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一.doc
-
资源ID:25807596
资源大小:206.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秋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一.doc
单元质量检测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形与影宗白华明朝画家徐文长曾题夏圭的山水画说:“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舍形而悦影,这往往会叫我们离开真实,追逐幻影,脱离实际,耽爱梦想,但古来不少诗人画家偏偏喜爱“舍形而悦影”。徐文长自己画的“驴背吟诗”(现藏故宫)就是用水墨写出人物与树的影子,甚至用扭曲的线纹画驴的四蹄,不写实,却令人感到驴从容前驰的节奏,仿佛听到蹄声滴答,使这画面更加生动而有音乐感。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绝伫灵素,少迥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离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里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灵动。蒙娜丽莎的微笑不是像影子般飘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间吗?来源:Z+xx+k.Com中国古代画家画竹子不也教人在月夜里摄取竹叶横窗的阴影吗?法国近代雕刻家罗丹创作的特点正是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他最爱到哥特式教堂里去观察复杂交错的阴影变化。把这些意象运用到他雕塑的人物形象里,成为他的造型的特殊风格。我在一九二年夏季到达巴黎,罗丹的博物馆开幕不久(罗丹在一九一七年死前将全部作品赠予法国政府设立博物馆),我去徘徊观摩了多次,深深地被他的艺术形象所感动,觉得这些新创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象是和古希腊的雕刻境界异曲同工。艺术贵乎创造,罗丹是在深切地研究希腊以后,创造了新的形象来表达他自己的时代精神。记得我在当时写了一篇看了罗丹雕刻以后,里面有一段话留下了我当时对罗丹的理解和欣赏:“他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但他的雕刻中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不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罗丹真可谓能使物质而精神化的了。”罗丹创造的形象常常往来在我的心中,帮助我理解艺术。前年无意中购得一本德国女音乐家海伦萝斯蒂兹写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文笔清丽,写出罗丹的生活、思想和性情,栩栩如生,使我吟味不已。书中有不少谈艺的隽语,对我们很有启发,也给予美的感受。去年暑假把它译了出来,公诸同好。从这本小书里我们可以看到罗丹在巴黎郊外他的梅东别墅里怎样被大自然和艺术包围着,而通过自己的无数的创作表现了他的时代的最内在的精神面貌,也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资产阶级趋向没落时期人们生活里的强烈矛盾、他们的追求和幻灭。这本小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罗丹的创作企图和他的艺术意境。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徐文长为了追求写实的技法而用扭曲的线纹画驴的四蹄,却令人感到驴从容前驰的节奏,即用了“舍形而悦影”的技法。B中国古代诗人、画家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这可以在唐人司空图诗品里找到理论根据。C中国古代画家画竹子教人在月夜里摄取竹叶横窗的阴影和蒙娜丽莎像影子般飘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间的微笑都用了离形得似的方法。D法国近代雕刻家罗丹的雕塑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他在创作的时候特别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解析:A项徐文长不是“为了追求写实”;B 项理解错误,司空图诗品所评对象是诗;而且诗人画家的技法也可能与其不谋而合,未必以其论说为根据。D 项判断错误,将其一方面特色说成成功之处,扩大了范围。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歌或绘画若用“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就最容易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B罗丹的创作企图是通过他的作品表现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资产阶级趋向没落时期人们生活里的强烈矛盾、追求和幻灭。C虚化的影在艺术中有着极大的妙用,能传神地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精神、气韵和灵动。D创造和传承关系微妙,欧洲二十世纪初期新创的一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象就和古希腊的雕刻境界有关。解析:注意“最容易”几个字。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文长提出的“舍形而悦影”的美学理论讲求“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B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歌颂草的韧性,是首有寄托的诗作,借物言情,虽咏物而不泥滞于物,此即所谓离形得似,不似而似。C罗丹的雕塑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从形象里面发展,不讲求外表形式,不计较物质享受而关注精神愉悦。