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全.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填空( 20 分) 20 个 名词说明( 30 分) 10 个 作图、问答( 50 分) 45 个 第一章 绪论 1、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是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摄影,然后依据所摄像片信息来分析、讨论,确定这 些物体的大小、外形、性质和空间位置,并供应各种所需资料的一门科学(艺术、技术)2、摄影测量学讨论的内容:信息猎取摄影机、摄影方式 信息处理理论、技术、设备 信息显示(输出)方式、设备 3、摄影测量学的特点:间接测量、真实记录、信息丰富;4、摄影测量进展史:(1)、模拟摄影测量始于 19 世纪 50 岁月的地面摄测、坐标仪;(2)、解析摄影测量20 世纪 60 岁月达到顶峰;始于 20 世纪 50、60 岁月、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解析测图仪(3)、数字摄影测量与解析摄影测量同时进展,80 岁月后有用; 3 个阶段的特点:模拟摄影测量原始资料投影方式仪器作业方式模拟像片物理投影模拟测图仪手工解析摄影测量模拟像片数字投影解析测图仪机助数字摄影测量数字影像数字投影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自动化加手工干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其次章 摄影的基本学问1暗盒、2、摄影机结构:物镜、光圈、快门、取景器、3、量测用摄影机特点:(1)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2)量测用摄影机承片框上具有框标;框标有两类:机械框标、光学框标(3)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值是已知的;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片平面上的投影,称 为像主点;像主点与物镜后节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用符号表示;像片主距和像片主点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称为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 , 或叫像片的内方 位元素;4、航摄的基本要求:(1)、航摄倾角 < 2 °(2)、摄影比例尺:1/m=f/H H:航高,分为相对航高和肯定航高:摄影机主距 航摄要求 H 5%H (3)、像片重叠度航向重叠度 P% 要求 60 65, 不小于 53旁向重叠度要求 15 30(4)、航向弯曲度3(5)、像片旋角 6°(6)、其它要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5、像片影像的误差:(1)、底片变形的影响主要缘由 底片在摄影曝光、摄影处理、储存时,受外力、温度、湿度的影响发生变形;底片变形分为偶然变形和系统变形两类,系统变形又分为匀称变形和不匀称变形;(2)、物镜畸变差:物镜加工、安装过程存在误差,引起物镜的畸变差;畸变差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径向畸变又分为对称畸变和非对称畸变;(3)、大气折光差 与前面三种误差不同,地球曲率的影像不是一种误差,而是地球表(4)、地球曲率的影响: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后,投影点的构像与实际像点之间存在差异;6、误差的改正方法:(1)、底片变形的改正方法:变形改正方法一(边、角框标)xx'Lxlxyy'Lyly方法二(角框标)xa1a2 x'a3 y'a4 x'y'yb1b2 x'b3y'b4x'y'(2)、径向畸变差:rk0 rk1 r3k2 r5k3r7.坐标改正数:xrx或xx k0k1 r2k2r4k3 r6rryyyyk0k1r2k2r4k3 r6r(3)、折光误差:drf1r2f2f坐标改正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dxdrxrdydryr(4)、地球曲率影响值:rH 2 2 f Rr3坐标改正数:x y第三章r rxr ry单张航摄像片解析1、中心投影投影光线汇聚于一点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航摄像片是中心投影;)2、正射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投影光线垂直于投影平面的平行投影称为正射投影;3、中心投影特殊的点线面:4、点的作图:步骤:过 A作 VV的平行线,交TT 于 T1;连接 S、 T1 与 SA连线相交于a, a 即为所求;5、线的作图:过 S 作 AB的平行线交合线于i1 ;延长 AB交 TT于 T1;连接 T1、i1 ;连接 SA、SB与 T1i 1,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分别交于 a、b, ab 即为所求;6、常用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帮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像素坐标系;(1)、像平面坐标系:框标坐标系p-xy (坐标原点:框标连线的交点,x 