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教程培训.pptx
1审核概述 1.1 审核定义 1.2 审核工作的特点 1.3 内审的作用 1.4 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1.5 管理体系审核的三种类型 三种体系审核的比较 1.6 内审与管理评审 1.7 内审与自我评定的区别 1.8 内部审核与日常监督检查 1.9 内审与过程监视测量 1.10内审员应发挥的作用11.1 审核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审核证据(3.9.43.9.4)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9.3)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过程(3.4.1)(3.4.1)2审核证据 audit evidence 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 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3审核准则 audit criteria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4审核发现 audit findings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3.3)对照审核对照审核 准则准则(3.2)进行评价的结果。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 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5审核结论审核结论 audit conclusion 审核组审核组(3.9)考虑了审核目的和考虑了审核目的和 所有审核发现所有审核发现(3.4)后得出的审核后得出的审核 (3.1)结果。结果。6受审核方 auditee 被审核的组织。被审核的组织。7审核员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有能力(3.14)实施审核实施审核(3.1)的人员。的人员。8第一节: 审核概论一、 ISO标准对内部审核的要求 目的: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目的: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策划:策划: 1 1、策划的重点: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策划的重点: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 准则准则ISOISO标准标准 + +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 + + 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法律法规 + + 合同合同要求要求 范围:范围: 最高管理层及管理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最高管理层及管理体系涉及的各部门; 管理体系涉及的管理体系涉及的区域、区域、过程或产品。过程或产品。 频次:频次: 每年至少一次;每年至少一次; 当体系结构有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不合格时,应追当体系结构有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不合格时,应追加审核。加审核。 9 方法:方法: 正面调查取证;正面调查取证;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抽样。抽样。 2 2、策划的结果:形成审核计划(包括、策划的结果:形成审核计划(包括“年度年度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和和“审核实施计划审核实施计划”) 文件化:文件化: 制定并执行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编制并使用工作文件编制并使用工作文件 “现场检查表现场检查表”; 记录审核过程。记录审核过程。 客观公正性要求;客观公正性要求; 纠正措施要求。纠正措施要求。 ISO标准对内部审核的要求(续)101.2 审核工作的特点 a) 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 b) 符合性检查符合性检查; c) 确定的准则确定的准则。不是随意的检查,确定的范围、确定的判断标准; d) 严谨系统的方法严谨系统的方法。有计划、有充分的人员保证、有确定的审核程序、有报告和跟踪验证,确保达到目的性; e) 严肃性严肃性。从事审核的人员是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具备能力的,审核结果是有充分依据的,审核结果直接导致管理过程的调整。