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的教学设计.docx
附件2:教学设计改进稿参考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教学形式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教 师马凤娟单 位金凤六小课题名称 舟过安仁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舟过安仁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一幕:诗人闲来一瞥,被“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的情景所吸引,为什么?因为他们虽无忧无虑的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也收了起来,船桨也停在那儿,这不是很奇怪吗?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作者疑窦顿解,恍然大悟后,不禁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啧啧称赞,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全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生动描写了儿童的稚气行为。既展现了两个小渔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流露出诗人的童心不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读中悟,悟中读,结合生活理解。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引童趣初读、想童趣品读,悟童趣拓展,延童趣作业,编故事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1、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想象画面 2、指导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交流反馈: 理解字词。 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比较第二首与第一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默写舟过安仁。 、改编成一篇小短文。学生好奇的听讲、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 “遮”的读音和写法。 2.学生评读、赛 读、合作读等多种方法读古诗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舟过安仁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自学要求: 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 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感受: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 (从“张”、“使风 1.悟读古诗,感受意境。 2.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聪明、顽皮,可爱,感受那种顽童用伞撑船的有趣的画面。课后完成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学了本首诗后,学生联系第一首诗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让学生美美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作业有实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板书设计舟过安仁 事件 两儿童无雨张伞 聪明、顽皮 原因 不是遮头是使风 喜爱、赞美 分层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舟过安仁。、 背诵并默写古诗舟过安仁。1、设计中的教学目标降低了要求。2、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诗,在读中感悟。3、教学以学生为主,渗透学生个体的发展,为学生搭建平台。单位:金凤六小 姓名:马凤娟 日期: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