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线圈的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其动态消弧补偿系统的提出.doc
-
资源ID:2613788
资源大小:867.1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消弧线圈的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其动态消弧补偿系统的提出.doc
.*2.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及动态消弧补偿系统的提出2.1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电力线路导线间及导线与大地之间均存在分布电容,电器设备与大地之间也存在电容。对于中压配电网,由于线路长度相对于工频波长来讲要短得多,这些分布电容可以用集中参数电容代替。一般来讲,各相对地电容,相间电容。对于电缆网络和经过换位处理后的架空线路,各相参数相差很小,可以认为,于是得到图2-1a。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例如A相接地,则A相对地电压=0,中性点对地电压将由零变为相电压,B相和C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于 2-1a 等值电路 2-1b向量图 图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流电压向量图是B相和C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为: (2-1-2)=2f 工频角频率系统相电压,其方向分别领先于和,见图2-1b从图2-1b中可以看出接地电流: 这个接地电容电流由故障点流回系统,它的大小等于正常时一相对地充电电流的3倍,方向落后于A相正常时相电压。由于接地电流和接地相正常时的相电压相差,所以当接地电流过零时,加在弧隙两端的电源电压为最大值,因此故障点的电弧不易熄灭。当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容易形成间歇性的弧光接地或电弧稳定接地。间歇性的弧光接地能导致危险的过电压。稳定性的弧光接地能发展成多相短路。2.1.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其中性点也具有一定的对地电位,这个对地电位叫中性点的位移电压,这一电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所造成的。设各相对地电容分别为,各相绝缘的对地泄漏电阻分别为且,三相电源电压平衡且以为参考量,如图2-2所示,则不对称电压为 图2-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自然不平衡电压 (2-1-2)式中 分别称为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不对称度和阻尼率。正常运行时因导线不对称布置所引起的电网不对称度是不高的,尤其是电缆网络其值更小,表2-1列出了作者对67个煤矿6KV电缆电网的测定结果,从表中可见,占实测总体85%的电网其自然不对称度小于0.54%,所以中性点电压位移较小。但是当系统中发生一相导线断线、或两相导线同一处断线、或开关动作不同步都将使故障相的对地电容减小,从而使不对称度有较大的增长,中性点的位移电压可能达到很高的数值。表1-1 煤矿6KV电网自然不对称度分布规律Kc ( % )0.02 0.280.28 0.540.54 0.800.80 1.061.06 1.321.32 1.581.58 1.84频数 461143102频率0.6870.1640.060.0450.01500.0302.1.3 消弧线圈的作用原理 中性点加入消弧线圈后,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大大减小故障点接地电流;减缓电弧熄灭瞬时故障点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避免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而引发铁磁谐振。2.1.3.1 补偿原理如图2-3所示系统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当A相接地时,中性点电压将由零升高到相电压,于是消弧线圈中将产生电流,它的大小为 其方向由故障点流回系统,较中性点的电压滞后,亦即较A相正常时的相电压领先。此时由故障点流回系统的接地电容电流滞后正常运行时的相电压,所以消弧线圈电感电流和接地电容电流的方向相反。如果适当选择消弧线圈L值的大小,使 那么通过故障点的电流将等于零。即接地电容电流全部被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所补偿,从而使得电弧自动熄灭。 (a) 等值电路 (b) 向量图 图2-3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等值回路和向量图通常,我们用脱谐度表示消弧线圈的调谐情况,其定义为 (2-1-3)(1) 当消弧线圈电感满足的条件时, 称为全补偿(2) 当消弧线圈电感满足的条件时, 称为过补偿。(3) 当消弧线圈电感满足的条件时, 称为欠补偿。 对消弧线圈调谐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使接地点的残流小于一定值。由于实际接地电流中不仅含有电容电流,还有少量的阻性电流和一定量的谐波电流,而阻性电流和谐波电流是不能被消弧线圈电感电流补偿掉的,所以补偿后的残流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工频电流(它可能是容性、也可能是感性、也可能被完全补偿掉) 、阻性电流和谐波电流,其表达式为 (2-1-4)式中 为消弧线圈补偿电网的阻尼率,它同未补偿电网是有区别的,详细讨论见下节。2.1.3.2 关于串联谐振问题的讨论图2-4为考虑了各相绝缘泄漏电阻和消弧线圈的有功损耗后的补偿电网等值电路,其中L是消弧线圈电感,r0代表消弧线圈有功损耗的等值电阻。设三相电源电压完全平衡、各相泄漏电阻彼此相等,且以A相作为参考相量。