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测量技术管理制度.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测量技术治理制度一; 测绘成果治理制度名师归纳总结 二;生产技术治理制度第 1 页,共 8 页三;仪器设备治理制度四;资料治理制度五;安全技术治理制度六;事故追查制度-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测绘成果治理制度办公精品欢迎下载1、测绘成果的收集:有关矿区用到的测绘成果(平面掌握、高程系 统、地势图)都由测量部门负责收集;收集资料要严格校对,保证准 确;收集资料施测时间、单位及资料精度;收集的资料由地测到处长 签字后送档案室归档储存;2、测绘成果的归档:测绘项目通过验收后对原始手簿进行编号、整理、装订;一个测绘项 目按大小或内容多少分别装盒,内容包括项目总索引、技术设计书、施工组织方案、原始手薄、 运算手薄、测量成果以及竣工报告或技术 总结(包括图件);归档移交要履行签字手续;3、测绘成果的保密制度测绘成果的治理人员都要进行保密规章的培训,要遵守保密规章, 不对外泄漏保密性的测量资料, 不答应带走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为秘密 资料,资料利用和借阅,必需填写借阅档案审批单,填写清晰借阅单 位、借阅者姓名、借阅内容目的、借阅单位领导签字、地测处工程师 签字、档案保管人签字;总工程师批准;测绘成果如输入运算机建立 数据库要加设密码,防止外人开机阅览,测绘成果不得上互联网;单 位领导个人手中储存的保密图纸、资料,用完后要准时收回,每天上 下班前,要对档案库房门窗或资料柜进行检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名师归纳总结 二;生产技术治理制度100 米用探巷探第 2 页,共 8 页1、巷道中顶底板探测:矿物层顺槽巷道,必需每隔-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清矿物层顶底板位置;探矿物层顶底板由测量部向矿上提出书面要 求,矿方组织探测;测量人员收集探测资料并画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画出本分层矿物层顶底板线, 用于指导本分层的巷道掘进, 并为下分 层顶底板位置、变化情形的猜测预报供应依据;2、矿区测量:(1)、;(2)、公司测量部门负责建立矿区四等首级掌握网,三等水准高程网,组织和谐矿区地势图的更新, 解决矿区重大测量难题, 监督矿测量部 执行测量规程、细就、制度,从技术上给以指导和帮忙;(3)公司测量部门负责检查矿区内测设的各种测量标志,发觉损坏、移动或被人为破坏时, 设法加以补设; 矿井范畴内的测量标志每年由 矿地测部门检查一次,并负责补设、增设;(4)、各类巷道开口, 矿生产技术部门要提前三天给地测部门送托付 书,以便预备资料和按要求放线, 停工或复工也要准时通知测量部门,以便上图或放线;(5)、测量部要准时放线, 在延设中腰线过程中,对所使用的和新设 的中腰线点均需要进行仔细检查, 测量人员每次给中腰线时都要依据 巷道用途填写中腰线通知单, 并报送矿生产技术部门, 以督促按线施 工;(6)、巷道验收人员不但要量取巷道前进长度,仍应检测偏离中腰线的数据,通知掘进区队进行巷道修正; 未修复前测量验收员有权停止 施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7)、运输和回风巷应以石门中线为起点,在巷道顶部和两帮,每50 米用红油漆标注位置记号;此记号要与导线点联测,以保证其精 度;使用前先检查再使用;(8)、测量部的采掘图必需挂在墙上,随时上进度,并训练职工常常 按图分析安全问题; 发觉问题准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以便实行措 施;(9)、凡依据设计图纸的放线、定位、贯穿等工程,详细负责测量的 技术人员肯定要对设计图上的尺寸、数据进行验算、复查,确定无误时可以放线,如发觉有误时,应立刻报告矿总工程师和谐修改,否就不予放线;巷道设计平面图,必需有掌握方格网和坐标,回风和运输 巷,每隔 50 米至 100 米应设矿门或探眼,以便实测矿厚(10)、各矿要大力推广使用激光指向新技术,激光指向仪由矿供应,同时供应安装材料及有关条件,由地测部安装调试; 仪器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70 米,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激光束,使其正确指示巷道掘进方向;(11)、重要的贯穿测量(如立井、斜井、主要石门、回风、运输大巷、上下山等)或贯穿距离大于2500 米的贯穿工程,必需编制贯穿测量设计书,经矿总工程师和地测处审批后实施;(12)、贯穿测量至少要独立进行两次,取平均数作为最终值,最终 一次标定贯穿方向时,未掘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 50 米;(13)、重要贯穿工程,必需绘制不小于1:2000 的贯穿工程进度图,并准时填绘工程进度,以便准时发觉和解决问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14)、贯穿工程两工作面的距离,在岩巷中剩20-30 米,矿物巷中剩余 30-40 米时,地测部长要以书面形式报告矿总工程师和矿生产技 术、施工单位;(15)、井巷贯穿后要准时将两端导线、高程连接起来,运算各项闭 合差;重要贯穿完成后,要进行精度分析,做出总结;总结设计说明 