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参考提纲 .pdf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江苏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一P4 天体系统的级别P4 八大行星P6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条件: 1。适宜的温度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 有液态水原因: 1 外在原因: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运行轨道2 内在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液态水P10 太阳大气的分层(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的标志(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电离层扰动2 磁暴 3 极光P13 恒星日: 23 小时 56 分 4 秒(周期)太阳日: 24 小时(昼夜周期)P14-15 地球速度:近日点:1 月初,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 月初,公转速度慢地转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P15 黄赤交角: 23 度 26 分。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P19 夏至日: H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P21 大陆下 33 千米处莫藿界面,2900 千米处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P22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P28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P28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P30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海陆风:白天吹海风,海洋吹向陆地P30 上升低压多雨,下沉高压少雨P31-32 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P34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P37-38 东亚季风: 1 冬季风 -西北季风; 2 夏季 -东南季风南压季风: 3 冬季 -东北季风; 4 夏季 -西南季风原因: 12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地区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南北纬 40-60 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夏-炎热干燥冬温和湿润P41:锋-1.冷锋 ;2.暖锋 ;3 准静止锋P41-42.锋与天气 :1 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刮风下雨,伴有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前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P43 水平垂直天气气旋(北逆南顺)辐合上升多雨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下沉晴朗P46 全球气候变化三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P46 近代气候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P47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 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 毁林P48-49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 海平面上升, 1 农业影响(低纬度减产,高纬度产量增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水循环P54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2/3) 。可利用的淡水主要为:部分地下水、湖泊水、河水。P55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大循环、陆地水循环、海洋水循环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六个环节)P55 海陆间循环的意义: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P56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资源不断更新。2)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4)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P57 洋流概念:略动力:盛行风类型:寒流,暖流读图判断:为北半球寒流理由: 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10-30)为寒流。高温区靠近赤道,所以赤道在南,所以为北半球洋流模式: P57-58 太平洋: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大西洋: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加那利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夏顺冬逆冬东北风洋流西南风夏洋流P58-60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西北欧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南美西部沙漠直逼海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上升流)、对海洋污染:既利于污染物扩散,又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对航海事业:如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时间短原因:顺加纳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郑和冬季下西洋:冬季吹西北季风,顺风。P61 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02010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副热带海区0 N30 N60 N30 N60 N暖流寒流副热带海区副极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4、用水紧张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 A、人口的急剧增长,需水量大;经济(工农业)的发展,耗水量大-导致水量性缺水。B、水污染严重 -导致水质性缺水。P64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P65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开源节流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如玄武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裂隙(未喷出地表)冷却形成。如花冈岩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地表物质,在低地堆积,固结成岩。如石灰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大理岩之间关系: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风化:侵蚀:风力侵蚀(风蚀蘑菇)流水侵蚀 ( v 形峡谷 ) 冰川侵蚀( U 形谷、角峰)海浪侵蚀(海蚀崖)搬运堆积:风力堆积(沙丘、黄土高原)海浪堆积(沙滩)流水堆积(三角洲)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适宜建隧道,找石油、天然气断层线:不宜建大型工程,有泉水出露。褶皱山:连绵的山体,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断块山:独立山体,有陡崖,如华山、庐山、泰山P92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P93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P94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整体功能)平衡功能指自然地理要素保持稳定的能力P96 地理要素的变化可“ 牵一发而动全身”P99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高纬明显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明显,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 -荒漠的变化沉积岩岩浆变质岩岩浆岩冷却凝固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重熔再生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重熔再生重熔再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地中海气候下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西岸P100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受水热状况的影响必修二P5 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P6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中国现代型世界人口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P8 二次大战前后,拉丁美洲由迁入变为迁出,欧洲由迁出变为迁入,北美洲大洋州始终为迁入国内人口迁移分为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大80 年代中期,计划经济,户籍管理,人口迁移有计划有组织进行,从东向西8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自发迁移,从西向东P10 美国人口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迁移P12 影响人口环境容量三要素:资源、科技、生活文化消费(资源是最主要因素)P13 人口合理容量指最适宜的人口数P18 平原地区城市形态呈团块状,山区或丘陵地区呈分散式(条带和组团)P20 住宅区面积最大,占城市空间40%-60%,中高级住宅在城市外围,低级住宅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CBD(中心商务区)既是商业中心又是服务中心P21 工业区趋向于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P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经济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宗教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因素P23 城市由里向外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P26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P27 上海成为中国人口规模最大城市的原因:1 上海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出海口2 上海有发达的铁路网,人口稠密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有充足的原材料,广阔平坦的土地,巨大的市场P31 