用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到补偿电网正常运行时的零序等效电路如图2-5a所示,图中为电网末补偿时的不平衡电压,为补偿后中性点位移电压。可见等效电路是一个串联LC电路,当接近谐振条件时回路中电流很大,消弧线圈上电压也即中性点位移电压很大。运行中规定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大于15%的相电压,其表达式为: 图2-4 消弧线圈正常运行时的等值图 (2-1-5)式中 补偿电网的阻尼率 电网的阻尼率一般约为3%5%,但煤矿6KV电网,由于井下电缆工作环境恶劣,其电网阻尼率偏大,实测结果表明其值约在7%左右 。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大小为: (2-1-6) 图2-6为中性点位移电压随脱谐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见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电压的大小与脱谐度有关,脱谐度越小,中性点位移电压越高;脱谐度等于零即谐振补偿时,中性点的电压最高,此时的电压即为补偿系统的串联谐振电压。 (a) 正常运行时 (b) 单相接地时 图2-5 补偿电网正常运行时及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等值电路 图2-6 不同值下中性点位移电压与脱谐度的关系曲线2.1.3.3 弧隙恢复电压与脱谐度的关系减缓接地点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是消弧线圈的第二个作用,当电网A相发生单相接地时,其零序等效电路如图2-5b所示,图中,流过开关K的电流代表残流,当电弧熄灭时,相当于K打开;M、N两点间电压相当于弧隙的恢复电压,M点电压取决于实际电网A相电压的变化,如果熄弧时该相的初相位为角,电源电压最大值为,则 N点电压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图中L两端电压的变化,它对应于补偿电网中性点电压的变化。由于该零序等值电路的衰减系数为 电路自振角频率为 故有 因此得故障相对地的恢复电压为 (2-1-7)完全调谐时,上式变为 此时,恢复电压包线按指数规律从零上升至,波形如图2-7a所示。当脱谐时,恢复电压将出现拍振现象,波形如图2-7b,其拍振周期T为 (a) ( b) 图2-7 故障相恢复电压波形 恢复电压的包线表达式为 (2-1-8)或写成 (2-8-9) 图2-8为不同值下恢复电压的包线,这些曲线表明:当补偿电网阻尼率确定后,脱谐度减小时,包线的幅值和增长速度均减小,有利于接地电弧的熄灭。的最大上升速度可近似表达为 (2-8-10) 可见,泄漏电阻的存在,增加了熄弧后故障点的恢复电压上升速度,不利于电弧的熄灭,但它可以促使系统的三相对地电压在熄弧后迅速的恢复对称,减小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幅值,所以通常没有补偿有功电流的必要。研究指出,高频电流分量的存在,一般不影响最终的熄弧2,所以也不需加以补偿。 图2-8 不同值下恢复电压的包线2.1.3.4 消弧线圈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抑制作用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消弧线圈的电感远较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感为小,所以零序回路中电感参数主要由消弧线圈决定并且相对地稳定了中性点的电位,即使电压互感器的激磁电感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铁磁谐振而产生过电压。2.2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 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自动调谐原理,另一个是可调消弧电抗器。已提出的自动调谐原理不少,大体上可分为五类,谐振法、相位移法、电容电流间接检测法、附加电源法及模型法。按照改变电感方法的不同,可调消弧电抗器可分为四类,调匝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斩波式。其中调匝式又分为有载分接开关调匝、晶闸管调匝、带电容补偿的调匝等多种,偏磁式可分为横向励磁、纵向励磁和纵横向励磁三种类型。各种自动调谐原理与各种可调消弧电抗器的组合,构成了各式各样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2.2.1 自动调谐原理2.2.1.1 谐振法谐振法又称极值法。从2.1.3中式(2-1-5) 可见,当电网的阻尼率d和电网不对称度一定时,随的下降而增大,当时,达到最大值,即为串联谐振电压。的状态也就是全补偿状态。所以可以利用检测中性点位移电压大小的方法将消弧线圈调谐至全补偿或接近全补偿的状态。从下面三个方面对这种方法做出评价。(1) 调谐准确性问题。这种误差是由于消弧线圈的非线性造成的。总的来讲,Petersen电抗线圈是线性的,但是当施加在该线圈上的电压过于远离其额定电压时,其伏安特性呈现较强的非线性。表2-2-1为XDZ-1000/35消弧线圈分别在额定电压下和500V电压作用下各分抽头的电抗值(单位),可见其数值有明显的差别。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消弧线圈端电压较小(尤其是在电缆系统中),此时得到的调谐结果在出现单相接地后就要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对不对称度非常小的电网其调谐精度不理想。 表2-2-112345678922220v1111.0974859779.6709.9645.9592.5548.6516.7500v1078.3943.4813740.7680.3628.9574.7531.9495(2) 串联谐振过电压问题。该方法的调整过程也就是补偿电网发生串联谐振的过程。中国有关规程规定这种由谐振造成的中性点电压位移不得超过系统相电压的15%,所以对于不平衡度较大的电网,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需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事实上,消弧线圈长期工作在串联谐振状态是不好的。