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精品文档.docx
-
资源ID:26401213
资源大小:17.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精品文档.docx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目的讨论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标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患者病情实行心理干涉、环境预防以及呼吸机干涉等一系列个体化护理措施;比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29,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心理干涉,用药指导,机械通气以及饮食营养指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呼吸内科;心理护理;重症护理;效果观察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临床中多发类疾病,尤其多发于肺部、支气管及气管部位。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咳嗽、胸痛、呼气急促等症状,若病情得不到控制,病情发展可能会引发气短、缺氧、呼吸衰竭等状态致残致死。而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不仅仅需要有效的治疗,同时也需要针对患者病情状态配合施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彭佳等1研究以为,通过科学、规范、细致的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疗效,促进预后恢复。为讨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本院通过对重症呼吸疾病患者实行心理干涉、环境预防以及呼吸机干涉等一系列个体化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37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59.7±6.3岁,全部患者均经过具体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胸片检测等确诊符合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其中肺癌9例,支气管哮喘25例,支气管扩张14例,慢性阻塞性肺炎22例,慢性支气管炎23例;采用数字标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60.3±6.7岁,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8.6±5.9岁,针对患者病情实行心理干涉、环境预防以及呼吸机干涉等一系列个体化护理措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患者病情实行心理干涉、环境预防以及呼吸机干涉等一系列个体化护理措施,详细如下:心理干涉护理,患者普遍对本身病情知之甚少,其心理多伴有紧张、焦虑之感,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可引发抑郁恐惧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就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把握患者情绪,给予一定的关心与鼓励支持,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机械通气护理,机械通气作为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态,促进病症好转,但是机械通气所参与性治疗,若护理不恰当会引发相关并发症为预后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对此护理人员需完全把握通气治疗护理技巧,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机械通气期间注意事项,定期清洁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质及口腔痰液,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呼吸机对抗情况发生,同时及时对呼吸机进行消毒避免感染。饮食指导,重症患者因疾病困扰导致本身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患者体虚;对此护理人员可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高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矿物质所需;叮嘱患者适量饮水,调整饮食构造少吃多餐。药物指导,患者需采用多种药物配合治疗,护理人员需谨遵医嘱帮助患者提供安全的用药保障,讲解其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指导药物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响的应急处理措施,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量调整用药。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护理疗效。痊愈:经护理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退,病情恢复;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治疗病情后均得到控制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29,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61,P0.05。呼吸内科疾病多属于慢性疾病,其病情发展时间长,同时也具有反复发病、呼吸道感染率较高等特点2,尤其病情程度较重的患者极易引发呼吸道系统相关并发症,为患者生存治疗造成预后困难。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护理时,若护理服务不细心或不全面有较高几率引发呼吸性感染或其他症状,致使患者病情扩展,不利于后期治疗恢复,同时可以能会增加患者治疗期间心理负担,失去治疗恢复的自信心。对此,在护理患者经过中,可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干涉措施,以此增加患者病情康复效果3。本院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心理干涉、环境预防以及呼吸机干涉等一系列个体化护理措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4-5,适当的心理疏导为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而细致、周到的机械通气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服务为患者降低并发症,保障治疗期间良好的营养膳食补充,科学的药物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响的发生,其一系列全面、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治疗恢复提供了有效保证,本组研究结果也证明这一护理措施优质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