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22 年老师资格考试学校训练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七 一、单项挑选题; 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道题 1 分,共20 分; 1墨家以 为教;A “弃圣绝智 ” B“ 兼爱 ”和“非攻 ” C“ 弃仁绝义 ” D “克己复礼 ” 2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训练专著是战国后期的 ;A高校B中庸C学记D论语3主见 “训练即生活 ”、“ 在做中学 ”的训练家是 ;A夸美纽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4关于深化训练改革,全面推动素养训练的打算颁布于 年;A 1985 年B1993 年C1995 年D 1999 年5学校训练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 期;A幼儿B童年C少年D青年6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A华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洛克C格塞尔D卢梭7个体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熟悉活动B实践活动C制造活动D精神活动8同学学习和仿照的榜样是老师的 ;A言行B学问C修养D品德9当代老师的质量集中表达在老师的 方面;A政治素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训练素养c专业素养D道德素养10一位训练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气;A权力B权威C威武D人格11表达测验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12西周以后,学校训练制度进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 的官学体系;A官学合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官师合一C政教合一D科举制13主见按儿童心理进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全面进展的训练的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14素养训练的核心是 的培育;A创新才能B读写才能C听说才能D交往才能15.盲人的触觉、听觉特别灵敏,说明人的身心进展具有()A 次序性 B 互补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6.老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用是由于同学具有();A.依靠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17.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18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A文法训练B骑士训练C宗教训练D六艺训练19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争论训练问题的是 ;A杨贤江B蔡元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李大钊D王道俊20以教学内容的稳固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动身点的训练是 ;A现代训练B传统训练C素养训练D创新训练二、多项挑选题在每道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 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道题 1 分,共 10 分; 1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意社区、学校、同学的差异性,因而具有肯定的 ;A实际性B适应性C详细性D参加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E操作性2谈话法可分为两种即 ;A复习谈话B总结谈话C引导谈话D启示谈话E评判谈话3锤炼的主要方式有 ;A练习B榜样示范C托付任务D以诚待人E组织活动4近代社会训练的庞大变化表现在 ;A公立训练快速崛起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初等义务训练普遍实施C训练的全民化D训练的世俗化E重视训练立法5在赫尔巴特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传统训练为中心的特点,即 ;A老师中心B教材中心C同学中心D学问中心E课堂中心6课程方案的制定依据是 ;A训练目的B课程目标C培育目标D教学目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E训练体制7分组教学的主要类型有 ;A才能分组B成果分组C 作业分组D.爱好分组E学科分组8综合课的组成一般包括 ;A组织教学B复习过渡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E课外辅导9我国学校德育的方法主要有 ;A说服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榜样法C锤炼法D陶冶法E试验法1020 世纪训练改革和进展出现出的新特点有 ;A训练终身化B训练全民化C训练世俗化D训练民主化E训练多元化三、填空题 每道题 1 分,共 10 分; 1正规训练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化训练; 为核心的训练制度,又称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 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3 世纪以后,义务训练普遍向中等训练延长;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实行义务训练的根本条件是 的进展和 的进步;5身心进展的 要求训练工作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赐予不同的影响;6使遗传供应的进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因素是 ;7由于同学是未成年人,因此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位置常常被忽视,常常处于和 的位置;8 的深度、广度和规律结构要符合同学的年龄,符合同学身心进展的一般规律;9教学熟悉的客体以 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体会凝结的精神客体,具有 性;10老师把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 阶段; 、透、 三四、判定题判定以下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 ”或“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留意身心和谐进展,训练内容比较丰富,训练方法比较敏捷的是名师归纳总结 斯巴达的训练; 第 12 页,共 20 页2柏拉图主见依据儿童心理进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训练;3亚里斯多德的训练思想集中表达在政治学中;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形式训练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同学传授学问; 5.中国近代制度化训练兴起的标志是清末壬寅学制的颁布;()6.柏拉图认为训练应当是国家的;()7.儒家提倡以 “兼爱 ”、“非攻 ” 为教;()8.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训练内容单一,训练方法眼力的是雅典的训练;()9.西方最早的训练专著是大教学论;()10.实质训练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同学的思维;()五、名词说明 (每道题 2 分,共 10 分;)1谈话法2争论法3德育原就4疏导原就5学校德育名师归纳总结 六、简答题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 . 