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文摘: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新课改认为“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一句话,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关键词:创新教育 探究式学习 想象力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新课改认为“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一句话,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趣为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开创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各学科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学新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如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新的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式的训练,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新思维则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如在阅读一篇语言文字材料时,老师提出“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地阅读思考,梳理好自己读懂的内容;再提出“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地阅读思考勾画和记录疑难问题,做好和同学交流的准备。不是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当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听到一个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对阅读材料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吗?二、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何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找出自我薄弱点,进行目的性明确的学习。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如教荷花一文中,我鼓励学生广泛收集有关荷花的图片及资料,并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边观察边朗读,体会荷花的清新美丽。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有更深刻的理解,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办法。转贴于 中三、以趣为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想象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展开想象的方法方式很多,还可以抓住结尾,引导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想象。或是抓住课文“假想”成分,引导推想。有些课文的体裁是科学小品文,蕴含着创造思维培养的许多因素和良机,教者可根据体裁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展开科学而合理的推理。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绝招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他们还会再比绝招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他们再比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柱子提议再比绝招,而且规定了再比的条件,“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小柱子的目的是促进伙伴们学习,锻炼,要对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等有益处,这样花费时间,精力才有意义。 四、 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学生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要公正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中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起来。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让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创造,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参考书目:(1)Linda Campbell等著 霍力岩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2)夏国良浅谈如何利用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3) 何更生等著 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 (4)jonathan C.Erwin著 选择性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 (5)夸美纽斯著 大教学论 (6)中学语文教学(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