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化学单元测试题(6).doc
班级_ 姓名_ 学号_编号 06 扬中树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化学课堂测试题 完成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Zn-65选择题(1-8题单选,每题4分;9-10题多选,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5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得金属钠D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C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 NA D标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3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 Fe3+ ClO Cl BH+ NH4+ Fe2+ NO3CAg+ K+ Cl SO42 DK+ AlO2 Cl OH4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A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C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D室温时,0.01mol·L-1的HR溶液pH=4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通入少量CO2 :Ca2+2OH- + CO2 = CaCO3+H2OC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O22 + 2H2O = 4OH + O2DH2SO4与Ba(OH)2混合:SO42 +Ba2+H+OH =BaSO4+H2O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7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XO2YO2ZH2OA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r(Y)r(Z)C元素Y和元素的氢化物中均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元素Y和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9已知: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Cl具有还原性 B实验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实验说明KI被氧化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 > Cl2 > I210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 c(OH)>c(H)B0.1 mol·L1 Na2CO3溶液:c(Na+)2c(HCO)2c(CO32¯)2c(H2CO3)C0.1 mol·L1 NH4Cl溶液:c(NH)c( Cl)D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铝土矿滤液CaOAl2O3滤渣NaOH溶液反应1 沉淀滤液B滤液气体A反应2煅烧11(15分)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及其它不溶于NaOH溶液的杂质。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液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 ,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12(21分)我国某大型电解铜生产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下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铁精矿等炼铁等选矿铜精矿冶炼粗铜烟气冶炼渣电解铜采矿高温冶炼中的主要反应:Cu2S + O2 = 2Cu + SO2 (1)烟气中的主要废气是_,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排考虑,其综合利用方式是制_。(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是_(填“纯铜板”或“粗铜板”);粗铜中含有的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_(填“阳极”或“阴极”)的槽底,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3)在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物质Fe(OH)2Fe(OH)3Zn(OH)2Cu(OH)2KSP8.0×10164.0×10383.0×10172.2×1020调节电解液的pH是除去杂质离子的常用方法。根据上表中溶度积数据判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2+、Zn2+、Fe3+、Cu2+的溶液,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_。一种方案是先加入过量的H2O2,再调节pH到4左右。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3(22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 Mn(), Ni()等杂质)的流程如下:工业ZnO浸出液滤液滤液滤饼ZnO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2)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 。(3)反应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反应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 .取干操后的滤饼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 g. 则x等于 。 19(10分)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达平衡时NO物质的量为6mol,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已知:N2(g)+ O2(g) = 2NO(g) H = +180.5kJ/mol2H2(g)+ O2(g) = 2H2O(l) H = -571.6kJ/mol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右图是反应:2NO(g) + 2CO(g) 2CO2(g)+ N2(g) 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0 (填“”、“”或“无法确定”)。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右图中画出NO的浓度在T1、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20(12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蓝绿色沉淀,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对沉淀组成的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沉淀为Cu (OH)2假设2:沉淀为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 (OH)2【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定性探究】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固体,用气密性良好的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蓝绿色固体碱石灰KABCD无水CaCl2澄清石灰水N2(1)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 成立。(2)乙同学认为只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下列某试剂后,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该试剂是 (填代号)。a浓硫酸 b无水CuSO4 c碱石灰 dP2O5(3)乙同学更换B试剂后验证假设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定量探究】(4)乙同学进一步探究假设3中固体的组成:乙同学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后,将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Ba(OH)2溶液,其原因是 (双选,填代号)溶解度(S)/g溶度积(Ksp)摩尔质量(M)/g·mol1Ca(OH)2Ba(OH)2CaCO3BaCO3CaCO3BaCO30.163.892.9×10-92.6×10-9100197a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bBa(OH)2为强碱,Ca(OH)2为弱碱c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d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54.2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5.4 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39.4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十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1次联考化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CDBBDBDA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AD 12CD 13AC 14AB三、非选择题15(10分)(1)C7H8S (1分) , 加成反应(1分)+ 2Cu(OH)2 + NaOHCHCHOCH3CHCOONaCH3+ Cu2O+3H2O(2)(2分) (3)(2分),(2分) (4) (2分)16. (11分)(1)C2H5OH+NaBr+H2SO4NaHSO4+C2H5Br+H2O (2分) (2)Br2(多填SO2不扣分 )(2分) (3)水浴加热 (1分) (4)有油状液体生成(1分) (5)c(2分) 分液漏斗(1分)。 (6)(2分,顺序错误不得分)17(11分)(1)2NaOHSiO2Na2SiO3H2O(2分) 2NaOHAl2O32NaAlO2H2O(2分) (2)CaSiO3(1分) 2AlO2+CO2+3H2O2Al(OH)3+CO32 或AlO2+CO2+2H2OAl(OH)3+HCO3(2分)(3)2Al2O34Al3O2(2分) O2、CO2(CO)(2分)18(10分)(1)SO2 (1分) 硫酸(1分)(2)粗铜板(1分) 阳极(1分) Cu2+ + 2e = Cu (2分)(3)Fe3+ (2分)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2分)19.(10分)(1) N2(g) + O2(g) 2NO(g)起始浓度(mol·L1)1.6 1.8 0 转化浓度(mol·L1)0.6 0.6 1.2 (2分)平衡浓度(mol·L1)1.0 1.2 1.2平衡常数K=(1分)=1.2 (1分)【计算结果正确但三段式不完整或不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均扣1分;用物质的量计算平衡常数即便结果正确也只能得过程2分。】(2)2H2(g)+ 2NO(g)= N2(g)+2H2O(l) H = 752.1kJ/mol(2分)【不标或标错物质状态或H计算错误不得分;计量数和H成比例增加或减少也得2分】 (2分);【填“小于”扣1分】(2分)【曲线画错不得分:注意起始点、变化趋势、拐点;曲线正确但不标条件扣1分。】20(16分)CuCO3(1分)(1)1(1分)(2)b(2分);(3)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色,B中无水CuSO4固体变蓝,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3分)【A、B、C中每个现象各1分】(4)ac(2分)【漏一个得1分,错一个倒扣1分,扣完为止】2CuCO3·3Cu(OH)2、或3Cu(OH)2·2CuCO3或Cu5(OH)6(CO3)2(3分)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