111.3 内审的作用a)作为管理体系要求之一,使管理体系满足评定标准或其他约定文件(如合同)的要求,对外保证;b)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力量加以纠正和预防;c)第二、三方审核前,通过内审,及时发现一批问题,加以纠正,为顺利通过第二、三方审核做好准备;d)作为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并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121.4 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的过程组成的,有直接的管理过程、间接管理过程、辅助管理过程或支持性管理过程等,评价管理体系必须通过对过程的评价实现;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a)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确定?P b)过程是否被实施和保持?D c)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C d)过程控制的效果是否持续改进A131.5 管理体系审核的三种类型 a) 第一方审核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b) 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c) 第三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14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1)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内部)第一方审核(内部) 认证认证/审核机构审核机构 供供 方方 组组 织织 顾顾 客客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外部)(外部)(外部)(外部) (内部)(内部)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2) 1、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2、外部审核: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要求(如GB190012000)的认证或注册。16第一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目的和依据主要依据:主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合同合同主要依据:主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合同合同验证验证QMS是否能够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是否能够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作准备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作准备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目的目的17第二方审核的目的和依据目的目的评价和选择供方的依据(选择、调整合格供方)评价和选择供方的依据(选择、调整合格供方)验证供方是否具有持续满足要求的能力(合同验证供方是否具有持续满足要求的能力(合同签定后的控制)签定后的控制)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活动的共识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活动的共识主要依据:顾客要求或合同要求主要依据:顾客要求或合同要求18第三方审核的目的和依据目的目的为潜在顾客提供信任为潜在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使体系认证注册使体系认证注册查证是否满足法规或其它规定的要求查证是否满足法规或其它规定的要求主要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GB/T 19001 itd ISO 9001 :200819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类型按审核序列分按审核序列分初次审核(即申请认证受理后的首次正式审核)初次审核(即申请认证受理后的首次正式审核)监督审核(获准认证后的定期审核)监督审核(获准认证后的定期审核)复评审核(获准认证有效期届满重新申请的认复评审核(获准认证有效期届满重新申请的认证审核)证审核)按认证性质分按认证性质分体系认证审核体系认证审核产品认证审核产品认证审核201.6 内审与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的比较 比较内容 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 目的 评价整体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和效率,寻求改进的机会,确定改进的措施。 