轴:航向框标连线方向,y 轴:旁向框标连线方向)像平面直角坐标系 O-xy (原点:像主点 o, x 、y 轴:分别平行于 p-xy 的坐标轴)以主纵线为 y 轴的像平面坐标系(x 轴:主横线或等比线,y 轴:主纵线,指向主合点的方向为正方向)(2)、像空间坐标系(S-xyz ):x、y 坐标轴, z 轴:主光轴方向(os 方向为正)坐标原点:投影中心S,x、y 轴:分别平行于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像空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x,y,-f)(3)、像空间帮助坐标系(S-XYZ)坐标原点:投影中心S Z 轴垂直于地面,X与航线方向一样;X、Y、Z 轴也常取与航线第一片的像空坐标系平行;a 点在 S-XYZ中的坐标为( X, Y,Z);名师归纳总结 (4)、摄影测量坐标系(P-Xp,Yp,Zp)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将像空间帮助坐标系沿着Z 轴反方向平移至Z 轴与地面的交点P,得到摄影测量坐标系;(5)、大地测量坐标系(t-Xt ,Yt ,Zt )即大地坐标系(6)、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A-Xtp ,Ytp ,Ztp )坐标原点通常选在某一地面掌握点A 上, Ztp 轴铅垂, Xtp 轴与 Xp 轴方向接近;7、内方位元素:描述摄影物镜像方节点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已知且稳固)三个内方位元素:像主点 O在框标坐标系中坐标(x0,y 0),主距 f 8、外方位元素:在复原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态的参数;(未知且不同)确定摄影瞬时像片在空间坐标系中位置和姿三个直线元素:摄影瞬时投影中心S 在空间坐标系中坐标Xs ,Ys,Zs 三个角元素:摄影瞬时像片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姿势角(二个角度确定主光轴方位,另一个 角度确定像片在像平面内的方位)9、像片外方位元素的转角系统:(1)、以 y 为主轴的 - - 转角系统: 航向倾角 (绕 y 轴转),旁向倾角 (绕 x 轴转),像片旋角 (绕轴转)(2)、以 Z 轴为主轴的A- -k 转角系统:方位角A(绕 Z 轴转),像片倾角 (绕 X 轴转)像片转角 k(绕 Z 转)10、像点的坐标变换:(1)、像点的平面坐标变换xcosksinkx'kxysinkcosky'x'cosksink反算式:y'sinkcosy(2)、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 以 Y 轴为主轴的 - - 转角系统Xcos0sinR1100cosksink0xY0100cossinsinkcosk0yZsin0cos0sincos001f旋转矩阵 R为正交矩阵, 有T R,矩阵中各元素称为方向余弦,它们是外方位角元素的函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1、反对称矩阵: 在一个方阵内, 如主对角线上各元素为零而与主对角线相对称的各元素值 相等且符号相反;S0cbS、像点 a 应位于一条直线上;22 ac02 b2a022RISIS112、共线条件:物点A、摄影中心13、共线方程式:xfa1 X AXs b1 Y AYs cZ AZsaX AXs b3 Y AYs cZ AZsyfa2 X AXs b2 Y AYs cZ AZs a3 X AXs b3 Y AYs c3 Z AZs (x,y )为像点在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Y,Z )为在像空间帮助坐标系中的坐标;(X,Y ,Z )为像点对应物点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Xs,Ys,Zs 为投影中心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1)、已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和相应的像点坐标,可求像片的六个外方位元素;-空间后方交会;(2)、已知像点坐标和六个外方位元素,可以算出地面点的坐标;14、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像片上三个以上掌握点的像点坐标及相应的物方坐标 , 反算像片外 方位元素的过程称为空间后方交会;名师归纳总结 xxxdXSxdY SxdZ Sxdxdxda 16 d第 7 页,共 25 页X SY SZSyyydXSydY SydZSydydydX SY SZSxxa 11 dX Sa 12 dY Sa 13 dZSa 14 da 15 dyya21 dX Sa 22 dY Sa23 dZSa24 da25 da26 d-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5、误差方程式: (三个掌握点以上)vxa 11 dXSa 12 dY ST Aa 13 dZSa 14 da 15 da 16 dllxvya 21 dXSa 22 dY Sa23 dZSa 24 da 25 da26 dy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XA 1T AL16、 空间后方交会的运算过程 1. 猎取原始数据:、掌握点地面坐标;2. 量测掌握点对应的像点坐标;3. 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 0, s/n ,Ys= Y/n,Zs=mf+ Z/n ;4. 