D徐悲鸿的奔马,并不是注重于细节描摹,重在表现马的内在精神,恰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灵动。解析:C项“不讲求外表形式”扩大范围,“不计较物质享受而关注精神愉悦”是对“使物质而精神化”的曲解。答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洪荒初雪徐刚站起来的我们的初祖,至少在一开始是很不习惯的,并且对爬行始终抱有怀旧情结,当他们在森林中与猛兽格斗不敌而退时,便只有爬到树上,居高临下以为躲避。说不定他们还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站起来干什么?来源:学§科§网人类最早的家在树上,祖宗称之为“巢”。我们的古籍上记载道:“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最早发明并筑巢的叫有巢氏,不妨说有巢氏开创的“构木为巢”的历史,是我们家园的起点。人类出现之初并不以万物之灵自居,也不见得比动物聪明到哪里去。有古老的传说认为,有巢氏是看见了树上的鸟巢之后得到启发,才筑巢而居的。在这之前,我们的先人白天赤条条地在林间野地觅食,晚上则同样赤条条地栖身于树木的枝枝丫丫间。巢可避风,巢能挡雨,因而巢又被称作风巢、雨巢。很久以后直到今天,还有把情侣的新居称为爱巢的。人类繁衍后代的事业,自有巢之后,一般而言都是在房子里进行的。有了钻木取火,不再茹毛饮血之后,房子里又出现了火光和烤肉的香味,房顶上开始冒出青烟,那是人间烟火。约略言之。这就是我们的家。人只能在环境中生活。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比如华夏先人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发祥之地,水草丰茂,林木森森,虎啸猿鸣不断,野生果实累累。但,自然环境中的人的居住地却需要稍加营造。人从森林里出来,亲近绿色几成天性;人怕潮湿,便要选择向阳坡地;作为简单而必要的防范,又有了枯枝朽木组成的篱笆。当插进泥土中的枯枝中的某一根,来年春天不经意地发出新芽时,我们的人文初祖惊讶了,这使他们的目光从更多地留心天上的风雨雷电,部分地转移到了土地上。土地一样神奇,而且离人类最近。后来,才有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有了播种的最早的冲动和构想。那是一次采集归来之后,那些果实有坚壳,用石块敲开之后便冒出一阵清香,放进嘴里,味道好极了,为什么不埋进泥土中呢?当然要埋在枯木长出新芽的那个地儿,每天都去看一次。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近埋下种子的土地,敬畏和神秘地守望着。相比起来,采集便如同漫游了。采集的黄金时节是夏秋两季,夏天是采摘,秋天是捡拾,各种野果及森林中的籽实漫山遍野。先是边采边吃,吃饱了再带回家,那时没有口袋,更不会有集装箱,便堆放在大片的树叶上,托举着走回家,相当辛苦。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小孩,狩猎回来的男人除了吃肉之外还要吃粮食,更有空手而归的时候,在门口等着,看见托举绿叶归来的妇人便“咿呀”欢呼。那时的语言要比现在简单得多,好处是省了很多废话,无非是“吃饭、睡觉、出门、回来了”几句,而且还要借着手势。冬季是寒冷而漫长的。人们不得不节俭地使用干果及兽肉,半饥半饱,还要节俭地烧柴,小心地侍弄篝火,拥挤在灰烬旁睡觉。比寒冷更可怕的,其实是冬季的信息,封杀一切,了无生机,常常是大雪封门,让人惶恐于看不见道路,看不见土地。好大好大的雪带给先人的绝不是赏雪吟诗的雅致,而是好不容易从夜的黑色的恐怖中挣扎过来以后的,对白色的悲凉之感。从白色的雪地上卷起的刺骨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房子,割着人的内心,恐怖与饥寒交迫让人的精神崩溃。我们的先人把两手伸过头顶,喊出一声:“完了!”可是,春雷响起了。风变得暖和,与其说人的肌肤先感觉到了,还不如说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雪融之后,道路和土地重新显露出来了,人们高兴地呼喊着:“好了!好了!”真正的人类文明史上的初雪啊!语言不仅是在劳动中创造的,也是在惊恐绝望和喜乐中随意呼叫出来的。家家的门打开了。“好了!”“好了!”人们互相打着招呼,把柴火集拢,把干肉堆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肉烤得香香的。大自然的风告诉我们的先人: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摘自守望家园)4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我们的初祖站起来的情形,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并且认为他们最初对站起来不适应。B“爱巢”是由“风巢”“雨巢”演化而来的,着一“爱”字,使该词充满温馨;但因一“巢”字还是给人不适感。C“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使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原始人的心情由以往的绝望变得内心舒畅。D在作者看来,家的构成要素是房子、火光和食物的香味以及房顶上人间的烟火。解析:B项“爱巢”由“风巢”“雨巢”演化而来理由不足;“巢”字并没有给人不适感。答案:B5“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与前文哪句话照应?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_解析:一个是注意照应内容,因为此句话主要讲“立在地上”,而前文第一自然段有与之相关的内容就是“我站起来干什么”,最后一句话正好回答了这一问题。分析作用时应关注内容和结构。结构上有收束全文的作用,而内容上主要是深化主题的作用。答案:我站起来干什么?人类能够立于地球之上,这是自然的选择;人类需要经受考验,对未来充满希望,收束全文。此句话放在文章的末尾,有深化文章主题,引发读者深思的作用。6在本文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我们的祖先进化发展的历史,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解析:从文中不难发现,我们祖先发展的历史,其实是曲折而坎坷的,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使命就是要坚守,所以回答本题可以先表明观点,然后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分析阐述,注意其条理性。