城市化的三要素:1 城市的数目增多,2 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3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多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积聚,乡村地区变为地区的过程P32 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农村的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P33 城市化的进程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加速阶段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后期阶段主要在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P36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有:1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 2 生物多样性减少3 热岛效应明显4 城市水量水质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P42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10 个)(补充) 东北的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不足 :热量不足河西走廊的种植业-灌溉农业, 限制因素: 水源 江南丘陵的茶叶种植土壤海南的橡胶气候 (热量 ) 吐鲁番的瓜果光照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上海郊区的乳蓄业市场宁夏平原的水稻水源 (灌溉 )P45 农业地域类型:1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5)政策鼓励P47 2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P48 主要特点: 1 小农经营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3 科技、机械化水平低4 水利工程量大P49 3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1 分布图 3。14(中央大平原) :2 区位条件(图3。13)1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P49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家庭/国营)P50 请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何不同?1 机械化程度2商品率P51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气候条件,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P51 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1,气候暖湿,草类茂盛2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附:注意两个港口名称: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港P52 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1 改善交通, 2 开辟水源3 培育良种牛4 种植饲料P52 乳畜业分布在世界上什么地区?西欧P53 中国是否有乳畜业?如果有,分布在哪里?为什么?P54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1,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多雨 ,日照少 ,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2 地形 :平坦 ,3 市场 :西欧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4 机械化程度高 ,缓解劳动力缺乏特点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不大P42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10 个)(补充) 东北的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不足 :热量不足河西走廊的种植业-灌溉农业, 限制因素: 水源 江南丘陵的茶叶种植土壤海南的橡胶气候 (热量 ) 吐鲁番的瓜果光照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上海郊区的乳蓄业市场宁夏平原的水稻水源 (灌溉 )P45 农业地域类型:1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5)政策鼓励P47 2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P48 主要特点: 1 小农经营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3 科技、机械化水平低4 水利工程量大P49 3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1 分布图 3。14(中央大平原) :2 区位条件(图3。13)1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P49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家庭/国营)P50 请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何不同?1 机械化程度2商品率P51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气候条件,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P51 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1,气候暖湿,草类茂盛2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附:注意两个港口名称: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港P52 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1 改善交通, 2 开辟水源3 培育良种牛4 种植饲料P52 乳畜业分布在世界上什么地区?西欧P53 中国是否有乳畜业?如果有,分布在哪里?为什么?P54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1,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多雨 ,日照少 ,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2 地形 :平坦 ,3 市场 :西欧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4 机械化程度高 ,缓解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动力缺乏特点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不大P58工业区位类型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动力导向型工业炼铝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技术导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P59 鞍钢接近原料、燃料宝钢接近市场钢铁工业煤炭铁矿市场德国鲁尔区我国包钢、武钢、鞍钢攀枝花、北美五大湖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意(塔兰托)P61 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污染水源: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炼油厂化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污染空气: 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工厂设置在居民区长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发电厂、钢铁厂远离居民区和农田P62工业联系工序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工业集聚的效益:1可以加强个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2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降低成本 ,取得规模效益.3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重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 )- 工业城市工业分散: 主要电子器件企业。条件: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通讯技术和手段。P65、鲁尔工业区兴起原因: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2煤炭能源的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环境污染P67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P69 意大利新工业特点P图4。17特色 :P71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 P72美国硅谷区位优势P58工业区位类型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动力导向型工业炼铝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技术导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P59 鞍钢接近原料、燃料宝钢接近市场钢铁工业煤炭铁矿市场德国鲁尔区我国包钢、武钢、鞍钢攀枝花、北美五大湖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意(塔兰托)P61 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污染水源: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炼油厂化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污染空气: 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工厂设置在居民区长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发电厂、钢铁厂远离居民区和农田P62 工业联系工序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工业集聚的效益:1可以加强个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2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能源消耗 .降低成本 ,取得规模效益.3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重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 )- 工业城市工业分散: 主要电子器件企业。条件: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通讯技术和手段。