由角元素的初始值运算矩阵 5. 用未知数的初始值和掌握点的地面坐标,代入共线条件方程式,逐点运算像点坐标的 近似值() 、();6. 用每个像点的观测值和近似值,运算每个点的常数项 系数,组成误差方程式;7. 组成法方程式;lx 、ly ;逐点运算误差方程式的8. 解法方程,得未知数的改正数Xs、dYs、. ;9. 近似值加改正数,运算外方位元素新值;10. 判定改正数是否小于限差,如是,就终止;如否重复运算;17、像点位移: 当地面起伏、像片倾斜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相对抱负情形时产生的位 置差异;(不是误差)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rc2sinsinn a0r hhf地势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hna-H18、倾斜位移的特性:(1)、等比线上无倾斜位移(2)、水平像片上无倾斜位移(3)、倾斜位移显现在以等角点 c 为中心的辐射线上;19、 投影差的特性 :(1)、高差位移显现在以像底点为中心的辐射线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2)、像底点上无高差位移;r h h(3)、水平像片上的高差为 H20、航摄像片的构像比例尺1lfmLH111m ABmm CD第四章立体观看与立体量测1、人造立体视觉:肯定条件下,观看像对能获得与观看景物同样的生理视差,由此产生的 立体感觉;2、人造立体观看条件(1)、观看立体像对(2)、两眼分别观看一张像片上的同名像点(3)、使同名像点连线与眼基线大致平行 3、生理视差:两物点在左右两眼网膜窝上构像的差别;4、像对的立体观看方式:(1)、立体镜方式(2)重叠影像方式:互补色法、关闸法、偏振光法、液晶闪闭法 5、像点坐标量测:双侧标量测法、单侧标量测法;第五章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1、立体像对: 在航空摄影中, 同一条航线相邻摄站拍照的两站像片具有 60%左右的重叠度,这两张像片称为立体像对;2、立体像对的特殊点线面:S1、 S2 为航摄时两相邻摄站;P1、 P2 为立体像对;名师归纳总结 地面点在两张像片上的构像a1、a2 称为 同名像点;第 9 页,共 25 页同名像点的构像光线AS1a1和 AS2a2称为 同名光线;-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两摄站 S1、S2 的连线 B称为摄影基线;在摄影瞬时,地面任意一点的两条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三线共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称为 核面 ;(核面有很多个,过主像点的核面为主核面,过像底点的核面为垂核面,一个立体像对有左、右两个主核面,只有一个垂核面;)(同名像点必定在同名核线上;)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称为核线 ;同一核面与左右两像片相交的两条核线称为同名核线;摄影基线的延长线与像片面的交点称为核点;(两个)像面上全部核线都交于核点;3、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的方法(1)、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法(2)、相对定向肯定定向法(3)、光束法 4、Y S1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5、前方交会公式:N1B X Z2B Z X2X1 Z2X2Z1N2B X Z1B Z X1X1 Z2X2Z16、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运算步骤:(1)、像片掌握测量(2)、像点坐标量测(3)、空间后方交会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4)、空间前方交会求待定点的地面坐标 7、相对定向元素:用于描述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相对关系的参数;连续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五个非零元素by、bz、 2、 2、2 肯定定向元素 : 用来确定立体模型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位置、姿势和比例尺;肯定定向元素:七个非零元素bx、XS1、YS1、ZS1、 1、 1、1 8、解析法相对定向:立体像对的共面条件:BS1 a1S 2a 220Z10X2 NFdk0b Xb Xb X1Y 1FX 1Y 1Z 1b XX 1共面方程:X 2Y 2Z2X2Y 2Z2FdFdFdFdFF 0定向公式:X 2 Y 2 N 2 dZY 2 2 N 2 d2 dkQb XdY 2b XdZ2Z2Z2QN 1 Y 1N 2 Y 2b YQ的几何意义是模型上同名点的 9、相对定向元素的解算:Y 坐标之差,称为上下视差;名师归纳总结 V Qb xdLY 2b xdX2 Y 2N2 dZ2Y 22N2 dX2N 2 dQ第 11 页,共 25 页Z2Z 2Z2VAX0(等权观测 =独立观测)T A AX_T A L-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XT A A1T AL X为相对定向元素近似值的改正数;10、相对定向元素的结算过程:(1)、量测像点坐标,进行系统误差改正;(2)、确定相对定向元素的值(3)、运算左片的 R1和( X1,Y1,Z1)(4)、运算右片的 R2和( X2,Y2,Z2)(5)、运算 N1、 N2、Q (6)、列误差方程式(7)、法化、解法方程(8)、运算定向元素的新值(9)、判定改正数小于限值(Q<限值),然后终止;否就重复4-9. 