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 依据 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法规、法律 方针、目标 市场变化 科技、环境等的发展状况 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 内容 内外部审核结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组织环境变化情况 顾客、社会及内部期望和要求 相关方的抱怨 达到方针、目标的适应性 体系在体系环境变化后的适宜性。 各项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 执行者 最高管理者或以其名义进行, 最高管理层人员参加,可邀请必要的人员。 有能力、经授权的独立人员内审员主持。 方式 一般不在工作现场,采取研讨、会议形式 一般在管理活动现场 联系 包含对内部审核的评定 是前者的输入 211.7 内审与自我评定的区别 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优秀管理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总的看法,它还能有助于识别组织中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评审的依据需要事先确定,作为一个长期应当遵守的准则,这种准则的制定,往往依据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组织自身的特点。评价的结果往往可以用一个数值来度量,便于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内审通常是自我评定的一个方面,用于反映组织发现管理体系问题的能力。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照ISO9004:2009标准的附录,本书不做祥述。221.8 内部审核与日常监督检查比较内容监督检查内部审核目的基本相同上级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是否得到了实施,且有效果企业制定的管理体系要求是否被有效执行,且有效果涉及范围不同针对具体的过程,包括管理过程和作业过程;整个管理体系,包括过程、程序、资源、组织机构等方式上级人员检查下级,或管理人员自查独立的审核员进行检查从事人员各部门要齐全,重点是齐而不是精,对检查人员一般没有专门要求受过专门的培训,有一定的知识和工作背景,掌握了审核的方法技巧行为方式依据自身的水平依据正规的审核程序检查结果的体现工作报告依据个人水平,评价往往针对某种现象而不是体系正规的报告,通过具体的不合格报告,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后续措施监督改正验证并防止再次发生231.9 内审与过程监视测量比较内容内部审核过程监视测量 管理对象 管理体系包括过程、程序、资源、组织结构等 过程包括:决策过程、管理过程、操作过程等 目的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提出问题,提供改进契机监控过程的状态,确定过程达到目标的能力执行者内部审核员负责过程的人员,可能是过程的操作人员、过程的主管上级、或其他人员,这些人员往往对该过程有技术专长时机计划的时间间隔,集中式或滚动式进行一般在过程发生的同时进行,频次通常比内审密度大方式询问、观察、验证等,走访体系相关的部门和人员过程审核工作质量检查;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有效性评价;过程的顾客的满意情况的了解 报告形式内部审核报告过程评价报告241.10内审员应发挥的作用 a) 管理行家。 b) 专业骨干。 c) 领导的参谋。 d) 职工的朋友。252.1 策划应突出审核的目的通过合理的策划,达到审核的目的,具体而言策划包括:a)突出管理重点,如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b)实现经营的意图;c)符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d)符合法规和合同要求;e)满足顾客要求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f)规避企业潜在的风险。26策划应突出审核的目的通过合理的策划,明确:a) 审核的范围b) 审核的依据c) 审核的时机和频度d) 审核单元的划分e) 审核人员的组成f) 审核的资源保障g) 审核的时间等审核策划的结果,形成审核方案或审核计划272.2 明确内审的范围内容上的范围1. 上次审核(内部/外部)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2. 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是否与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相适应;3. 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实施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4. 有关的各项制度、规章、办法和作业规范及指导书、方案等是否认真执行;5. 资源配备是否满足管理体系的要求;6. 记录是否是充分、清晰、可追溯。