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18 盐到哪里去了| 冀教版(7).doc

    • 资源ID:25589453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18 盐到哪里去了| 冀教版(7).doc

    18、 盐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质与水混合的结果。2、通过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学准备:烧杯、玻璃棒、药匙、适量沙子、铁粉、白糖、食盐、锯末、水、纸巾。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生:愿意。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课件出示:小故事驴和盐)盐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大胆猜想师:盐袋中的盐进入水中后不见了,其他物体放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呢?生:实验。师:我们先来认识实验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实验材料。谁来描述呢?生:沙子是一小粒一小粒的,里面还有土;白糖白又发亮,也是一粒一粒的。生:铁粉黑黑的,是细小的颗粒,也有粉末;食盐是雪白雪白的小颗粒。生:锯末是不规则的木屑,有大有小。师:如果把这5种物体分别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谁来猜测?生:白糖会化在水里。生:盐也会化在水里。生:沙子不会化。生:沙子还会使水浑浊。生:铁粉不会化。生:铁粉还会浮在水面。生:不对,铁粉会沉入水底。生:放糖的水会变甜。生:放盐的水会变咸。生:锯末会浮在水面。师:同学们的猜测各有不同,请大家把自己的猜测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1中。(学生填写记录表1。记录表主要有3个内容,分别是预计的现象、实际的现象、水的变化。) 三、交流合作,验证猜想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看实验要求:(课件出示实验要求:每只烧杯中的水量、放入固体量和搅拌次数要相同;使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烧杯的底和壁,均匀搅拌,搅拌完一杯后擦净玻璃棒再搅拌下一杯;认真观察每种物质与水混合后有什么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小组分工明确,注意安全,保持安静。)师:谁能大声读一读?(找一名学生读。)你读得真有点广播员的味道。谁能解释一下实验要求的第一条?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实验中,倒入烧杯中的水量一定要同样多,倒入糖、沙子等固体的量也要同样多,搅拌的次数也要同样多。生:也就是说每个烧杯中放几药匙固体都放几药匙,搅拌几圈都搅拌几圈。师:同学们理解得很透彻,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吧。(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并适当指导。)师:你们的猜想正确吗?哪个小组来汇报?生:我们小组的实验现象是:白糖放进水中化在水里看不见了,水很清;食盐也化在水里看不见了,水也很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铁粉没化,水有点浑;锯末放进水中也没化,水很清;沙子放进水中没化,水比较浑。生:我们补充一点:铁粉、沙子与水混合后都是沉在水底的,而锯末是浮在水面上的。生:我们小组实验用的铁粉使水变浑了。生:我们小组还发现:食盐和白糖是一点点慢慢地化在水里的。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我们用玻璃棒搅拌后,沙子和铁粉分别在水底聚成一小堆,而且是在水底的中间。生:在搅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锯末不是全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悬着。师:在水中悬着,叫悬浮。生:我们还发现比较细的泥沙在搅拌过程中随着水在烧杯中打转转。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请各小组比较一下,你们的猜想与实际结果一致吗?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哪一组先来谈一谈?生:我们组认为铁粉会慢慢地沉到水底,没想到它会迅速沉下去。生:我们组认为铁粉会浮在水面,可是实验后的现象却相反。生:我们组认为铁粉也会使水变浑,可我们组的铁粉并没有使水变浑,而我们后面的这个小组,它们的铁粉水就有点浑。生:我们组认为盐粒化在水里一定很慢,可是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慢。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如果我们不亲自实验,你们能发现这些有趣的知识吗?生:不能!师:因此,我们在学习中有什么疑问,一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自实践,才能得出真知。努力吧!科学探究永无止境,世界上有许多新奇的事物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呢!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白糖、食盐、锯末、铁粉、沙子这五种物体与水混合后的实验现象及水的变化情况,下面我们就根据以上这些现象给这五种物体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方法多且独特合理。小组讨论后,把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2中。师: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分类情况?生:我们小组的分类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按在水中“化与不化”分类,化的有食盐和白糖,不化的有铁粉、沙子、锯末;还有一个是按沉浮分类,浮的有锯末,沉的有铁粉、沙子。生:我们小组除了这两种分法以外,还有一种按“水是清是浑”分类,水清的有白糖、食盐、锯末,水浑的有沙子、铁粉。生:我们也是按他们小组那样分的类,但是我们的铁粉水不浑,所以我们把它分在使水清的一类里。师:这组同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表扬。生:我们小组还有一类是按“看见看不见”分的类,盐、糖化在水中看不见,铁粉、锯末、沙子看得见。生:我们还可以按下沉的快慢分。生:我们还可以按是否聚成堆分类。生:我们还可以按有没有使水变味分。6水到渠成,理解“溶解”内涵师:你们太棒了!老师都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分类方法!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类,我们知道了有些物体与水混合后不会化在水里还能看见,而有些物体与水混合后,就会化在水里看不见。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糖粒和盐粒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盐粒、糖粒化在水里了。师:对了,那么,为什么化在水里就看不见了呢?生:因为它们化在水里,化得看不见了。生:我想他们肯定是化得非常非常小了,所以看不见了。师:糖粒、盐粒在水中化得非常非常小了,以致于我们用眼睛都看不见了。那么,我们就说它们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喝糖水时是不是每一口都是甜的?这说明极小的微粒是怎么分布在水中的呢?生:到处分布,到处都有。师:我们把像白糖、食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今天,我们学习了溶解这一现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溶解?生:溶解就是像白糖这样化在水中看不见了,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生:物体能均匀地化在水中看不见了就叫溶解了。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溶解现象,今后就不要再用“融化”、“化”这样的词来解释这样的现象了,这种现象叫“溶解”。四、巩固拓展,学以致用师: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容易在水中溶解呢?生:妈妈洗衣服时,洗衣粉能溶解在水中。生:炒菜时放的味精也能溶解在水中。生:清热解毒的板蓝根,用开水一冲也能溶解在水中。生:我们冲奶粉时,奶粉就溶解在水中。生:我还知道喝汤时放的胡椒面也能溶解在水中。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胡椒面根本不能在水中溶解。因为它没有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我在喝完汤后还能看见胡椒面黑色的小颗粒呢!师:如果谁还有不同意见可以回家亲自实验一下。生:我们生病时吃的药片也能溶解在水中。师:对呀!药只有溶解了才能被人体吸收,才能治好病啊!师:通过搅拌我们使食盐、白糖、高锰酸钾很快在水里溶解,还有其它方法让物体溶解的更快吗?生:用热水可以更快,一次我喝感冒颗粒,用冷水它溶解得很慢,我就加了些热水,很快就溶解了。生:把大块物体敲碎。师: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成粉末,都可以让溶解更快进行。五、畅谈收获,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收获。生:溶解就是物体在水中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生:原来铁粉是沉入水中的,和我想象的正好相反。生:白糖、食盐在水中变得看不见不叫融化,叫溶解。师:盐在水中溶解成看不见的微粒,你们能想办法把盐从盐水中找出来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可查阅资料,也可动手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能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附: 实验记录表1加入水中的物体预计的现象实际的现象水的变化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 实验记录表2分类标准分类结果标准一标准二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18 盐到哪里去了| 冀教版(7).doc)为本站会员(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