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要.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老师资格证笔试精要1.基本要素训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训练者、受训练者2.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学习者 和训练影响 训练措施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训练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全部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说训练的生物起源说是训练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训练起源的学说;训练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代表人物 3心理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 能;训练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仿照 ,代表人物 :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训练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 :苏联米丁斯基和凯洛夫;考点 2 训练的进展阶段1古代训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古代社会的训练包括奴隶社会训练和封建社会训练; 奴隶社会的训练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显现了特地的训练机构即学校;a.中国我国是历史上最早显现学校训练的国家;有了学校训练的形状;西周时期 ,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 国学” 与“ 乡学” 之分;训练内容上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训练 :一是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 孝” 为根本的伦理道德训练 ;二是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训练 ;三是射 ,射技训练 ;四是御 ,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训练 是数 ,简洁数量运算训练;;五是书 ,学字习写的书写训练 ;六这一时期官学衰微 ,私学兴起 ,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 模最大 ,存在了 40 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进展是我国训练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b.欧洲,促进了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训练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如赛跑、跳动、角斗、骑马、投掷等,军人与武士;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雅典训练重视培育多方面进展的人才;奴隶社会的训练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工具 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训练a.中国,训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同时 ,训练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训练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开头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儒家经典被缩减为“ 四书” “ 五经”,特殊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在我国封建社会 ,学校训练被地主阶级所垄断,不仅具有阶级性 ,仍有鲜明的等级性;训练内容是儒家经典“ 四书” “ 五经”;训练方法是崇尚书本 ,要求同学死记硬背 ;训练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b.欧洲教会训练的目的是培育教士和僧侣 ,又称僧侣封建主训练;训练内容是“ 七艺”:包括“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骑士训练的目的是培育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训练;训练内容是“ 骑士七名师归纳总结 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第 3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近代训练 国家加强了对训练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训练崛起 初等义务训练的普遍实施 训练的世俗化 训练的法制化3现代训练 资本主义训练一方面 ,训练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 为劳动人民供应了入学的机会;社会主义训练;另一方面 ,机器大工业的生产 ,也社会主义社会的训练权由劳动人民把握 ,训练不再具有阶级性 ,训练成为促进全体 人民群众全面进展的工具;社会主义社会的训练是一种全民性的训练;社会主义学校培育的主要是既能从 事脑力劳动 ,又能从事体力劳动 ,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进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以后的训练20 世纪后期训练改革和进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训练的终身化最早是由法国闻名成人训练家保罗· 朗格朗提出来提倡“ 活到老、学到老”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训练的全民化 c.训练的民主化 训练民主化的内涵包括 :训练机会均等、训练的自由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 育活动和训练内容组织的民主化;d.训练的多元化 e.训练技术的现代化考点 3 国内外闻名训练家代表著作及训练思想1.中国古代时期 1孔子 孔子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 ,并兴办私学;在中国训练史上 ,孔子是最早提出启示式教学原就的人;他曾说过“ 不愤不启 ,不 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 ,就不复也” ;2孟子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 性善” 论的哲学思想动身“ 明人伦” 的“ 治人” 的“ 劳心者” ;3墨子墨子在训练方法上有着重大奉献;,提出训练目的主要是培育第一 ,他指出教与学是不行分的统一体;其次 ,他指出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再次 ,他提出“ 量力所能至” 的自然原就;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就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最终 ,他强调学以致用;4荀子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进展 ,提倡性恶论;5韩愈 要善于识别人才、培育人才 不常有” ; 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摸索 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 业精于勤 ,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韩愈的师说是中国训练史上的珍贵遗产;它阐述了师道的重要性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6朱熹 朱熹是我国南宋闻名的哲学家、训练家; 重视家庭训练与学校训练 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 7学记,孰能无惑 . 惑而不从师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训练文献 ,闻名训练观点有 :“ 教学相长 ,准时而教” “ 不陵节而施” “ 长善救失” “ 道而弗牵2.西方古代时期1苏格拉底,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等;名师归纳总结 苏格拉底在教学方面的最大奉献是首创了“ 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 产婆第 6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术” ;这一训练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示式训练;2柏拉图训练思想集中表达在其代表作抱负国里抱负国是“ 最好的一部训练著作” ;3亚里士多德,其训练思想极为丰富 ,卢梭曾盛赞其训练观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训练、论演说家的培育一书是古代西方 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3.