答案:任何事物的发展没有一帆风顺的,都需要经历磨难和坎坷;只有能够经受这些磨难和坎坷,最终才会有所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冬天下雪时,他们恐惧甚至是绝望,但他们坚持,最终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希望。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也要有这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精神,因为春天终会到来,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便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沿线国家深入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是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从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东海岸的道桥施工现场,从中南半岛的跨国铁路项目到南亚次大陆的现代化港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凡此种种,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来源:Z*xx*k.Com(摘自2016年7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白俄罗斯不仅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税减半。(摘自2015年7月26日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策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的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和西亚、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上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摘自2017年1月15日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倡议,而且都认为该倡议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B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实际,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非常支持的。D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2016、2017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解析:第三则材料,是就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的报道,其中指出“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因此,不能说三则材料“都认为该倡议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答案:A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倡议,说明最近几年“一带一路”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热点。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C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D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E三则材料中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解析:B项材料一没有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项“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D项“可见其是最权威的”说法过于绝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可以说是严谨、客观的,但不能说是“最权威的”。答案:AE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4分)答:_答案: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给中国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它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逊,字友道。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及逊至郡,余乱未殄。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时逊代严绶镇襄阳。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十四年,拜许州刺史。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长庆元年,幽、镇继乱。逊请身先讨贼,不许。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旧唐书·李逊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答案:D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B“迁”,官职变动。“左迁”是升迁的意思,文中“迁越州刺史”的“迁”就是“左迁”。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就政事而言。