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4.docx
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要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求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出现,缩短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表现的内容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完成教师和常规教具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初中数学的教学,有必要清楚地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作用;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只能从教师和书本处获取有限的知识,在遇到难题时,很难获得不同于常规的全新的解决方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使得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造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育技术作为信息革命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其功能与作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弹性的内容设置,为课堂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总的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可参与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以下运用:1、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出一种“图文并茂”、“声色皆存”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数学 ,理解数学,从而激发其自觉学习数学、领会数学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课堂教学中,我这样来讲述: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的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 从而引出勾股定理,继而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因为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具生动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自动自觉地去观察、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2、直观演示突破难点如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此时,运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抽象思维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学习的难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轴对称”概念的教学中,我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3、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展示图形变化,充分让图形“开口说话”,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师开始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进行广泛的猜测后,接着教师利用课件中图形分、合、转、并、移、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的必要解说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利用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圆和长方形内在联系以及有关公式的推理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又如:在“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我通过几何画板的作图,变换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形状,学生很快发现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就等于相似比。用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与空间关系。4、实时查询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提供了方便。在讲解“生活中的数据”这一章中的“扇型统计图”和“月球上有水吗?”这两节时,我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直接查询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和目前宇宙探测方面关于月球是否有水的研究进展。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运用中的误区 1、多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较弱,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多是在计算机演示教室进行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上,平常则用得很少或几乎不用。 2、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用了计算机,将课本内容搬上屏幕,用“白板”代替“黑板”,将板书换成幻灯片,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如一位教师教学生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整个作图过程用课件展示,与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示范相比,既没有节省时间,也没显出其它的优势,相反,课前制作课件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课堂演示课件削弱了学生对三角形中线和角平分线作法的注意力,其效果远不及老师直接在黑板上作图讲解来得好、来得真实。 3、有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时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忙于将更多东西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一节时,用电脑出示了课本上的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例子及解题的每一个步骤,从分析到示范解法,前后不到5分钟,例子讲解就结束了。像这样的例题讲解在这一节课中竟多达7个。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反映也不错,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 4、有的老师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外在表现和计算机操作上,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挖掘,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位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严格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上课成了执行既定程序,学生是否适应,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他都无暇顾及。 5、有的教师把热情过多的放在具体技术手段上,一味地追求技术先进或形式多样化,好象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新就越好,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就不够档次,结果却适得其反。例如,有的教师特别喜欢强调色彩、动态效果,意图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一味利用视听刺激,反而会对 教学过程产生干扰,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优化教学;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