28明确内审的范围地点上的范围a) 公司机关:领导、各管理部室b) 各项目、分公司、分厂、车间等c) 仓库、构配件厂d) 资料室e) 检测中心、试验室f) 相关设施292.3 内审的依据 a) 实施的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之一、之二或全部; b) 管理手册(如有); c) 程序文件及其他管理文件; d) 计划或方案; e)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302.4 内审时机和频度2.4.1审核的时机审核的时机根据组织的特点和受审核对象的情况来安排。a)计划要适应组织的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比如建筑业的特点:点多面广b)考虑审核活动的数目,重要性,复杂性,相似性和位置等;c)考虑上一次审核的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d)顾客的特有要求;e)组织的特有要求,如某些项目或分厂管理的成熟程度等;31内审时机和频度2.4.22.4.2集中审核与滚动审核集中审核与滚动审核审核有集中审核和滚动审核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集中审核,他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优点。能够很快的发现问题,集中整改,因此往往能够很快的发现问题,集中整改,因此往往用于体系刚刚建立或做出重大调整之后及时进行;用于体系刚刚建立或做出重大调整之后及时进行; 缺点。需要人员突击进行,人员数量要多,往往导需要人员突击进行,人员数量要多,往往导致不熟练的人员从事了重要的审核,不能有效的达致不熟练的人员从事了重要的审核,不能有效的达到审核目的;时间间隔长,没有发挥审核的督促作到审核目的;时间间隔长,没有发挥审核的督促作用,因此往往需要追加审核。用,因此往往需要追加审核。32内审时机和频度2.4.22.4.2集中审核与滚动审核集中审核与滚动审核对于管理体系已经正常运行的企业应当采用滚动审核,他的优缺点分析如下:优点。需要的审核员少,因此审核员的审核能力提高的较快;工作量平均,审核员能够进行很好的横向比较和整体分析,保证审核结论的系统性;缺点。个别审核员的工作量大,可能导致内审员的专职化(也可能是优点),审核周期长,不能马上得出整体结论。332.4.3非常规审核的时机除了常规的审核以外,有时需要追加审核,如:a)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安全、环境问题或用户、相关方等有严重申诉;b) 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产品、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重大改变。c) 审核依据标准的变化或其他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d) 管理体系的重大变化;e) 即将进行第二方审核;f) 审核中发现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问题,需要追加审核。342.5 审核层次的划分352.5.1审核单元的划分总公司及职能部门分公司1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分公司2第一车间第二车间整体一次审核总公司及职能部门分公司1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分公司2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四次审核362.5.2分支机构的审核 a)通常不需要有几个层次的审核,因为管理体系只有一个,每个层次的体系都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 b)区域性公司可以组织内审,结果保存备查并上报控制机构;特别是区域公司的子体系相对独立时,更是可以;当然区域公司也可以只对主要管理过程进行审核。 c)区域公司之间、甚至类似的各个项目或车间之间在总公司控制机构的管理之下相互审核是一个好的做法;这样能够相互学习,增加竞争挑战性,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人员能力提高以及相互沟通方面都非常有意义。372.6 不同体系整合的审核安排一个组织可能同时在运行两个、三个管理体系标准,不同的体系都要求进行内部审核,因此组织可能需要制定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或者几个联合起来审核。多个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的联合审核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确定,这往往取决于:a) 每个体系的复杂程度;b) 体系整合的程度;c) 审核人员的能力;d) 企业的职能分工。382.6不同体系整合的审核不同的管理体系分别进行审核是效率比较低的一种做法,企业的管理体系实际是一个整体,各个管理体系标准从自身的完整性考虑,都包含了一些通用的管理要求,如果分别从三个标准的各自要求进行审核,势必造成重复,因此内部审核的效率取决于管理体系整合的程度,一个理想的内部应当是:a)统一的策划;b)统一的人员进行;c)统一的审核记录;d)统一的效果评价;e)统一的改进措施392.7 审核的全过程a) 确定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 准备与计划;c) 现场实施;d) 审核结果的评价;e) 制订、认可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f) 审核结果的全面分析与对策;g) 审核管理工作的改进。