D“以疾陈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解析:“左迁”指贬官、降职。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逊担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将杨腾裁撤了军队员额,濠州三千士兵谋划要杀掉杨腾。B福建发生兵乱时,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一直上奏请求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贼被平定后他才作罢。C高霞寓被贬官之后,宦官都说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D李逊担任许州刺史,到任后,集合大军与他们申明军纪,并向他们表示赏罚必信,士兵都感到很高兴。解析:A项“削刻士卒”是“对待士卒非常苛刻”,而不是“裁撤了军队员额”;B项“请权益兵三千”是“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变通增兵三千,等到叛乱平定后就遣散”,而不是“一直上奏请求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贼被平定后他才作罢”;D项“士皆感悦”是“士兵都心悦诚服”,侧重于感服(听从),而不是“士兵都感到很愉悦”。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5分)译文:_(2)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5分)译文:_答案:(1)李逊缓缓地驱车进入濠州军营,向士兵们陈述了叛逆投顺的利弊形势,众士兵都脱下铠甲请罪,因此濠州之乱得以平息。(得分点:“徐驱”,乘车慢慢地走;“陈”,陈述;“释甲”,脱下铠甲;“因以”,因此得以;“徐驱其间”是省略句,需补充施事者“李逊”。)(2)不久严绶因为没有功劳而被撤销兵权,朝廷命令高霞寓代替严绶到唐州统帅军队,严绶的襄阳军归属于高霞寓。得分点:既而,不久;以,因为;代,代替;隶,隶属,归属;“罢兵柄”是被动句,译为“被撤销(罢免)兵权”。参考译文:李逊,字友道。李逊考中进士,被朝廷征召为襄阳掌书记。又在湖南担任从事之职,很有声望和政绩,多次升迁担任池、濠二州刺史。此前,濠州的都将杨腾,对待士卒非常苛刻,濠州三千士兵谋划刺杀杨腾。杨腾察觉到这件事,逃到扬州,但杨腾的家属都被杀死。濠州的士兵不能自我收敛,乘机大行掠夺抢劫。等李逊到郡所,余乱还未平息。李逊缓缓驱车进入濠州军营,向士兵们陈述了叛逆投顺的利弊形势,众士兵都脱下铠甲请罪,因此濠州之乱得以平息。元和初年,李逊出京担任衢州刺史。因为政绩特别突出,升任越州刺史,并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都团练观察使。此前,贞元初年,皇甫政镇守浙东,当时福建曾经发生兵乱,叛贼驱逐了观察使吴诜。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变通增兵三千,等到叛乱平定后就遣散。叛乱平定已近三十年,但当年所增的兵员保持不变。李逊到任几天后,上奏遣散了所增的士兵。李逊治政以平均贫富、扶助弱小抑制豪强作为自己的职责。元和十年,李逊担任襄州刺史。当时李逊代替严绶镇守襄阳。严绶率领八州士兵到唐州讨伐叛贼。不久严绶因为没有功劳而被撤销兵权,朝廷命令高霞寓代替严绶到唐州统帅军队,严绶的襄阳军归属于高霞寓。家乡和亲人在襄州的军士,李逊用丰厚的待遇安抚他们,很多士兵舍弃高霞寓军营逃跑回家。不久高霞寓被叛贼打败,竟然将过失转推给李逊,说李逊供应军需不及时。高霞寓本来就出自禁军,宦官都帮助他。在高霞寓被贬官之后,宦官都说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皇上命令宫中使者到襄州探听审察谁是谁非,宦官上奏说李逊行为不公,于是李逊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元和十四年,李逊担任许州刺史。这时候,许州刚刚经历了战乱,很难迅速恢复安宁。等李逊到任后,集合大军与他们约定军纪,并向他们表示赏罚必信,发布了几百字的号令,士兵都感服心悦。长庆元年,幽州、镇州相继发生叛乱。李逊请求朝廷让自己独自先去讨伐叛贼,不被允许。朝廷只是命令他率领一万兵马,到行营与各路军马会合。李逊接到诏令,当天就出兵,因而比诸军先到达,因此升任检校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凤翔节度使,到达京师,因为患病请求退休。长庆三年正月去世,享年六十三,朝廷停止朝会一日,追赠李逊为右仆射。(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检校:查核,此指游览。社肉:祭神用的肉。床头:指酿酒的槽架。14下列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上阕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B下阕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来源:学科网ZXXKD.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阕押的是仄声韵,下阕押的是平声韵。解析:B项,“偷”是悄悄的意思,勾勒出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答案:B15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由。(6分)答:_答案: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两个字是上阕的“足”字和下阕的“闲”字。这两个字包含着诗人的两重心情:一重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抒发胸臆。在松竹茂盛,梨枣秋熟的山园中,过着分肉酿酒的农家生活,看儿童嬉戏,享邻里和睦的闲适和满足的心情。另一重是壮心不已的诗人正话反说。“足”即“不足”,表达无端被闲置,无所事事中愤懑无奈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_,_”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他这个人心直口快,嘴上没有把门锁,刚才的话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言不由衷,你可千万不要介意。