P65、鲁尔工业区兴起原因: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衰落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2煤炭能源的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环境污染P67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4优化环境P69 意大利新工业特点1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以轻工业为主3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4生产高度专业化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特色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生产 销售 服务网络一体化P71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2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P72美国硅谷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 3交通便捷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5市场稳定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P78 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从门到门;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运输的产品轻薄短小,贵重急需)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P79 集装箱运输属于专业化P80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布局受到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P81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建设南昆铁路的意义:1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 促进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3 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1 国民经济的发展2 人口城市的分布3 科技的进步P82 火车拉来的城市有:株洲、石家庄、蚌埠、宝鸡交通线变化会影响聚落的兴盛和衰落扬州济宁的衰落与京杭大运河有关P84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商业网点较少商业网点已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为原则交通最优:市区环路的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P90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局部环境遭到生态破坏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环境污染严重P94 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乡村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全球性环境问题有: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P95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严重原因:1人口增长快,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2 经济落后,治理污染的能力差3 发达国家污染转嫁P96 生态持续 基础,经济持续条件;社会持续目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P99 我国面临的问题:1 人口过多2 人均资源占有少3 环境污染严重中国 21 世纪议程白皮书,全球国家级第一部P101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工业生产可持续-清洁生产农业生产可持续-生态农业北京留民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2 实现综合循环利用3 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必修三P2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的边界有明确的有模糊的P3 长三角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水田,人多地少,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和淡水鱼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黑土,旱地,地广人稀。主要农产品有-春小麦、玉米、大豆长三角依托当地的发达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长三角从国外运进矿产资源发展中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附近的煤铁资源发展重化工业,重化工业基地。P14 遥感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遥感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病虫害和农业生态调查与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共有24 颗卫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运用评价。P18 荒漠化是指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土地沙漠化 (西北)、石质荒漠化 (西南)、次生盐碱化(华北) 。P19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贺兰山以东半干旱的草原,贺兰山以西干旱荒漠草原河西走廊的农业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河水灌溉P20 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21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为:1 过度樵采 2 过度放牧3 过度开垦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P26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 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 控制人口增长。P31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38。6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P32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P33 热带雨林作用:1 地球之肺2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P34 雨林的养分几乎全部在植物体内,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的脆弱性P37 亚马孙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亚马孙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1 焚耕开垦(迁移农业)2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3 商业性木材采伐4 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P43 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1 耕地面积广阔2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3 土壤肥沃4耕地集中连片P46 山西省 40%土地下分布煤田,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田,河东煤田是主焦煤基地P48 山西省的煤炭转换1 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2 发展炼焦业,输出焦碳P49 山西运煤铁路1北有大秦线2 中有神黄线3 南有焦日线P51 山西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丰富,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P53 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调整重化工业,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高新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P55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注入俄亥俄河P56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末春初多降水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地形起伏大,水量不稳定P57 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带来的问题:1 土地退化2 植被破坏3 环境污染P58 田纳西河综合开发措施: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河流开发的核心;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能耗工业;调整农业、林业、牧业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将改善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建大坝的作用:防洪、发电、旅游、水产养殖、灌溉、蓄水P69 东北的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林业和特产分布在大小兴安林和长白山。大兴安林为兴安落叶松,小兴安林为红松。辽南苹果畜牧业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P77 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1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国外迁移2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3 良好的区位(南部沿海比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4 著名的侨乡P78 珠三角工业化二阶段:1。19791990 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2。1990 之后,高新技术成为主导产业P81 珠三角城市化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工业化城市化珠三角产业升级困难的原因: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国内腹地范围较小P82 城市落后的原因:外来人口增多,引发居住、教育、治安管理和城中村现象P88 西气东输:起点:塔里木盆地,终点:上海P89 实施西气东输的三个原因:1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今后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P90 天然气的优点:清洁、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开采、储运难度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煤炭的优点:开拆成本的、价格便宜,储存运输方便、使用不方便P91 天然气分布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西气东输对西部的影响: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P95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1 劳动力, 2 内部交易成本,3 市场,产业转移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