402.8 内部审核中的职责与资源管理412.8.1决策层应当发挥的作用a)领导重视是做好内部审核的关键;b) 将审核工作摆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它是企业管理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手段;c) 将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与内部审核协调进行,避免形式化,并尽量减少检查工作量和费用;d) 可能时领导直接参加培训和审核;e) 正确处理内审的结果。422.8.2控制机构a)编制审核计划并通知相关单位或人员;b)协调审核工作;c)准备审核文件;d)收集审核记录;e)分析审核结果;f)组织跟踪验证纠正措施;g)管理内审员。 432.8.3配备资源和制度保障a) 组建一支合格的内部审核员队伍,任命一批具备资格的审核员(后面章节具体介绍),并不断增强审核员的能力;b) 内审需要一套正规的程序:公司的内部审核程序,需要随着内审工作的开展不断地完善修订。c) 实施审核活动所需要的财政资源,满足旅行、膳宿供应等。442.8.4受审核单位配合a) 确认审核规定的审核日期;b) 将审核的目的和范围通知有关员工;c) 指定陪同审核组的联络员;d) 当审核员要求时,为其使用有关设施和证明材料提供便利;e) 在不合格报告上签字确认;f) 制订及实施纠正措施;g) 保护审核员的安全。452.9 编制审核计划462.9.1审核计划的内容a) 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 审核依据的文件c) 审核小组成员名单d) 进行审核的日期和地点e) 要进行审核的单位、部门或项目f) 审核活动的持续时间g) 审核报告上交管理者代表的时间472.9.2审核计划-集中内部审核年度审核计划表 2002 2003 受审核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公司机关 A A 分公司1 A A 分公司2 A A 项目部1 A A 项目部2 A A 预制件厂 A A 混凝土厂 A A 仓库 A A 资料库 A A 482.9.3内部审核计划-滚动内部审核年度审核计划表 2002 2002受审核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公司机关 A A 分公司1 A A 分公司2 A A 项目部1 A A 项目部2 A A 预制件厂 A A 混凝土厂 A A 仓库 A A 资料库 A 制表: 日期: 批准: 日期: A计划执行日期 B实际执行日期 C提交纠证措施计划 D提交纠证指施记录 493审核准备 3.1审核通知 3.2审核组编制审核实施计划 3.3内部审核的抽样 3.4审核分工 3.5准备检查单 3.6明确每个要素审核的重点503.1 审核通知根据公司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的安排,现决定对我公司进行第二轮内部审核,特发出通知如下:审核目的:对审核范围内涉及的所有要素都要进行审核。审核范围:被审核的单位见下表。 受审核单位审核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审核报告编号公司各部门李立、王芳02.11.102.11.3CSC/AU/02/01上海分公司*高大权,王平02.11.202.11.3CSC/AU/02/02有*者为审核组长制表: 日期:批准:日期: 513.2 审核组编制审核实施计划523.2.1审核实施计划的格式质质 量量 管管 理理 体体 系系 审审 核核 计计 划划 编 号 : 受 审 核 方 地 址 审 核 日 期 至 审 核 目 的 评 价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的 符 合 性 、 有 效 性 审 核 范 围 公 司 所 属 的 所 有 与 质 量 有 关 的 部 门 和 单 位 审 核 依 据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 2000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审 核 人 员 姓 名 A XXX B XXX C XXX D XXX 职 责 组 长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级 别 高 级 高 级 初 级 中 级 审 核 员 专 业 代 码 专 业 专 业 专 业 综 合 条 款 :4.2, 5.4.1, 5.5.1, 5.5.3, 6, 8.2.3, 8.4, 8.5.1 日 期 时 间 受 审 核 部 门 过 程 所 涉 及 的 主 要 条 款 审 核 人 员 联 络 员 25 下 午 审 核 组 到 公 司 ABCD 8:30-9:00 主 任 及 有 关 部 门 主 管 首 次 会 议 ABCD 9:00-10:00 管 理 者 及 其 代 表 、 其 他 领 导 4/5/6/7/8 AD 10:00-11:30 办 公 室 4.2/5.5.3/5.6.2/6.2/7.4/7.5.3/8.2/8.4 AD 9:00-11:30 市 场 科 7.2/7.5/7.5.1/8.2.1/8.2.3 BC 13:00-14:00 办 公 室 继 续 AC 14:00-15:45 行 政 科 (锅 炉 、 库 房 、 园 林 、保 洁 ) 6.3/7.4/7.5/7.5.1/7.6/8.2.4 AC 13:00-15:45 保 卫 科( 值 班 室 、夜 训 队 、监控 