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25723375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海洋和陆地 第二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执教者:湘潭江声实验学校 蔡志平【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是第一节的延续和深化,以海陆的变迁为主题,对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展开探讨,着重阐明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一些基本观点。 本节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中贯穿科学史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强调以求证和探索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为了达成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从现象和实例入手,按照求证和探究的思路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形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空间概念不强等原因,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是在不断变迁的;借助石燕化石,让学生知道海陆是在变迁的,并通过学生读图文材料,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通过学生拼图及读“板块构造图”过程,让其树立大地运动论的观点;通过演示、读图分析、观看动画和视频资料等,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并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意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提升其生存能力。【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板块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海洋生物化石、板块模型等。【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石燕化石”(长株潭地图+石燕化石),讲述:这是老师在春游时采到的,石燕湖公园因发现大量的石燕化石而得名,并介绍“石燕”是距今3.5亿年腕足动物门石燕贝目的古海洋生物化石。 提问:这说明了现在的石燕湖区域在3亿年前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呢? 学生:海洋。 教师:是的,这说明我们长株潭地区3亿年来发生了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沧海变成了桑田。教师:板书课题“海陆的变迁”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课一、沧海桑田列举实例,分析原因教师:出示“材料一: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图;材料二: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将在50年后被海水淹没,政府召开水下议会抗议海平面上升 ;材料三:中国永暑礁填海造陆工程图”。 学生:结合材料并阅读教材,初步归纳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 师生归纳: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 陆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的活动 次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获得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承转:通过以上的材料可以看出地球海陆的分布格局是在变动的,你们知道吗,人们对大地运动的认识是多么的来之不容易啊!因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大地的格局是固定不变的,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改变人们对大地格局错误的认识!他是谁?二、大陆漂移学说 偶然发现,伟大假说教师:魏格纳发现了什么?他提出了什么学说?学生:南美洲和非洲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大陆漂移说等。小组拼图,解读假说 教师:请结合教材P38-41内容,先小组合作拼图(将大陆尽量拼合在一起),再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并描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借用学具,拼图并演示大陆漂移;介绍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周围是海洋。大约两亿年前,大陆先后多处出现裂缝,分成几块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动手演示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寻找证据,感悟精神 教师: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学生:证据主要有南美洲和非洲“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古老地层相似、古生物相似”,教师补充“南极洲发现了煤炭”,激励学生不断探索;魏格纳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等。 承转:魏格纳穷其一生进行研究,却未能解决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问题,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只能是假说,但他却开创了大地运动论的先河。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广泛认可的板块构造学说。三、板块构造学说 教师:专家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教师:展示“地球板块分布图”,回答:1.你能说出全球是由哪几大板块组成的吗? 学生: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教师:教师示范,模仿板块做自我介绍。明确各板块的位置和特点。 教师:展示“地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各板块之间相对位置是否一成不变?(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好像木板漂浮在水面,随着水流在不停的运动。 学具演示,探索究竟 第一组:利用学具演示碰撞挤压运动,其余学生观察现象(形成山脉、高原)。 教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描述。(学法指导) 师生总结: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古地中海慢慢消失,原来的海底被抬升、隆起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这里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因此,在喜马拉雅山脉上能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组:利用学具演示张裂运动,其余学生观察现象(形成裂谷、海洋)。 教师:红海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描述。(学法指导)陆地变成了海洋!教师:请运用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回答下列问题“1.请解释世界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过程。2.有人说大西洋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洋,你赞同吗?为什么?甲乙板块边界 师生归纳: 张裂运动:形成裂谷和海洋(陆变海)板块边界甲乙 挤压运动:形成山脉(海变陆) 设计意图:通过学具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承转:地壳运动能量释放速度有快有慢,如果能量剧烈释放,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如地震和火山喷发。 教师:播放“地震”和“火山”的视频,给学生以震撼。 读图思考,探索究竟 教师: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提出问题: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关系? 学生: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有“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归纳总结: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教师:展示“2016年意大利地震”相关图片,提问:为什么意大利会经常发生地震,而湘潭很少发生地震?如果发生地震,我们怎么办? 学生:意大利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而湘潭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地震少。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迅速赶到空旷地避险;如在高楼层应该躲在坚硬的桌子或床下或空间狭小的房子里,等主震过后迅速赶到空旷地等(略)。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拓展延伸:你认为地中海的命运将会怎样?地球上的海陆格局将会怎样?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变迁,了解了地球上海陆格局的过去和现在,也预测了它的未来;学习了解释海陆变迁的各种理论学说,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但即使是板块构造学说也不能解释海陆变迁的所有现象,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将来能提出更好的学说来解释海陆变迁现象。【板书设计】海陆的变迁主要原因大陆漂移说地壳的变动 板块构造学说张裂运动碰撞挤压运动【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亮点有: 1.课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进行设计,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海陆变迁的现象,理解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还让学生预测了海陆分布格局的未来,让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交流,生成性知识较多,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并在课堂总结时给学生以期待,课后肯定有回味。 2.凸显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中利用学具拼图和演示大陆漂移,利用板块模型演示板块运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学生在体验中获取地理知识,在活动中得到成长,读图析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得到提升。 3.突出生活中的地理,选取材料新颖,贴近生活。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肯定鼓励做得还不够。

    注意事项

    本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