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发展状况及瞻望-精品文档.docx
心理护理发展状况及瞻望1心理护理发展现状1·1心理护理视野正在拓宽心理护理目的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例如刘蓉华等2在护理烧伤患儿的同时,关注患儿母亲的应激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恰当干涉,保证患儿母亲的健康心态,共同促进患儿康复。李乐之等3研究表明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应尽可能支持、理解病人,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帮助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家庭的联络,提高手术耐受力。方逸等4对双胎妊娠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进行双胎妊娠孕妇的心理健康保健。朱树香等5对122例婴儿智力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和保障婴幼儿智力发展。1.2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趋科学化心理护理从宣教式的经历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场关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例如音乐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癌症、心身疾病、围手术期和终末病人6-10,获得了理想效果。苏晓茵、林征等11,12成功地运用了生物反应训练矫正肿瘤病人和慢性便秘病人不良的身心反响。放松疗法用于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辅助治疗13,14获得了显著效果。黄秀英、郝天羽等15,16通过正性暗示和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暗示法明显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王延文17采用Ellis理性情绪疗法、Meichenbaum自我指导训练和Beck认知治疗理论成功地对1例意外眼球破裂合并面部毁容病人进行心理干涉。董冰等18研究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涉方法对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1.3应用量表评价的论文明显上升本调研显示,1997年应用心理评定量表的论文仅占9.3%,而2002年16月已达56.6%。准确的心理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胡军等19研究发现主、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若使心理护理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护理人员必须把握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科学地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真正使病人受益。2心理护理的瞻望2·1心理护理深化开展是护理成为自主性专业的必要条件护理要想成为自主性专业,摆脱依靠和束缚,必须有独到的理念和能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之所以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欠缺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能力,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机械操作状态,阻碍整体化护理的完善和进展。护士与病人有着密切的接触,能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这是不该忽视的护理范畴。2·2心理护理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调查结果看,论文多数倾向于调查分析、调查报告,对心理护理详细方法和措施的阐述仍然较少。有的只是理论上提及,可操作性不强。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立足于为临床护理服务,而不要停留在调查的外表。心理护理和心理干涉的详细措施和策略乃是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该抓紧、抓实。同时应该抓好心理护理科研的连续性和跟踪性研究,逐步构成完善的心理护理科学体系。另外,护士所把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尚不充分,应用时呆板、机械,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