室 、 停 车 场 ) 7及 相 关 内 容 BD 第 一 天 15:45-16:30 审 核 例 会 当 天 受 审 核 单 位 到 会 ABCD 8:300-11:30 旅 游 科 7及 相 关 内 容 AC 8:300-11:30 行 政 科( 司 机 班 、炊 事 班 、垃圾 处 理 场 ) 6.3/7.4/7.5/7.5.1/7.6/8.2.4 BD 午 间 休 息 第 二 天 13:00-15:30 消 防 队 7及 相 关 内 容 AD 53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第二种)被审核单位:上海分公司及所属项目部地址:审核时间:审核依据:审核组长:审核组成员:审核范围:审核报告编号:CSC/AU/02/02第一组(xxx,xxx)第二组(xxx,xxx)时间和日期 区域 内容区域内容制表: 日期: 确认人: 日期:543.2.2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 a) 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区城或单位部门等) b) 审核内容 c) 审核成员 d) 各主要审核活动的预计日期和持续时间 e) 首未次会议时间553.2.3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的几种思路a、自上而下(也称为顺序追踪法)自上而下(也称为顺序追踪法), ,沿着事物的发生发展或生命历程顺序进行。、自下而上(也称为逆向追溯)自下而上(也称为逆向追溯),从事情的结果追踪到起因。c、按部门和项目、产品进行审核按部门和项目、产品进行审核。d、按标准的条款、过程按标准的条款、过程。经常采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审核同时进行,这需要对内审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活动。563.2.4突出重点审核应当突出被审核区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将主要的审核时间和人员安排在主要环节上;同时要考虑审核人员的能力,包括经验、专业、年龄等。交工期最终检验、验收成品保护回访计划交工资料阶段审核重点工作开工阶段合同评审质量计划资源计划采购施工生产高潮过程控制计划及实施计划调整和协调采购检验和试验过程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与顾客沟通交工后回访的实施顾客满意情况调查573.3 内部审核的抽样有的组织项目很分散,每个项目较小,象房屋维修公司,房屋装饰公司、汽车修理部、银行储蓄所、建筑公司等,这样的公司每年在运行的项目上百或更多个,因此要将所有的项目订单都审核到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必然采用抽样的形式,这种抽样最好结合重点,才能对整个管理体系的现状作出评价。这样类型的组织,在进行审核策划时,应当统筹考虑项目,适当抽样,作出对整个体系的评价。如:审核抽样方案 项目 接受订单采购加工项目1 项目2项目3583.4 审核分工一般每个组都不只一个人,因此应当对审核组各成员进行分工,当然如果审核实施计划已经明确了各审核员的分工,就不必编制进一步的审核员分工;一般是在审核实施计划中只明确了审核的项目、单位,而没有明确到项目单位的哪个方面,或者审核组的不同成员需要到不同的相对独立审核往往是紧张的,所以建议审核组采用下面的表格形式,对小组内的审核员作出明确的分工,此表也是一些机构内正在使用的。59审核分工编号体系要求审核员完成情况备注 张王李赵 审核分工表审核报告编号:审核组长: 日期: 年 月 日注:1、在审核员栏,由审核组长填写2、在说明栏,由组长根据审核员的情况做出是否要求编制检查单的要求,前两次审核的审核员,应根据分配的任务编检查单3、在完成否一栏,由审核组长填写,在审核员完成审核工作后,组长填上“是”/“否”已经实现了审核,作为下次审核的参考。603.5 准备检查单613.5.1检查单的作用a)检查单列出了需审核的重点,以确保审核覆盖面的完整性,并突出重点;b)审核目的明确,并使审核按计划进度进行;c)减少审核的偏见,并减轻审核的工作量;d)作为审核记录的历史参考文件,统一归档管理;e)使受审核方确信审核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审核不流于形式。623.5.2检查单的形式检查表(1)审核区域:审核员:时间:页次:检查内容检查方法7.2与顾客有关过程1. 公司有哪几方面的顾客,这些顾客的要求是什么,如何确定的;2. 顾客口头要求的接收和传递渠道是否通畅?3. 公司内部确定了哪些承诺?4. 公司内部各有关部门是否明确了参与合同评审的责任5. 各种不同的合同是否在评审程序中做出了不同的规定6. 评审的内容是否包括了标准规定的三条7. 是否评审每一个合同,与分公司的分工8. 是否有合同修订的程序规定,是否规定了修改时与顾客的联系渠道9. 每个修改是否都进行了评审10. 修改后是否将修改及其评审传达给有关部门11. 与顾客的沟通目的和渠道是什么?12. 