国内外近现代时期 1夸美纽斯 著作大教学论 1632 年,近代第一本训练学著作 ,是训练学开头形成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提出“ 泛智” 训练“ 把一切学问教给一切人” ;2卢梭 卢梭的代表作为爱弥儿;3康德 著作康德论训练认为“ 人是唯独需要训练的动物” ;4裴斯泰洛齐 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他认为 ,训练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洛克 洛克的训练思想表达在其训练著作训练漫话中;“ 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白板 ,观念和学问都来自于后天 ,并且得出结论 :天赋的智力人 人公平 ,“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训练之故” ; 绅士训练 绅士训练要把德行训练放在首位;6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一般训练学的出版 训练目的1806 年标志着规范训练学的建立;赫尔巴特认为 ,训练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可以依据明白、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 ,这就是所谓的“ 四段教学法” ;“ 三中心”传统训练“ 三中心”:老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7杜威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训练分别是20 世纪初有用主义训练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主见 :训练即生长 ,训练即生活 ,训练即体会的改组、改造;新训练“ 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体会中心;8马克思主义训练学派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训练与民主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训练学问题的著作;它依据马 克思主义训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论述了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训练的问题;而由当时的训练部长凯洛夫主编的训练学,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训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训练家杨贤江写的新训练大纲训练学著作;9晏阳初1930 年版 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晏阳初是民国时期闻名的训练家 ,他所提出的独具特色的乡村训练思想;10 陶行知 生活训练理论是陶行知训练思想的理论核心;“ 生活即训练” “ 生活即训练” 是陶行知生活训练理论的核心;“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11 陈鹤琴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训练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 嬉戏就是工作 ,工作就是游 戏” 的早期训练观念;考点 4 训练与人的进展的基本关系1.人的进展的含义及其规律性 人的身心进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进展;1个体身心进展的次序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从诞生到成人 ,个体的身心进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进展过程;训练者肯定要留意个体进展的次序性 ,循序渐进 ,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2个体身心进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进展不同的总体特点及主要冲突 ,面临着不同的进展任务 ,这就是身心进展的阶段性 ,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3个体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训练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之间在身心特点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老师深化明白每个个体的身心进展状况和水平 4个体身心进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个体的身心进展也具有不均衡的特点 ,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进展 ,另外一种是指不同方面的不均衡进展 适时施教;5个体身心进展的互补性,训练中 ,要抓住“ 关键期” 准时、身心进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才能可以相互补偿的特性;2.影响人的进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是个体进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养是人进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进展供应了可能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遗传素养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进展的过程及年龄特点 生子的爬梯试验可以证明;2环境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环境为个体的进展供应了多种可能 ,离开了外部的环境 ,再好的遗传素养也难以发挥作用;环境对个体进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3训练训练是人的进展的最重要的外因 ,学校训练在人的身心进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具体表现为 : 第一,学校训练对个体进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其次 ,学校训练具有加速个体进展的特殊功能 ; 第三 ,学校训练对个体进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体特殊才能和进展个性的功能;4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进展的内在动力;考点 5 训练目的的不同理论1.训练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第四,学校具有开发个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斯宾塞、帕克、马斯洛、罗杰 斯、福禄贝尔等;个人本位训练目的论的观点有:从个体本能需要动身 ,强调训练要听从人的成长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律和满意人的需要 ;留意训练对个人的价值 ;主见训练的目的是培育“ 自然人”,进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 ,促进个体自我实现;2.训练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训练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进展需要动身 ,留意训练的社会价值 ;主见训练目的是培育合格公 民和社会成员 ;训练是国家的事业 ;评判训练要看其对社会进展的奉献指标;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孔德等;3.训练无目的论训练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有用主义训练家杜威;他主见“ 训练即生活” 的无目的训练理论 ,认为训练就是社会生活本身 ,训练过程就是训练目的 ,训练之外 再没有什么训练目的;4.训练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训练目的论;此观点精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进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训练目的的意义 ,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考点 6 气质1.气质的定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固性和敏捷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2.气质的特性和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1气质的特性 感受性和耐受性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才能,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耐受性是指神经系统能够忍耐外界刺激的强度和连续的时间; 反应的灵敏性 可塑性 心情的兴奋性 指向性 2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胆汁质 精力旺盛 ,行为外向 ,直爽热忱 ,心情兴奋性高 ;但心境变化猛烈 ,脾气急躁 ,难以自我 克制; 多血质 活泼好动 ,言语行动灵敏 ,反应速度、留意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 ,行为外向 ;留意力 简洁分散 ,爱好多变 ,情 绪不稳固; 黏液质 反应速度慢 ,心情兴奋性低但很平稳 ;举止平和 ,行为内向 ;留意力简洁集中 ,稳固性 强;不善言谈 ,交际适度; 抑郁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多疑多虑 ,内心体验极为深刻 ,行为极端内向 ;敏锐机灵 ;胆小 ,孤僻 ,爱独处 ;做事认 真认真 ,动作迟缓 ,防 御反应明显;3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的稳固性和可塑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能打算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其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点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考点 7 人格1.