11、模型坐标:XmN1 X1byN2 Y2/2YmN1 Y1ZmN1 Z1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XpmN 1 X11N2 Y2m/2YpN1 Y1byZpmfmN 1 Z12、空间相像变换:三维旋转、平移、缩放;13、模型的肯定定向:要确定立体模型在地面坐标系中的方位和大小,必需把模型坐标变 换为地面坐标,即把立体模型进行三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一过程称为肯定定向;14、肯定定向的实质是立体模型的空间相像变换;X TPa 1a2c3X pXY TPb1b2b3Y pYZ TPc1c2c3Z pZ式中 XTP、YTP、ZTP为地面摄测坐标,对掌握点为已知,XP、YP、ZP为模型点的摄测坐标,由相名师归纳总结 对定向算得, 为缩放系数, ai、bi、c i 为三个角元素 、 、 组成的旋转矩阵, X、第 12 页,共 25 页Y、 Z 为摄测坐标原点在地面摄测坐标系中的三个平移量;肯定定向共有7 个定向参数;-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X TPXpX0ddKdXpdXY TP0 R 0YpY 00dKddY pdYZ TPZZ0dddZpdzp15、肯定定向元素的解求:lXX TP0 R 0XpX0lYY TPYpY 0lZZ TP0ZpZ0T A PAXT A PLXT A PA 1 T A PL X为肯定定向元素的改正数;16、重心化坐标:X tpgXtp重心化后得X tpiX tpX tpgnY tpgYtpnY tpiY tpY tpgZtpZ tpgZ tpiZ tpZ tpgn地面摄影测量坐标重心X pgXp重心化后得X piX pX pgnYpgYpY piY pY pgnZpgZpZ piZ pZ pgn摄影测量坐标重心17、双像光束法:对共线方程式线性化:名师归纳总结 xxx X sdX sxx Y sdY sxxdZsxxdxdZ第 13 页,共 25 页ZsdYxddKdXKXYZyyy X sdX syy Y sdY syydZsyydydZZ sdYyddKdXKXYZ-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误差方程式为:vxa 11 dXsa 12 dY sa13 dZsa 14 da15 da 16 da11 dXa 12 dYa 13 dZlxyvya 21 dXsa22 dY sa23 dZsa24 da25 da26 da21 dXa 22 dYa23 dZlVABxL0tA TAA TBXA TLB TAB TBtB TLN 11N 12Xl10N T12N 22tl2N 11N 12 N 22 1 N T12XL 1N 12N 22 1 L2第六章空中三角测量1、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在野外只测定少量必要的地面掌握点,在室内利用像片之间内在 的几何关系, 用摄影测量方法解求这些双像摄影测量所必需的掌握点坐标,这种方法称为空中三角测量,也叫掌握点的摄影测量加密,简称加密;2、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1)、按进展阶段:模拟空中三角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空中三角测量(2)、按平差运算范畴的大小:角测量单模型空中三角测量、单航带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空中三(3)、按数学模型: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独立模型法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3、航带法单航带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主要结算过程:(1)、像点坐标测量与系统误差改正,(x,y)得到像控点和加密点的在各自像对的像平面直角坐标(2)连续像对法相对定向建立各立体模型,得到像控点和加密点的在各自像对的像空间辅 助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3)、建立统一的航带模型;(4)航带网模型的肯定定向;(5)航带网模型的非线性变形改正;(6)将加密点地面摄测坐标变换为大地坐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4、模型连接: 相对定向完成之后,各像对的像空间帮助坐标都纳入到坐标轴相互平行但原点各异的坐标系中;同时由于各模型的基线重量bx 是各自独立选取,这样就造成各模型的比例尺大小不一样;如要将航带内全部模型连接构成航带网,必需进行模型连接;模型连 接以相邻模型公共点 Z 坐标相等为条件,缩放后一模型的比例尺;5、模型比例尺相同:N1 Z1 模型1N2Z2 模型1b z1N1 Z1 模型2N2Z2 模型1b z1N1 Z1 模型2N1 Z1 模型1模型比例尺不同:N1 Z1 模型2N1 Z1 模型1b z11k N1 Z1 模型2N1 Z1 模型1b zkN1 Z1 模型1b z1N1 Z1 模型2为了提高精度,取三个连接点的归化系数的平均值1 12336、模型点摄测坐标的运算名师归纳总结 第 1 个模型右摄站点的摄测坐标:1X1by第 