是否保存了合同评审的记录同市场部经理交谈,跟踪5份以上合同,问具体与顾客接触的业务员如何确认顾客的要求如何与顾客沟通检查记录 633.5.2检查单(2)检查表(2)审核区域:审核员:时间:页次:审核要素 审核内容审核方法643.5.2检查单(3)EMS审核检查表(3)审核区域:技术科审核员:时间:页次:条款审核事项及方法记录4.4.1技术科的职责是什么,分工落实?4.3.1所属职责范围内存在哪些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是否存在重大环境因素4.3.2涉及哪些法律法规等,如何控制落实?4.3.3负责那些目标指标4.3.4负责那些管理方案的落实?4.4.6负责那些运行控制程序,如何控制4.5.1如何检测负责的环境绩效、目标指标、环境法律法规的实现情况4.5.2出现的偏差,如何处理4.4.3交流那些信息,如何交流653.5.2检查单(4)内部审核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4)(4)受审核部门工程部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代表共 页第 页标准章节号7.2,7.1,7.3,7.4,7.5,7.6,8.2.3,8.2.4,8.3,8.4,8.5检查内容和方法1. 工程部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哪些工作? 勘探、测量进行的时机和记录? 负责提出各专业的设计技术要求?看记录 是否参与设计单位的选择和管理?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选择及管理程序? 是否编制项目开发计划? 项目开工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审批 项目开工前需要施工单位准备什么?监理单位准备什么?2. 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审批 进场验证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施工过程监管什么?签证、巡查 不合格品的管理 工程款的批复程序?3. 竣工阶段的管理 验收手续和记录 移交手续 保修的实施4. 目标有哪些?5. 法律法规的目录和传递6. 相关的内部管理文件有哪些7. 需要保存的记录有哪些?审核记录审核员:日期审核组长日期:663.5.2检查单(5)锅锅 炉炉 房房 环环 境境 管管 理理 体体 系系 审审 核核 检检 查查 表表 ( ( 5 5 ) )序号要 素审 核项 目审 核要 点 和 方 法备 注14 . 4 . 1了 解锅 炉 房 的 概况 。和 动力 车 间 负 责 人交 谈 1 5 分 钟 :1 职 责是 什 么 ?2 锅 炉 房 的 锅炉 类 型 、 容 量、 压 力 、 台数 ; 3 烟囱 高度 , 上 煤 、 除灰 情 况 ;4 鼓 风 机 、引 风 机 、排 风扇 等 情 况 ;5 软 化 水 系统 情 况 及 锅炉 清 洗 情况 等。24 . 3 . 1锅 炉房 有 哪 些 环 境因 素和 重 要 环 境 因素 ?1 查 锅 炉 房 环境 因 素 清 单 ,识 别 是 否 充分 ? 有 否充 分考 虑 六 个 方 面、 三 种 状 态 、三 种 时 态 ? 有否 关注 产 品 、 相 关方 、 异 常 和 紧急 情 况 的 环 境因 素识 别 难 点 ?2 查 重 要 环 境因 素 清 单 , 评价 是 否 客 观、 科 学 、合 理?34 . 3 . 2锅 炉房 有 哪 些 相 关的 法律 、 法 规 ?1 查 锅 炉 房 相关 的 法 律 、 法规 清 单 ( 可含 在 总 清单 内)2 抽 样 查 锅炉 大 气 排 放 标准 、 大气 污 染 法 及 其实 施 细 则 、 节 约 能 源 法 、 低 硫 优 质煤 及制 品 等 。44 . 3 . 3是 否已 建 立 了 与 锅炉 房相 关 的 目 标 和指 标, 执 行 和 完 成情 况如 何 ?1 查 与 锅 炉 房运 行 有 关 的 目标 、 指 标 清单 ;2 抽 查 目 标 、指 标 制 定 是 否合 理 ?3 抽 查2 - 3 项 目 标 标指 标 完 成 情 况、 更 新 情 况 。54 . 3 . 4查 环境 管 理 方 案 。1 查 单 位 方 案中 与 锅 炉 房 有关 的 有 哪 些?2 如 有 , 抽1 - 2 项 查相 关 的 措 施 、资 金 、 职 责 是否 落实 ?3 查 方 案 完 成情 况 。64 . 4 . 2查 锅炉 房 的 工 作 人员 的工 作 能 力 及 对本 岗位 的 环 境 重 要性 的认 识 。1 询 问 动 力 车间 对 环 境 方 针的 认 识 ;2 查 锅 炉 房 工人 的 上 岗 证 ;3 查 锅 炉 房 司炉 工 人 对 本 岗位 环 境 责 任的 认 识 ;4 查 询1 名 锅 炉 房 值班 人 员 的 环 保知 识 及 实 际 操作 中控 制 重 要 环 境因 素 的 技 能 。74 . 4 . 3查 和锅 炉 房 有 关 的信 息交 流 情 况 。1 抽 查2 - 3 份 “ 信 息 交 流 单” ;2 查 询 锅 炉 房有 无 异 常 情 况, 如 有 , 是否 已 进 行交 流?84 . 4 . 5查 文件 控 制 情 况 。1 查 阅 受 控 文件 清 单 中 和 锅炉 房 有 关 的内 容 ;2 抽 查 锅 炉 房作 业 指 导 书 及2 - 3 项法 律 、 法 规 和其 他要 求 , 是 否 有效 受 控 ?94 . 4 . 6查 运行 控 制 情 况 ,是 否控 制 有 效 ?1 围 绕 目 标 指标 、 重 要 环 境因 素 等 , 抽查 运 行 控制 状况 烟 尘 、S O2排 放情 况 ; 烟 道 灰及 炉 渣排 放情 况 ; 废 水 排放 情 况 ; 煤 的含 硫 量 控 制 情673.5.3检查单的编制一 是 明 确 要 查 的 项 目 , 二 是 明 确 要 查 找 的 证 据 , 因 此 编 制 检 查 单 时 应 :a) 对 照 相 应 管 理 体 系 手 册 和 程 序 文 件 ;b) 突 出 被 审 区 城 的 主 要 职 能 和 典 型 工 作 ;c) 详 细 程 度 要 适 合 审 核 员 的 能 力 , 详 细 的 检 查 表 操 作 性 强 , 但 也 限 制 了 审 核员 能 力 的 发 挥 ; 简 单 的 检 查 表 , 给 审 核 员 留 下 了 很 大 的 发 挥 余 地 , 但 也 容易 使 审 核 员 漏 项 。