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不断地去探索宇宙奥秘的。ABCD解析:正确。“不可或缺”就是不可缺少的意思。错误。安之若素:表示对不顺利或不正常的情况,和往常一样毫不在意。近义还有“泰然自若”。不合语境。正确。不孚众望:不使人们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令人信服。贬义。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错误。言不由衷:指说的不是真心话。应该用“有口无心”。错误。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与句意不合。正确。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答案:A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B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C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解析:A.“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C.缺少介词,从表面上看已经有了一个介词“和”,但是“和”的宾语是“自己学术观点”,“同行”这个宾语也是需要介词支配的,所以应在“和”前加“对”。D.句式杂糅,删去“起到”。答案:B19下列句子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3分)()A为倡导节约新风,食堂贴出标语:“一饭一蔬,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B赵明不小心弄坏了李强的新书,李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C在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一把拉住那个要闯红灯的人:“你色盲啊?连红绿灯都不分!”D黄老板的女儿在绘画比赛中获了奖,他逢人便说:“令爱真不赖,为咱长了脸!”解析:B中的“老鼠”,C的“色盲”有侮辱人的意思;D的“令爱”只能称呼对方的女儿。答案:A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答:_答案:示例:“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打探者”改为“知情者”;“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改为“征集”;“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_解析:仿写题应注意题干中的三个要求“续写”“内容贴切”“句式相同”。同时应注意词语的对应,如“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对应“团结”,“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对应“梦想”等。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美国加州某个湖里淹死了一名5岁的男孩,当地某报的摄影记者约翰哈特不顾治安员的制止,快速地拍了照片。画面中死者的上身暴露着,救护人员在安慰死者的哥哥,而他正悲恸地痛哭,因为是他带着弟弟游泳造成了这个悲剧。该报有不使用尸体照片的规定,但主编罗伯特本特里考虑到那些照片会提醒人们当心孩子游泳的安全,同意发表这张照片。报纸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谴责,引起新闻界的争议,其中一位报纸编辑认为:“我们相信一张照片比1万字的文字更有助于人们注意水中安全。”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答案: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一、作文材料的解读: 1.某报发表了一张淹死的男孩的照片,照片上死者的上身暴露着,救护人员在安慰死者正悲恸地痛哭的哥哥,因为是他带着弟弟游泳造成了这个悲剧。2该报有不使用尸体照片的规定,但主编罗伯特· 本特里考虑到那些照片会提醒人们当心孩子游泳的安全,同意发表这张照片。3报纸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谴责,引起新闻界的争议,其中一位报纸编辑认为:“我们相信一张照片比一万字的文字更有助于人们注意水中安全。”二、作文的立意:(一)从新闻报道的角度1新闻照片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刺激读者,更有助于提醒人们注意儿童游泳安全,预防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2.新闻的真实性就在于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而符合客观实际的照片更具说服力。 3.以警示人们当心孩子游泳的安全为理由、将死者及其痛不欲生的亲属的肖像搬上新闻报道,既违反了该报不使用尸体照片的规定,也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 4.新闻固然要讲求“真”,但如果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就放弃做人的良善之心,就正好印证了马克思的那句话:“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5.古今中外,人类社会都信奉逝者“入土为安”,对于已经故去的人,生者都是保持着虔诚敬畏或悲悯的态度。新闻报道对于死者肖像的使用不应肆无忌惮、毫无限制。(二)从读者角度1死者及其痛不欲生的亲属的照片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强化读者对儿童溺水事件的关注和警觉,进而减少和杜绝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2.新闻图片的警醒作用对于儿童的确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3.新闻应当给予更多的正面教育和指导,不应该将死亡的画面直接呈现给读者,造成读者心理恐慌,尤其是儿童的恐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