人格概述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人的才智、心情、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2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稳固性 人格的特殊性 人格的社会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性格和气质 气质是先天的 ,无好坏之分 ;性格是后天的 ,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 ,有可能转变 ,有 好坏之分;2.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是一个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 本我是唯独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 自我遵循现实原就行事;,由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超我所代表的是社会要求 ,特殊是来自于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 ,是个人的道德标准;2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第一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艾森克依据内倾外倾和心情稳固不稳固这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 ,可以把人分成四种类型 :稳固内倾型、稳固外倾型、不稳固内倾型和不稳固外倾型;后来 ,艾森克又提出了第三个维度 人格问卷 EPQ; 五因素模型:精神质 ,并编制了用来测量这三个维度的工具艾森克“ 五因素模型” 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人格特质分类模型 ,这五个因素及其特质是外倾性、神经质或心情稳固性、宜人性、责任性和开放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人格测验 1自陈量表 比较闻名的自陈量表有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简称 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和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2投射测验最出名的人格投射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成和进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体会 5自然物理因素考点 8 智力测验的必备条件 信度TAT; 4.影响人格形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牢靠性或稳固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东西 ,其结果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测量是牢靠的; 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点的精确程度;这是测验的首要质量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标; 常模作为参照标准的分数分布就是常模;考点 9 学校训练的基本特点一训练对象的特殊性1.学校生的身心进展1生理特点此时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处于平稳增长的时期,骨骼增长较快 ,但是由于骨骼的骨化尚未完成;心脏功能仍较差 ,大脑皮质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平稳;2心理特点 记忆开头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进展;思维就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 要形式过渡;2.学校生的进展可能性 3.学校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二学校训练的基础性 1.社会进展层面的基础性 2.个体进展层面的基础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三学校训练的义务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训练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公平接受义务训练的权益 ,并履行接受义务训练的义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训练;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 推迟到七周岁;四学校训练的全面性考点 10 学校训练科学讨论的基本方法一训练观看法1.概念训练观看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方案地通过感官或帮助仪器 ,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说明 ,以形成对训练现象的熟悉的方法;观看法有两种 :广义观看 日常观看 和科学观看;训练观看是科学观看 ,科学观看 有以下特点 : 第一,正式的观看具有目的性 ; 其次 ,正式的观看具有客观性 ; 第三 ,正式的观看具有能动性;2.类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按观看的情境条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看与试验室中的观看 ;按观看的方式分为直接观看与间接观看 ; 按是否直接参加被观看者的活动分为参加性观看与非参加性观看 ;按观看实施的方法分为结构式观看与非结构式观看3.观看讨论的记录1描述记录描述记录的具体方法有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2取样记录取样记录的具体方法有 :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大事取样法;3行为核对表行为核对表是指将要观看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式的表格 对该行为是否出现的一种方法;二训练调查法1.概念,然后通过观看 ,检查核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 ,搜集讨论对象的有关资料 ,从而对事物的现状和进展趋势作出客 观描述和推测的一种讨论方法;调查法的特点有 :讨论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调查效率的高效性;2.类型1依据调查目的的不同 ,可分为现状调查、比较调查、相关调查、推测调查2依据调查对象范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普遍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可作为重大决策或训练规划制定的依据;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取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抽取的样本的典型性、客观性和代表性;典型调查有利于比较深化、细致地讨论,但很难推断出总体特点;3依据调查讨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资料调查访谈调查有利于更具体、更精确、更真实地深化明白有关细节 ,然而访谈过程中易掺入调查者的主观推测或倾向 ,而且比较费时费劲;在一般情形下 ,文献资料调查法不单独使用 使用;三训练试验法1.概念,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方法协作其他方法训练试验法 ,为解决特定的训练问题 ,依据肯定的理论创设解决问题的手段 ,并有方案地实施创设的手 段,肯定时间后 ,就实践成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 ,验证解决问题的手段 试验因子 的可行性;2.训练试验法的分类1单组试验2等组试验四训练行动讨论法1.概念训练行动讨论法是指训练实际工作者 如老师、行政人员及其他训练人员等 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与专家合作 ,对“ 问题” 进行系统的讨论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讨论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基本类型 1教例讨论 2问题讨论 3合作讨论五训练叙事讨论法 1.概念 训练叙事讨论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训练讨论;2.类型 训练叙事讨论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从训练行为涉及对象分 :教学叙事、治理叙事或德育叙事; 从叙事主体分 :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 ,自我叙事和他者叙事; 从老师行为分 :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 从叙事内容分 :训练行为者的思想、训练活动、训练行为对象;考点 11 老师专业进展的阶段理论一老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依据老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同学三个阶段;,把老师的成长划分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关注生存阶段是老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老师,能否自觉关注同学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二老师进展的五阶段理论 1.新手阶段 2.娴熟新手阶段 3.胜任阶段 4.业务精干阶段 5.专家阶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