d) 不 熟 练 的 审 核 员 要 编 制 较 详 细 的 检 查 表 ;e) 要 能 够 提 醒 自 己 的 审 核 思 路 。683.5.4检查单的使用检 查 表 的 编 制 和 使 用 需 要 一 个 熟 练 的 过 程 , 要 注 意 :a) 不 应 只 采 用 Yes/No等 封 闭 式 的 问 题 ;b) 进 入 一 个 区 域 , 应 请 有 关 人 员 介 绍 工 作 运 作 情 况 , 以 便 把 握 关 键 环 节 ;c) 询 问 执 行 的 人 员 是 如 何 工 作 的 , 有 什 么 指 导 和 依 据 文 件 ;d) 可 能 时 , 观 察 现 场 人 员 执 行 程 序 的 情 况 ;e) 验 证 记 录 或 文 件 ;f) 判 定 是 否 合 格 ;g) 确 信 “ 检 查 表 ” 上 的 所 有 内 容 都 已 查 到 ;h) 审 核 不 应 一 条 一 条 读 , 应 记 在 心 里 。693.5.5应注意的问题a) 抽样要有代表性,不能是别人拿什么看什么,主动寻找符合性证据;b) 尽量不要每次都使用标准检查表a) 保证可操作性要好,明确审核的方法;b) 时间上要有余地,以便及时调整;703.6 明确每个要素审核的重点 要保证审核的水平,除了要按照正规的审核程序进行外,审核员对体系要求的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了标准,才能把握审核的重点。如果把“审核的技巧”和“理解标准”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的话,比例可能是2:8,没有内容的形式只能是一种浪费。因此审核员应不断地学习领会体系的要求,并与实际工作对照结合。 掌握审核要求和技巧的有效方法是实践,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可能,所以内审员首先应当接受培训,将各种审核实践的案例压缩在课堂上,通过分组实习讨论熟悉审核的场景,灵活掌握标准的要求。因此在使用本书时读者应参考其他关于标准理解的教材,结合所附案例研讨学习。714实施审核 现场审核一般经过: a) 召开首次会议; b) 进行现场审核; c) 确定不合格项并编写不合格报告; d) 汇总分析审核结果; e) 整理审核报告; f) 末次会议;724.1 开始会议(首次会议) 此内容参照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时有些内容是可以简化的,一般整个公司的审核需要开一个总的会议。至于各个车间等单位不必拘泥于此种形式,一般审核的内容和要求应当由参加公司会议的主管人员传达到相关人员。当然什么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公司认为需要提高内部审核的严肃性,可以安排在各层次的审核都召开首次会议 开始会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主要是介绍建立双方的联系,明确双方的责任,以及具体的审核日程安排。 首次会议往往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内部审核由于权威性差,往往不被受审核单位重视,气氛松懈,一个严谨的首次会议能够使内部审核严肃起来。734.1.1首次会议的内容和进程外部审核的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往往以受审核单位领导致欢迎词开始,对于内部审核,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主持也是很好的。a) 人员介绍:组长介绍审核员及资格;b) 组长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c) 审核实施计划的确认和调整的说明;d) 落实后勤安排,确定办公、交通、防护、工作餐;e) 简要介绍审核的方法和程序;f) 请受审核单位明确联络员;g) 末次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和地点。744.1.2首次会议的参加人员会议签到记录表公司名称:会议性质: 日期:审核组组长: 组员:姓名部门职务754.1.2首次会议的参加人员a)公司职能部门审核的首次会议参加人员a)全体审核组成员b)公司主要领导c)各部门单位的主管、通常是各科室的经理d)其它需要的人员b)项目或分厂、车间的审核a)审核组b)受审核方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c)各工长或责任工程师d)各科组主管e)项目资料员f)其它需要的人员(等)764.1.3首次会议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审核组方面,首次会议过分松懈,使审核流于形式;或过分紧张,老子钦差大臣,造成对立。这两种形式都是不好的,审核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审核为了帮助对方,而不是要压倒对方。 在受审核方方面,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非常情况,审核组应能正确处理,比如:a)单位负责人或技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