(3) 参数整定问题。它不能接照确定的脱谐度调整消弧线圈运行,而只能将消弧线圈调谐至全补偿位置,或着按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超过某一定值调谐,无法整定消弧线圈脱谐度。(4) 灵敏度问题。式(2-1-6) 针对求导数得 (2-2-1) ( V) 图2-2-1 与关系曲线 上式说明随的变化呈单调递减规律,图2-2-1为随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见当较大或较小时,较小,这说明此时对的变化不敏感。当取某一中间值时,较大,这一中间数值可以用下式求出 解得 即当时,对的变化最敏感。总之,当消弧线圈远离全补偿状态,或在接近全补偿状态时,的下降对的升高影响较小,灵敏度不高。2.2.1.2 相位角法这种方法是按照中性点位移电压相位角与脱谐度的关系来调谐消弧线圈的。研究表明,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中性点电压对于系统A相参考电压的相位移为,为电网中性点末加消弧线圈时,中性点电压相对于的相位角 (2-2-3)式中 (2-2-4)因 故 (2-2-5) (2-2-6) 从上式可见,在、已知的情况下,与有确定的函数关系。这说明可根据中性点电压对参考电压的相位移角进行自动调谐。对一个实际的电网,即使电容电流不变,变化仍很大,这就给调谐带来了误差。实际应用中可在相对地之间人为的接入一附加电容来减小这一误差。设,代入式(2-2-3) 得 (2-2-7)由于实际电网并不对称,电网阻尼率也是不确定的,它随着电网的变化而改变,消弧线圈的值也同其承受的电压大小有关。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差。附加电容的加入造成电网不对称度加大,又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相位移法的使用。2.2.1.3 电容电流间接检测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改变消弧线圈的电感值,造成其两端电压发生变化,同时消弧线圈中电流也随之改变,检测电压和电流值以及相应的相角差,间接计算出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或系统对地电容,据此调谐消弧线圈。(1) 忽略电网阻尼率时的计算方法。设对应于分抽头T1和T2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分别为和,各分抽头对应的消弧线圈电流值分别为和,代入式(2-1-6)得 (2-2-8) (2-8-9)解得 (2-8-10)从上式可见测得两次中性点电压后,电网三相对地总电容及消弧线圈脱谐度就可求得。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由于忽略了电网阻尼率以及和测量的不同时性,测定结果准确性较差。(2) 利用两分接头对应的零序电流相位差的计算方法。如果消弧线圈中人为串有较大阻尼电阻,且的电阻值已知,则测量消弧线圈两个档位的零序电流和及它们之间的相角差,就可以计算出电网脱谐度。设为系统对地总容抗 、分别为对应于消弧线圈、抽头时的感抗,其数值是已知的,为消弧线圈断开时系统中性点电压。图2-2-2a为其零序等值电路。当较大时,由于电网本身阻尼率相对很小,所以图2-2-2a中可以忽略电网各相绝缘泄漏电阻和消弧线圈并联等效电阻的阻尼作用。则图2-2-2a变为图2-2-2b,其对应的零序阻抗三角形如图2-2-2c所示。依据阻抗三角形可列写下列方程 (a) 零序等值电路 (b) 简化零序等值电路 (c) 零序阻抗三角形 图2-2-2 带串联阻尼电阻的零序等值电路及零序阻抗三角形 解得 按照上述算法,最后可求得对应分接头的脱谐度或分接头的脱谐度,将和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则原分接头不需调整。若,则判断的符号,跟据该符号的正或负,进行相应的分接头调接。该算法忽略了电网阻尼率,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条件,同时,由于算法中用到各分接头的电抗值,所以要考虑消弧线圈在端电压很小时的非线性失真问题。2.2.1.4 模型法电网电容电流由接入的线路总长度而确定,因此可以用合闸线路断路器的多少来计算电容电流。设电网共有条线路,在模型上每一条线路相当一个电阻,在这一电阻两端并联着与该线路断路器触头一致的触点,若线路接入,则电阻被短路。图2-2-5中左边的电阻串为电网中线路的模型,右边的电阻串为消弧线圈的模型。线路投入愈多,被短路的电阻愈多,因此经左边电阻串流到底部电阻的电流越大,其上面的压降即为差动放大器的一个输入信号。差动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信号为消弧线圈模型电阻串底部电阻的电压降。若二信号差得多,放大后的电压超过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就需调整消弧线圈电感。否则,说明调谐度在允许范围内。这种方法的调节精度取决于线路模型及消弧线圈模型的精度。由于电网中某些线段的电容可能改变,即时不变测定其对地电容也很烦锁,另外系统的电容电流还受到其它电器设备的影响,所以建立线路模型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做的准确。 2.2.1.5 附加电源法中性点附加电源法是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上附加一个信号源,用于附加信号源的变压器串接或并接在系统零序回路中,相当于一个阻抗变换器,它反映了系统的零序回路阻抗的状况。因此,检测附加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即可实现自动调谐。事实上,由于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在 中性点上出现很高的电压,对附加信号源需要采取许多措施来隔离,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另外,电网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位移电压对该方法 图2-2-3 电网模型调节精度影响较大,这些都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以上这些方法都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其中,相位法、极值法和电容电流检测法有一定的运行经验,但应用都有局限性。