第 13 页,共 20 页1学校抱负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简答训练实体的特点;3简述个体身心进展的一般规律;4简述同学本质属性的详细表现;七、论述题 共 10 分; 如何懂得老师与同学在人格上的公平关系 .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挑选题1B【解析】墨翟以 “ 兼爱 ”和“非攻 ” 为教,留意文史学问的学习,也留意技术的练习;2C【解析】学记是世界最早的特地论述训练问题的专著,比欧洲早 300 多年;3D【解析】见大纲对杜威的介绍4-10.DBAAACD 11A 【解析】对效度的懂得关键看是否有 所要测的东西;“效 ”,即测验是否测出了12C【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所以才显现 了“政教合一 ”的训练形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3B【解析】亚里士多德留意到了儿童心理进展的自然特点,主见依据儿童心理进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训练,提倡对同学进行和谐的全面进展的训练;14A 【解析】创新才能的培育是素养训练的核心;15B【解析】盲人的听觉、触觉比常人灵敏就是证明;16B【解析】同学的向师性是指同学对老师有着一种特别的信任和依靠感,他们把老师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17B【解析】一次测验难度是否得当,要看是否能较精确地测出学生的真实成果;18D【解析】西周时期训练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19A 【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争论训练问题的人;他于 1930 年出版了新训练大纲;20B【解析】传统训练是以学问的记忆和再现为基本目标的,为达到此目标须以稳固单一的教学内容为基本动身点;二、多项挑选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BD【解析】学校课程是以满意各社区、学校、同学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而设置的,因此具有肯定的适应性与参加性;2AD 【解析】谈话的基本方式就是复习谈话和启示谈话;3ACE 【解析】 B、D 是榜样法的详细要求;4.ABDE5.ABE6.AC7.ACE8.ABCD9.ABCD10.ABDE 三、填空题1学校系统;2儒,墨;320;4经济,社会;5阶段性;6环境;7从属,依附;8课程内容;9课程教材,中介;10懂,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四、判定题1×【解析】是雅典的训练,由于雅典是个商业奴隶制国家,训练目的是培育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及商人;2×【解析】这是哑里十多德的训练主见;3 【解析】他的训练思想在政治学中有大量的反映;4×【解析】他们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同学的思维形式;5×【解析】是 “ 废科举,兴学校 ”和近代学制的颁布;6×【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 的”,即训练应当是国家的;“训练事业应当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7×【解析】这是墨家的主要训练内容;8×【解析】是斯巴达的训练,由于斯巴达的训练目的是要培育忠于 统治阶级的军人;9×【解析】是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育;10.【解析】这是形式训练沦的观点实质训练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向同学传授学问;五、名词说明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老师按肯定的教学要求向同学提出问题,要求同学回答, 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同学猎取或巩固学问的方法;2争论法:是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猎取学问的方法;3德育原就:是依据训练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4疏导原就: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同学熟悉人手,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5学校德育:是训练者依据肯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依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进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抱负、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活动;4有相对稳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状;六、简答题1.(1)训练者应充分懂得、敬重并正确对待儿童所具有的抱负的现实性与丰富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2)帮忙儿童懂得抱负对于人生进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诱导,帮忙他们自觉地将个人抱负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与进展结合起来;( 3)训练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训练儿童逐步懂得革命传统,以使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2.训练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有如下特点:( 1)训练主题确定;( 2)训练对象相对稳固;(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31个体身心进展的次序性;2个体身心进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进展的不平稳性;4个体身心进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41同学是具有进展潜能和进展需要的人;第一,同学是人,是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特殊的制造价值;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同学是进展中的人,具有进展的可能性和进展的需要;同学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进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是具有进展需要的人;2同学是训练的对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七、论述题【答案要点】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公平的关系;对此应做如下懂得:1同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老师是公平的;我国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推演到师生关系上就是师为生纲;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其影响现在仍有;不完全排除这种影响,就不行能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伴侣式的友好帮忙的关系;教育史上曾有过的 “ 以老师为中心 ” 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和“以同学为中心 ”的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都未能使师生关系得到妥当处理;所以严格要求的民 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伴侣式的友好帮忙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 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