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太阳(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x
-
资源ID:25780123
资源大小:18.7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太阳(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x
创新教案太阳 课题太阳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出示课件12)【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能巩固和检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为本节课的授课打好基础。】新课教学( )分钟二、学习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2)1.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呢?在前三个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交流、汇报 师出示句子 (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思考: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 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出示句子(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B有感情地朗读。板书:作比较。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A找出描写“热”的句子,说说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板书:列数字。B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4.小结说明方法。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出示课件18)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2.默读5-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A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B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形成风 杀菌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D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分段品读,在抓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把握重点句子,明确重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这样做能使同学们有针对性,能快速理解主要内容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学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布置作业。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的其他知识。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天体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由课内走到课外,能扩大他们的视野。】板书内容 远 列数字 作比较 特点 大 列数字太阳 热 列数字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形成雨雪 关系密切 形成风 杀菌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è( ) zh( ) g( ) tin( )摄氏 繁殖 估计 黑炭 niè( ) zhí( ) g( ) tàn(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吸收-( )( ) 生存-( )( )密切-( )( ) 温暖-( )( )三、想一想,填一填。A. 列数字 B. 举例子 C. 作比较 D. 打比方1、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2、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参考答案:一、shè zhí g tàn二、吸取 释放 生活 灭亡 紧密 疏远 暖和 寒冷三、1.C 2.A 3.B教学反思 1.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我使用了谜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他们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很快地把握了内容,明白了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效果良好。2.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分段解决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段把握的方式,让他们理解主要内容,明确主要说明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把控得不够好,致使一些同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