相对来讲,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微机控制器后,电容电流检测法具有优越性。而模型法和附加电源法尚无运行经验,只是做一些理论分析,实际应用起来有难度。2.2.2 可控消弧线圈按改变电感方法的不同,可控消弧线圈分为四类,即调匝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及斩波式。2.2.2.1 调匝式可控消弧线圈 调匝式可控消弧线圈分为有载开关调匝式、晶闸管调匝式和带电容补偿的分级可调式等多种。这种消弧线圈靠改变绕组的线圈匝数来改变电感,电感量与匝数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其电感不连续可调。用有载分接开关取代pertersen消弧线圈中的无激磁分接开关就变成了有载调匝式消弧线圈,它是由两项久经实践检验的设备pertersen消弧线圈和有载分接开关组合而成,所以它是技术上最成熟的,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可控消弧线圈。其主要缺点是调节速度慢,有载开关每切换一档需十余秒钟,另外由于有运动部件,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实际使用的产品中,为了减小造价,往往选用比消弧线圈额定电压低的多的有载分接开关,所以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消弧线圈电压上升到额定电压,此时有载开关不允许动作,消弧线圈电感不可调节。晶闸管调匝式消弧线圈是用双向晶闸管开关代替有载分接开关,调节速度快,但高压晶闸管成本高,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需用多个额定电压较低的晶闸管串联组成高压开关,可靠性及经济性都成问题。调匝式消弧线圈补偿电流上下限之比一般为2:1,分9档调节,各档间电感级差较大,经常不能满足调节深度的要求,可以采用带电容补偿的分级可调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的作用使各档间电感级差变小。图2-2-4 为带电容补偿的分级可调消弧线圈。图中L1为原消弧线圈高压绕组,L2为新加绕的低压绕组,L2的容量为L1的一半,C1、C2、C3、C4的容量比为1:2:4:8,总容量为消弧线圈的一半。利用4组晶闸管开关的开通组合,可以得到14档不同的电感电流。其补偿电流上下限之比为2:1。电容补偿式消弧线圈还缺乏工程应用的实践经验。2.2.2.2 调气隙式消弧线圈这种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靠移动插入线圈内部的可动铁心来改变磁导率从而改变线圈电感的。从理论上讲这种消弧线圈的电感可连续调节,但实际上因为机械的惯性和电机的控制精度问题在工程中做不到。其主要缺点是精度不高,可靠性差,响应慢,动作时间取决于可动铁心的移动时间,可至数十秒钟。在额定电压下消弧线圈噪音较大且铁心不可调节 (因为此时静动铁心间电磁力很大) 。这种消弧线圈国内外都有一些运行经验。2.2.2.3 闸流式消弧线圈这种消弧线圈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等效成图2-2-5 所示电路。图中总电感电流,通过调节双向晶闸管scr的控制角调节的大小。当晶闸管全导通时,为标准正弦波,随着导通角的减小,变小同时其波形发生畸变,但在角较小时,总电感电流的波形是可以接受的,角越大,电感电流中的谐波就越严重。所以闸流式消弧线圈的调节范围太小是其最大的缺点,目前中国在6KV电网上投入运行的这类消弧线圈样机电流调节范围只有10A。 图2-2-4 为带电容补偿的分级可调消弧线圈 图2-2-5闸流式消弧线圈原理图 2.2.2.4 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 这种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附加直流励磁磁化铁心,改变铁心磁导率,实现电感量连续变化。这类消弧线圈的结构有多种,按照励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他励式和自励式 (又称磁阀式) 两种。他励式又可分为横向励磁、纵向励磁和纵横向励磁三种类型,具体实现方案有多种。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是一种可连续调节电感的消弧线圈,它的内部为全静态结构,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性高。其响应速度快且可在消弧线圈承受高电压时调节电感值。其补偿电流上下限之比可达到6:1,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消弧电抗器。1993年底,在中国由本文作者研制的首台直流偏磁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投入工业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多年的研究,时至今日,新型偏磁式消弧线圈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有很大改进。本文第三、四两章重点阐述作者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制的中国首台磁阀式自动跟踪调谐消弧装置在咸宁供电局10KV电网投入运行。以上介绍的都是单个的消弧电抗器,当需要制造成接地变压器同消弧电抗器合一的设备时,只需将调气隙、施加直流偏磁或调角的原理用到变压器的零序磁路上即可。2.3 动态补偿系统的构想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提供一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接地电流减小,也使得故障相接地电弧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降低,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当消弧线圈正确调谐时,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机率,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过电压的幅值,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故障点热破坏作用及接地网的电压升高等。