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doc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三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陈凤姬单 位荔园外国语小学课题名称吨的认识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 吨1000千克。能区分并灵活运用质量单位,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3、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段片介绍蓝鲸及有关资料。时间1分钟)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二、借助直观,形成表象。1 展示用吨做单位的物体。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生1:生2: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看大象体重4吨坦克的重量超过了30吨 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20吨 一辆卡车载重 4 吨一节火车皮运载煤炭的重量60吨左右小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齐读)2、归纳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有什么区别? (很重、一般、很轻)3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那就来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吧(播放课件) (1)课件展示:每瓶营养快线1千克, 1000瓶这样的营养快线重1吨。每袋的大米100千克,接着出示2袋、3袋、4袋、10袋。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每头奶牛重500千克,两头奶牛一共重1000千克。这样的两头奶牛一共重也是1吨。师:看了“吨”的展示,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后,板书:1吨(T)=1000千克(kg)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吨=1000千克,那么3吨=( 3000 )千克 6000千克=( 6 )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练一练:5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3)实践体验一吨的重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这个新朋友,又知道了1吨=1000千克,那么1吨有多重,你想体验一下吗?拎一拎:一瓶水重20千克。(让学生上来拎一拎或是抱一抱,说 说自己的感受。)活动要求:1、排队,每个同学使劲地拎一拎或抱一抱本组的水瓶,实在抱不动,就不要为难, 抱完就回去。 2、组内说一说感受。算一算:一瓶水约重20千克,( 50 )瓶这样的水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背一背A、同桌相互背一背,了解对方有多重。B、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C、我们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10个同学大约重( 300 )千克,( 33 )个同学大约重就有1000千克,也就是1吨。D、让33个学生站立,相互看一看,感受33名学生的群体。E、让33个学生同时跳一跳,感受1吨有多重。三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出示p48的第2题图)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追问: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2)出示下面的图片,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的重量才够1吨。(幻灯片) 1千克 3千克 2千克 10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3)实际应用,深化认识。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陈老师用相机拍下了一些,请看: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几t各表示什么意思?(幻灯片)学生答毕,教师指出:此处的“3t”表示这条路限载3吨。 学生答毕,教师指出:此处的“8t”指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起重量为8吨。学生答毕,教师提问:你认为在安全范围内,这个电梯的载客人数应是多少?师生共同计算,得出答案。追问:如果是儿童,是否可以多一些呢?让学生感受:电梯载客的数量不仅要考虑重量,也要考虑空间。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四、结合实际,拓展应用师:吨和同学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了,为了增进友谊,还得加深彼此的了解。 1、 选一选: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引导学生经历选择合适重量单位的过程,体会选择的过程是“假设比较验证”。)2、连一连:把合适的体重和对应动物连起来。蓝鲸 熊猫 猴子 大象 80千克 50吨 6千克 100克 4吨 3、算一算:完成想想做做第六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议一议: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延伸1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2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 吨 千克 克 1 000 1 000作业或预习练习册自我评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以生活为背景,安排了三组应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地深化了学生对“吨”的认识。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fanj - “吨的认识” 教学案例之简评 “吨的认识”是继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延续学习,虽然他们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计量单位,但是吨的认识远比“克与千克”难得多,因为它看的着却提不起,不容易产生直接感受。因此建立准确的“1吨”重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对低年段的孩子,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课中陈老师知道1吨重的东西人们不可能直接去掂一掂来获取感知,就设计了间接感知,先感受一桶水的重量,在换算成多少桶水是1吨,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来达到“吨”质量观念的建立,还有换算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一吨做到了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积累过渡到理性上升的原则。 其次,还注重孩子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让孩子们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中进行交流。但这个环节能否放在课的开始呢,一上课就让孩子们交流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接下来老师也展示搜集的情况,出示一些图片(一条金鱼、一匹马、一头大象)请大家帮忙说出你认为合适的单位。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吨”。 评议一单位: 姓名: 范静 日期: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