15 页,共 25 页XPS 2XPS 1mbx:Y PS 2Y PS 1mbyZPS 2ZPS 1mbz第 1 个模型各模型点的摄测坐标XpXs 1N1X1mmNYp1mN1 Y1mN2 Y2m2ZpmfmN1 Z1第 j 个模型右摄站的摄测坐标: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XPS1XPSjkjmbxjY PS1Y PSjkjmbyjY PSj1kjmN 2 jY 2jZPS1ZPSjkjmbz j第 j 个模型各模型点的摄测坐标: XPX PSjkjmN 1jX1jY P1 Y PSjkjmN 1jY 1 j2ZPZPSjkjmN 1jZ1 j7、航带模型的肯定定向:XPisincosX tb1aX tY PcossinY tabY tbaXtXtPXitY tPabY itY t1ZtiZt1Ztpi8、非线性变化:S Xa00a 1Xa2 Ya3 X22a4X Ya 5X3a6X2 YS Yb 0b3 X2b4 XYb5X3b6X2 Yb 1 Xb2 YS zc0c1 Xc2 Yc3X2c4XYc5 X3c6 X2 YX tpXV XS Xa 3Xa4 X YX tpXY tpYV YS YZ tpZV zS zV xaa1 Xa2 Y9、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名师归纳总结 X tpX tpgXa0a1 Xa 2 Ya3 X2a4X Y第 16 页,共 25 页Y tpY tpgYb00b2 Yb3 X2b4 X Yb1 Xc3 X2Z tpZ tpgZcc1Xc2 Yc4 XY-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Xt1ba0XtPXt 1Y tab0Y tY t1P2Zti00ZtPiZt110、 航带法区域网加密的基本思想(1)按单航带加密方法,每条航带构成自由航带网;(2)将各航带逐条进行概略肯定定向,统一比例尺和坐标系;(3)利用已知掌握点的内业加密坐标应与外业实测坐标相等、相邻航带间公共连接点上的 加密坐标应相等为平差条件,在全区域范畴内把航带网模型坐标视为观测值,用最小二乘 法整体解算各航带网的非线性变形改正系数,从而运算出各加密点的地面坐标;11、区域网整体平差:(1). 各航带重心化坐标的运算(2). 误差方程式的建立(3). 法方程的建立(4). 法方程的解算(5). 加密点坐标的运算X tp,jXS XSx 为非线性变形改正值 L j,X tp11X1SXa 0a1Xa2 Ya3 X2a4X YV ca 0a1 Xa2 Ya 3X2a4 XYXjX gjV X jS XjXj1X gj1V jXS XjV j1B jB j1X1jX j12、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平差的基本单位:一张像片组成的一束光线 平差的数学模型:共线方程式 平差条件: 相邻像片公共交会点坐标相等、掌握点内业坐标与外业坐标相等 全区域的统一平差运算,解求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第七章 数字地面模型 1、数字地面模型是描述地球表面外形多种信息空间分布的有序数据阵列;kpfk u p,vpk,1 ,23 ,.mp,1 2, 3,.n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球表面起伏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数字地面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数字高程模型: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可以表示成区域上三维向量序列:VX,Y,Z i2、数字地面模型的内容:地貌信息:高程、坡度、坡向等 基本地物信息:居民地、水系、道路境域线等 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土壤、植被、地质、气候等 主要的社会经济信息:人口分布、工农业产值、收入等 3、DEM的特点:(1)数字形式,可直接输入运算机,便于各种运算机帮助系统利用;(2)简洁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势信息;(3)精度不会缺失;(4)便于储备、更新、传播;(5)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6)简洁检索、储备、治理;4、DEM的应用: 作为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数字线划图 DLG、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 正射影像 DOM、地理名称、数字栅格图,前三为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框 架数据;)、测绘领域、工程、军事、规划、环境、 遥感;5、数字地面模型的形式:离散的点、规章格网(优缺点)、不规章三角网 TIN、混合形式;DEM的优缺点:6、规章格网 优点:只储备了高程坐标 Z,储备量小,数据结构简洁,易于治理;缺点: 有时候不能够精确的表示地表结构与细部特点;格网过大会缺失地势的关键特点,格 网太小,地势简洁地区又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格网点高程内插时会缺失精度;7、TIN 格式:将采集的全部地势特点点按肯定法就连接成掩盖在整个区域且不重叠的三角 型网络;名师归纳总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