从发挥消弧线圈的作用上来看,脱谐度的绝对值越小越好,最好是处于全补偿状态,即调谐至谐振点上。但是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或发生单相断线、断路器不同期合闸、非全相合闸等故障时,全补偿或接近全补偿状态下的消弧线圈可能产生各种危险的过电压。从式 (2-1-6) 可见,全补偿时中性点电压位移是电网自然不平衡电压的1020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串联谐振过电压。断路器的非同期分合闸,非全相分合闸及线路的单相断线都会加大电网的不平衡度,从而加大串联谐振过电压幅值。所以小脱谐度下的消弧线圈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给电网带来的不是安全因素而是危害。综上所述,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希望消弧线圈的脱谐度越小越好,最好是全补偿。而电网正常运行时,又希望其副作用越小越好。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一种方法是在消弧线圈上串联阻尼电阻,从而增大电网阻尼率,使得电网正常运行时串联谐振过电压小于,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电网正常运行时将消弧线圈调谐至全补偿状态,等待接地故障的发生。当出现单相接地后,瞬间将阻尼电阻短接掉,从而实现最佳补偿。中国目前使用的调匝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和调气隙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就是采用的这一方案。运行经验表明,这些装置对电网安全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发现由于阻尼电阻烧毁而引发装置故障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存在控制死区造成的。阻尼电阻按短期工作设计,当出现单相接地后,需快速短路掉。例如对额定工作电流50A的消弧线圈来讲,如果阻尼电阻为,按长期工作设计其容量需375KW,实际上设计容量小于5KW,自动装置的动作电压取为,在中性点电压为下长期工作容量需30KW,如果出现中性点电压大于,小于的高阻接地现象,烧电阻是必然的。那么能否将动作值变小呢?如取,发生单相接地后,阻尼电阻短掉。故障消失后,串联谐振电压可能大于,所以无法判断接地是否消失,从而阻尼电阻也无法再投入。解决矛盾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电网正常运行时加大脱谐度,使消弧线圈远离谐振点,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瞬时调整消弧线圈至全补偿状态,实施最佳补偿。此即动态补偿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要求采用可带高电压快速调感的消弧电抗器。理论上,直流偏磁式消弧电抗器可以满足这种要求。2.4 小结l 中性点加入消弧线圈后,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减小故障点接地电流;减缓电弧熄灭瞬时故障点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避免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而引发的铁磁谐振。l 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与其脱谐度有很大关系,调谐适当的消弧线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电网是要发生变化的,从而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随之变化,这就需要人们跟据电网的变化来调整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l 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自动调谐原理,另一个是可调消弧电抗器。已提出的自动调谐原理不少,大体上可分为五类,谐振法、相位移法、电容电流间接检测法、附加电源法及模型法。按照改变电感方法的不同,可调消弧电抗器可分为四类,调匝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斩波式。其中调匝式又分为有载分接开关调匝、晶闸管调匝、带电容补偿的调匝等多种。各种调谐原理和各种可调电抗器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容电流间接检测法具有优越性,偏磁式可调消弧电抗器由于其具有大的调节范围,快速响应、连续调感和全静态结构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可调电抗器。l 消弧线圈的作用体现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此时希望脱谐度越小越好。电网正常运行时,调谐好的消弧线圈由于串联谐振过电压等问题的存在,将给电网带来危害。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电网正常运行时,人为加大电网阻尼率,故障后切除阻尼。另一种是正常运行时加大脱谐度,接地故障后再调谐至全补偿。后一种方案即为本文提出的动态补偿方案。这一方案的实现,对消弧补偿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理论上,偏磁式消弧线圈可以满足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