书或全部内外业资料一并归档储存;(16)、按线施工是保证巷道几何关系的重要条件,各类巷道的验收 必需以中腰线为准; 掘进单位要仔细爱护好中腰线点,特殊是在锚喷巷道中,要实行得力措施爱护中腰线点;(17)、各矿要积极开展岩层移动观测工作,总结供应各种岩移参数;(18)、测量部必需按月填送交换图;报公司的交换图必需有专人负 责交换;(19)、开拓掘进队伍必需严格按中腰线施工,矿上要严格治理施工 队伍,对不按中腰线施工造成的井巷工程施工事故,矿必需按有关规 定对事故单位进行惩罚;3、中腰线治理制度:(1)、矿生产技术部门应在巷道开工前三天向测量部发送放线托付书 和签字齐全的相关设计图纸; 测量部在接到矿生产技术部门的测量放线托付书后应立刻组织标定中腰线,否就不得进行测量放样;(2)、测量部在标定中腰线前必需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和名师归纳总结 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导线点不得少于4 个;假如在核第 5 页,共 8 页(3)、测量部在标定中腰线前仍应对巷道设计图进行核对,-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对时发觉图纸有尺寸偏差, 应立刻以书面形式向矿生产技术部门进行反馈,并提出修改看法; 不准在没有核对图纸和图纸有误的情形下标定中腰线;(4)、重要巷道的开门标定应有标定设计图,长和矿总工程师签字确认;(5)、标定的中腰线点距离工作面不得大于标定设计图应有地测部30 米,每组中腰线点不得少于 3 个,每个中腰线点的间距不应小于 2 米;(6)、在下次标定中腰线时,要对利用的上一组中腰线点进行检核;(7)、井下基本掌握导线应每隔300500 米设立一组永久点,每组点不应少于 3 个;采区掌握导线应不大于 300 米设立一组点, 每组点 不应少于 3 个;中腰线点必需使用掌握导线点进行检测;三;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1、仪器设备由地测处治理,负责测量仪器的验收、修理、检定、调 拨;2、仪器使用人员都必需经过培训方能实际操作,严禁外人擅自摆布 仪器,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坏;3、观测过程中,观测者不准离开仪器,任何时候都不能造成仪器无 人看管现象;4、仪器迁站必需装箱,二百米之内仪器可连同脚架一起搬移,但应 两手怀抱仪器,防止造成人为损坏;5、仪器在烈日下或冒雨作业时,应撑伞遮护,仪器在井下作业完后 要擦试洁净,等晾干后再装入箱内;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6、地质设备应定期爱护,并填写定期爱护检修记录,设备的完好率 达到 90%以上;四;资料治理制度1、为进一步加强治理,使绘图、打印和复图规范化,防止图纸丢失 或外流,做好技术保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测量部门,要依据大兴安岭金欣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规定,认 真做好图纸的绘制、打印、复图及图件的保管、保密工作;3、各单位逐年完成的工程项目,积存和收集的资料必需进行分类整 理、装订成册,然后交档案室统一保管;4、资料档案在交接时,要当面点清,办理交接手续,对交接的资料 应准时整理、分类、划分密级、编号、加盖印签;5、档案室要按国家二级档案的要求,建立总索引表、建立各种台帐 登记薄、图表等,每个资料盒都要有标签;6、资料的借出要有主任工程师批示,借阅和归仍都要有登记;每季 度对供出、发出和库存的图纸资料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7、凡是原图、底图、各种原始记录都不外借,只限在资料室查阅;8、对公司外供应图纸,必需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审核,方可供应,并且必需要加盖公章方可有效;9、绘制、打印、复图必需进行登记,填明图纸名称,使用单位,图 件数量等信息;10、对于日常工作中需要常常使用的图件,应由原图复印使用;11、测量主管定期对图件资料进行归档刻录光盘储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办公精品 欢迎下载12、档案治理严格执行大兴安岭金欣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档案治理 制度;五;安全技术治理制度1、测量部门要成立安全技术治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测量成果的精 确度能否达到矿山测量的标准;2、一切工程设计必需符合 矿产资源法、矿山工业设计规范、矿 山工业技术政策、矿山安全规程等法律规范;3、矿山总地势图绘制必需用专业软件,并备份;六;事故追查制度矿图制作完成后要逐项检查,1、测量部显现安全事故、质量事故、机械事故时由安全治理小组派 人进行事故调查;2、追查事故的责任者,按责任大小、情节轻重、造成后果赐予批判、训练、经济赔偿或行政处分; 对隐瞒事故情形或知情不报者加重惩罚;3、追查清晰产生事故的缘由,对违反政策、法令及规程,对违章指 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事故均要庄重处理;4、制定预防措施、订正方法、检查订正成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