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青岛版.doc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红点2。【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学生虚席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2.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准备】研究报告单;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方格纸两个,一个正方形等分成10份,另一个等分成100份;直尺、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谈话:自然界中蕴藏着无数的数学奥秘,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动物的世界,去学习其中的数学知识。出示课件(图1): 谈话: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谈话:根据图上两只小兔子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生活中小动物们的有关信息图,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谈话:雪兔的尾巴与海南兔的相比,哪一个长?也就是要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预设1:0.50=0.5,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预设2:0.500.5,小数部分505。预设3:0.500.5,两位小数一位小数谈话: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想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研究报告单和学习材料包,里面有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一个平均分成100份。一把直尺示意图,一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学具,可以量一量、涂一涂、写一写,来验证你的猜想并把你的结论写在研究报告单上。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探究。谈话:各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0.50分米和0.5分米相等吗?预设1:通过观察直尺验证0.5分米5/10分米5厘米 0.50分米50/100分米50毫米5厘米50毫米所以0.5分米0.50分米 0.50.50预设2:通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方格纸验证。第一个正方形,表示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期中的50份,用小数表示为0.50。第二个正方形,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期中的5份,用小数表示为0.5。把这两个正方形的的阴影部分放在一起,发现它们的面积相等,从这里也可以发现0.5=0.50/0.5和0.50都占了方格纸的一半,所以相等。预设3:借助数位顺序表验证。0.5是由5个0.1组成的;0.50是由5个0.1与0个0.01组成的,所以0.5=0.500.5是由5个0.1组成的;0.50是由50个0.01组成的,50个0.01就是0.5,所以0.5=0.50学生按照不同的验证方法的边说边演示,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引导出0.5分米=0.50分米,板书:0.5=0.50谈话: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请你大胆进行猜想!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谈话: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设计意图】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号两边的数相等”这些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动手动脑、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比一比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三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一)进一步感知小数性质谈话: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还需要用更多的小数来验证。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举出一些你认为是相等的小数并验证吗?学生猜想哪些小数大小相等并验证。 谈话:谁愿意来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话:继续大胆猜想一下,0.500和0.5相等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板书:0.5=0.50=0.500(二)揭示小数性质,板书课题师: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学生继续动手又动脑进行验证,在有趣的现象中主动探索,从而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一)化简小数谈话:一般情况下,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为了简便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这就叫做小数的化简。谈话:你能将岩松鼠和灰松鼠的体重写得更简便些吗?学生回答,并说一说理由。谈话:0.504百分位上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谈话:下面就让我们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数。1.70= 10.050= 0.800= 90.00= (二)改写小数谈话: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把小数化简。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又该怎样做呢?课件出示: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订正,梳理方法。谈话:小数的改写需要注意什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过小数末尾添了0的数?谈话:请同学们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了小数的性质基础上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学生易于接受,但有些方面易出错,因此,着重探索小数末尾的0的化简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三)拓展应用1. 把相等的数连起来(1)出示问题谈话:请同学们把相等的数连起来。(2) 思考交流 谈话:哪里的0可以省略?哪里的0不能省略?你的依据是什么?(3)总结师: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小数开头和中间的0不能省略。2.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出下面商品的价格。(1)出示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出下面商品的价格。(2)思考交流 谈话:以元为单位,就是把谁看作整体“1”?其中的1角怎么表示?1分呢?在小数的改写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总结谈话:看来,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3.读一读,写一写。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1)出示问题谈话: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数。(2)思考交流 谈话:要让0不能去掉,可以将0放在小数的什么位置?要让0可以去掉,可以将0放在小数的什么位置?你的做题依据是什么?(3)总结谈话:灵活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让我们写出许多不同的小数。【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练习,形式灵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五、回顾梳理,反思总结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的性质,回想一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谈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预设1:学会了小数的性质。预设2:学会了要通过猜想、验证,最终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预设3:我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谈话:你想将这节课的“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这五个苹果送给谁?为什么?总结:大家不仅会学习还会欣赏,希望你还能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