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大青树下的小学 人教部编版.doc
-
资源ID:25587701
资源大小:19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大青树下的小学 人教部编版.doc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教材妙析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国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所充满欢乐、和谐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地读书、课下尽情地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中学段的起始段,要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是三年级语文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阅读课堂,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 教学思路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运用了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对比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析句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对比引导法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校与这所学校的景、人,物进行比较,从而感悟“特别”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由文本迁移到现实生活,能根据提示选择自己学校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说话训练。 【过程与方法】 1 用生词卡、图片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2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等方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整体把握,能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难点: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资料袋”的提示,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师先写好课题。)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这所学校,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齐聚在一所大青树下的学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美好景象。可以说收获满满,这些字词,你还记得吗?先在心里默读再指名读。 师:大家读过后再看看这些新鲜词,有什么发现?(特别美,少数民族特别多,上课安静有趣、下课热闹非凡)评价语:你善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你善于总结;你善于思考;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深入了解课文,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品读课文,思考: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板书:特别 ?) 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品读。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的复习,回顾主要内容快速进入学习,又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核心学习任务。】 二、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特别之处”。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校园的特别之美。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说说这所学校特别之处。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预设生:我觉得它特别在民族服装之美。你从哪一句感悟到的?接着引导学生:有人跟她感受一样吗?这所学校特别在于不同的美?还有哪些语句写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美?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美在哪里?从句式结构是有什么发现吗?(这排比句突出了上学路上景色之美,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我们上学路上都是车子和行人) 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地理位置很特别,而且它校内校外都很美。谁来把它的美读出来?(评价:读出了上学路上景色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欣赏和排比句式朗读、运用,体会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地理位置的特殊,矗立在山花烂漫之中,体会它的“特别”】 预设2:(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什么是鲜艳的服装?出示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服装图。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 “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颜色丰富的四字词语呢?(有纳才有吐,有积累才有表达。课外积累丰富。) 师:这些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绚丽多彩!它使学校更加美丽。 (4)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指名生读。(评价:抓重点词品读,读出这所小学独特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的重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预设3:(学生找不到,师引导,我们学校有铜钟和凤尾竹吗?)“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2)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联系我们的身边之景,想一想,这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生答。)是呀,多美的小学。 2配乐想象与朗读:师: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说,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师边描述边贴出相应的图画):一所小学里有一棵高大粗壮碧绿的大青树,它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师: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与赞美,来深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女生都1,男生读2)(评价:你们不但读出了声,更读出了情,读出了美的境界。)(板书设计:校园独特美丽) 【设计意图: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填补课文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声中边听边想象画面,再有感情诵读语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校园的特别之美。】 3.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地理位置特殊,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更加上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这么美丽的校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各民族鲜艳的服装,这鲜艳的服装都来自不同的民族,你知道文中哪一句写出了许多少数民族吗?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多民族之特别。 1.这所小学,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教师可以直接说:我们学校有少数民族吗?这所小学少数民族吗?把描写少数民族的语句找出来?) (教学方法:对比找异同) 预设1: (1) 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特别多?(民族)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你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苗族,回族,白族,壮族,满族,瑶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有”的排比句,谁能联系生活,用“有”的排比句说一句话。(出示课件9) (2)同学们看这2句: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请同学上台找一找,相同和不同:“不同民族”“穿戴不同”“同一间教室”“一起”“好朋友”(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通,服装不同,但他们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他们成为 同学,甚至成为同桌,他们不分彼此,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慢慢地成了肩并肩,心连心的好朋友。他们更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鲜艳的高高飘扬的国旗下,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爱我中华。请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听过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法吗? 3.小结,过渡。 这是一所特别的小学,这是一所多民族的小学,更是一所团结友爱的小学。(板书:民族团结友爱)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欢乐和谐。 师过渡:你听,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下的古老的铜钟敲响了。上课了,这铃声引领我们走进安静的课堂。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生答) 1.预设: (1)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师: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声音是那样的好听,窗外怎样?用一个词概括?(安静;你从哪里体会到安静的?) (2)师: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窗外的安静。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不忍心打扰) (3)师:师:“最有趣”是什么?在你的印象里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调皮捣乱的猴子) 这里猴子调皮捣乱了吗?是怎样的?“好奇”是指人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4)课文用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好奇地听着”这些新鲜的词句从侧面烘托出孩子们的学习是多么的认真。谁来读一读,读出上课的认真与安静?(前半部分慢速,语调轻柔,读出安静与祥和;后半部分加快速,语调高扬点,读出趣味性。)(板书:上课安静有趣) 2.小结学法,迁移应用。 师:这段文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怎么学习的。师生边引导回忆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副板书:学习方法:找关键词语;理解感悟;新修辞。)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进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完后再小结学习方法,由扶到放,迁移运用,教会学生会学语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师过渡:那下课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用刚才我们小结的学习方法自学。(学生默读课文,自学下课内容。教师巡视辅导。) 4. 交流反馈。 4预设: 生: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1) 课下的情景请用有一个词来概括?谁火眼金睛找出来?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谁来看热闹?什么修辞?文章用这些新鲜的词句,用这些有趣的拟人,写出来大青树下的小学,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谁能把孩子们这一静一动的欢乐有趣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2) 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平时在学校里上课下课做些什么?选一个场景想一想,再同位合作说一说,最后推荐到班级来说(自荐或者由同位推荐)。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做到了大胆说,认真听。你在做这些时,有猴子,松鼠、山狸来吗?大青树下的学校有这些可爱的动物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吗?这又是一个特别之处,(板书:课下欢乐和谐) 这样的小学让我们羡慕,让我们向往,想与花草为伴,以动物为伍,想成为这所小学的一员吗?。所以文章的作者无不自豪地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三、 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 总结全文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特别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重读 “可爱”) 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重读“我们”读出你的自豪、骄傲) 师小结,完成板书: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特别在于校园美丽,民族团结,安静有趣,欢乐和谐(擦去?板书:赞美 自豪) 你们喜欢这大青树下的小学吗?这样的小学怎能不让人赞美?怎能不令人向往?请同学们再看课题,请读出喜爱与赞美;我们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特别的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读出你的骄傲与自豪。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读课题,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师总结全文: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更是梦想启航的地方,愿你们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更希望你们将来与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团结一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四 课外作业:拓展作业: 1. 课下摘抄你喜欢的富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把它们积累下来。2.回家 把这篇课文读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听听,让他们也一起感受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3.学唱歌曲爱我中华,感受民族大团结带来的幸福与欢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了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对比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还让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因为我上课是用二年级的学生来上新部编的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生源感觉还是有点差别的,学生情感没充分激发出来,没达到预想的高潮,以后自己情感激发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