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 专题五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docx
-
资源ID:26106524
资源大小:15.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 专题五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docx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 专题五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专题五推动绿色发展,建设漂亮中国 一、单项选择 1(2022·精练)在贵州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状况、在福建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在漓江之上询问生态爱护状况、在雪域高原嘱咐切实爱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看山看水看生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这说明( ) 建设漂亮中国的目标已经实现 我国坚持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A B C D 2(2022·精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平安屏障更加坚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主要体现我国坚持了( ) A共享发展的理念 B绿色发展的理念 C开放发展的理念 D协调发展的理念 3(2022·精练)开展黄河爱护立法,是党中心部署的重大立法任务。黄河爱护立法已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的立法工作安排。2021年4月底,水利部发布了黄河爱护立法草案(征求看法稿),向社会公开征求看法。由此可以看出( ) 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 我国坚持完善环境爱护的法律法规 经济建设与环境爱护难以“两全” 我国为爱护生态环境供应了牢靠保障 A B C D 4(2022·精练)2021年9月27日,其次轮第四批中心生态环境爱护督察公布7起典型案例。在长白山腹地违规采矿、土壤污染调查弄虚作假、企业未批先建对曝光的典型案例,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状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对此,下列相识正确的是( )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爱护制度 我国主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全球的环境形势特别严峻 A B C D 5(2022·精练)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调研。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家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然而,这片绿意盎然、朝气勃发的土地,几十年前却是荒寒遐僻、黄沙漫漫。塞罕坝的改变表明( ) A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B漂亮中国的目标已经实现 C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成功 D不能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6(2022·精练)新能源车正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共享单车成了街头一道流淌的风景,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纸袋、纸吸管正逐步代替塑料制品对此,启示青少年 要( ) A提倡简约生活,杜绝资源的奢侈 B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C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D拒绝消费需求,增加责随意识 二、简要回答 7(2022·精练)请你对以下两则“环保新闻”片段进行分析与解读。 “婺源风景”一步步走向全国。江西婺源县森林覆盖率达82.64%,是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爱护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当地意识到要想长远发展,就要守好家乡的好山好水。婺源以爱护生态为根本,成立193个自然爱护小区,拒绝各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近千个。 (1)生态是资源和财宝,是我们的宝藏。“婺源风景”带给我们哪些感悟?(2分)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污染环境犯罪案件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 500余名;侦破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 900余名。”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对2021年以来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取得的实际成效进行了通报。 (2)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行动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的哪些学问?(4分) 三、概括与评析 8(2022·精练)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中方高度重视应对气候改变,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向全世界重申这一庄重承诺。他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 2021年7月28日,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单位和个人未根据要求将生活垃圾投入对应容器的情节严峻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标记着江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迈入了法治新时代。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从考察行程,可以解读出他对青藏高原这块“生态文明高地”的特别关注。在尼洋河大桥,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爱护和系统治理”;在林芝市城市规划馆,要求“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爱护红线”;在林芝工布公园,察看公园绿化和基础设施;在部署川藏铁路建设时,要求“坚持绿色施工”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西藏“切实爱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1)拟题:运用所学学问,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3分) 题目: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一角度3分,共9分) 参考答案 1B2.B3.D4.A5.A6.B 7(1)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才智选择。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要树立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需遵循自然规律。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实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分) (2)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爱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爱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爱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供应牢靠保障。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违反法定义务,必需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担当法律责任,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分) 8(1)题目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漂亮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爱护生态环境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等。(3分) (2)例答:从绿色发展的角度: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旺盛、生态良好、人民华蜜,是建设漂亮中国的时代图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爱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从中国担当的角度: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主动主动地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从法治的角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厉行法治,要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守法律。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实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从法不行违的角度:违反法定义务,必需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角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每一角度3分,共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