎样的呢? 预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ppt出示图片加食物链) 教师总结:像大鱼、小鱼、虾米这样,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在第六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比较一下,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生物群落是指所有的生物,而生态系统除了生物之外还包括了非生物。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 出示草原图片:这是什么? 预设:草原. 师:一个草原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 预设:生态系统。 师:你们见过草原吗?草原上有哪些动植物呢? 预设:草、树木、兔子、鹰 出示:草、兔子、鹰 师:那么草原上的生物组成的整体,叫做草原上的 预设:生物群落。 教师引导:同学都很爱动脑筋,那么你能说出图中的食物链吗? 预设:草兔鹰 (ppt:草兔鹰)在书本上写一写 教师引导:这些动物之间存在什么食物关系? 预设:草被兔子吃,兔子被鹰吃。 教师引导:假如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发生什么情况? 设想一下,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兔子变多了,草变少了。 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如果草少了,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这都是为什么呢? 预设:食物链中吃与被吃是相互影响,环环紧扣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教师引导:草原之所以美,就是因为草原上的生物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关系。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ppt: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许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和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 预设:不会。 教师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那么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草的减少呢? 预设:(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当然草原也有自动修复性,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正常的放牧或打猎会造成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吗? 预设:不会。 教师引导:但是如果过度的破坏行为就会使草原无法自动的修复,将会造成永久的危害。 (ppt:作业本最后一题) 教师引导: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先和同桌,前后桌交流。 全班交流。 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教师引导:人类无视自然法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近年来,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影响我国的其他地区,你们知道什么叫沙尘暴? 预设: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沙尘暴。 (播放沙尘暴的课件。) 教师引导:看到了沙尘暴,你觉得沙尘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预设:沙粒满天飞扬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会污染环境,对身体有害。 教师引导:这一切的危害都是生态失衡带来的,在我国北方,有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除了人类放牧的牛羊,还生活着肉食性的猎、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植食性的兔,还有蝗虫,蚱蜢等昆虫,以及我们喜爱的百灵鸟。那里还生长着中药材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菜等,可是当地的生态平衡正在遭到破坏。那么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的失衡呢?(四人小组讨论) 预设:人们过渡放牧。人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大量采摘各种名贵中药材,使植被被遭受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人们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捕杀大量的动物,使生态失去了平衡。 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具体事例。 (PPT:具体事例) 总结: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四万只蝗虫,可是每年有10万只百灵鸟被捕杀,而我国猎隼的数量非常少,已经成为一级保护动物。想一想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最终结果是什么? 预设:最终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教师引导: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预设: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不让它们遭到破坏。我们应该禁止捕杀各种动物,对捕杀的人进行严重的惩罚。我们应该进行环保宣传,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除了沙尘暴,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生态失衡而发生的自然灾害吗? 介绍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介绍蓝藻污染事件 教师引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ppt出示蓝藻的照片 教师引导:前几年就在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现象。2007年5、6月间,太湖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出现污染的原因是上游排放的污染物,里面含有的物质使湖水富营养化。当时,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就连我们小学的自来水也能闻到一股恶臭味。 四、课堂延伸、亲历实践 教师引导:在浩瀚的宇宙中,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本节课虽然就要结束了,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家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做一件环保小事,争当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